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0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γ-Fe2O3粒子的制备及其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月华 赵东林 +2 位作者 曾宪伟 夏启胜 唐劲天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5期1981-1983,共3页
以纳米Fe304粒子为原料,通过空气氧化法,制备出了具有不同磁性能的球形和立方形纳米γ-Fe2O3粒子,研究了纳米γ-Fe2O3粒子的磁性能及其在交变磁场下的发热性能,对其在定向集热治疗肿瘤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纳米γ-Fe2O3粒子的... 以纳米Fe304粒子为原料,通过空气氧化法,制备出了具有不同磁性能的球形和立方形纳米γ-Fe2O3粒子,研究了纳米γ-Fe2O3粒子的磁性能及其在交变磁场下的发热性能,对其在定向集热治疗肿瘤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纳米γ-Fe2O3粒子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为44.18~69.84A·m^2/kg,矫顽力为(13~17)×79,6A/m。纳米γ-Fe2O3粒子含量为20mg/ml时,在外加交变磁场作用下15min后,纳米γ-Fe2O3粒子生理盐水悬浮液的温度为38.6~54.4℃,随着纳米γ-Fe2O3粒子比饱和磁化强度的增加,其在交变磁场中所达到的最高温度增大,有3种纳米γ-Fe2O3粒子达到了医学上定向集热治疗肿瘤用热籽的发热要求,纳米γ-Fe2O3粒子是很有应用前景的医用纳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γ-fe2o3粒子 磁性能 医用纳米材料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荣智峥 魏午 +4 位作者 赵宇 毕舰镭 高阳 黄晖 聂祚仁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44,共15页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原位反应法等国内外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总结分析纳米Al_(2)O_(3)增强体、增强体与铝基体的界面微结构、增强体的尺寸和含量、铝基体的晶粒尺寸、增强体的分散性和微观构型设计对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概述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中主要的强化机制。最后,展望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未来在高增强体体积分数的大尺寸制备技术、非均质构型优化以及高强耐热结构功能一体化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磁共振/荧光双模式成像功能的Fe_(3)O_(4)/CuInS_(2)二元超粒子
3
作者 李滨汐 张燕 姚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4-242,共9页
在诊疗一体化大背景下,通过设计新颖的纳米材料以实现多模式成像备受关注.其中,磁共振和荧光成像是临床常用的成像手段,将这两种成像方法结合起来实现双模式成像,可为疾病诊断提供更大便利.本文采用微乳液模板法将具有T_(2)磁共振成像... 在诊疗一体化大背景下,通过设计新颖的纳米材料以实现多模式成像备受关注.其中,磁共振和荧光成像是临床常用的成像手段,将这两种成像方法结合起来实现双模式成像,可为疾病诊断提供更大便利.本文采用微乳液模板法将具有T_(2)磁共振成像功能的Fe_(3)O_(4)纳米粒子与具有荧光成像功能的CuInS_(2)纳米粒子共组装,制备了Fe_(3)O_(4)/CuInS_(2)二元超粒子.使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对二元超粒子进行修饰,提高了其生物安全性.该二元超粒子除具有双模式成像功能外,引入的Fe_(3)O_(4)纳米粒子还赋予其光热治疗潜力,并可以作为载体负载紫杉醇等药物,为实现成像引导下的肿瘤联合治疗提供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纳米粒子 CuInS_(2)纳米粒子 二元超粒子 磁共振成像 荧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制备α-Fe_2O_3纳米粒子 被引量:43
4
作者 邱春喜 姜继森 +1 位作者 赵振杰 杨燮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57-960,共4页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纳米α-Fe2O3粒子。采用XRD、TEM、Mossbauer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此方法合成的粒子为α-Fe2O3.其粒子呈花生型,粒子直径为20~40nm左右.
关键词 固相合成 纳米粒子 Α-fe2o3 α-三氧化二铁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化壳聚糖-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对Zn^(2+)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27
5
作者 周利民 王一平 +1 位作者 刘峙嵘 黄群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42-1346,共5页
以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通过在颗粒表面接枝羧甲基化壳聚糖(CMC),制备一种新型磁性纳米吸附剂,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吸附剂对Zn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磁性纳米吸附剂平均粒径18 nm,... 以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通过在颗粒表面接枝羧甲基化壳聚糖(CMC),制备一种新型磁性纳米吸附剂,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吸附剂对Zn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磁性纳米吸附剂平均粒径18 nm,粒子中CMC的含量约5%.该吸附剂对Zn2+吸附速率很快,在2 min内基本达到平衡,能有效去除Zn2+等温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容量为20.4 mg·g-1,吸附常数为0.0314 L·mg-1.热力学计算表明吸附为放热过程,焓变为-5.68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吸附剂 羧甲基化壳聚糖 FE3o4 Z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γ-Fe_2O_3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英会 刘宏英 +3 位作者 姜炜 李凤生 陈令允 杨毅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9-441,共3页
以乙二醇作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纳米γ-Fe2O3粒子,讨论了灼烧温度等对粒子大小、形貌、磁性等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分析仪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粒子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以乙二醇作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纳米γ-Fe2O3粒子,讨论了灼烧温度等对粒子大小、形貌、磁性等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分析仪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粒子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450℃时,实验所得到的粒子的粒径最小,为5nm左右,磁性最强,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5 emu.g-1,且分散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fe2o3 纳米粒子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Fe_2O_3纳米粒子的(湿)固相研磨法制备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姜国华 姜继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5-408,388,共5页
在聚乙二醇 ( PEG-40 0 )存在下 ,于室温下研磨适量 Fe Cl3与 Na OH的混合物制备了γ-Fe2 O3纳米粒子 .所得各样品用 XRD,Mossbauer谱 ,TEM,TG-DTA和 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研磨后的样品经 60℃干燥 2 h后即可得结晶较差的... 在聚乙二醇 ( PEG-40 0 )存在下 ,于室温下研磨适量 Fe Cl3与 Na OH的混合物制备了γ-Fe2 O3纳米粒子 .所得各样品用 XRD,Mossbauer谱 ,TEM,TG-DTA和 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研磨后的样品经 60℃干燥 2 h后即可得结晶较差的 γ-Fe2 O3纳米粉体 ,经 45 0℃热处理 1 h后得粒径约为 3 0 nm结晶较好的γ-Fe2 O3纳米粒子 ,经 5 0 0℃热处理 1 h后得到粒径约为 40 nm、结晶完好的γ-F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fe2o3 PEG-400 纳米粒子 研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α-Fe_2O_3粒子的液相催化合成及表面状态控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辉 李平 +1 位作者 胡进勇 魏雨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83-1286,1261,共5页
本文研究了在沸腾回流条件下以Fe(OH)3凝胶为前驱物、以微量Fe(II)为催化剂制备α-Fe2O3纳米微粒的过程,探讨了各种因素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足够快的升温速率(>4℃/m in)和适当的催化剂用量(nFe(II)/nFe(III)<0.08)是利用催... 本文研究了在沸腾回流条件下以Fe(OH)3凝胶为前驱物、以微量Fe(II)为催化剂制备α-Fe2O3纳米微粒的过程,探讨了各种因素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足够快的升温速率(>4℃/m in)和适当的催化剂用量(nFe(II)/nFe(III)<0.08)是利用催化相转化法获得纯相α-Fe2O3微粒的关键;Fe(OH)3凝胶的制备条件对产物颗粒大小、颗粒表面状态和均匀性均有影响。当pH=7、nFe(II)/nFe(III)=0.02、Fe(OH)3凝胶的初始浓度为0.5mol/L时,相转化过程只需0.5h就可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合成 纳米α-fe2o3微粒 表面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状γ-Fe_2O_3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8
9
作者 姜国华 姜继森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66-1070,共5页
在聚乙二醇(PEG-400)存在的条件下,在溶液中FeCl3与NaOH反应所得的沉淀物经抽滤后,在空气中60℃干燥6h后再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所得的各样品用XRD、Mossbauer谱、TEM及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沉淀经60℃干燥6h后得到结晶较差的... 在聚乙二醇(PEG-400)存在的条件下,在溶液中FeCl3与NaOH反应所得的沉淀物经抽滤后,在空气中60℃干燥6h后再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所得的各样品用XRD、Mossbauer谱、TEM及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沉淀经60℃干燥6h后得到结晶较差的γ-Fe2O3粉体(含少量结晶较好的α-FeOOH).经300℃热处理1h后得长径比约为5的棒形γ-Fe2O3纳米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fe2o3 PEG-400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射水解法制备α-Fe_2O_3纳米粒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理平 王丹军 +3 位作者 李东升 郭莉 张祝莲 王尧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65-1368,共4页
α-Fe2O3 nanoparticle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a sonochemical method in FeCl3-NH3 complex solution.The obtained sample was examined and investigated by XRD,TEM,FT-IR,FT-Raman and XPS techniques.The results showe... α-Fe2O3 nanoparticle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a sonochemical method in FeCl3-NH3 complex solution.The obtained sample was examined and investigated by XRD,TEM,FT-IR,FT-Raman and XPS techniqu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herical,well-dispersed α-Fe2O3 nanoparticles were obtained with the average size of 15nm.The possibl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α-Fe2O3 nanoparticles were also discussed,which indicated that thi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nanoparticles method can be used for α-Fe2O3 preparation with some practical and universal signific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水解 Α-fe2o3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胶束体系中聚苯乙烯α-Fe_2O_3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根萍 郭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5-197,共3页
Nanoparticles of polystyrene/α Fe 2O 3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method of insertion in sodium dodecylbenzene sulfonate(SDBS) micellar system. The orange α Fe 2O 3 particles of about 6 nm were first prepared from ... Nanoparticles of polystyrene/α Fe 2O 3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method of insertion in sodium dodecylbenzene sulfonate(SDBS) micellar system. The orange α Fe 2O 3 particles of about 6 nm were first prepared from 0 25 mol/L FeCl 2 and (NH 3) 2CO 3 in 0.1% surfactant solution at pH=4, 105 ℃ for 10 h. The title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then in conditions of SDBS∶ styrene∶H 2O(mass fraction)=0 1∶1∶9, 85 ℃, 8 h, using ammonium persulfate(APS) as an initiator. The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sized in 20~50 nm and showed magnetic proper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Α-fe2o3 复合纳米粒子 制备 SD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均分散α-Fe_2O_3纳米粒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东辉 施新宇 +1 位作者 章忠秀 汪信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4-28,共5页
系统地研究了以Fe(NO_3)_3为原料,水热合成α-Fe_2O_3纳米粒子时,前驱物pH值对产物形貌的控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以 Fe(NO_3)_3为前驱物直接进行水热处理,所得产物形貌为片状;如果Fe(NO_3)_3溶液用氨水中和形成Fe(OH)_3凝胶后,再调节... 系统地研究了以Fe(NO_3)_3为原料,水热合成α-Fe_2O_3纳米粒子时,前驱物pH值对产物形貌的控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以 Fe(NO_3)_3为前驱物直接进行水热处理,所得产物形貌为片状;如果Fe(NO_3)_3溶液用氨水中和形成Fe(OH)_3凝胶后,再调节不同的pH值作前驱物,经水热处理所得产物均为单晶粒子,且在不同的pH值下,粒子形貌明显不同:当pH为1时为菱形粒子;pH为3,5时粒子形貌为近球形多孔结构;pH为7时为菱形粒子;pH为9时粒子形貌为近球形、无孔结构。同时分析了在水热条件下前驱物pH值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另外还讨论了反应体系中存在的电解质对α-Fe_2O_3生成速率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形貌 Α-fe2o3 前驱物 产物 分散 片状 水热法 oH 球形 水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3+)掺杂对γ-Fe_2O_3纳米粒子相转变的抑制作用
13
作者 王海涛 华南平 +1 位作者 杜玉扣 杨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9-371,共3页
Fe2O3 nanoparticles doped with La(Ⅲ) was prepared using iron citrate as starting material via sol-gel method.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X-ray diffration, transmission election mieroscope, FTI... Fe2O3 nanoparticles doped with La(Ⅲ) was prepared using iron citrate as starting material via sol-gel method.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X-ray diffration, transmission election mieroscope, FTIR and BET,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obvious phase transpfrmation for the sample doped with 4 wt% La2O3 after heating at 400℃ for 8h.This suggests that the transition of the γ-Fe2O3 to the α-Fe2O3,which is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phase,be effectively suppressed by La(Ⅲ)doping.Meanwhile, the existence of La(Ⅲ)on the surfaces of the nanopar-ticles also takes the role of restraining the particles aggregation during heat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γ-fe2o3 氧化镧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_(3)O_(4)@MnO_(2)纳米粒子类氧化酶活性特异性检测酚类物质
14
作者 袁丙朕 张姻 +2 位作者 汪珍珍 彭铭沛 卢丹青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5-239,共5页
制备了具有高效类氧化酶活性的Fe_(3)O_(4)@MnO_(2)纳米粒子,该粒子具有性质稳定、类氧化酶活性强、制备简单等优势,结合酚类物质的酶抑制作用,构建了一种简单、快捷、现象明显的温度检测方法,弥补了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Fe_(3)O_(4)@Mn... 制备了具有高效类氧化酶活性的Fe_(3)O_(4)@MnO_(2)纳米粒子,该粒子具有性质稳定、类氧化酶活性强、制备简单等优势,结合酚类物质的酶抑制作用,构建了一种简单、快捷、现象明显的温度检测方法,弥补了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Fe_(3)O_(4)@MnO_(2)纳米粒子能够快速催化溶解氧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从而催化无色底物TMB发生显色反应,再经过808 nm激光照射后,会产生明显的温度变化。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再加入酚类物质后,颜色变化明显减弱,并伴随着温度变化降低,可以实现对酚类物质的特异性检测。在最优条件下,温度变化与酚类物质的浓度在0~100μmol/L范围内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67μmol/L。此外该方法有着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不受其他结构类似有机物的影响。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仪器设备简单易得、灵敏度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酚类物质的检测方面有着相当不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氧化酶 Fe_(3)o_(4)@Mno_(2)纳米粒子 温度检测 酚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法合成一维多孔α-Fe_2O_3纳米粒子
15
作者 王敬平 夏天 +1 位作者 吴春丽 乔英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86-88,共3页
由于在无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难以通过简单的溶液方法来获得一维α-Fe2O3,故本实验通过简单的两步法合成了一维α-Fe2O3粒子,即先制备易水热合成的一维α-FeOOH,然后在310℃分解制备一维α-Fe2O3粒子。TG/DTA分析显示,α-FeOOH在300℃可... 由于在无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难以通过简单的溶液方法来获得一维α-Fe2O3,故本实验通过简单的两步法合成了一维α-Fe2O3粒子,即先制备易水热合成的一维α-FeOOH,然后在310℃分解制备一维α-Fe2O3粒子。TG/DTA分析显示,α-FeOOH在300℃可分解为α-Fe2O3,低的分解温度有利于保持粒子的形貌。XRD和电子显微镜分析证实,一维α-FeOOH的低温分解合成了一维多孔的α-Fe2O3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ooH分解脱水α-fe2o3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Bi_(2)O_(3)纳米块自供能紫外探测器的制备及性能
16
作者 方向明 周起成 +3 位作者 孙宇 乔志铭 耿秋丹 高世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3-660,共8页
为了实现在无外部供能下对紫外光的有效探测,基于Ag修饰的Bi_(2)O_(3)纳米块(Ag/Bi_(2)O_(3))纳米块制备了自供能紫外探测器。通过煅烧法制备Bi_(2)O_(3)纳米块,随后采用室温溶液法在其表面沉积Ag纳米粒子,进而成功制备了Ag/Bi_(2)O_(3... 为了实现在无外部供能下对紫外光的有效探测,基于Ag修饰的Bi_(2)O_(3)纳米块(Ag/Bi_(2)O_(3))纳米块制备了自供能紫外探测器。通过煅烧法制备Bi_(2)O_(3)纳米块,随后采用室温溶液法在其表面沉积Ag纳米粒子,进而成功制备了Ag/Bi_(2)O_(3)纳米块,且对所制备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Bi_(2)O_(3)纳米块的平均尺寸约为1μm,且Ag纳米粒子随机分布在Bi_(2)O_(3)纳米块表面。将涂覆Ag/Bi_(2)O_(3)纳米块的FTO作为工作电极,并进一步构建了自供能紫外探测器。在365 nm的紫外光照射下,Ag/Bi_(2)O_(3)纳米块紫外探测器能在零偏压下实现对紫外光的快速检测,这证实其具有自供能特性。相比于Bi_(2)O_(3)纳米块紫外探测器,Ag/Bi_(2)O_(3)纳米块紫外探测器的光电流得到明显提升,上升和下降时间分别缩短至29.1 ms和40.2 ms,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探测器 Bi_(2)o_(3)纳米 AG纳米粒子 自供能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苯胺与磁性γ-Fe_2O_3纳米复合物的电磁性能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杨青林 翟锦 +4 位作者 宋延林 万梅香 江雷 徐文国 李前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290-2292,共3页
Nanocomposites of PAn-DBSA/γ-Fe 2O 3 with electrical and ferromagnetic behavior(σ= 2.18×10 -3-5.00×10 -5 S/cm, M s=3.7-16.6 m 2·A/kg, H c=8 805.2-9 133.1 A/m) were prepared by a chemical modification-... Nanocomposites of PAn-DBSA/γ-Fe 2O 3 with electrical and ferromagnetic behavior(σ= 2.18×10 -3-5.00×10 -5 S/cm, M s=3.7-16.6 m 2·A/kg, H c=8 805.2-9 133.1 A/m) were prepared by a chemical modification-redoping method in a neutral medium.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EM, XRD, UV-Vis, four-probe method, and magnetomet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lectric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nanocomposites strongly depend on γ-Fe 2O 3 cont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γ-Fe 2O 3 content,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s decreased and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is in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苯胺 γ-fe2o3 纳米复合物 电磁性能 三氧化二铁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α-Fe_2O_3-TiO_2改性海藻酸钠/壳聚糖双极膜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日耀 陈震 +2 位作者 陈晓 郑曦 孙婷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90-1795,共6页
在壳聚糖(CS)阴离子交换膜中添加纳米复合半导体材料α-Fe2O3-TiO2,制备了PVA-SA/α-Fe2O3-TiO2-CS双极膜(PVA:聚乙烯醇;SA:海藻酸钠),并用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接触角测定仪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纳米α... 在壳聚糖(CS)阴离子交换膜中添加纳米复合半导体材料α-Fe2O3-TiO2,制备了PVA-SA/α-Fe2O3-TiO2-CS双极膜(PVA:聚乙烯醇;SA:海藻酸钠),并用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接触角测定仪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纳米α-Fe2O3-TiO2可提高双极膜的亲水性、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纳米α-Fe2O3-TiO2复合半导体材料较纳米α-Fe2O3或纳米TiO2单一半导体材料具有更强的光催化双极膜中间界面层水解离能力,在高压汞灯照射下能大大降低双极膜的膜阻抗和膜电阻压降(IR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膜 光催化 水解离 纳米Α-fe2o3 纳米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ɑ-Fe_2O_3改性聚乙烯醇基蜂蜡复合涂膜材料工艺优化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璨 王佳媚 +4 位作者 龙门 刘瑶 刘桂超 顾凤兰 章建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3-250,共8页
为有效的提高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的成膜后阻湿性能,该研究采用乳化剂聚甘油酯和单甘酯复配乳化蜂蜡使其与PVA形成稳定的乳液。在PVA基膜材料中添加了蜂蜡及纳米α-Fe2O3,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响应曲面试验的因素水平,从而... 为有效的提高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的成膜后阻湿性能,该研究采用乳化剂聚甘油酯和单甘酯复配乳化蜂蜡使其与PVA形成稳定的乳液。在PVA基膜材料中添加了蜂蜡及纳米α-Fe2O3,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响应曲面试验的因素水平,从而使用响应面试验研究了两者之间对成膜透湿率的影响和交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蜂蜡添加量增加纳米α-Fe2O3添加量临界值降低且有效降低成膜透湿率,所以这2种材料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回归优化的最优组蜂蜡添加量为0.739 g/100mL,纳米α-Fe2O3添加量为0.04 g/100mL时透湿率达到最低点,比对照组膜降低了73.76%(P<0.05)。优化的膜材料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在光催化条件下,能使大肠杆菌菌落总数下降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薄膜 纳米Α-fe2o3 蜂蜡 PVA 透湿率 光催化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燃烧合成方法制备α-Fe_2O_3纳米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剑光 张明福 +1 位作者 韩杰才 赫晓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0-42,共3页
将聚乙烯醇 (PVA)作为络合剂与硝酸铁反应 ,不调节反应体系的 p H值成功地制备出α- Fe2 O3纳米晶。络合物在 15 0℃反应后的产物灰烬经 X射线分析 ,含有部分α- Fe2 O3和γ- Fe2 O3,产物灰烬经 40 0℃煅烧 1.5 h后得到的是α- Fe2 O3和... 将聚乙烯醇 (PVA)作为络合剂与硝酸铁反应 ,不调节反应体系的 p H值成功地制备出α- Fe2 O3纳米晶。络合物在 15 0℃反应后的产物灰烬经 X射线分析 ,含有部分α- Fe2 O3和γ- Fe2 O3,产物灰烬经 40 0℃煅烧 1.5 h后得到的是α- Fe2 O3和γ- Fe2 O3的混合物 ,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的结果显示 ,此时有机组分已分解完全。在 45 0℃煅烧1.5 h,γ- Fe2 O3全部转变为α- Fe2 O3,经透射电镜观察晶粒尺寸在 2 5~ 35 nm之间 ,且为球形 ,在 5 0 0℃的温度下煅烧得到的产物晶粒比 45 0℃煅烧产物晶粒稍有长大 ,在 2 5~ 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2o3 纳米 燃烧合成 α-四氧化三铁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