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7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Al_(2)O_(3)和钢纤维复合增强煤矸石-矿渣基地聚合物灌浆材料的性能研究
1
作者 杨正辉 朱涛 +2 位作者 张东生 杨秋宁 毛明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32-142,共11页
煤矸石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将其作为胶凝材料用于制备地聚合物灌浆材料,是充分利用煤矸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本工作将球磨后的煤矸石粉和矿渣作为胶凝材料,并利用不同体积掺量的钢纤维(SF)(0%、0.5%、1.0%、1.5%... 煤矸石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将其作为胶凝材料用于制备地聚合物灌浆材料,是充分利用煤矸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本工作将球磨后的煤矸石粉和矿渣作为胶凝材料,并利用不同体积掺量的钢纤维(SF)(0%、0.5%、1.0%、1.5%、2.0%)和纳米Al_(2)O_(3)(1.0%、2.0%、3.0%)对其改性,通过宏观力学与微观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钢纤维单独作用和钢纤维在最优掺量下复合纳米Al_(2)O_(3)时地聚合物灌浆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及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单掺SF时最优掺量为1.5%,SF和纳米Al_(2)O_(3)复掺,掺量分别为1.5%、2.0%时,砂浆性能最优。28 d时,复掺试样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断裂能分别增加了23.08%、34.55%、12.10%。塑性黏度和屈服应力均随着SF和纳米Al_(2)O_(3)掺量增加而增加。微观结构分析表明,相较于基准组,复掺后地聚合物产生了更多的C-(A)-S-H凝胶,孔隙率降低,基体变得更加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粉 纤维 纳米Al_(2)o_(3) 断裂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钛合金表面氢化TiO_(2)纳米管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郭雅彤 张正 +1 位作者 陈溯 张研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7-614,共8页
目的:研究在3D打印钛合金(Ti 6Al 4V)表面制备氢化TiO_(2)纳米管,材料的表面性能及其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HGF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选择性激光熔融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 technology,SLM)制... 目的:研究在3D打印钛合金(Ti 6Al 4V)表面制备氢化TiO_(2)纳米管,材料的表面性能及其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HGF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选择性激光熔融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 technology,SLM)制备3D打印钛合金(3D-Ti),并进行电化学阳极氧化在其表面制备TiO_(2)纳米管得到3D-TNTs,对3D-TNTs进一步高温氢化处理,从而获取3D-H_(2)-TNTs。选取光滑的钛合金(MP-Ti)作为对照组,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接触角测量仪、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及原子力显微镜对MP-Ti、3D-Ti、3D-TNTs、3D-H_(2)-TNTs的表面形貌、亲水性、粗糙度进行测量及分析。在4组材料表面培养HGFs,应用SEM观察细胞黏附情况;应用荧光染色、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的早期黏附及增殖情况;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细胞黏附相关基因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情况。结果:3D-Ti的微米钛球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得到了呈放射状、排列规则有序的纳米管结构,经过进一步氢化处理后,材料表面获得了接触角小于5°的超亲水特性。SEM可观察到在培养早期4 h内,HGFs在3D-H_(2)-TNTs表面的形态最为铺展,有更多更长的伪足,且细胞的黏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当培养时间延长至1、3、5 d,HGFs在3D-Ti、MP-Ti、3D-H_(2)-TNTs和3D-TNTs上的增殖呈依次递减趋势,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D-H_(2)-TNTs在细胞培养初期促进细胞生长的优势作用在后期逐渐消失;在3D-H_(2)-TNTs表面培养4 h和1 d时,HGFs的黏附相关基因整联蛋白-β1(integrin-beta 1,ITG-β1)、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黏着斑蛋白(vinculin,VCL)的表达量及FN分泌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多(P<0.05)。结论:应用电化学阳极氧化与高温氢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在3D打印钛合金表面构建超亲水性的微纳复合生物层,可促进HGFs的早期黏附和增殖,增强细胞黏附相关基因及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钛合金 Tio_(2)纳米 氢化处理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荣智峥 魏午 +4 位作者 赵宇 毕舰镭 高阳 黄晖 聂祚仁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44,共15页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原位反应法等国内外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总结分析纳米Al_(2)O_(3)增强体、增强体与铝基体的界面微结构、增强体的尺寸和含量、铝基体的晶粒尺寸、增强体的分散性和微观构型设计对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概述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中主要的强化机制。最后,展望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未来在高增强体体积分数的大尺寸制备技术、非均质构型优化以及高强耐热结构功能一体化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沉淀铝酸钠溶液法制备大孔容纳米γ-Al_2O_3纤维粒子 被引量:14
4
作者 蔡卫权 李会泉 张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976-1981,共6页
采用H2 O2 沉淀铝酸钠溶液和乙醇分散并洗涤沉淀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地制备出了大孔容纳米γ Al2 O3 纤维 .运用XRD、FT IR、TG DSC、TEM、BET和压汞法对比研究了水洗和乙醇分散并洗涤两种沉淀处理方式对产物结构、形貌和织构性质的影响 ... 采用H2 O2 沉淀铝酸钠溶液和乙醇分散并洗涤沉淀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地制备出了大孔容纳米γ Al2 O3 纤维 .运用XRD、FT IR、TG DSC、TEM、BET和压汞法对比研究了水洗和乙醇分散并洗涤两种沉淀处理方式对产物结构、形貌和织构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乙醇洗涤产物γ Al2 O3 纤维的直径约为 10nm ,长度约在 10 0nm以上 ,孔容和比表面分别为 2 2 3ml·g-1和 2 2 2 0m2 ·g-1,而水洗γ Al2 O3 的二次粒子无固定形状 ,孔容和比表面仅为 0 37ml·g-1和 16 2 3m2 ·g-1.乙醇洗涤时形成的CH3 CH2 O—基不仅使γ Al2 O3 前驱物拟薄水铝石晶粒定向生长成纤维 ,还阻止了相邻颗粒表面之间因Al—O—Al键形成而产生的硬团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2 铝酸钠溶液 纳米γ-al2o3纤维 拟薄水铝石 大孔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基底的Ti_(3)C_(2)T_(x)MXene复合膜的性能优化
5
作者 宁豪宇 向雯婷 +2 位作者 李嘉宁 刘彩平 何坚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81-3187,3193,共8页
Ti_(3)C_(2)T_(x)MXene柔性膜是由二维层状结构的金属碳/氮化物堆叠而成,具有优异的光热转化性能,但由于MXene片层之间以分子间相互作用组装而成,水分子存在易导致结合力降低,从而影响柔性膜的稳定性。针对MXene柔性膜稳定性问题,采用... Ti_(3)C_(2)T_(x)MXene柔性膜是由二维层状结构的金属碳/氮化物堆叠而成,具有优异的光热转化性能,但由于MXene片层之间以分子间相互作用组装而成,水分子存在易导致结合力降低,从而影响柔性膜的稳定性。针对MXene柔性膜稳定性问题,采用氟化锂+浓盐酸刻蚀,结合超声波剥离,加一定浓度的纳米纤维素(CNC),获得具有一定厚度、表面富含羟基及其它功能基团的Ti_(3)C_(2)T_(x)MXene纳米片。在此基础上,采用全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剂对薄膜进行表面化学修饰,获得以纤维素为骨架的疏水柔性膜材料。对得到的复合膜微观形态和表面官能团进行系统表征,再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明确掺加纤维素与疏水改性对薄膜的浸润性、光热性能、力学性能等性能的优化。结果显示,所制得的复合膜最大升温速率为115℃/min,与水接触角为129.8°,最大承受拉力提升率可达157.95%,光热、疏水以及力学性能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3)C_(2)T_(x)MXene 纳米纤维 光热转换 力学性能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α-Al2O3纳米结构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贾玉娜 陈代荣 焦秀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1-604,共4页
制备了致密柔性的α-Al2O3纳米结构纤维,并表征了纤维的微观结构和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质,讨论了影响纤维性能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由厚度为30~50 nm的纳米片构成,没有孔洞和裂纹,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同商品α-Al2O3纤维... 制备了致密柔性的α-Al2O3纳米结构纤维,并表征了纤维的微观结构和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质,讨论了影响纤维性能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由厚度为30~50 nm的纳米片构成,没有孔洞和裂纹,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同商品α-Al2O3纤维相比具有较高的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 柔性纤维 纳米结构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γ-Al_2O_3/PVDF中空纤维膜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梁祎 李健生 +1 位作者 孙秀云 王连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9-201,共3页
本文介绍了在聚偏氟乙烯铸膜液中添加无机纳米Al2O3粒子,采用干-湿法纺丝制备γ-Al2O3中空纤维膜的方法。对纳米γ-Al2O3的分散性能的研究发现,在添加剂含量为4%的情况下粒子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体系中的沉降性能最好。并使用电镜对膜... 本文介绍了在聚偏氟乙烯铸膜液中添加无机纳米Al2O3粒子,采用干-湿法纺丝制备γ-Al2O3中空纤维膜的方法。对纳米γ-Al2O3的分散性能的研究发现,在添加剂含量为4%的情况下粒子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体系中的沉降性能最好。并使用电镜对膜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初步研究了无机粒子在膜孔形成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机理。并且对膜的孔隙率、最大孔径、力学性能和截留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膜的孔性能、分离性能及力学性能都有一定的改善。孔隙率在提高的同时,其最大孔径相应变小,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从25.11%提高到67.20%。最大应力和断裂应力分别从3.35N/mm2和3.09N/mm2提高到3.58N/mm2和3.41N/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 中空纤维 膜孔 铸膜液 PVDF 纳米 截留率 粒子 结构研究 孔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Al_2O_3柔性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机械性能(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微 赵晓敏 +5 位作者 王延风 路文娟 贾玉娜 焦秀玲 陈代荣 张平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5-921,共7页
以氯化铝和异丙醇铝为原料,水和乙醇为溶剂,通过溶胶凝胶结合静电纺丝法制备了柔性γ-Al_2O_3纳米纤维膜.表征了纤维膜的形貌和机械性质,并研究了纤维膜的形成过程.组成纤维膜的纤维直径均匀,平均直径188 nm,纤维由粒径在15~30 nm的纳... 以氯化铝和异丙醇铝为原料,水和乙醇为溶剂,通过溶胶凝胶结合静电纺丝法制备了柔性γ-Al_2O_3纳米纤维膜.表征了纤维膜的形貌和机械性质,并研究了纤维膜的形成过程.组成纤维膜的纤维直径均匀,平均直径188 nm,纤维由粒径在15~30 nm的纳米颗粒组成且表面光滑.制备的纤维膜具有较好的柔性及抗拉强度(1.0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 纤维 机械性质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状γ-Al_2O_3为载体的稀土催化剂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鹏远 李玉静 陈建峰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3-25,共3页
分别以超重力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状γ-Al2O3和普通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相同组分LaCeCuMn的纳米稀土催化剂,并应用微反活性评价装置测试了对CO和C3H8的氧化活性.利用XRD,TEM,BET等手段,分析了产品的结构和粒子形貌.实验结果表... 分别以超重力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状γ-Al2O3和普通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相同组分LaCeCuMn的纳米稀土催化剂,并应用微反活性评价装置测试了对CO和C3H8的氧化活性.利用XRD,TEM,BET等手段,分析了产品的结构和粒子形貌.实验结果表明,与以普通γ-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相比,催化剂活性组分在纳米纤维状γ-Al2O3载体上分散比较均匀,平均粒径为15~20 nm,为纳米级催化剂;CO和C3H8氧化反应中起燃温度分别可以达到161,186℃,且二者的最终转化率均在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催化剂 纳米纤维载体 γ-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合成技术制备α-Al_2O_3纳米粉 被引量:13
10
作者 翟秀静 符岩 +1 位作者 暴永生 刘忠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51-853,共3页
研究了燃烧合成技术制备纳米粉Al2 O3 ·铝的硝酸盐和有机物为前驱体 ,一次反应即合成α Al2 O3 产物·实验考查了合成条件 ,最佳反应温度为 65 0~ 75 0℃·采用XRD和红外光谱分析了纳米粉的结构 ,电子透射电镜研究了Al2 ... 研究了燃烧合成技术制备纳米粉Al2 O3 ·铝的硝酸盐和有机物为前驱体 ,一次反应即合成α Al2 O3 产物·实验考查了合成条件 ,最佳反应温度为 65 0~ 75 0℃·采用XRD和红外光谱分析了纳米粉的结构 ,电子透射电镜研究了Al2 O3 粉的粒度与形貌 ,研究结果表明 ,Al2 O3 粉体为α型 ,粒度在 60~ 80nm之间 ,球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 纳米 燃烧合成 低温自蔓延 纳米氧化铝 纳米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Y_2O_3∶Yb^(3+),Er^(3+)上转换纳米纤维及其表征 被引量:21
11
作者 董相廷 刘莉 +1 位作者 王进贤 刘桂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5,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A/[Y(NO3)3+Yb(NO3)3+Er(NO3)3]复合纳米纤维,将其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得到Y2O3∶Yb3+,Er3+上转换纳米纤维.XRD分析表明,复合纳米纤维为无定形,Y2O3∶Yb3+,Er3+上转换纳米纤维属于体心立方晶系,空间群为I...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A/[Y(NO3)3+Yb(NO3)3+Er(NO3)3]复合纳米纤维,将其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得到Y2O3∶Yb3+,Er3+上转换纳米纤维.XRD分析表明,复合纳米纤维为无定形,Y2O3∶Yb3+,Er3+上转换纳米纤维属于体心立方晶系,空间群为Ia3.SEM分析表明,复合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约为150nm;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纤维直径逐渐减小.经过600℃焙烧后,获得了直径约60nm的Y2O3∶Yb3+,Er3+上转换纳米纤维.TG-DTA分析表明,当焙烧温度高于600℃时,复合纳米纤维中水分、有机物和硝酸盐分解挥发完毕,样品不再失重,总失重率为83%.FTIR分析表明,复合纳米纤维与纯PVA的红外光谱一致,当焙烧温度高于600℃时,生成了Y2O3∶Yb3+,Er3+上转换纳米纤维.该纤维在980nm的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发射出中心波长为521,562nm的绿色和656nm的红色上转换荧光,分别对应于Er3+离子的2H11/2/4S3/2→4Il5/2跃迁和4F9/2→4Il5/2跃迁.对Y2O3∶Yb3+,Er3+上转换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Yb^3+ Er^3+ 静电纺丝 上转换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Fe_2O_3中空磁性纳米纤维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新月 高强 +2 位作者 高春霞 葛明桥 冯古雨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094-8097,共4页
磁性铁氧化物纳米材料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磁靶向性的纳米材料。其中磁性纳米纤维由于具有独特的形状各向异性和磁晶各向异性,可以突破各向同性的磁性粉体材料对电磁性能的限制而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静电纺丝、水热合... 磁性铁氧化物纳米材料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磁靶向性的纳米材料。其中磁性纳米纤维由于具有独特的形状各向异性和磁晶各向异性,可以突破各向同性的磁性粉体材料对电磁性能的限制而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静电纺丝、水热合成以及高温煅烧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新型Fe2O3中空磁性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差热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煅烧产物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煅烧产生的磁性纳米纤维非织造布具有新颖的中空结构,对甲基橙有快速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中空 磁性纳米纤维 FE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α-Al_2O_3纳米材料团聚控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0
13
作者 唐浩林 潘牧 赵修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9期44-45,共2页
从溶胶制备、凝胶干燥和粉末培烧三个方面综述了纳米α-Al_2O_3制备过程中团聚的机理和控制措施。表明制备溶胶时选用合适的pH值、加入高分子分散剂,溶胶干燥时采用低表面张力的有机溶剂,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培烧时加入晶种有助于制备... 从溶胶制备、凝胶干燥和粉末培烧三个方面综述了纳米α-Al_2O_3制备过程中团聚的机理和控制措施。表明制备溶胶时选用合适的pH值、加入高分子分散剂,溶胶干燥时采用低表面张力的有机溶剂,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培烧时加入晶种有助于制备小粒径的α-Al_2O_3纳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Α-al2o3 纳米材料 溶胶凝胶法 团聚控制 氧化铝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乙烯醇/Fe_2O_3纳米颗粒的纤维素酶固定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廖红东 袁丽 +3 位作者 童春义 朱咏华 李杜 刘选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64-1568,共5页
以聚乙烯醇/Fe2O3磁性纳米颗粒为纤维素酶固定化载体,通过反复冻融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纤维素酶固定化.采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振动样品磁强度计对固定化酶复合体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固定化酶复合体为大小约1μm的微凝胶团,内含10n... 以聚乙烯醇/Fe2O3磁性纳米颗粒为纤维素酶固定化载体,通过反复冻融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纤维素酶固定化.采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振动样品磁强度计对固定化酶复合体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固定化酶复合体为大小约1μm的微凝胶团,内含10nm左右的Fe2O3纳米颗粒.研究影响固定化因素后发现,当pH为6,固定化时间为11h,纤维素酶/PVA质量比为4,PVA/Fe质量比为50时,固定化纤维素酶效果最好.通过该方法固定后酶活回收率达42%,酶水解效率显著提高,经过5次反应后的固定化酶相对酶活力保留50%以上.因此,基于聚乙烯醇/Fe2O3纳米颗粒的纤维素酶固定有利于酶的循环使用并显著提高酶的使用效率,是一种有效固定化纤维素酶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固定化 聚乙烯醇 Fe2o3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涂层对不同孔径α-Al_2O_3微滤膜的修饰作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健儿 胡学兵 +3 位作者 于云 胡行方 汪永清 张小珍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6-1220,共5页
采用不同粒径的α-Al_2O_3微粒,利用浸渍涂覆的工艺方法,在粒径为10μm的α-Al_2O_3载体上制备了厚度约为25μm的不同孔径的微滤膜.并以Zn(NO_3)_2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对上述不同孔径的微滤膜进行纳米ZnO涂层修饰改性.结果表明:... 采用不同粒径的α-Al_2O_3微粒,利用浸渍涂覆的工艺方法,在粒径为10μm的α-Al_2O_3载体上制备了厚度约为25μm的不同孔径的微滤膜.并以Zn(NO_3)_2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对上述不同孔径的微滤膜进行纳米ZnO涂层修饰改性.结果表明:采用ZnO改性后的微滤膜的水通量都得到了提高,且以粒径为0.5μm的α-Al_2O_3微粒构成孔径为0.15μm的微滤膜其水通量增幅最大;当Zn(NO_3)_2的浓度为0.3mol/L,经二次涂覆后,改性作用最佳,微滤膜的水通量增幅最高达到46.4%.同时,文中还对纳米ZnO涂层改性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微滤膜 不同孔径 Zno涂层 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修饰的Fe_3O_4/TiO_2复合磁性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9
16
作者 达胡白乙拉 王晓晖 李晓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7-361,共5页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含有Fe3O4纳米粒子的TiO2纳米纤维,采用水热法对该纤维表面进行纳米Ag修饰,制备出具有较强磁性和较好光催化性能的复合纤维.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含有Fe3O4纳米粒子的TiO2纳米纤维,采用水热法对该纤维表面进行纳米Ag修饰,制备出具有较强磁性和较好光催化性能的复合纤维.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以罗丹明B(Rh B)水溶液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样品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2为锐钛矿结构,Fe3O4纳米粒子均匀分布在TiO2纤维中,Ag纳米颗粒比较均匀地分散在磁性TiO2纤维表面.经过纳米Ag修饰后,材料的光吸收能力大为增强,吸收带红移并扩展到可见光区.在紫外光照射40 min后,合成样品对Rh B的降解率达到99.5%.此外,Fe3O4纳米粒子的存在使该材料具有较强的磁性,可通过外加磁场将其分离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纤维 静电纺丝法 水热法 FE3o4纳米粒子 光催化 纳米Ag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α-Al_2O_3在水相介质中的分散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玉利 左敦稳 +2 位作者 朱永伟 王宏宇 卢文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2-706,共5页
在对纳米α-Al2O3粉体的Zeta电位进行测量的基础上,采用无机电解质类分散剂(SHP),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酸,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以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异丙醇胺(DIPA)对纳米α-Al2O3粉体进行了分散实验,系统... 在对纳米α-Al2O3粉体的Zeta电位进行测量的基础上,采用无机电解质类分散剂(SHP),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酸,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以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异丙醇胺(DIPA)对纳米α-Al2O3粉体进行了分散实验,系统研究了超声分散时间、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对纳米α-Al2O3粉体在水相介质中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超声时间的延长和分散剂浓度的增加,纳米α-Al2O3粉体的分散性均出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对于每一种分散剂均存在最佳超声时间和最佳浓度。纳米α-Al2O3粉体在水相介质中的最佳分散工艺为:超声时间40 min,浓度为1.5%的CT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α-al2o3粉体 分散性 水相介质 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水热合成γ-AlOOH和γ-Al_2O_3纳米片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辉 李广军 +1 位作者 董晓楠 朱振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51-1254,共4页
以九水合硝酸铝和尿素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在180℃微波水热条件下反应30min,制备了γ-AlOOH片状结构产物。此前驱物经600℃热分解2h,得到γ-Al2O3纳米片。采用SEM、TEM、SAED和XRD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并测试了γ-Al2O... 以九水合硝酸铝和尿素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在180℃微波水热条件下反应30min,制备了γ-AlOOH片状结构产物。此前驱物经600℃热分解2h,得到γ-Al2O3纳米片。采用SEM、TEM、SAED和XRD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并测试了γ-Al2O3纳米片对刚果红染料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水热法可以得到长度约为1μm,厚度为30nm的γ-AlOOH纳米片,该产物经煅烧处理后可以得到微观形貌保持不变的γ-Al2O3纳米片,且片状结构表面存在介孔结构。γ-Al2O3纳米片状结构表现出对废水中刚果红污染物的强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alooH γ-al2o3 纳米 微波水热合成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γ-Al_2O_3的制备及其对铅(Ⅱ)镉(Ⅱ)铬(Ⅵ)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郝存江 冯青琴 +1 位作者 元炯亮 韩玉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58-961,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纳米γ Al2 O3 ,以透射电镜 (TEM )、X射线衍射 (XRD)、比表面积测定 (BET)等技术对所得的纳米γ Al2 O3 进行了表征。表明纳米粒子的直径在 30 70nm ,并利用Zetaplus电位仪测定了其等电点。考察了纳米γ Al2 O3 ... 采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纳米γ Al2 O3 ,以透射电镜 (TEM )、X射线衍射 (XRD)、比表面积测定 (BET)等技术对所得的纳米γ Al2 O3 进行了表征。表明纳米粒子的直径在 30 70nm ,并利用Zetaplus电位仪测定了其等电点。考察了纳米γ Al2 O3 材料在静态吸附条件下对Pb(Ⅱ )、Cd (Ⅱ )、Cr(Ⅵ )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 ,在 pH值为 6 7条件下 ,对金属离子Pb(Ⅱ )、Cd (Ⅱ )、Cr(Ⅵ )有强烈的吸附能力 ,且符合Freundlich吸附方程。吸附于纳米γ Al2 O3 上的金属离子可用 0 1mol/LHCl溶液进行解脱 ,再生后的纳米γ Al2 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γ-al2o3 溶胶-凝胶法 吸附 Pb(Ⅱ) Cd(Ⅱ) Cr(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纳米氧化铝含量Ni-P-Al_2O_3化学镀层的高温磨损性能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郑晓华 刘辉 +3 位作者 章荣 杨芳儿 陈琍 周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04-1811,共8页
采用化学镀技术制备不同纳米氧化铝含量的Ni-P-Al2O3复合镀层,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镀层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考察镀层在600℃下的高温氧化性能,并采用高温摩擦磨损试... 采用化学镀技术制备不同纳米氧化铝含量的Ni-P-Al2O3复合镀层,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镀层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考察镀层在600℃下的高温氧化性能,并采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镀层在200℃和600℃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铝的加入可有效提高镀层的高温耐磨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随着镀液中纳米Al2O3用量的增加,镀层的氧化质量增加,摩擦因数先减少后增加,镀层的磨损机理发生变化。镀液中纳米Al2O3用量为3 g/L时,镀层具有优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较低的摩擦因数和较低的磨损率。复合镀层在较高温度磨损过程中呈现出较高的磨损率和较低的摩擦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镍磷合金 化学镀 摩擦 磨损 高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