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城市菱角河35孔纳潮排洪水闸水力计算研究
1
作者 周乃恒 《东北水利水电》 2025年第4期1-4,71,共5页
文章以兴城市菱角河35孔纳潮排洪水闸除险加固设计的水力计算内容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论述该水闸设计过程中水力计算的工况选择,重点分析设计过程中计算参数的选择和计算方式,提出了单孔开启过程中下游水深的选取方式。研究结果适用于海... 文章以兴城市菱角河35孔纳潮排洪水闸除险加固设计的水力计算内容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论述该水闸设计过程中水力计算的工况选择,重点分析设计过程中计算参数的选择和计算方式,提出了单孔开启过程中下游水深的选取方式。研究结果适用于海口双向运用水闸水力计算工作,可以为同类型的水闸前期设计工作提供一定参考,节省设计周期,优化设计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潮排洪 水闸 水力计算 海口 兴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填海工程对九龙江河口纳潮量影响研究
2
作者 李文丹 朱振洋 +2 位作者 陈能汪 许婷 孙振祥 《水道港口》 2024年第4期495-501,共7页
纳潮量是海湾可以接纳的潮水体积,对维护海湾良好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文章首先针对围填海工程所在厦门九龙江河口的自然条件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采用传统计算方法、实测水文资料统计以及经充分验证的二维潮流数值模型对九龙江河口现... 纳潮量是海湾可以接纳的潮水体积,对维护海湾良好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文章首先针对围填海工程所在厦门九龙江河口的自然条件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采用传统计算方法、实测水文资料统计以及经充分验证的二维潮流数值模型对九龙江河口现状条件下的纳潮量进行了统计计算。最后,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厦门港海沧港区围填海工程建成后九龙江河口水流特征、潮位变化和纳潮量变化进行了模拟计算,并采用传统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合理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沧港区围填海工程面积约为2.95 km^(2),工程实施后九龙江河口纳潮量减少率约为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潮 潮位 数值模拟 九龙江河口 围填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挡潮闸调度的纳潮冲淤方法数值模拟研究——以苏北灌河为例
3
作者 刘雨轩 鲁春辉 沈城吉 《江苏水利》 2024年第4期5-10,共6页
以河口未建挡潮闸的苏北灌河为研究对象,在河口两处位置分别设置假想闸门,利用MIKE 21建立灌河及外海的潮流数值模型,研究了闸门建设位置及闸门调度方式对闸下冲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闸门启闭时的上下游水位差、闸门建设位置和泥沙... 以河口未建挡潮闸的苏北灌河为研究对象,在河口两处位置分别设置假想闸门,利用MIKE 21建立灌河及外海的潮流数值模型,研究了闸门建设位置及闸门调度方式对闸下冲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闸门启闭时的上下游水位差、闸门建设位置和泥沙特性对冲淤效果有决定性影响,在大潮期间进行纳潮冲淤能够取得更优的效果。但是,纳潮冲淤期间存在闸上淤积的风险,因此有必要联合多种清淤手段同时清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潮闸 纳潮冲淤 MIKE 21水动力模型 临界冲刷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沙湾纳潮量及湾内外的水交换 被引量:27
4
作者 叶海桃 王义刚 曹兵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6-98,共3页
根据三沙湾多年实测潮位资料和2个临时潮位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三沙湾潮汐特征,计算了纳潮量、海水的平均交换率和海水半更换期.结果表明:三沙湾潮差较大,有较强的纳潮能力.但由于其水域面积较大,地形也比较复杂,其整个区域海水的平均... 根据三沙湾多年实测潮位资料和2个临时潮位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三沙湾潮汐特征,计算了纳潮量、海水的平均交换率和海水半更换期.结果表明:三沙湾潮差较大,有较强的纳潮能力.但由于其水域面积较大,地形也比较复杂,其整个区域海水的平均“更新能力”一般.当潮差累积率为20%(大潮)时,三沙湾的海水半更换期约为36个潮周期;当潮差累积率为50%(中潮)时,海水半更换期约为75个潮周期;当潮差累积率为80%(小潮)时,海水半更换期达到114个潮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沙湾 纳潮 平均交换率 海水半更换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山湾水动力数值模拟及其纳潮量和水交换周期计算 被引量:11
5
作者 秦晓 纪平 赵懿珺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99,共7页
东山湾属于半封闭性海湾,水文特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总结水体交换能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对流扩散的水交换模式,建立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利用大潮、小潮实测潮位和潮流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流场的验证,计算了纳潮量,半交换期以及交换率... 东山湾属于半封闭性海湾,水文特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总结水体交换能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对流扩散的水交换模式,建立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利用大潮、小潮实测潮位和潮流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流场的验证,计算了纳潮量,半交换期以及交换率的平面分布。计算得出,大潮和小潮时,纳潮量为9.44×10^8 m^3和5.36×10^8 m^3,半交换期为8.13 d和13.0 d以及交换率的平面分布。整个海湾交换率的平面分布表明:湾口水交换能力最强,湾中部水交换能力良好,而湾顶水交换能力较弱。对东山湾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结合海湾的纳潮量、半交换期以及交换率的分布,合理布置排污口,充分利用海洋自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封闭海湾 纳潮 半交换期 交换率 排污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舟码头工程行洪纳潮影响计算和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东 郑国栋 +3 位作者 徐林春 张政 赖冠文 黄本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2-43,45,共3页
针对东莞市虎门港同舟石化码头工程行洪纳潮影响问题,采用了西、北江三角洲大范围一维网河数学模型与工程局部河段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拟建码头工程的行洪、纳潮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评价结论认为,该码头不会对工程所... 针对东莞市虎门港同舟石化码头工程行洪纳潮影响问题,采用了西、北江三角洲大范围一维网河数学模型与工程局部河段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拟建码头工程的行洪、纳潮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评价结论认为,该码头不会对工程所在的狮子洋水道及附近相邻水道的行洪、纳潮安全等方面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头工程 行洪 纳潮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导堤工程对入海河流纳潮的影响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玮 崔冬 +1 位作者 李国臣 黄志扬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共5页
以灌河口整治工程为例,采用大范围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分别研究了航道单纯疏浚工程及布置单、双导堤工程(结合疏浚)对潮汐动力为主河口地区入海河流纳潮量的影响,并就导堤高程对纳潮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灌... 以灌河口整治工程为例,采用大范围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分别研究了航道单纯疏浚工程及布置单、双导堤工程(结合疏浚)对潮汐动力为主河口地区入海河流纳潮量的影响,并就导堤高程对纳潮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灌河口航道单纯疏浚工程会增加灌河纳潮量,增设单导堤后纳潮量将会进一步增加,而双导堤工程后,灌河的纳潮量既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少,主要取决于导堤高程。就导堤高程对于灌河纳潮量的影响来说,东导堤高程位于低潮位及涨急附近潮位时最为敏感,而西导堤各级高程都较为敏感。方案比较显示,只要堤顶高程控制合理,灌河口双导堤工程实施以后可以保持灌河纳潮量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导堤工程 纳潮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台子河口感潮段纳潮量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伍成成 郑西来 林国庆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4期105-110,共6页
为缓解盘锦苇田用水紧张的局面,近年来苇田普遍采用上溯潮水与淡水的混合水灌溉。本研究利用双台子河感潮河网的实测水位、流量和最新断面资料,建立了基于Mike11的双台子河口水动力模型,并利用2009年实测潮位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 为缓解盘锦苇田用水紧张的局面,近年来苇田普遍采用上溯潮水与淡水的混合水灌溉。本研究利用双台子河感潮河网的实测水位、流量和最新断面资料,建立了基于Mike11的双台子河口水动力模型,并利用2009年实测潮位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显示计算水位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平均误差小于15%。糙率灵敏度分析表明监测点处水位对下游糙率改变最为敏感,中游次之,上游最低;同时发现潮水传播周期及潮差受糙率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双台子河口区芦苇灌溉、水资源利用、水利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潮河网 纳潮 芦苇湿地 MIKE11 双台子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办法计算海湾纳潮量 被引量:9
9
作者 乔贯宇 高大鲁 +1 位作者 华锋 魏泽勋 《港工技术》 2009年第4期1-5,共5页
通过在胶州湾口连续25 h走航观测得到每次走航通过湾口的流量,计算出每个潮汐过程通过湾口的总流量,即纳潮量。应用POM模式模拟相应时间的潮汐潮流,计算得到模拟的纳潮量值。比较二者计算值,并根据模拟30 d纳潮量的平均值,计算得出胶州... 通过在胶州湾口连续25 h走航观测得到每次走航通过湾口的流量,计算出每个潮汐过程通过湾口的总流量,即纳潮量。应用POM模式模拟相应时间的潮汐潮流,计算得到模拟的纳潮量值。比较二者计算值,并根据模拟30 d纳潮量的平均值,计算得出胶州湾纳潮量约为8.943亿m3。本研究提出一种计算海湾纳潮量的新方法,可供计算海湾纳潮量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纳潮 潮汐潮流 POM 湾口走航 AD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新河纳潮冲淤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梁永立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01年第3期14-17,52,共4页
入海河口建闸后 ,闸下淤积是普遍而严重的问题 ,针对永定新河河口建闸方案 ,利用河口的潮汐观测资料和本河口泥沙的基本特性 ,对纳潮冲淤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在北方河口水源匮乏的情况下 ,利用纳潮冲淤是解决闸下淤积较为经济。
关键词 纳潮冲淤 泥沙 河口 永定新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VCOM模型的海州湾纳潮量和水交换能力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鹏 张瑞瑾 +2 位作者 黄靖茗 盛昭君 王松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3-151,共9页
基于非结构化网格FVCOM海洋数值模式,开边界以8大主要分潮调和常数作为驱动,建立了海州湾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利用潮位潮流资料对流场进行了验证,计算了海州湾纳潮量。在水动力模型基础上耦合对流扩散模型,分别对海州湾的欧拉余流场、... 基于非结构化网格FVCOM海洋数值模式,开边界以8大主要分潮调和常数作为驱动,建立了海州湾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利用潮位潮流资料对流场进行了验证,计算了海州湾纳潮量。在水动力模型基础上耦合对流扩散模型,分别对海州湾的欧拉余流场、保守物质浓度分布特征、半交换周期以及滞留时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州湾整体欧拉余流较弱,表现为沿岸大、湾内小,并且存在余流涡旋。在大、中和小潮时期,纳潮量分别为3.8×10^(9) m^(3)、3.0×10^(9) m^(3)、1.9×10^(9) m^(3);整体半交换周期为72 d,离湾口越近,水交换能力越强。相同距离下,岚山区水交换能力最强,连云区次之,赣榆区最差。在对海州湾开发利用过程中,应结合纳潮量、半交换周期以及滞留时间分布,合理排污,充分利用海洋的自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州湾 FVCOM 纳潮 半交换周期 滞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数值模拟的罗源湾水体交换周期及纳潮量计算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志琦 逄勇 +2 位作者 张倩 孙凡 吴昌淦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5-130,共6页
为了分析罗源湾水动力特性及流场情况,建立了基于Mike21的罗源湾水动力数学模型,经率定得到模型湾内海域Smagorinsky系数为0.28,糙率为0.024~0.035,风拖曳系数为0.0010~0.0015。利用该模型模拟计算了罗源湾水体交换周期及纳潮量,结果表... 为了分析罗源湾水动力特性及流场情况,建立了基于Mike21的罗源湾水动力数学模型,经率定得到模型湾内海域Smagorinsky系数为0.28,糙率为0.024~0.035,风拖曳系数为0.0010~0.0015。利用该模型模拟计算了罗源湾水体交换周期及纳潮量,结果表明:涨落潮时,罗源湾流速在0.20~1.56 m/s,湾口及可门水道水动力条件好,北岸及西北角水动力条件较差,北岸受湾外海域潮波影响程度低于南岸;罗源湾水体半交换周期约为15 d,15 d、30 d、45 d和60 d后罗源湾水体平均交换率分别为48.5%、69.3%、78.8%和85.5%;秋季时罗源湾平均纳潮量为5.73亿m^(3),大潮纳潮量为7.07亿m^(3),小潮纳潮量为4.40亿m^(3)。建议在罗源湾入海污染源通量管控过程中,综合考虑海域自身水动力条件,合理控制罗源湾西北角入海污染物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交换周期 平均交换率 纳潮 水动力数值模拟 罗源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泥质河口纳潮冲淤加拖淤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增富 王英伟 于青松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05年第3期44-46,共3页
河北省沿海诸多河口建有挡潮闸,由于长期关闭闸门,受潮汐影响,闸下河道严重淤积,严重影响河道的防洪安全。寻找经济、合理、客观地解决河口淤积的有效措施,是一项非常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在子牙新河河口原型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 河北省沿海诸多河口建有挡潮闸,由于长期关闭闸门,受潮汐影响,闸下河道严重淤积,严重影响河道的防洪安全。寻找经济、合理、客观地解决河口淤积的有效措施,是一项非常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在子牙新河河口原型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河口的现状,分析了全潮、纳潮、冲淤加闸下拖淤等5项试验成果,提出了河北省泥质河口清淤的最佳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河口 纳潮冲淤 拖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阈值降噪-EEMD分解的潮汐河网地区纳潮引水调度周期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艳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0-73,共4页
鉴于在分析纳潮引水方案时,基于潮位周期变化规律的典型潮位过程选取难度较大,将小波阈值降噪与EEMD信号处理方法引入潮位特征分析中,结合径流量变化影响分析、端点效应消除及周期合理性检验等,提出基于小波阈值降噪-EEMD分解的潮汐河... 鉴于在分析纳潮引水方案时,基于潮位周期变化规律的典型潮位过程选取难度较大,将小波阈值降噪与EEMD信号处理方法引入潮位特征分析中,结合径流量变化影响分析、端点效应消除及周期合理性检验等,提出基于小波阈值降噪-EEMD分解的潮汐河网地区纳潮引水调度周期识别方法。对福州市南台岛纳潮引水调度周期的分析结果表明,南台岛纳潮引水调度周期为14d,利用小波阈值降噪-EEMD分解法提取潮汐河网地区纳潮引水调度周期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河网 纳潮引水 小波阈值降噪 EEMD 调度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通市区纳潮动水工程运行方案研究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东华 吉庆丰 《江苏水利》 2007年第5期19-21,共3页
1概况 南通市区381.26kmz内共有各级河道579条,总长度866.9km,其中一级河道4条,长40.0km;二级河道12条,长85.3km;三级河道69条,长209.7km;四级河道494条,长531.9km。
关键词 运行方案 市区 南通 水工程 二级河道 评价 纳潮 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潮对龙津河水体更新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斌 张彦军 《人民珠江》 2015年第3期23-25,共3页
龙津河为独流入海河流,出口设丽江水闸挡潮排洪(涝)。龙津河海丰县城区段污染严重,枯水期依靠天然径流不足以满足城市景观用水和生态用水需求,需外调大量淡水以改善水质,致使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为分析纳潮节约淡水资源的水力... 龙津河为独流入海河流,出口设丽江水闸挡潮排洪(涝)。龙津河海丰县城区段污染严重,枯水期依靠天然径流不足以满足城市景观用水和生态用水需求,需外调大量淡水以改善水质,致使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为分析纳潮节约淡水资源的水力可行性,采用一维Saint-Venant方程和标量传输方程对龙津河纳潮更替水体进行了模拟分析,揭示了纳潮的水力要素变化过程和纳潮对水体更新的作用范围和效果,还定性分析了异重流对龙津河水体更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潮 水体更新 模拟分析 龙津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对伶仃洋河口水域纳潮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方神光 陈文龙 《人民珠江》 2011年第1期18-22,72,共6页
为分析港珠澳大桥对珠江河口水域纳潮量的影响,分别采用经验公式和建立贴体曲线坐标系下的珠江河口二维数学模型的方法,对河口伶仃洋水域的纳潮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数学模型的离散和求解采用纯隐格式的混合有限分析法,根据实测资料... 为分析港珠澳大桥对珠江河口水域纳潮量的影响,分别采用经验公式和建立贴体曲线坐标系下的珠江河口二维数学模型的方法,对河口伶仃洋水域的纳潮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数学模型的离散和求解采用纯隐格式的混合有限分析法,根据实测资料对其进行了验证。比较显示,采用实测资料和经验公式计算到的伶仃洋水域纳潮量与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差在5%以内,从而证实了数学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伶仃洋 数学模型 纳潮 经验公式 港珠澳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海河口挡潮闸纳潮冲淤的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于青松 《河北水利水电技术》 2004年第3期38-40,共3页
我国沿海诸多河口建有挡潮闸,由于长期关闭闸门,受潮汐影响,闸下河道严重淤积。试图从淤泥力学特性,结合子牙新河挡潮闸纳潮冲淤及浙江、福建等几个闸的试验观测进行初步分析,找到入海河口挡潮闸防淤减淤的方法。
关键词 入海河口 挡潮闸 纳潮冲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流减河口纳潮冲淤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宝立 陈国刚 《海河水利》 2000年第5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独流减河 防潮闸 冲淤 纳潮 机械清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潮泵站设计中引渠非恒定流计算
20
作者 张绍河 《河北水利水电技术》 2002年第5期6-7,共2页
在黄骅市丰年虫养殖开发项目纳潮泵站设计中,应用特征方程组对海口至泵站的引渠内非恒定流进行分析计算,推求出泵站进口水位过程线,确定了满足泵站纳水要求的引渠水力指标。
关键词 纳潮泵站 设计 引渠 非恒定流 特征方程 水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