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组分纺纱工艺对三角区及成纱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小莉 黄翠蓉 于伟东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9-44,共6页
在经改造的环锭纺细纱机上,采用双须条和外加一束长丝(短/长复合纺法),在出前罗拉口时,同步加捻构造羊绒/羊毛/涤纶长丝三组分复合结构纱;从理论上分析了三组分交汇点的受力情况;改变纺纱工艺参数可以获得3种不同的成纱结构:类股线纱结... 在经改造的环锭纺细纱机上,采用双须条和外加一束长丝(短/长复合纺法),在出前罗拉口时,同步加捻构造羊绒/羊毛/涤纶长丝三组分复合结构纱;从理论上分析了三组分交汇点的受力情况;改变纺纱工艺参数可以获得3种不同的成纱结构:类股线纱结构、包芯纱结构、包缠纱结构;讨论三组分交汇点的受力对3种结构成纱的影响,而其结构可通过表观和截面像来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组分复合纺 工艺 汇聚点 受力 纱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杯纺纱的成纱结构与特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慈念 《现代纺织技术》 2000年第2期36-38,共3页
介绍了转杯纺纱的成纱特点 ,及纱线的结构和性能 ,并对其今后应开发的领域和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转杯纺 线性能 产品开发 纱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炭纤维添纱结构多功能针织面料的开发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关林 钟国能 +2 位作者 何立锋 刘冰 毛永强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3,共2页
采用14.5 tex莫代尔与棉混纺纱、8.33 tex/72 f中空咖啡炭纤维DTY长丝、2.22 tex聚氨基甲酸酯纤维长丝,在日本福原单面针织大圆机上开发一款新型的咖啡炭纤维二次添纱结构功能性针织面料。阐述原料规格、设备参数、添纱工艺、调试要点... 采用14.5 tex莫代尔与棉混纺纱、8.33 tex/72 f中空咖啡炭纤维DTY长丝、2.22 tex聚氨基甲酸酯纤维长丝,在日本福原单面针织大圆机上开发一款新型的咖啡炭纤维二次添纱结构功能性针织面料。阐述原料规格、设备参数、添纱工艺、调试要点等编织工艺,以及前处理、染色、后处理等染整工艺及注意事项。给出面料基本参数,并对面料的远红外发射功能、抗菌性能以及吸湿发热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水速干、抗菌防臭、远红外发射、吸湿发热及弹性记忆恢复等功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炭纤维 针织面料 纱结构 编织工艺 抗菌防臭 吸湿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纬编添纱结构织疵分析与线圈力平衡研究
4
作者 林云苍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共5页
阐述添纱结构在成圈过程中线圈张力与织疵的关系。通过对单面丝盖棉、提花添纱、氨纶添纱等结构的剖析,研究分析添纱结构的线圈受力情况及力平衡的控制方法,给出详细的编织工艺要点;同时列举了几种利用添纱来开发新型面料的思路和实施方... 阐述添纱结构在成圈过程中线圈张力与织疵的关系。通过对单面丝盖棉、提花添纱、氨纶添纱等结构的剖析,研究分析添纱结构的线圈受力情况及力平衡的控制方法,给出详细的编织工艺要点;同时列举了几种利用添纱来开发新型面料的思路和实施方法,如添纱抗静电织物、地纱无浮线提花织物。针对添纱结构的原料差异及特殊的编织工艺要求所造成的力平衡失控等问题,指出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原料、调整给纱张力、改变线圈长度及调整面料结构等方法来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针纬编 纱结构 线圈力平衡 织疵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喂入式复合结构纺纱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赛 邓成亮 于伟东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共6页
间歇喂入式复合结构纺纱技术可赋予纱线独特的花式效果和外观风格。该技术对粗纱条(S式)由传统欠喂方式转换为周期性或随机性间断喂入;对长丝或细纱(F式)由传统超喂转换为周期性或随机性超喂,实现复合纱表面的竹节和花式效应。S式采用2... 间歇喂入式复合结构纺纱技术可赋予纱线独特的花式效果和外观风格。该技术对粗纱条(S式)由传统欠喂方式转换为周期性或随机性间断喂入;对长丝或细纱(F式)由传统超喂转换为周期性或随机性超喂,实现复合纱表面的竹节和花式效应。S式采用2轴系包芯纺,可克服纱线结构不稳定的弊病,竹节效果更逼真;引入第3轴系的绑定丝,既提高竹节效应,又增加纱线的结构稳定性。F式长丝间歇超喂采用3轴系结构复合纺,既能增加成纱的花式效果,又可使成纱结构稳定。该纺纱技术可获得花式效果、改善纱线结构和增加成纱多样性,可为织物的多样性及新品研发提供更多新型纱线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式喂入 复合结构 结构成形 花式 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绒/羊毛/涤纶复合纺及成纱拉伸性能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小莉 于伟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1-44,共4页
选择羊绒、羊毛和涤纶长丝在传统的环锭纺系统上进行三组分复合纺纱。通过改变三组分的喂入位置、喂入张力来获得不同结构和风格的纱线。试纺了不同捻度和混纺比的3种复合结构纱,即股线、包芯和包缠结构纱,分析了其拉伸性能。纺纱实验... 选择羊绒、羊毛和涤纶长丝在传统的环锭纺系统上进行三组分复合纺纱。通过改变三组分的喂入位置、喂入张力来获得不同结构和风格的纱线。试纺了不同捻度和混纺比的3种复合结构纱,即股线、包芯和包缠结构纱,分析了其拉伸性能。纺纱实验和测量结果表明:通过复合改善了羊绒纱的强度;纱线拉伸性能与混纺比、捻度、纱线结构之间存在相关;随着捻度的增加,3种结构复合纱的拉伸性能均符合经典临界捻度理论;复合纱的力学性能因结构不同而不同,股线结构纱拉伸性能最好,包芯结构纱次之,包缠结构纱拉伸性能则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绒 羊毛 涤纶 复合 纱结构 包芯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锭纺棉/涤短纤皮芯纱的皮芯层捻度分布
7
作者 江文杰 郭明瑞 高卫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8-66,共9页
为发挥两组分短纤维复合结构纱的性能优势,开发了一种基于环锭细纱机的新型短纤皮芯纱纺制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采用同轴异径前罗拉替换传统前罗拉,从而实现在环锭细纱机上一步法纺制短纤皮芯纱。通过理论分析根据纺纱三角区几何形状... 为发挥两组分短纤维复合结构纱的性能优势,开发了一种基于环锭细纱机的新型短纤皮芯纱纺制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采用同轴异径前罗拉替换传统前罗拉,从而实现在环锭细纱机上一步法纺制短纤皮芯纱。通过理论分析根据纺纱三角区几何形状,计算出皮芯纱的皮层捻度。同时,通过长丝模拟示踪法和图像技术,测量了皮芯纱的皮层和芯层捻度,并分别构建了皮层和芯层捻度与设定捻度的关系模型。此外,还研究了皮芯比例和捻度对纱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芯层捻度与细纱机设定捻度呈线性正相关;皮层捻度与设定捻度呈二次函数关系,同时皮层捻度的改变会影响纱线紧密度;在相同捻度下,棉/涤短纤皮芯纱的强伸性优于纯棉环锭纱,且皮芯纱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捻度和芯纤维占比的增加而增加;增加捻度和芯纤维占比有利于皮芯纱条干的改善;皮芯纱的有害毛羽随着捻度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纤皮芯 异速输出 技术 皮层捻度 芯层捻度 复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气纺纱包缠捻度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言宏元 翁毅 于修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共2页
分析喷气纺纱的成纱结构,纱芯外包缠纤维捻度的形成机理。认为纱芯外层确有一定的真捻,且纱的毛羽方向具有一致性。其形成机理为假捻退捻包缠与捻差形成真捻两者的结合。
关键词 喷气纺 纱结构 包缠捻度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试转杯纱捻度的退捻加捻法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贾立锋 关勇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7-90,共4页
通过对转杯纱结构和测试转杯纱捻度的几种退捻加捻法测试原理的分析,得出了一次退捻加捻法(GB 2543-81)、二重法和三倍退捻加捻法测试棉转杯纱捻度测试结果之间大小的一般规律.在上述三种退捻加捻法中,三倍退捻加捻法测试转杯纱捻度的... 通过对转杯纱结构和测试转杯纱捻度的几种退捻加捻法测试原理的分析,得出了一次退捻加捻法(GB 2543-81)、二重法和三倍退捻加捻法测试棉转杯纱捻度测试结果之间大小的一般规律.在上述三种退捻加捻法中,三倍退捻加捻法测试转杯纱捻度的测试结果最大,其次是二重法和一次退捻加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杯纱结构 捻度 测试 结果排序 退捻加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展丝环锭复合纺纱技术及设备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勇 于伟东 王府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0-166,共7页
在线展丝环锭复合纺纱技术能为落棉、木棉、羽绒等偏短、偏弱纤维的高品质、细支化成纱提供专门化的先进技术,因此,回顾国内外已公开的机械、超声波、声波、电极、气吹展丝技术的原理及常用设备,尤其是对适于短绒纤维的在线展丝复合纺... 在线展丝环锭复合纺纱技术能为落棉、木棉、羽绒等偏短、偏弱纤维的高品质、细支化成纱提供专门化的先进技术,因此,回顾国内外已公开的机械、超声波、声波、电极、气吹展丝技术的原理及常用设备,尤其是对适于短绒纤维的在线展丝复合纺纱技术,包括单束展丝、分劈双束展丝、上下层分别展丝机构及纺纱方法做了讨论。同时,对短绒纤维束的裹缠保护与结构稳定和对成纱加工和成纱强度的改善作用做了介绍。显然,基于长丝在线展丝方式的复合纺纱技术不仅适用于偏短偏粗、偏弱偏脆的纤维,尤其是回用纤维,而且是传统环锭纺纱技术中的先进与创新纺纱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丝 扩纤设备 结构复合 短绒纤维纺 包覆式复合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纺纱的工艺特点与产品开发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家康 《纺织学报》 EI CAS 1986年第5期34-36,3,共4页
本文分析了摩擦纺纱的优缺点;讨论了纯棉摩擦纺纱产品的开发,成纱结构特点,以及花色纱的生产工艺。
关键词 摩擦纺 纱结构 结子 花色 包缠纤维 竹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纺纱先进技术专栏
12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面对当前不稳定的国际形势,毛纺织行业生产运行受到直接影响,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为在技术层面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本刊将陆续围绕毛纺织行业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以专栏的形式特邀相关领域的专家及其团队... 面对当前不稳定的国际形势,毛纺织行业生产运行受到直接影响,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为在技术层面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本刊将陆续围绕毛纺织行业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以专栏的形式特邀相关领域的专家及其团队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促进产学研用合作,辅助毛纺织企业的原始创新。首次策划的复合纺纱先进技术专栏,在本刊编委会主任施楣梧教授级高工的大力支持下正在组织落实中。主要围绕复合纺纱机构设计与研制、成纱结构特征及用途进行综合评述,由东华大学于伟东教授及其团队完成,共有6篇论文。本期先将其中3篇论文刊登在复合纺纱先进技术专栏(Ⅰ)中,其余论文将在后面的复合纺纱先进技术专栏(Ⅱ)中刊出,敬请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纺织行业 复合纺 纱结构 产学研用合作 提升竞争力 组织落实 原始创新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纱罗组织对芳纶织物交织阻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KHAN Monir MUHAMMAD Ali +1 位作者 方小银 周熠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8-44,共7页
为增强芳纶机织物的纬纱交织阻力,将纱罗组织和平纹组织结合,以提升纬纱对横向抽拔作用的抵御能力。通过准静态纱线抽拔试验发现:在交织阻力-位移曲线的退屈曲区内,纬纱的最大交织阻力和经纬纱屈曲交换程度密切相关;在黏滑区内,曲线呈... 为增强芳纶机织物的纬纱交织阻力,将纱罗组织和平纹组织结合,以提升纬纱对横向抽拔作用的抵御能力。通过准静态纱线抽拔试验发现:在交织阻力-位移曲线的退屈曲区内,纬纱的最大交织阻力和经纬纱屈曲交换程度密切相关;在黏滑区内,曲线呈现出一种震荡衰减趋势;纱线所受的交织阻力和被抽拔纱线根数几乎呈线性关系;同时抽拔2根、3根和4根纱线的最大交织阻力对比于单纱抽拔的最大交织阻力的增幅分别是160%、289%和389%;纱罗组织的引入,有效增强了经纱对纬纱的握持性能。单纱抽拔试验结果表明,平纹/纱罗复合结构织物的纬纱所受最大交织阻力比平纹结构增加约20%。多纱抽拔试验结果表明,交织阻力的最大增量约为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机织物 平纹结构 结构 交织阻力 握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缆型纺纱技术 被引量:17
14
作者 何春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纺纱技术即缆型纺纱技术的原理和装置。对比了采用这种技术纺出来的纱和传统单纱纱线结构的不同 ,并指出这种纱线结构保证了纱线本身具有较少的毛羽 ,较好的耐磨性能 。
关键词 缆型纺技术 结构 原理 装置 新型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T高弹双面呢绒面料的设计与开发
15
作者 胡伟 《现代纺织技术》 2009年第3期39-41,共3页
通过PTT纤维与毛、高湿模量粘胶纤维、高收缩阳离子改性涤纶的不同配比,把毛纤维的异截面异收缩异长异旦鳞片结构充分发挥出来,采用AB纱结构,把毛纤维及PTT纤维全部在外层表现出来。既考虑面料上有足够鳞片收缩的绒感,又兼顾整个布面弹... 通过PTT纤维与毛、高湿模量粘胶纤维、高收缩阳离子改性涤纶的不同配比,把毛纤维的异截面异收缩异长异旦鳞片结构充分发挥出来,采用AB纱结构,把毛纤维及PTT纤维全部在外层表现出来。既考虑面料上有足够鳞片收缩的绒感,又兼顾整个布面弹性、绒感。通过不同参数的选择,使PTT、毛等具有优良的形态记忆功能及弹性,达到呢面丰满富有弹性的布面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T纤维 高收缩阳离子改性涤纶 AB纱结构 高湿模量粘胶纤维 仿毛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盖丙军用珠地针织迷彩体能训练服的编织
16
作者 孙锋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0,共2页
该织物选用对水分疏导性较好的11.11tex/30f五叶形涤纶低弹丝和5.56tex/72f细特丙纶长丝进行编织,织物组织为单珠地添纱。采用两种编织方法,即三层结构添纱编织方法和双层结构添纱编织方法,两种方法喂纱量不同,认为采用添纱编织集中在... 该织物选用对水分疏导性较好的11.11tex/30f五叶形涤纶低弹丝和5.56tex/72f细特丙纶长丝进行编织,织物组织为单珠地添纱。采用两种编织方法,即三层结构添纱编织方法和双层结构添纱编织方法,两种方法喂纱量不同,认为采用添纱编织集中在平针编织横列的第一种方法,不仅有利于解决地纱露底问题,而且在原料成本上也稍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用体能训练服 编织方法 三层结构 双层结构 珠地添组织 涤纶低弹丝 丙纶长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编整经智能化生产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文勇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共3页
与经编原料、经编设备相比,经编整经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并不高,根据工作实践及市场需求,文中从整经管理中的排程系统设计、长丝整经的纱架结构调整、盘头容量的选择以及锦纶整经设备的整经张力控制4个方面,详细阐述经编整经过程中存在的问... 与经编原料、经编设备相比,经编整经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并不高,根据工作实践及市场需求,文中从整经管理中的排程系统设计、长丝整经的纱架结构调整、盘头容量的选择以及锦纶整经设备的整经张力控制4个方面,详细阐述经编整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通过实践说明实际应用效果。该研究对整经机生产厂家、经编原料生产厂家以及经编织造厂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经编整经智能化生产的实现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 整经 智能化 排程系统 整经张力 结构 盘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