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1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濛濛 蒋高明 +1 位作者 高哲 郑培晓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4-191,共8页
为促进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整体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总结了现有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梳理及分析了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的制备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包括纬编衬经衬纬织物的... 为促进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整体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总结了现有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梳理及分析了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的制备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包括纬编衬经衬纬织物的结构特点,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的设计成形,衬经衬纬圆纬机及其编织原理,纬编管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细观几何模型及数值模拟。结合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发展实际,从结构设计成形、力学性能分析、产业领域应用3个方面深入研究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指出开发符合产业需求的高性能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将是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 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 复合材料 衬经衬 力学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ABS塑料合金纺织纬管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工艺
2
作者 文继惠 《陕西化工》 CSCD 1991年第4期17-21,共5页
一、概述聚氯乙烯(PVC)树脂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可通过添加各种添加剂和运用多种成型方法,制得用途广泛、性能优良的塑料制品。所以,PVC自30年代实现工业化后,世界产量一直名列前矛。1966年以后,尽管有聚烯烃发展的冲击,PVC产量仍然是仅... 一、概述聚氯乙烯(PVC)树脂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可通过添加各种添加剂和运用多种成型方法,制得用途广泛、性能优良的塑料制品。所以,PVC自30年代实现工业化后,世界产量一直名列前矛。1966年以后,尽管有聚烯烃发展的冲击,PVC产量仍然是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品种。在国内,PVC无论是树脂产量或是加工应用范围都独占鳌头。但是,由于PVC在熔融加工性、抗冲击性和热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缺陷,使其加工应用受到一些限制。为了扩大其应用领域,国外从60年代、国内从70年代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ABS树脂 共混 纺织 纬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纬高原一次航空高影响的寒潮过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艳 刘佳 +6 位作者 朱莉 舒斌 赵尔旭 万云霞 赵德显 王静 任菊章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1-534,共14页
2022年2月19-22日,云南出现大范围降温、雨雪天气过程,造成8个机场多架次航班出现取消、延误、返航和颠簸等情况。本文综合利用地面站点观测数据、ERA5再分析资料和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了此次过程的环流成因、锋面活动特征及其对航空的... 2022年2月19-22日,云南出现大范围降温、雨雪天气过程,造成8个机场多架次航班出现取消、延误、返航和颠簸等情况。本文综合利用地面站点观测数据、ERA5再分析资料和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了此次过程的环流成因、锋面活动特征及其对航空的影响。结果表明:(1)此次低温雨雪天气是在冷锋和南支槽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大范围寒潮过程。21日前,主要受冷锋影响,气温骤降,降水偏弱,对航空的影响主要是风切变和层结不稳定导致的飞机颠簸;此后受南支槽影响,降水增大,机场积雪、低云、雷雨、风切变等天气对航班影响明显。(2)冷锋主体位于700 hPa以下,寒潮爆发时,锋后冷空气在低层偏东风引导下向西推进,冷空气前端有鼻状凸起,偏东风的强度和厚度与冷气团的强度和厚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低层冷空气入侵导致暖空被迫抬升,同时锋前温暖的西南风沿锋面爬升,在冷气团上形成明显的逆温层。(3)当锋面强烈发展西进时,800 hPa锋生函数大值带可较好反映锋线的位置及强度,锋后偏东风与锋前西南风辐合可在锋生区形成明显的上升气流,同时锋前650 hPa以下垂直温度梯度较大的区域以及锋后的近地面层理查孙数(Ri)数值偏小,易出现湍流和飞机颠簸。(4)风廓线雷达资料显示,低层偏东风维持期间,2 km以上西风增强对降水具有一定的指示性意义,当低层系统性的偏东风减弱消失,过程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航空高影响天气 寒潮 冷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稻+”模式研究与应用 推动低纬高原地区粮经作物协同发展
4
作者 李小林 屈云慧 +4 位作者 董维 邓伟 奎丽梅 涂建 沈锡琼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120,124,共5页
本文分析了云南“稻+”粮经协同模式的发展形势、存在问题,并从专用品种选育、协同模式研究以及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攻关等方面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强化“稻+”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有效化解以云南为代表的低纬高原地区面临的粮经作物... 本文分析了云南“稻+”粮经协同模式的发展形势、存在问题,并从专用品种选育、协同模式研究以及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攻关等方面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强化“稻+”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有效化解以云南为代表的低纬高原地区面临的粮经作物争地矛盾突出、粮食生产承受压力巨大以及综合收益偏低等诸多难题意义重大。通过推进“稻+”模式,能够推动粮经作物协同发展,进而为保障粮食安全、提升耕地质量发挥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模式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协同发展 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纬组合全显结构织物的颜色预测方法
5
作者 张爱丹 王倩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158,共8页
针对现有颜色预测方法不适用于三纬组合全显结构织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彩色织物图像进行颜色线性重构预测模型。将彩色织物图像的颜色分离和图形分层后,分别获得每种经纱、纬纱、经纬交织产生的阴影和反映纱线材质纹理的特征图形;在计... 针对现有颜色预测方法不适用于三纬组合全显结构织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彩色织物图像进行颜色线性重构预测模型。将彩色织物图像的颜色分离和图形分层后,分别获得每种经纱、纬纱、经纬交织产生的阴影和反映纱线材质纹理的特征图形;在计算4种特征图形面积率的基础上进行颜色赋值,运用Lab比例加和法构建颜色预测模型,并运用岭回归算法对其进行优化。以三纬组合全显结构设计织造的红、黄、蓝3组渐变色织物的颜色实测值为标准色,比较分析本文所提方法、几何模型法、颜色平均计算法等3种方法的颜色预测值的色差。结果表明:相较于其它2种,本文所提方法的总色差均值分别降低了92.09%和89.35%,证明其具有更优异的颜色预测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全显结构 颜色预测 渐变色织物 彩色织物图像 机织物设计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低纬高原慈姑栽培技术
6
作者 鲍锐 孔令明 +5 位作者 龚亚菊 吴丽艳 朱红军 赵海芬 普建文 黎志彬 《长江蔬菜》 2025年第2期18-20,共3页
慈姑是中国特产水生蔬菜之一,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以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太湖等地为主产区。慈姑营养丰富,传统中医认为,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某些疾病有辅助疗效。在云南水生蔬菜生产中,慈姑亦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主要种植区分布... 慈姑是中国特产水生蔬菜之一,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以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太湖等地为主产区。慈姑营养丰富,传统中医认为,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某些疾病有辅助疗效。在云南水生蔬菜生产中,慈姑亦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主要种植区分布在玉溪、红河、文山等地。总结了低纬高原地区慈姑的种植技术,以期为云南省慈姑种植户提供种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 高原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杆织机电子引纬机构设计方法
7
作者 袁汝旺 王连伟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24,共7页
针对织机引纬运动规律无法调整的问题,构建了一套电子引纬机构,基于传动函数分析传动系统运动转换机制,并根据工艺需求对传动系统建模,通过设计曲柄变速输入,实现不同幅宽下满足需求的剑杆运动特性。对传动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不同幅宽下... 针对织机引纬运动规律无法调整的问题,构建了一套电子引纬机构,基于传动函数分析传动系统运动转换机制,并根据工艺需求对传动系统建模,通过设计曲柄变速输入,实现不同幅宽下满足需求的剑杆运动特性。对传动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不同幅宽下剑杆运动特性,探讨曲柄变速函数边界条件对幅外动程的影响,并分析曲柄变速函数偏置系数对纬纱交接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幅宽下剑杆速度、加速度均从0开始,利于引纬过程稳定,剑杆在主轴转角180°时达到最大位移,符合工艺需求;不同幅宽下的剑杆幅外动程均在合理范围内;随偏置系数增大纬纱交接相对速度有减小趋势,偏置系数e=0.5时的平均相对速度较e=0和e=0.25时分别减小约52%和25%,利于纬纱平稳交接,故可在合理范围内偏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引 变速输入 傅里叶级数 幅外动程 纱交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混编预制体窄缝通道连续碳纤维束引纬系统的设计及实验验证
8
作者 邢力鹏 董九志 +2 位作者 陈云军 李锐 蒋秀明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12-1519,共8页
为解决软硬混编预制体成形过程中窄缝通道引纬环节手工操作导致的劳动强度大、成形效率低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基于连续碳纤维束S形引纬轨迹的自动化引纬系统。通过分析S形引纬轨迹的形成机理,建立了碳纤维束位置与各机构动作的协同关系,... 为解决软硬混编预制体成形过程中窄缝通道引纬环节手工操作导致的劳动强度大、成形效率低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基于连续碳纤维束S形引纬轨迹的自动化引纬系统。通过分析S形引纬轨迹的形成机理,建立了碳纤维束位置与各机构动作的协同关系,并据此设计了以递纬机构、电子引纬机构、已引纬纱控制机构为核心的系统架构。样机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在窄缝通道中实现12.5纬/分钟的连续稳定引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混编预制体 窄缝通道引 连续碳纤维束 S形轨迹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纬地区L波段电离层闪烁对赤道异常特征响应分析
9
作者 韩蔡生龙 黄玲 +3 位作者 李文文 刘钝 刘旭 章红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83-990,共8页
为探究低纬地区L波段电离层闪烁对赤道异常特征的响应,利用澳大利亚Darwin、Weipa、Willis Island三个站点的L波段闪烁观测数据,结合中国科学院提供的全球电离层VTEC数据,在磁平静条件下研究3个低纬度站点电离层闪烁与VTEC赤道异常的响... 为探究低纬地区L波段电离层闪烁对赤道异常特征的响应,利用澳大利亚Darwin、Weipa、Willis Island三个站点的L波段闪烁观测数据,结合中国科学院提供的全球电离层VTEC数据,在磁平静条件下研究3个低纬度站点电离层闪烁与VTEC赤道异常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3个站点对应的电离层闪烁响应与赤道异常特征呈显著正相关;闪烁日对应的电离层VTEC峰谷差值及峰谷比增大、梯度变化加剧。该研究揭示了响应机制,并讨论了VTEC及梯度与闪烁的相关性,对实现闪烁现象的快速识别与判断和GNSS工程应用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闪烁 赤道异常 VTEC 地区 卫星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持续凉感效应的纬编间隔复合织物开发
10
作者 贾硕菲 安宇 +1 位作者 徐磊 杨楠楠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3,共5页
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凉感纤维为表层,涂碳锦纶单丝为间隔层,在双面圆纬机上设计并开发一种具有持续凉感效应的纬编间隔复合织物,设置对比试验,测试织物导热性能、吸湿速干性能及压缩回复性。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织物导热系数达0.311 W/(m... 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凉感纤维为表层,涂碳锦纶单丝为间隔层,在双面圆纬机上设计并开发一种具有持续凉感效应的纬编间隔复合织物,设置对比试验,测试织物导热性能、吸湿速干性能及压缩回复性。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织物导热系数达0.311 W/(m·K),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凉感纤维具有良好的导湿润湿性,水分子可以沿纤维表面毛细管传输、扩散、蒸发,带走热量,形成触觉凉感,与相变微胶囊黏胶纤维针刺非织造布复合得到一种具有持续凉感效应的纬编间隔复合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间隔织物 UHMWPE凉感纤维 导湿性能 导热系数 压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纬编弹力麂皮绒面料在鞋革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柴文林 朵永超 何礼佑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58,65,共6页
使用高密度的纬编方式结合弹力纤维,可以制造出具有更细腻纹理和更优弹性特性的仿麂皮绒面料。文章针对麂皮绒面料在鞋革上生产工艺进行分析,认为高密纬编弹力麂皮绒面料的开发通过高密纬编织工艺、特殊染色技术及合成革制造技术,可提... 使用高密度的纬编方式结合弹力纤维,可以制造出具有更细腻纹理和更优弹性特性的仿麂皮绒面料。文章针对麂皮绒面料在鞋革上生产工艺进行分析,认为高密纬编弹力麂皮绒面料的开发通过高密纬编织工艺、特殊染色技术及合成革制造技术,可提升合成革的纹理真实性、柔软度和弹性。制备的面料不仅实现了成本优势,还通过仿真真皮效果,增强了产品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 麂皮绒 海岛丝 氨纶 合成革 鞋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陆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资料在低纬高原地区的对比分析
12
作者 石紫琳 杨启东 +3 位作者 何帅辰 王秀智 吕柄溶 张晓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5-346,共12页
中国低纬高原区具有丰富的地表类型,是我国重要的碳汇地区,同时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但由于该地区直接观测的陆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资料较少,因而对其碳汇状况缺乏深入了解。本文利用4套不同来源的NEE资... 中国低纬高原区具有丰富的地表类型,是我国重要的碳汇地区,同时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但由于该地区直接观测的陆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资料较少,因而对其碳汇状况缺乏深入了解。本文利用4套不同来源的NEE资料,对比分析了NEE在中国低纬高原地区的时空分布差异,并利用广义三角帽方法评估了不同资料间的相对不确定性,旨在为该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提供资料的一致性指引。研究结果表明:从4套NEE资料的年均值而言,GCDF(Global Carbon Fluxes Dataset)、FLUXCOM和GCAS(Global Carbon Assimilation System)资料均表现为碳汇,其值分别为-423.23、-321.25和-63.57 g(C)m^(-2) a^(-1),而Ms TMIP(Multi-scale Synthesis and Terrestrial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资料表现为碳源,其值为2.63 g(C)m^(-2) a^(-1);4套资料在夏秋季节均为负值,表现为明显的碳汇,在春冬季,FLUXCOM和GCFD资料表现为碳汇,而GCAS和Ms TMIP资料表现为碳源;从空间分布而言,在整个低纬高原地区,4套资料在冬季均表现为碳源,在夏季均表现为碳汇,在春季Ms TMIP资料在云南地区表现为强碳源,在夏季GCFD资料表现为强碳汇;从不同植被类型而言,FLUXCOM和GCFD资料在除草地外的其他植被类型四季均呈现为碳汇,除Ms TMIP资料外其他资料年平均值在落叶阔叶林下最小,碳汇最显著;从相对不确定性而言,4套资料中FLUXCOM资料在各个季节和全年的相对不确定性均为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资料 陆地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 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纬编毛圈织物的设计与三维仿真
13
作者 穆秀萍 蒋高明 +2 位作者 陈钰珊 关松松 李炳贤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39,共7页
为简化纬编毛圈织物的工艺设计流程,实现纬编毛圈织物的设计与三维仿真,在深入研究各种类型纬编毛圈织物编织原理的基础上,总结其仿真结构特点,设计纬编毛圈织物最小组织循环,并展开得到工艺编织图矩阵;在此基础上,建立原料和穿纱数学模... 为简化纬编毛圈织物的工艺设计流程,实现纬编毛圈织物的设计与三维仿真,在深入研究各种类型纬编毛圈织物编织原理的基础上,总结其仿真结构特点,设计纬编毛圈织物最小组织循环,并展开得到工艺编织图矩阵;在此基础上,建立原料和穿纱数学模型,将编织信息以数组的形式存入计算机。构建纬编毛圈织物中常用的线圈几何模型并计算线圈拉长系数,通过对部分型值点的平移和随机旋转,使模型更加接近实际形态。运用上述理论和模型进行程序设计,采用WebGL技术和三维图形引擎库Three.js绘制线圈三维结构,实现不同类型毛圈织物的设计与三维仿真,为纬编毛圈织物的仿真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毛圈 线圈模型 旋转矩阵 三维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生图的纬编移圈提花针织物设计与三维仿真
14
作者 曹叶 蒋高明 +1 位作者 穆秀萍 李炳贤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33,共8页
为实现纬编提花移圈织物的快速设计与三维仿真,借助AI生成花型效果图,通过图像输入和解析、数据处理和转换,生成完整的编织工艺。根据织物的成品纵密和成品横密,将花型效果图进行网格化得到花型意匠图,构建花型意匠图模型、组织结构图模... 为实现纬编提花移圈织物的快速设计与三维仿真,借助AI生成花型效果图,通过图像输入和解析、数据处理和转换,生成完整的编织工艺。根据织物的成品纵密和成品横密,将花型效果图进行网格化得到花型意匠图,构建花型意匠图模型、组织结构图模型,并通过二者之间的变换关系得到织物的编织矩阵模型,将织物结构进行数字化存储。在深入研究纬编提花移圈织物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建立织物理想状态下的线圈结构基本模型,实现了对纬编提花移圈织物的仿真。该模型可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增强产品设计的可视化,弥补纬编双面移圈织物设计方法复杂、设计周期长、生产效率低的不足,拓宽纬编移圈织物的市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花移圈织物 AI绘画 三维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悬浮技术的圆周引纬机构设计
15
作者 郑好 林富生 董居康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119,共9页
针对现有圆周引纬机构织造空间狭小、供电可靠性低、难以形成完整圆周引纬轨迹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磁悬浮技术的圆周引纬机构,并分析了电磁系统。首先,对新设计的引纬机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引纬机构运动相关参数间的关系;随后,在有... 针对现有圆周引纬机构织造空间狭小、供电可靠性低、难以形成完整圆周引纬轨迹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磁悬浮技术的圆周引纬机构,并分析了电磁系统。首先,对新设计的引纬机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引纬机构运动相关参数间的关系;随后,在有限元分析中对气隙大小、梭子旋转角度、电流激励等参数进行了仿真,得到了悬浮力、驱动力、加速度、速度的相关曲线,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最后,搭建实验装置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数据验证了仿真结果,该装置可在气隙大小19.5 mm处悬浮;电流在6.6 A时可提供纱线张力满足织造需求,在7 A时可启动装置实现圆周运动;在10 A时平均线速度可达到0.55 m/s,较现有的磁悬浮引纬机构提升了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技术 圆周引 电磁分析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纬平针卷边特性重构对毛衫立体效应的影响
16
作者 沙莎 陈雅卓 +1 位作者 蒋惠敏 邓中民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针对纬平针组织具有明显卷边性的特性,借助电脑横机编织技术,通过对组织结构和编织工艺的重构设计出3款具有立体感的复合卷边花型,重点对重构卷边特性的编织原理和设计应用进行阐述。利用纬平针织物独有的卷边特性结合局部编织、翻针、... 针对纬平针组织具有明显卷边性的特性,借助电脑横机编织技术,通过对组织结构和编织工艺的重构设计出3款具有立体感的复合卷边花型,重点对重构卷边特性的编织原理和设计应用进行阐述。利用纬平针织物独有的卷边特性结合局部编织、翻针、移圈及抽针工艺进行单面织物与双面织物的结构设计,通过重构的编织实例分析编织工艺与技术细节。结果表明:纬平针组织卷边特性的重构可形成多样的立体组织,设计应用于毛衫的不同部位,产生独特的外观肌理。通过研究以期为针织服装设计师提供新的设计角度和创新思路,并在技术上提供相应的针织工艺与技术细节,并为企业的针织毛衫产品开发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边特性 平针组织 组织重构 立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雨期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纬向振荡特征
17
作者 郑淇丹 张耀存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0-1045,共16页
利用1979~2020年EAR5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中国2437站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梅雨期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纬向振荡特征及其与东亚大气环流和梅雨期降水的联系。通过对比200 hPa纬向风标准差大值区(37°~47°N,100°~120°E)与... 利用1979~2020年EAR5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中国2437站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梅雨期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纬向振荡特征及其与东亚大气环流和梅雨期降水的联系。通过对比200 hPa纬向风标准差大值区(37°~47°N,100°~120°E)与西太平洋(37°~47°N,140°~160°E)、青藏高原(37°~47°N,80°~100°E)上空两个急流中心区域平均纬向风速距平值发现,梅雨期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主要存在两种强度和位置变化类型:第一种类型前期急流中心位于西太平洋上空,随后强度减弱,并在其西侧出现一个增强的急流中心,最大纬向风表现为快速西进特征,称为快速西进型;第二种类型前期急流中心位于青藏高原上空,随后逐渐增强并东移,最大纬向风表现为渐进东移特征,称为渐进东移型。分析两种急流振荡类型对应的环流及降水演变发现,与急流快速西进类型相对应,南亚高压东伸脊点位置偏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增强西伸,中高纬环流形势为“两槽一脊”型,伴随200 hPa辐散经向增强,700 hPa水汽输送向北抬升,雨带出现由南向北的位置变化;而与急流渐进东移型相对应,南亚高压东伸脊点位置偏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减弱东缩,中高纬环流形势为“两脊一槽”型,鄂霍次克海出现阻高的频数偏多,同时长江下游高层辐散减弱,而长江上游的高层辐散和低层水汽输送加强,从而在长江上游和长江下游地区形成降水强度的反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副热带急流 向振荡 环流变化 降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欧亚中高纬地区高频和低频ISO对华北地区地面臭氧浓度影响的对比分析
18
作者 范彦斌 杨双艳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5-932,共18页
本文基于1979~2022年ERA-5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夏季(5~9月)欧亚中高纬地区两类(高频10~30天和低频30–60天)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时空演变特,并基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每日最高8小时平均臭氧浓度(MDA8 O3)资料,对比分析了两类IS... 本文基于1979~2022年ERA-5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夏季(5~9月)欧亚中高纬地区两类(高频10~30天和低频30–60天)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时空演变特,并基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每日最高8小时平均臭氧浓度(MDA8 O3)资料,对比分析了两类ISO对我国华北地区地面臭氧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频(10~30天)ISO的发生频率要明显高于低频(30–60天)ISO,同时高频ISO的强度也要大于低频ISO。高频ISO的传播特点为随位相由欧亚中高纬地区较为匀速的向东南方向传播;而低频ISO则会在西伯利亚地区加深发展并停滞较长时间,之后才会随位相向南传播并减弱。二者在垂直结构上都呈准正压结构。波活动通量的结果表明Rossby波能东南传播有利于温度异常东南传播,随着高频和低频ISO地面温度异常向南传播到华北地区,对当地的天气气候条件产生影响。地表臭氧浓度异常随位相分布表明,高频与低频ISO在传播过程中都会通过调节降水、相对湿度和总云量的异常,进而影响温度异常来影响华北地区的地表臭氧浓度。由于两类ISO的影响范围略有不同,造成相应的地表臭氧污染异常的区域略有不同。以上结果表明了两类ISO的传播均会对地面臭氧浓度造成影响,为华北地区的污染防治提供了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中高 高频ISO 低频ISO 华北地区 地面臭氧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簧-质点的纬编单面针织物三维仿真
19
作者 穆秀萍 蒋高明 +1 位作者 曹叶 李炳贤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115,共9页
为提高纬编单面针织物产品开发效率,给设计人员提供更加真实的三维仿真效果,利用弹簧-质点模型对纬编单面针织物进行仿真形变研究。首先建立了成圈、集圈和浮线3种线圈网格模型,并将这3种线圈模型按编织的次序和位置绘制成相互串套的拓... 为提高纬编单面针织物产品开发效率,给设计人员提供更加真实的三维仿真效果,利用弹簧-质点模型对纬编单面针织物进行仿真形变研究。首先建立了成圈、集圈和浮线3种线圈网格模型,并将这3种线圈模型按编织的次序和位置绘制成相互串套的拓扑结构。其次采用弹簧-质点模型的研究方法,在织物中引入单个成集圈和浮线结构,并采用Velocity-Verlet数值积分法进行计算,得到不同类型质点随时间的位移变化。最后选取拓扑结构与实物差异较大的3种织物进行形变测试与仿真,并与实物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形变后的针织物仿真效果有了显著提高,验证了弹簧-质点方法在纬编针织物结构仿真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针织物 弹簧-质点 线圈模型 三维仿真 线圈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防晒纬编面料开发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江龙 俞旭良 +1 位作者 顾洪阳 丛洪莲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52,共8页
为开发具备抗菌功能的纬编防晒面料,本文采用超消光锦纶和银离子氨纶,在纬平针组织基础上增加浮线和集圈,浮线和集圈的存在使布面呈现凹凸的效果。同时,研究了厚度、孔隙率和组织结构表面形态对织物防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厚度对织... 为开发具备抗菌功能的纬编防晒面料,本文采用超消光锦纶和银离子氨纶,在纬平针组织基础上增加浮线和集圈,浮线和集圈的存在使布面呈现凹凸的效果。同时,研究了厚度、孔隙率和组织结构表面形态对织物防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厚度对织物的防晒性能无明显影响;织物的孔隙率越低,织物的防晒性能越好,通过降低孔隙率,UPF指数可以提升3倍。然后测试面料的抗菌性能、透气性能和液态水分管理,结果显示面料具备良好的抗菌性能、透气性和单向导湿性。本文对于提升防晒面料的防晒性能与穿着舒适性及多功能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离子氨纶 抗菌 防晒 编针织物 超消光锦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