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静止卫星红外云图的MCS自动识别与追踪
被引量:
30
1
作者
费增坪
王洪庆
+3 位作者
张焱
宋帅
刘家峻
郑永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5-122,共8页
由于缺乏成熟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自动追踪工具,使基于静止卫星红外云图的MCS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受到制约。手工目测法识别追踪MCS,工作量大且容易造成误差,无法用于长时间序列卫星云图的MCS普查。该文结合我国中尺度对流天气的特点,在...
由于缺乏成熟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自动追踪工具,使基于静止卫星红外云图的MCS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受到制约。手工目测法识别追踪MCS,工作量大且容易造成误差,无法用于长时间序列卫星云图的MCS普查。该文结合我国中尺度对流天气的特点,在重新定义MCS云团识别标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和时间序列分析技术的MCS自动识别、存储、追踪和时间序列特征统计方法。通过对2003年淮河大水期间连续时次卫星云图的MCS自动识别、追踪和特征统计,对该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对每个时次的MCS进行快速识别,同时也能对多时次的MCS进行有效追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云
图
MCS
图
像处理
时间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在人工增雨时机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
12
2
作者
张晰莹
金风岭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2-54,共3页
概述了干旱期间选择飞机和高炮人工增雨作业时机的方法 ,以 2 0 0 0年 6~ 7月哈尔滨地区特大干旱期间进行的飞机和高炮人工增雨作业为例 ,利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选择的作业时间和作业区域应是比较有利的。因为从卫星云图中的水汽...
概述了干旱期间选择飞机和高炮人工增雨作业时机的方法 ,以 2 0 0 0年 6~ 7月哈尔滨地区特大干旱期间进行的飞机和高炮人工增雨作业为例 ,利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选择的作业时间和作业区域应是比较有利的。因为从卫星云图中的水汽图、红外和可见光云图上可分析出云系中的含水量、云顶温度、云系强度 ,在此基础上利用天气雷达跟踪订正 ,可直接指挥飞机和高炮在有利的区域和时间内进行作业 ,获得了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云
图
雷达回波
人工增雨
时机选择
作业
时间
作业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eq2Seq和Attention的时序卫星云图台风等级预测
被引量:
8
3
作者
郑宗生
刘敏
+3 位作者
胡晨雨
傅泽平
卢鹏
姜晓轶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2,共7页
台风预测可为台风预警预报提供先验信息,辅助相关部门进行科学决策,以减少灾害损失。利用时间序列台风卫星云图,提出一种新的台风等级预测模型SeqTyphoon,将注意力机制和序列到序列引入模型预测未来时刻台风图像,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
台风预测可为台风预警预报提供先验信息,辅助相关部门进行科学决策,以减少灾害损失。利用时间序列台风卫星云图,提出一种新的台风等级预测模型SeqTyphoon,将注意力机制和序列到序列引入模型预测未来时刻台风图像,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预测的台风图像进行台风等级预测。通过日本气象厅发布的1981—2017年3万多张时序台风卫星云图,构建了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分别对应29519、3804、1995张台风图像。针对SeqTyphoon模型,分别进行了台风云图的不同时间间隔、不同预测时长及不同空间分辨率对台风图像预测精度影响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台风云图均为32像素×32像素,时间间隔为6 h比时间间隔为12 h的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5.41%、5.72%,前者训练集的均方根误差达到0.0922,验证集为0.0954,前者台风等级预测准确率为后者的2倍;台风云图为32像素×32像素,时间间隔为6 h时,预测未来6~48 h的台风图像,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均方根误差均递增,台风等级预测准确率递减;时间间隔为6 h,图像为64像素×64像素的训练集的均方根误差为0.0896,验证集为0.0911,台风等级预测总体准确率为83.2%。综上,影响台风图像的最主要因素是相邻台风云图的时间间隔,其次是预测时长与空间分辨率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序列
台风
卫星
云
图
注意力机制
序列到序列
图
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性大到暴雨的诊断分析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
28
4
作者
谌芸
李泽椿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9-300,共12页
利用NCEP时间间隔为6h的1°×1°的格点资料、常规探测资料和MM5V3.4版非静力中尺度模式对2003年7月29~30日高原东北部的区域性大到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该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配置和卫星云图的演变...
利用NCEP时间间隔为6h的1°×1°的格点资料、常规探测资料和MM5V3.4版非静力中尺度模式对2003年7月29~30日高原东北部的区域性大到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该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配置和卫星云图的演变特征及复杂地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亚高压西部副型是高原东北部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流型,对大到暴雨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云系的叠置可为高原及邻近地区的暴雨预报提供重要的依据。MM5非静力中尺度模式对高原大到暴雨天气过程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可为高原暴雨的进一步诊断分析提供高分辨率资料。高原大到暴雨过程的水汽初始源地,有直接水汽源和陆地水汽源。暴雨盛期,物理量场配置与平原地区不同。低层辐合和气旋性涡度的加强所产生的强上升运动是造成较大降水的原因,中低层出现θse的Ω型场是一种不稳定的层结,暴雨区出现在暖舌中。高原东北部的特殊河谷地形及叠加在高原大地形上的中尺度地形对冷暖空气的作用对暴雨过程至关重要,地形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动力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分析
数值模拟
青藏高原东北部
区域性
非静力中尺度模式
暴雨天气过程
2003年7月
暴雨过程
物理量场
暴雨预报
MM5V3
中尺度地形
格点资料
时间
间隔
NCEP
探测资料
天气形势
复杂地形
演变特征
卫星
云
图
南亚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太平洋暖池区热带波动的天气效应
5
作者
常美桂
王衍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40-46,139,共8页
为了探讨西太平洋暧地区热带波动的天气效应,利用1980年2-9月140°E日本静止卫星纬度时间剖面卫星云图,分析了5d和14d左右周期热带波动云的演变特征,井综合分析了14d周期的云系演变型式与流场的关系,为预报热带中期天气变化规...
为了探讨西太平洋暧地区热带波动的天气效应,利用1980年2-9月140°E日本静止卫星纬度时间剖面卫星云图,分析了5d和14d左右周期热带波动云的演变特征,井综合分析了14d周期的云系演变型式与流场的关系,为预报热带中期天气变化规律提供了依据;热带波动中30-60d大气低频振荡的云量变化最显著,北半球夏半年热带波动的天气压主要在10°N-0°,各半年在10°N-10°S,超过这个区域热带云量的港分布型式就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暖池区
纬度时间剖面卫星云图
谱分析
诊断分析
热带波动
天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静止卫星红外云图的MCS自动识别与追踪
被引量:
30
1
作者
费增坪
王洪庆
张焱
宋帅
刘家峻
郑永光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中国人民解放军
国家气象中心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5-12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5019)
文摘
由于缺乏成熟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自动追踪工具,使基于静止卫星红外云图的MCS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受到制约。手工目测法识别追踪MCS,工作量大且容易造成误差,无法用于长时间序列卫星云图的MCS普查。该文结合我国中尺度对流天气的特点,在重新定义MCS云团识别标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和时间序列分析技术的MCS自动识别、存储、追踪和时间序列特征统计方法。通过对2003年淮河大水期间连续时次卫星云图的MCS自动识别、追踪和特征统计,对该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对每个时次的MCS进行快速识别,同时也能对多时次的MCS进行有效追踪。
关键词
卫星
云
图
MCS
图
像处理
时间
序列分析
Keywords
satellite image
MCS
image processing
time sequence analysis
分类号
P45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在人工增雨时机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
12
2
作者
张晰莹
金风岭
机构
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2-54,共3页
文摘
概述了干旱期间选择飞机和高炮人工增雨作业时机的方法 ,以 2 0 0 0年 6~ 7月哈尔滨地区特大干旱期间进行的飞机和高炮人工增雨作业为例 ,利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选择的作业时间和作业区域应是比较有利的。因为从卫星云图中的水汽图、红外和可见光云图上可分析出云系中的含水量、云顶温度、云系强度 ,在此基础上利用天气雷达跟踪订正 ,可直接指挥飞机和高炮在有利的区域和时间内进行作业 ,获得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卫星
云
图
雷达回波
人工增雨
时机选择
作业
时间
作业区域
Keywords
satellite images radar echo intentionally further raining occasional choice
分类号
P48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1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eq2Seq和Attention的时序卫星云图台风等级预测
被引量:
8
3
作者
郑宗生
刘敏
胡晨雨
傅泽平
卢鹏
姜晓轶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出处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431)
上海市科委地方高校能力建设项目(15590501900)
国家海洋局数字海洋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B201801034)。
文摘
台风预测可为台风预警预报提供先验信息,辅助相关部门进行科学决策,以减少灾害损失。利用时间序列台风卫星云图,提出一种新的台风等级预测模型SeqTyphoon,将注意力机制和序列到序列引入模型预测未来时刻台风图像,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预测的台风图像进行台风等级预测。通过日本气象厅发布的1981—2017年3万多张时序台风卫星云图,构建了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分别对应29519、3804、1995张台风图像。针对SeqTyphoon模型,分别进行了台风云图的不同时间间隔、不同预测时长及不同空间分辨率对台风图像预测精度影响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台风云图均为32像素×32像素,时间间隔为6 h比时间间隔为12 h的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5.41%、5.72%,前者训练集的均方根误差达到0.0922,验证集为0.0954,前者台风等级预测准确率为后者的2倍;台风云图为32像素×32像素,时间间隔为6 h时,预测未来6~48 h的台风图像,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均方根误差均递增,台风等级预测准确率递减;时间间隔为6 h,图像为64像素×64像素的训练集的均方根误差为0.0896,验证集为0.0911,台风等级预测总体准确率为83.2%。综上,影响台风图像的最主要因素是相邻台风云图的时间间隔,其次是预测时长与空间分辨率大小。
关键词
时间
序列
台风
卫星
云
图
注意力机制
序列到序列
图
像预测
Keywords
time series
typhoon satellite image
attention mechanism
sequence to sequence
image prediction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性大到暴雨的诊断分析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
28
4
作者
谌芸
李泽椿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国家气象中心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9-300,共12页
基金
西部开发科技行动重大项目(2004BA901A16)
文摘
利用NCEP时间间隔为6h的1°×1°的格点资料、常规探测资料和MM5V3.4版非静力中尺度模式对2003年7月29~30日高原东北部的区域性大到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该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配置和卫星云图的演变特征及复杂地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亚高压西部副型是高原东北部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流型,对大到暴雨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云系的叠置可为高原及邻近地区的暴雨预报提供重要的依据。MM5非静力中尺度模式对高原大到暴雨天气过程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可为高原暴雨的进一步诊断分析提供高分辨率资料。高原大到暴雨过程的水汽初始源地,有直接水汽源和陆地水汽源。暴雨盛期,物理量场配置与平原地区不同。低层辐合和气旋性涡度的加强所产生的强上升运动是造成较大降水的原因,中低层出现θse的Ω型场是一种不稳定的层结,暴雨区出现在暖舌中。高原东北部的特殊河谷地形及叠加在高原大地形上的中尺度地形对冷暖空气的作用对暴雨过程至关重要,地形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动力性的。
关键词
诊断分析
数值模拟
青藏高原东北部
区域性
非静力中尺度模式
暴雨天气过程
2003年7月
暴雨过程
物理量场
暴雨预报
MM5V3
中尺度地形
格点资料
时间
间隔
NCEP
探测资料
天气形势
复杂地形
演变特征
卫星
云
图
南亚高压
Keywords
Northeast Qinghai-Xizang plateau, Heavy-hard rain, Diagnostic analysis,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TE31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太平洋暖池区热带波动的天气效应
5
作者
常美桂
王衍明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40-46,13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276250
文摘
为了探讨西太平洋暧地区热带波动的天气效应,利用1980年2-9月140°E日本静止卫星纬度时间剖面卫星云图,分析了5d和14d左右周期热带波动云的演变特征,井综合分析了14d周期的云系演变型式与流场的关系,为预报热带中期天气变化规律提供了依据;热带波动中30-60d大气低频振荡的云量变化最显著,北半球夏半年热带波动的天气压主要在10°N-0°,各半年在10°N-10°S,超过这个区域热带云量的港分布型式就有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
西太平洋暖池区
纬度时间剖面卫星云图
谱分析
诊断分析
热带波动
天气效应
Keywords
Western Pacifi warm pool Time-latitude section of satellite photographs Spectrum analysis Diagnosis Tropical wave Weather effect
分类号
P732.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静止卫星红外云图的MCS自动识别与追踪
费增坪
王洪庆
张焱
宋帅
刘家峻
郑永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在人工增雨时机选择中的应用
张晰莹
金风岭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Seq2Seq和Attention的时序卫星云图台风等级预测
郑宗生
刘敏
胡晨雨
傅泽平
卢鹏
姜晓轶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性大到暴雨的诊断分析及数值模拟
谌芸
李泽椿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西太平洋暖池区热带波动的天气效应
常美桂
王衍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