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磁静日期内北半球电离层N_mF_2的结构分布
被引量:
1
1
作者
沈长寿
资民筠
+1 位作者
王劲松
徐寄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31-735,共5页
用北半球陆地上 4 8个地面电离层垂测站资料 ,以及国际参考电离层IRI 90模式 ,考察 1985年 1月 6~ 7日F2 层电子密度最大值日变化的纬度剖面和经度效应 .结果表明 ,在亚洲地区的 2 0°N~ 30°N内 ,F2 层赤道异常“喷泉效应”...
用北半球陆地上 4 8个地面电离层垂测站资料 ,以及国际参考电离层IRI 90模式 ,考察 1985年 1月 6~ 7日F2 层电子密度最大值日变化的纬度剖面和经度效应 .结果表明 ,在亚洲地区的 2 0°N~ 30°N内 ,F2 层赤道异常“喷泉效应”产生的NmF2 “北驼峰”最高 ,其最大值出现在中午 ,或稍迟时间 .30°N~ 5 0°N区域内 ,NmF2 的白天峰值幅度逐渐下降 ,峰值时间移至午前约 10 :0 0LT .更高纬度 (5 0°N~ 6 2°N )台站上 ,中午前后NmF2 出现双峰 ,傍晚有谷值 ,夜间又再次抬升 .欧、美地区的低纬台站很少 ,但借助IRI 90模式分析可发现 ,在 2 70°E经圈上 ,“喷泉效应”造成的“北驼峰”幅度最小 ,而且随纬度增大时 ,NmF2 白天幅度下降也不明显 ,即纬度剖面的经度效应非常显著 .对中国、日本地区台站资料的小范围经度差异分析表明 ,在驼峰区的 90°E~ 14 0°E内 ,各站NmF2 无明显差别 ;但在中纬地区 30°N~ 5 0°N内 ,中国西部上空NmF2 白天变化幅度较大 ,且较为陡直 ,而中国东部和日本台站上空则相对平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静日
电离层NmF2
结构分布
纬度剖面
经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太平洋暖池区热带波动的天气效应
2
作者
常美桂
王衍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40-46,139,共8页
为了探讨西太平洋暧地区热带波动的天气效应,利用1980年2-9月140°E日本静止卫星纬度时间剖面卫星云图,分析了5d和14d左右周期热带波动云的演变特征,井综合分析了14d周期的云系演变型式与流场的关系,为预报热带中期天气变化规...
为了探讨西太平洋暧地区热带波动的天气效应,利用1980年2-9月140°E日本静止卫星纬度时间剖面卫星云图,分析了5d和14d左右周期热带波动云的演变特征,井综合分析了14d周期的云系演变型式与流场的关系,为预报热带中期天气变化规律提供了依据;热带波动中30-60d大气低频振荡的云量变化最显著,北半球夏半年热带波动的天气压主要在10°N-0°,各半年在10°N-10°S,超过这个区域热带云量的港分布型式就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暖池区
纬度
时间
剖面
卫星云图
谱分析
诊断分析
热带波动
天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磁静日期内北半球电离层N_mF_2的结构分布
被引量:
1
1
作者
沈长寿
资民筠
王劲松
徐寄遥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空间天气开放实验室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31-73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 9990 45 5和 40 2 2 5 0 11)
973项目 (G2 0 0 0 0 7840 7)
文摘
用北半球陆地上 4 8个地面电离层垂测站资料 ,以及国际参考电离层IRI 90模式 ,考察 1985年 1月 6~ 7日F2 层电子密度最大值日变化的纬度剖面和经度效应 .结果表明 ,在亚洲地区的 2 0°N~ 30°N内 ,F2 层赤道异常“喷泉效应”产生的NmF2 “北驼峰”最高 ,其最大值出现在中午 ,或稍迟时间 .30°N~ 5 0°N区域内 ,NmF2 的白天峰值幅度逐渐下降 ,峰值时间移至午前约 10 :0 0LT .更高纬度 (5 0°N~ 6 2°N )台站上 ,中午前后NmF2 出现双峰 ,傍晚有谷值 ,夜间又再次抬升 .欧、美地区的低纬台站很少 ,但借助IRI 90模式分析可发现 ,在 2 70°E经圈上 ,“喷泉效应”造成的“北驼峰”幅度最小 ,而且随纬度增大时 ,NmF2 白天幅度下降也不明显 ,即纬度剖面的经度效应非常显著 .对中国、日本地区台站资料的小范围经度差异分析表明 ,在驼峰区的 90°E~ 14 0°E内 ,各站NmF2 无明显差别 ;但在中纬地区 30°N~ 5 0°N内 ,中国西部上空NmF2 白天变化幅度较大 ,且较为陡直 ,而中国东部和日本台站上空则相对平缓 .
关键词
地磁静日
电离层NmF2
结构分布
纬度剖面
经度效应
Keywords
Structure distribution of ionospheric N mF 2, Latitude profile, Longitude effect, “Crest” of the F layer equatorial anomaly.
分类号
P352 [天文地球—空间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太平洋暖池区热带波动的天气效应
2
作者
常美桂
王衍明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40-46,13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276250
文摘
为了探讨西太平洋暧地区热带波动的天气效应,利用1980年2-9月140°E日本静止卫星纬度时间剖面卫星云图,分析了5d和14d左右周期热带波动云的演变特征,井综合分析了14d周期的云系演变型式与流场的关系,为预报热带中期天气变化规律提供了依据;热带波动中30-60d大气低频振荡的云量变化最显著,北半球夏半年热带波动的天气压主要在10°N-0°,各半年在10°N-10°S,超过这个区域热带云量的港分布型式就有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
西太平洋暖池区
纬度
时间
剖面
卫星云图
谱分析
诊断分析
热带波动
天气效应
Keywords
Western Pacifi warm pool Time-latitude section of satellite photographs Spectrum analysis Diagnosis Tropical wave Weather effect
分类号
P732.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磁静日期内北半球电离层N_mF_2的结构分布
沈长寿
资民筠
王劲松
徐寄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太平洋暖池区热带波动的天气效应
常美桂
王衍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