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化纪检体制改革实现制度创新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璐妍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8-131,共4页
改革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纪检体制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我们党由运动反腐向制度反腐、法治反腐跨越的重要举措。推进和深化纪检制度创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反腐斗争的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 纪检体制改革 制度创新 制度反腐 法治反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衔接贯通协同:新时代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5
2
作者 卜万红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27,共8页
新时代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腐败体系和治理腐败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重点解决反腐败机构职能分散、责任落实不到位、案件难查办等体制问题,通过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实现反腐败机构、职能的衔接、贯通与协同... 新时代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腐败体系和治理腐败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重点解决反腐败机构职能分散、责任落实不到位、案件难查办等体制问题,通过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实现反腐败机构、职能的衔接、贯通与协同,重构纪检监察体制并全面提高其整体效能。改革的基本方略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强化反腐败机构的独立性、权威性、责任性和效能性,通过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提升反腐败机构、职能衔接、贯通与协同的层次和水平。改革的目标是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纪检监察体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任务 方略 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探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宋乐静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4-26,共3页
一段时间以来,高校纪委普遍存在着监督缺位、监督意愿和监督能力不强等问题。中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要聚焦纪委的功能定位,加强对高校纪检工作领导,积极稳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廉洁校园,把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一段时间以来,高校纪委普遍存在着监督缺位、监督意愿和监督能力不强等问题。中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要聚焦纪委的功能定位,加强对高校纪检工作领导,积极稳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廉洁校园,把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成果纳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体系,使改革的制度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管高校 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十年派驻监督改革的成就、经验与瞻望 被引量:6
4
作者 何旗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48,共10页
纪检监察派驻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全覆盖的重要制度安排,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出发,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 纪检监察派驻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全覆盖的重要制度安排,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出发,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施派驻监督改革,推动派驻监督实现了重大突破和创新:领导体制由“双重领导”向“直接领导”转化;管理机制由“分散管理”向“统一管理”转化;派驻范围由“部分覆盖”向“全面覆盖”转化;职能职责由“多任务性”向“主业主责”转化;派驻模式由“单点派驻”向“归口派驻”转化。十年来通过不断深化对派驻监督改革的规律性认识和实践自觉探索形成了宝贵经验,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抓好改革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坚持试点实验,善于总结提炼经验和运用改革成果;坚持分层分类施策,注重因地制宜地进行差异化改革;坚持内涵发展,推动实施组织和制度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构建长远制度。踏上新征程,仍需持续推进综合派驻改革,推进派驻机构全面运用监察权,着力完善派驻监督制度机制,更加注重派驻机构干部队伍建设,以高质量改革推动派驻监督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十年 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派驻机构 派驻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检监察“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制度体系、监督能力与治理效能 被引量:8
5
作者 马雪松 冯源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96,共11页
纪检监察“四项监督”统筹衔接是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关键概念与系统举措,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四项监督”统筹衔接以各项监督的具体要素与理论定位为基本条件,以深化政治巡视、规范纪监互融、加强纵向监督体系... 纪检监察“四项监督”统筹衔接是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关键概念与系统举措,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四项监督”统筹衔接以各项监督的具体要素与理论定位为基本条件,以深化政治巡视、规范纪监互融、加强纵向监督体系建设为目标抓手,对于纪检监察制度体系优化、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贯通协调意义深远。在日益复杂的监督环境下,“四项监督”统筹衔接通过以案促改的主要运行逻辑、条块协同的独特治理技术、以平台为中心的全面技术治理,使监督能力得到强化巩固。作为国家治理的内在要素,“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在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基层治理等方面呈现突出制度优势并发挥广泛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项监督”统筹衔接 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制度体系 监督能力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监互融的可能与限度 被引量:23
6
作者 秦前红 李世豪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34,共11页
在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中,党统一领导下的“纪监互融”成为深化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改革的典范性政治创举,昭示着在政治决断与宪法规范的二元张力下中国宪制的走向。“纪监互融”的基本点是在党的领导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国家监察委员... 在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中,党统一领导下的“纪监互融”成为深化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改革的典范性政治创举,昭示着在政治决断与宪法规范的二元张力下中国宪制的走向。“纪监互融”的基本点是在党的领导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在价值追求、组织结构、职能安排、人员配置的互融状态中实现最佳治理功能。“纪监互融”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融合的最终归宿不是“纪监合一”。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宪法框架下,纪检监察机关应秉持“功能优化”的原则,在形成党和国家监督合力的同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监互融 合署办公 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