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洪荒·流年·真实影像面前的“残酷”——中国“新纪录片运动”兴起的语境浅析
1
作者 沈静 单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25,共2页
中国新纪录片运动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下,形成一个密切相关艺术群体,其创作实践以吴文光的《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时间的《我毕业了》为标志。新纪录片在艺术表达上,以一种近乎残酷的镜头语言,真实叙... 中国新纪录片运动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下,形成一个密切相关艺术群体,其创作实践以吴文光的《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时间的《我毕业了》为标志。新纪录片在艺术表达上,以一种近乎残酷的镜头语言,真实叙事,摒弃华美的外表与空旷的架构,却坦然回归纪录的本质。对新纪录片运动的语境解读有助于我们对于中国纪录片生态的深入领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运动 语境 吴文光 《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调查性报道的视角评析社会运动纪录片
2
作者 张文雯 《电影评介》 2013年第3期1-2,共2页
作为一个学术界的新领域,社会运动纪录片的学术形式尚未形成一个标准的模式。所以,通过其它学科,例如调查性报道来透视社会运动纪录片的学术形式、美学形态,以及其根本目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途径。
关键词 社会运动纪录片 调查性报道 社会运动 人民公社 美学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电影与工人阶级
3
作者 张莉 李林菊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8-,17,共2页
上世纪30、4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开始走上银幕。上世纪50、60年代的新浪潮电影真实的反映了在社会富裕、消费主义的兴起的背景下,传统工人阶级文化日益衰亡的现实。但是新浪潮电影对工人阶级作为整体所面临的问题缺乏兴趣,性别歧视明显。... 上世纪30、4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开始走上银幕。上世纪50、60年代的新浪潮电影真实的反映了在社会富裕、消费主义的兴起的背景下,传统工人阶级文化日益衰亡的现实。但是新浪潮电影对工人阶级作为整体所面临的问题缺乏兴趣,性别歧视明显。上世纪80、90年代反映工人阶级的电影生动地再现了工人阶级所遭遇的困难,倡导奋发自强的乐观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纪录片运动 新浪潮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