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周纪年再探析
1
作者 吴晋生 吴薇薇 《贵州文史丛刊》 1997年第2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再探析 武王伐纣 竹书纪年 郭沫若 干支纪年 司马迁 伯禽 《史记》与《汉书》 鲁世家 纪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古本《竹书纪年》看西周王年 被引量:3
2
作者 孙锐泽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期67-69,共3页
古本《竹书纪年》虽然早已亡佚,但是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仍然搜集到了一定数量的佚文,其中不乏一些关于西周王年的,价值非常高。笔者以古本《竹书纪年》佚文为主,并结合其他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记载以及考古学和现代天文学的成果,... 古本《竹书纪年》虽然早已亡佚,但是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仍然搜集到了一定数量的佚文,其中不乏一些关于西周王年的,价值非常高。笔者以古本《竹书纪年》佚文为主,并结合其他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记载以及考古学和现代天文学的成果,推定出了古本《竹书纪年》关于西周王年的一些重要信息,以求能为将来西周年代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本《竹书纪年 西周王年 在位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国与新朝:《南齐书》之《东昏侯本纪》《和帝本纪》双重纪年发微
3
作者 牛继清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6期110-117,共8页
《南齐书》作者萧子显在《东昏侯本纪》与《和帝本纪》中采用双重纪年的方式,明显背离了纪传体史书帝王本纪的纂修原则。萧子显是南齐高帝萧道成之孙,后出仕于萧梁,并因萧齐宗室受到梁武帝萧衍的猜疑与防范,这样的身份与经历,又身处齐... 《南齐书》作者萧子显在《东昏侯本纪》与《和帝本纪》中采用双重纪年的方式,明显背离了纪传体史书帝王本纪的纂修原则。萧子显是南齐高帝萧道成之孙,后出仕于萧梁,并因萧齐宗室受到梁武帝萧衍的猜疑与防范,这样的身份与经历,又身处齐梁政权更替这一敏感时代,在《南齐书》之《东昏侯本纪》《和帝本纪》编系鼎革史事时,不免会陷于正统表述的两难境地。而《东昏侯本纪》与《和帝本纪》的双重纪年方式,正是他谋求解决故国与新朝法统矛盾的变通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齐书》 正统 纪年 政治动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书写下城市与人的症候式分析——弋舟“人间纪年”系列小说观察
4
作者 李雅妮 张耀双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26-131,共6页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中人的困境不再单纯囿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逐渐呈现出对物质的过分渴求及由此产生的精神迷茫。弋舟的“人间纪年”系列小说正是基于此,将目光聚焦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多种病...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中人的困境不再单纯囿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逐渐呈现出对物质的过分渴求及由此产生的精神迷茫。弋舟的“人间纪年”系列小说正是基于此,将目光聚焦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多种病相和城市中人的生存与精神困境。弋舟通过对人的身体病症的描述,暴露了藏匿于城市中人显性疾病下的精神隐疾,以及导致精神隐疾出现的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揭示出伴随着“加速社会”而出现的城市病相及其深层病因,并由此给出基于文学维度的灵魂救赎与精神疗愈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弋舟 “人间纪年”系列小说 疾病书写 症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辰”新篇——轻拈寸铁耕石田 细镌干支印纪年
5
作者 钱学军 《书法教育》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新年伊始,神州大地寒意渐渐褪去,春色欲显,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迎接新的开始,其中不乏充满人文气息的艺术创作。篆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集合了汉字的形式美和图像的形象美。用文字和形象相结合的方法制作一枚印章,一同在这形式... 新年伊始,神州大地寒意渐渐褪去,春色欲显,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迎接新的开始,其中不乏充满人文气息的艺术创作。篆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集合了汉字的形式美和图像的形象美。用文字和形象相结合的方法制作一枚印章,一同在这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文化深厚的方寸之间刻下对新年的期待。纪年印是印章的一大类别,采用天干地支文字入印。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纪年历法,将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各取一字相结合,组合成一干支,每一干支为一年,六十年为一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干地支 人文气息 干支 方寸之间 艺术创作 印章 形式美 纪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的纪年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中村聪 马燕(译)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86-90,105,共6页
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历史纪年问题,是一个关系近代中国的政治、民族和文化的重要学术命题。清末民初出现的孔子纪年、黄帝纪年、民国纪年,记录着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民族感情、政治走向和文化情怀。所以,近代中国的纪年不仅仅是时间的标志... 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历史纪年问题,是一个关系近代中国的政治、民族和文化的重要学术命题。清末民初出现的孔子纪年、黄帝纪年、民国纪年,记录着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民族感情、政治走向和文化情怀。所以,近代中国的纪年不仅仅是时间的标志,也是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文化象征,还包括国家民族的一体性和历史纪年的一体性。从汉武帝的"建元"开始,中国人对时间的意识和认识以及对近代化的探索,无不蕴藏于历史纪年的时间标记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史 孔子纪年 黄帝纪年 民国纪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握纪年换算方法,构建历史时序
7
作者 石翠芳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22年第2期47-53,共7页
纪年是人们给年代起名的方法,我国历史上采用的纪年主要有帝王纪年、干支纪年、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对于历史学习而言,应... 纪年是人们给年代起名的方法,我国历史上采用的纪年主要有帝王纪年、干支纪年、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对于历史学习而言,应该掌握历史纪年的换算,构建历史时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算方法 干支纪年 公元纪年 时序 历史纪年 民国 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元纪年推算干支纪年的简便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盛险峰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干支纪年 公元纪年 公元前 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 辛亥革命 个位数 天干 辛酉政变 简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纪年金铜观世音造像类型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何志国 《艺术探索》 2016年第6期70-84,共15页
早期纪年金铜观世音像大约从5世纪70年代兴起,以莲花手观世音造像为代表(A、B、C三型);6世纪初,模仿佛陀施无畏和与愿印说法形象的观世音造型开始出现(D、E、F三型);到北魏晚期(507~534年),说法的观世音形象的类型和数量超... 早期纪年金铜观世音像大约从5世纪70年代兴起,以莲花手观世音造像为代表(A、B、C三型);6世纪初,模仿佛陀施无畏和与愿印说法形象的观世音造型开始出现(D、E、F三型);到北魏晚期(507~534年),说法的观世音形象的类型和数量超过莲花手观世音像;到北周、北齐时期(551~580年),说法印观世音像取代了莲花手观世音像,并且开始出现、流行以观世音为主尊,两侧胁侍菩萨夹侍一铺三尊,甚至一铺多尊的观世音造像(观世音三尊A、B两型)。姚秦鸠摩罗什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婆娑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等记载,为观世音形象由5世纪后半流行莲花手,到6世纪变化为施无畏印和与愿印的佛典依据。6世纪不少民众把观世音视为佛,是金铜观世音像施无畏和与愿印流行的现实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世纪 纪年金铜观世音造像 类型 分期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的“纪年”变革与国家建构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文哲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1年第2期24-29,共6页
清末,中国传统时间思维受到西方线性时间观念的冲击而发生根本变革,纪年变革就是这种变化最为直接的表现。知识分子将纪年视为建构"现代国家"的重要方面,并为争夺纪年所具有的政治资源展开激烈论争。民国建立之后,革命党人将... 清末,中国传统时间思维受到西方线性时间观念的冲击而发生根本变革,纪年变革就是这种变化最为直接的表现。知识分子将纪年视为建构"现代国家"的重要方面,并为争夺纪年所具有的政治资源展开激烈论争。民国建立之后,革命党人将建构新纪年体系视为革新政治的重要标志,并在社会上大力播扬新纪年的意义,此做法却受到了普通民众的抵制。时间观念及与之相伴的生活习俗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是近代社会变革的重要论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纪年 时间观念 国家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羽乎?刘邦乎?——论秦汉之际历史舞台及历史纪年的主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殿元 何俊华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64-66,共3页
我们现在通行的中国古代秦汉之际的纪年方式是秦汉相接。而事实上,秦灭亡于公元前206年,其后经过楚汉相争的四年历史,刘邦是在公元前202年才正式称帝建立汉王朝。此期历史舞台的主角是项羽而非刘邦。为了准确、客观地反映历史,应当在秦... 我们现在通行的中国古代秦汉之际的纪年方式是秦汉相接。而事实上,秦灭亡于公元前206年,其后经过楚汉相争的四年历史,刘邦是在公元前202年才正式称帝建立汉王朝。此期历史舞台的主角是项羽而非刘邦。为了准确、客观地反映历史,应当在秦汉之间加上"以西楚霸王项羽作为历史纪年"的这段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之际 历史纪年 项羽 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本”《竹书纪年》附注之“寒门”“塞门”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东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6-139,共4页
关键词 《竹书纪年 附注 今本 寒门 天一阁 刻书家 范本 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弋舟体”与“人间纪年”——弋舟小说阅读札记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晓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97,共8页
弋舟的“人间纪年”系列《丙申故事集》《丁酉故事集》《庚子故事集》《辛丑故事集》,是四个特别年份的“人间纪年”,也是作家个人的书写史“纪年”。沉潜于时间之流,感受时间的秩序与力量、为此不断臣服与感动的弋舟,将中年的觉醒化作... 弋舟的“人间纪年”系列《丙申故事集》《丁酉故事集》《庚子故事集》《辛丑故事集》,是四个特别年份的“人间纪年”,也是作家个人的书写史“纪年”。沉潜于时间之流,感受时间的秩序与力量、为此不断臣服与感动的弋舟,将中年的觉醒化作对短篇小说文体自觉,以“人间纪年”的方式,在具有精神同构性的一篇篇短制、呈现年份特征的一部部小说集所凝聚而成的大文本中,持续探求走出困境的“青春”路径,试图与人物共同达成与世界、与自我的和解;将对现实的洞见、人性的勘察、存在的哲思并置,结撰与生活纹理形态相似的“复线交叉融合”结构模式;打开人物的身体,用微妙的笔调去表现现代都市人的精神困惑与创伤。困境中青春激情的闪耀明亮,多维复调的饱满张力,抵达灵魂深处的诗意哲思,共同成就了带有“纪年”标签的“弋舟体”,也让弋舟抵达个体生命体验与文本美学实践的双重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弋舟 “人间纪年 精神蜕变 风格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本《竹书纪年》“穆王起师,至于九江”解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书灿 《云梦学刊》 2004年第6期54-57,共4页
穆王“大起九师,至于九江”实指西周王朝政治、军事势力伸入至今湖南省北部古越人所居之洞庭湖一带。该记录为我们研究扬越族早期的历史地理及西周王朝中期对南土拓殖的情况提供了一条极宝贵的信史资料及可寻的重要历史线索。
关键词 古本《竹书纪年 穆王 九江 大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厥语文献的纪年形式和断代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树辉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4年第3期28-33,40,共7页
古代突厥语文献是突厥语民族史、文化史及西域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史料。古代突厥语文献的断代,一直是突厥语文献学研究中的瓶颈问题。文章先对古代突厥语文献的纪年形式做一归纳,之后结合多年的断代实践,归纳出"纪年考订法"&q... 古代突厥语文献是突厥语民族史、文化史及西域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史料。古代突厥语文献的断代,一直是突厥语文献学研究中的瓶颈问题。文章先对古代突厥语文献的纪年形式做一归纳,之后结合多年的断代实践,归纳出"纪年考订法""字体考订法""方言考订法""历史音变考订法""词语考订法""历史考订法""参照考订法"和"综合考订法"等8种断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厥语文献 纪年形式 断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居易洛诗纪年表现与探因 被引量:1
16
作者 焦尤杰 《安康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71-74,共4页
白居易在洛阳创作的诗歌,以纪年岁的方式纪年、以大和三年到洛阳为起点的方式纪年,纪年表现明显。洛诗纪年是白居易创作勤奋的结果、与白居易创作定势相关,是白居易时间观念浓重、热爱生命的表现,也是白居易喜欢洛阳的反映。
关键词 白居易 洛诗纪年 表现 探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在古史研究中的几点失误──兼论三代纪年
17
作者 吴薇薇 吴晋生 《贵州文史丛刊》 1995年第5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郭沫若 “三年之丧” 《竹书纪年 《史记》 王国维 《史记·殷本纪》 古史 研究中 《尚书》 盘庚迁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突厥十二生肖历法中的“龙”纪年及“龙”文化形象
18
作者 沈骞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92-94,共3页
本文通过介绍各民族国家十二生肖历法及起源,以及突厥语民族十二生肖历法的特点,论述了突厥十二生肖历法中的"龙"纪年及"龙"形象。
关键词 文化传统 突厥语族 突厥十二生肖历法 “龙”纪年 文化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纪年问题——由“2002年的第一场雪”谈起
19
作者 刘海平 《云梦学刊》 2009年第4期132-134,共3页
"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等术语均基于农历而得,所以"2002年的第一场雪"中的纪年应以农历为准。我们应注意公历农历的换算问题,以及由公历农历共存所引起的节日、生日的处理等问题。
关键词 纪年 农历 公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耶秦简(壹)》纪年简月朔简研究
20
作者 罗见今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6期86-91,共6页
2012年《里耶秦简(壹)》出版。里耶历简有四个特点:年代早、数量大、年代高度集中、时间记录准确,对于秦汉史和《颛顼历》的研究弥足珍贵。该书共有372枚纪年简和月朔简,其中1039、1112号原简有误,而164、1255、765、653号释文有误。根... 2012年《里耶秦简(壹)》出版。里耶历简有四个特点:年代早、数量大、年代高度集中、时间记录准确,对于秦汉史和《颛顼历》的研究弥足珍贵。该书共有372枚纪年简和月朔简,其中1039、1112号原简有误,而164、1255、765、653号释文有误。根据128枚纪年月朔简可以复原秦始皇卅至卅五年(公元前217—公元前212年)《颛顼历》历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耶秦简(壹)》 纪年简和月朔简 历谱 年代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