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并行级联卷积码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周世东 梅顺良 姚彦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59-66,共8页
并行级联卷积码(Turbo码)是近年来在编码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其性能与信道容量极限的差距可小于1dB.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种编码方式的优异性能来源于其独特的码结构和迭代译码算法,使其成为一种接近随机编码的可译码.它... 并行级联卷积码(Turbo码)是近年来在编码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其性能与信道容量极限的差距可小于1dB.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种编码方式的优异性能来源于其独特的码结构和迭代译码算法,使其成为一种接近随机编码的可译码.它的编译码思想将对编码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在编译码结构,性能分析与码设计、简化算法及应用等方面对这种码的研究现状与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级联卷积码 软输出译码 信道容量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SDS标准的串行级联卷积码高速并行译码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林涛 刘昊 +1 位作者 张舒义 刘元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33-738,共6页
针对CCSDS标准中串行级联卷积码(SCCC)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方式的定义,分析比较了Log-MAP算法和基于乘性修正的Max-Log-MAP算法的译码性能和实现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可支持多种编码方式的通用、低复杂度、高编码增益的并行译码方法.基于FPGA... 针对CCSDS标准中串行级联卷积码(SCCC)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方式的定义,分析比较了Log-MAP算法和基于乘性修正的Max-Log-MAP算法的译码性能和实现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可支持多种编码方式的通用、低复杂度、高编码增益的并行译码方法.基于FPGA硬件平台进行原理验证,实现了一个可同时支持8种编码方式的高速并行、高吞吐量、低时延的SCCC译码器,译码器最高吞吐量可达300 Mb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行级联卷积码(SCCC) LOG-MAP 并行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断卷积码的重量枚举函数的计算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路 万蕾 匡镜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7-520,共4页
针对 Turbo码和串行级联卷积码的好码搜索 ,提出了一种栅格合并方案实现卷积码的码重分布统计 .该方案以起始的局部栅格经编码后所得的码重分布为基础 ,按照把栅格路径长度每次增加为原来的 2倍的频率对栅格进行迭代合并 ,最终得到相应... 针对 Turbo码和串行级联卷积码的好码搜索 ,提出了一种栅格合并方案实现卷积码的码重分布统计 .该方案以起始的局部栅格经编码后所得的码重分布为基础 ,按照把栅格路径长度每次增加为原来的 2倍的频率对栅格进行迭代合并 ,最终得到相应的全局码重分布 .与传统的利用状态转移图计算卷积码的码重分布的方法相比 ,这种栅格合并方案在中、低交织时延下与传统方法的计算复杂度相当 ,但是省去了大量的预备工作 ,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断卷积码 重量枚举函数 串行级联卷积码 反馈系统卷积码 非反馈系统卷积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行级联连续相位调制性能仿真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铭权 叶展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39-144,共6页
连续相位调制(CPM)是一类包络恒定的调制方式,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和功率利用率。其恒包络特性可以在调制中很好的适应非线性放大器。这使得连续相位调制可以在诸如卫星通信、深空通信等通信领域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为提高系统性能,使... 连续相位调制(CPM)是一类包络恒定的调制方式,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和功率利用率。其恒包络特性可以在调制中很好的适应非线性放大器。这使得连续相位调制可以在诸如卫星通信、深空通信等通信领域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为提高系统性能,使用串行级联码与连续相位调制技术结合的系统模型。由于传统译码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使用改进的Max-Log-APP算法进行译码。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针对译码迭代次数和CPM参数众多互相关联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参数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优化参数后的系统误比特率能有1 dB左右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相位调制 串行级联卷积码 Max-Log-APP算法 迭代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栅格终止方案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路 万蕾 匡镜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47-752,共6页
针对码速率为 1/3、编码存储级数为 m的 Turbo码 ,研究了 3种栅格终止方案 :传统的单归零栅格终止方案 ,作者提出的前 m尾交织双归零栅格终止方案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GPP)推荐采用的无尾交织双归零栅格终止方案 . Turbo码的译码采... 针对码速率为 1/3、编码存储级数为 m的 Turbo码 ,研究了 3种栅格终止方案 :传统的单归零栅格终止方案 ,作者提出的前 m尾交织双归零栅格终止方案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GPP)推荐采用的无尾交织双归零栅格终止方案 . Turbo码的译码采用软输出维特比算法 (SOVA) .从译码原理出发 ,对 3种栅格终止方案的设计、译码性能及编码效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并通过仿真给出了分别采用 3种栅格终止方案的 Turbo码的误码率曲线 .仿真结果表明 ,前 m尾交织双归零栅格终止方案具有最低的误码率底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码 栅格终止 软输出维持比算法 误码率底限 译码性能 编码效率 级联卷积码 信道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H+turbo码在军用光通信系统应用中的性能分析
6
作者 向小梅 张晓晖 饶炯辉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对应用于光通信系统的原始turbo码提出了改进方案:用BCH码做外码、turbo码做内码组成一种新的串行级联卷积码(SCCC).提出了相应的全面迭代最大后验概率(MAP)译码算法.推导了级联码的不可检测错误概率.对SCCC码的误码率进行了仿真,仿真... 对应用于光通信系统的原始turbo码提出了改进方案:用BCH码做外码、turbo码做内码组成一种新的串行级联卷积码(SCCC).提出了相应的全面迭代最大后验概率(MAP)译码算法.推导了级联码的不可检测错误概率.对SCCC码的误码率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SCCC码在高信噪比时降低了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可适用于军用光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串行级联卷积码 前向纠错码 MAP算法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SCCC系统迭代检测收敛性的方法
7
作者 赵旦峰 薛睿 苗延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70-1174,共5页
运用Turbo原理进行迭代检测是提高串行级联卷积码(SCCC)系统性能的一种全新思路,迭代检测的收敛性是决定SCCC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短帧系统在迭代检测过程中存在的正反馈现象,提出了一种加权外信息交换的迭代方法,该方法通过对... 运用Turbo原理进行迭代检测是提高串行级联卷积码(SCCC)系统性能的一种全新思路,迭代检测的收敛性是决定SCCC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短帧系统在迭代检测过程中存在的正反馈现象,提出了一种加权外信息交换的迭代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内译码器与外译码器之间传递的外信息概率进行加权控制来减少正反馈现象.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抑制SCCC系统中存在的正反馈现象,提高了系统的误比特性能,而且减少了平均迭代次数,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同时避免了外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概率到似然比及其逆转换的过程,降低了译码算法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行级联卷积码 加权外信息 收敛性 迭代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π旋转LDPC码在MB-OFDM超宽带系统中的性能分析
8
作者 李栋 尹锁柱 《兵工自动化》 2007年第3期80-80,共1页
利用π旋转LDPC码设计多带正交频分复用超宽带的实现方案。系统在基带内利用基于128点FFT变换的OFDM调制解调方案。运行时,发射端的二进制消息在进行QPSK调制前利用π旋转LDPC编码器进行编码。经QPSK调制后的数据通过串/并转化器后,进行... 利用π旋转LDPC码设计多带正交频分复用超宽带的实现方案。系统在基带内利用基于128点FFT变换的OFDM调制解调方案。运行时,发射端的二进制消息在进行QPSK调制前利用π旋转LDPC编码器进行编码。经QPSK调制后的数据通过串/并转化器后,进行128点的IFFT变换。为制止时间域复基带信号的ISI与内载波干扰的影响,在UWB信道前加了一个循环前缀。通过仿真计算,π旋转LDPC码优于并行级联卷积码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C码 超宽带系统 性能分析 OFDM 旋转 QPSK调制 并行级联卷积码 FFT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帧同步方法
9
作者 张永光 郑仕链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3期62-65,共4页
针对一般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中帧同步开销过大,传输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译码方法的通信帧同步方法。通过对发射前通信数据的间隔替换引入帧同步码,对通信数据替换所可能引入的已知位置误码问题,接收端在完成帧同步获取... 针对一般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中帧同步开销过大,传输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译码方法的通信帧同步方法。通过对发射前通信数据的间隔替换引入帧同步码,对通信数据替换所可能引入的已知位置误码问题,接收端在完成帧同步获取编码数据后,以帧同步码元的替换位置为基础进行译码初始化,然后进行概率译码。实验仿真表明:该方法在纠错性能恶化很小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帧同步 串行级联卷积码 概率译码 软输入软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rbo码译码算法的时延改进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毛宁 匡镜明 刘家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5-108,共4页
通过对 Tubro码最大似然译码 MAP算法 (maximum posteriori probability algorithm)和 SOVA算法 (softoutput viterbi algorithm)的比较和对 SOVA算法的比较深入的分析 ,对 Turbo码在译码过程中存在的时延较大的问题做出了一些改进 ,并... 通过对 Tubro码最大似然译码 MAP算法 (maximum posteriori probability algorithm)和 SOVA算法 (softoutput viterbi algorithm)的比较和对 SOVA算法的比较深入的分析 ,对 Turbo码在译码过程中存在的时延较大的问题做出了一些改进 ,并且针对引起时延的不同原因讨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通过 Matlab进行仿真 ,表明这些改进是有意义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码算法 时延 TURBO码 最大后验概率算法 软输出维特比算法 并行级联卷积码 MAP算法 SOV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实际系统的改进Turbo码最大后验概率译码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莹 阎鸿森 王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采用分块译码算法来解决Turbo码最大后验概率(MAP)译码存储量大、时延大的问题.分块译码将长帧分成若干较短的子帧进行处理,边接收边译码,因而缩短了译码时延.由于每次仅需存储若干个相邻子帧的前后向矩阵值,从而减小了存储量.根据一种... 采用分块译码算法来解决Turbo码最大后验概率(MAP)译码存储量大、时延大的问题.分块译码将长帧分成若干较短的子帧进行处理,边接收边译码,因而缩短了译码时延.由于每次仅需存储若干个相邻子帧的前后向矩阵值,从而减小了存储量.根据一种通用的正反向处理器配合方案,计算出此方法相对于传统算法存储和时延减少量的一般表达式,并在对数域详细推导出算法流程.仿真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分块译码算法性能随训练长度的增加而提高.采用此算法后,时延大大减小,存储量减小为传统对数成最大后验概率译码(LOG MAP)算法的2/n,便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码 对数成最大后验概率译码算法 分块译码算法 并行级联卷积码 译码时延 移动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CC结构非相干MAP译码的简化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敏 尹虹 +1 位作者 王国栋 李际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26-2530,共5页
差分编码和序列译码相结合是实现高性能非相干解调的主要方式。对采用差分编码的SCCC结构进行非相干译码,其性能近乎于相干解调,但在估计信道转移概率时引入了修正的零阶贝塞尔函数,因此译码复杂度过高,不利于工程实现。针对该问题,该... 差分编码和序列译码相结合是实现高性能非相干解调的主要方式。对采用差分编码的SCCC结构进行非相干译码,其性能近乎于相干解调,但在估计信道转移概率时引入了修正的零阶贝塞尔函数,因此译码复杂度过高,不利于工程实现。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了两种基于SCCC结构的非相干MAP译码的简化算法。该算法利用对贝塞尔函数的近似式,简化了内码译码log-MAP算法中分支度量的计算。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简化后的算法在保证译码性能的前提下,显著地减小了译码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编码 串行级联卷积码(SCCC) MAP算法 非相干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可见光通信ACO-OFDM系统信道编码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鹏远 李明洋 +2 位作者 冯满 王裕如 李萍 《光通信技术》 2022年第3期71-75,共5页
为降低传输信道中障碍物反射对可见光通信产生的干扰和多径效应,首先,搭建了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仿真模型和信道模型,仿真验证了采用基于正交幅度调制(16QAM)的ACO-OFDM调制在直射链路和反射链路中均有更好的抗噪性能。... 为降低传输信道中障碍物反射对可见光通信产生的干扰和多径效应,首先,搭建了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仿真模型和信道模型,仿真验证了采用基于正交幅度调制(16QAM)的ACO-OFDM调制在直射链路和反射链路中均有更好的抗噪性能。然后,将级联BCH和卷积码的编码方式加入ACO-OFDM。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级联BCH码和卷积码的ACO-OFDM系统具有更高的抗噪性能以及更好的抗干扰性能,改善了可见光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 信道编码 级联BCH和卷积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