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进行系统评价,为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Donabedian模型为理论基础,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目的:对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进行系统评价,为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Donabedian模型为理论基础,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15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使用JMP 13.1和Tableau对数据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30篇文献,出现频率前10位的结构指标为注册护士护理时数、护理总时数、注册护士护理时数比例、不良事件、护患比、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加班时长、执业护士数、工作年限、注册护士占比;出现频率前10位的结局指标为死亡率、跌倒发生率、抢救失败率、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医院获得性呼吸道感染/肺炎、住院时长、用药错误、护士满意度、病人医疗成本。结论:护理质量在病人结局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护理质量结构指标的定义需进一步标准化,我国学者需对死亡率及抢救失败率等直接反映病人结局的指标进行分析,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心肺复苏患者住院期间继发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心肺复苏患者住院期间继发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体外心肺复苏患者继发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4年4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涉及18个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0~0.945;模型重复报告前5位的预测因子为年龄、ECMO前乳酸水平、可电击心律、CPR到ECMO治疗的时间、ECMO前的pH值;乳酸水平的测量时间尚存在争议;纳入17项研究均为高偏倚风险,主要原因是数据来源不合适、变量事件数<20、缺乏模型性能评估以及模型过度拟合等;14项研究总体适应性较好。结论针对体外心肺复苏患者住院期间继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尚不完善。在后续的研究与模型开发中,应尽可能避免偏倚,同时重点关注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优化患者的治疗计划和改善预后。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BSCO数据库中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研究,...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BSCO数据库中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19个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其中,16个模型采用了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2个模型采用了随机森林的方法,1个模型采用了LASSO回归的方法。建模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73~0.940。4个模型进行了Hosmer-Lemeshow(H-L)检验,其中2个模型报告了P值且P≥0.05。11个模型进行了内部验证,5个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4个模型同时进行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16项研究适用性较好,但存在较高的偏倚风险,主要问题集中在分析领域。结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整体性能良好,但模型质量有待提高,在未来的研究中需优化研究设计、扩大样本量、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预测因子、改进统计分析方法,并注重模型的外部验证,以验证模型的泛化能力。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心肺复苏患者住院期间继发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体外心肺复苏患者继发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4年4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涉及18个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0~0.945;模型重复报告前5位的预测因子为年龄、ECMO前乳酸水平、可电击心律、CPR到ECMO治疗的时间、ECMO前的pH值;乳酸水平的测量时间尚存在争议;纳入17项研究均为高偏倚风险,主要原因是数据来源不合适、变量事件数<20、缺乏模型性能评估以及模型过度拟合等;14项研究总体适应性较好。结论针对体外心肺复苏患者住院期间继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尚不完善。在后续的研究与模型开发中,应尽可能避免偏倚,同时重点关注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优化患者的治疗计划和改善预后。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BSCO数据库中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19个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其中,16个模型采用了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2个模型采用了随机森林的方法,1个模型采用了LASSO回归的方法。建模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73~0.940。4个模型进行了Hosmer-Lemeshow(H-L)检验,其中2个模型报告了P值且P≥0.05。11个模型进行了内部验证,5个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4个模型同时进行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16项研究适用性较好,但存在较高的偏倚风险,主要问题集中在分析领域。结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整体性能良好,但模型质量有待提高,在未来的研究中需优化研究设计、扩大样本量、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预测因子、改进统计分析方法,并注重模型的外部验证,以验证模型的泛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