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术文化与地方产业的互动关系及其历史演变——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为例
1
作者 王占军 金雨琦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1,共8页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已成为“轴心机构”,在促进地区技术变革和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建使命定义了一个与文理和技术教育的主流传统截然不同的角色,为学术文化与地方产业的互动关系提供了一个反事实的案例...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已成为“轴心机构”,在促进地区技术变革和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建使命定义了一个与文理和技术教育的主流传统截然不同的角色,为学术文化与地方产业的互动关系提供了一个反事实的案例,与莫雷尔法案土地赠予机构的服务经济导向、麻省理工学院的商业化导向或斯坦福大学提出的经济发展使命形成鲜明对比。研究型大学发挥“轴心机构”作用离不开地方创新基础设施和创业文化的协同,大学所处城市、区域的社会文化、产业聚集度、创新环境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存在的形态和发展水平。研究型大学发挥“轴心机构”作用的方式具有多样性,组织内部学术文化决定了知识从该机构流出的速度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文化 地方产业 轴心机构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对比——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晓宇 姜飞月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3-57,共5页
霍普金斯大学首创了“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该校在参考德国的“学徒式”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美国的基本国情进行了重大创新,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的“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于推动研究生的规模培养和研究型大学的改革都产生... 霍普金斯大学首创了“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该校在参考德国的“学徒式”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美国的基本国情进行了重大创新,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的“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于推动研究生的规模培养和研究型大学的改革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等学校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招收研究生,1996年3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建立研究生院。东南大学在如今已成为中国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通过对两所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进行研究,比较两所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总结出异同点,提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东南大学 管理模式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哈佛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课程计划对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64
3
作者 冯逵 黄建始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2008年第3期86-89,共4页
为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课程改革,本文以收集的大量有关资料为依据,首先详细介绍了美国哈佛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课程计划,然后以国内较早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课程体系为例同上述... 为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课程改革,本文以收集的大量有关资料为依据,首先详细介绍了美国哈佛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课程计划,然后以国内较早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课程体系为例同上述两所医学院课程计划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应更加充分地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需要并针对这种需要遵循学习、认知规律来设计相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医学院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课程计划 北京协和医学院 课程计划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学数据管理服务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丽君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114,共5页
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展科学数据管理服务的背景出发,阐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学数据管理服务的内容与实践情况,并总结几点启示以供国内高校借鉴。
关键词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科学数据管理 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尔曼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崛起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春华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0,共7页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建于1876年,是美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大学创建过程中,第一任校长丹尼尔·吉尔曼作为灵魂人物,居功至伟,被誉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奠基人。师资、课程、研...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建于1876年,是美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大学创建过程中,第一任校长丹尼尔·吉尔曼作为灵魂人物,居功至伟,被誉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奠基人。师资、课程、研究生教育、医学教育、学术生活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建的重点和核心。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成功对于美国研究生教育、医学教育、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和传统学院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国当前研究型大学的创建和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尔曼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研究生教育 研究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新团队的实践和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嘉蔚 贾延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8-221,共4页
高校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对其自身开展学科研究、助推学科发展,最终为引领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和研究相关中外文献,分析了影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创新团队发展... 高校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对其自身开展学科研究、助推学科发展,最终为引领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和研究相关中外文献,分析了影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创新团队发展的优秀领导人、物质及组织机构保障和学术氛围等关键因素,论述了其创新团队迅速崛起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经验,最后提出我国高校创新团队健全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可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高校创新团队 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实验技术综述 被引量:7
7
作者 施红辉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46,73,共8页
主要综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机械工程系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室(LEFD)开展的一些研究工作,主要介绍其在流体力学和流体机械方面的实验技术。内容包括:PIV技术开发,空蚀研究,多相流研究,湍流边界层研究,流体机械研究,等。这些... 主要综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机械工程系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室(LEFD)开展的一些研究工作,主要介绍其在流体力学和流体机械方面的实验技术。内容包括:PIV技术开发,空蚀研究,多相流研究,湍流边界层研究,流体机械研究,等。这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在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实验研究领域的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概述这些内容的同时,也对相关实验技术目前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还论述了流体机械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流体力学 流体机械 实验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课程设置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睿彦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65,共6页
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选取1998年、2006年和2009年课程设置方案进行具体案例分析,从课程设置基本原则、内容和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分析不同时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课程设置的特点和异同。研究发现,... 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选取1998年、2006年和2009年课程设置方案进行具体案例分析,从课程设置基本原则、内容和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分析不同时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课程设置的特点和异同。研究发现,不同时期课程设置各有不同的目标表述,内容及结构也均有适度改变和调整,反映出医学教育与环境发展的深度融合。但课程设置的基本目标却始终未变,即培养医学人才、守护人类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医学教育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基因到社会”——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新型课程体系的设计逻辑与实施进程 被引量:6
9
作者 Wiener CM 汪青 殷侃骅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0-96,共7页
2009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实施了一项全新的课程体系——"从基因到社会",其目的在于:更为宽泛地重构健康与疾病的相互关系,鼓励学生们在一个包含社会、文化、心理和环境等多维变量的综合系统中探索与患者的健康状... 2009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实施了一项全新的课程体系——"从基因到社会",其目的在于:更为宽泛地重构健康与疾病的相互关系,鼓励学生们在一个包含社会、文化、心理和环境等多维变量的综合系统中探索与患者的健康状况相关的生物学特性。本文描述了新课程的设计理念及其五年规划过程,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的构建、新教学楼的建造、学生自身能力及教师发展的促进、横向和纵向结构的建立等。应对新课程挑战的关键因素在于:领导的支持、与教职员工的对话和沟通、不同群体和层面的广泛参与、避免井蛙之见、通过课程试点来测试教学理念和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课程 教育改革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实习制度的引入与美国医学教育的革命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燕妮 张斌贤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82,F0003,共9页
美国医学教育自北美殖民地时期起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尤其在19世纪私立医学院蓬勃发展之后,美国医学院临床课程采用讲授法,医学教学质量低下。1893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师威廉·奥斯勒将临床实习制度引入该校,医... 美国医学教育自北美殖民地时期起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尤其在19世纪私立医学院蓬勃发展之后,美国医学院临床课程采用讲授法,医学教学质量低下。1893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师威廉·奥斯勒将临床实习制度引入该校,医学院临床教学质量迅速在全美首屈一指,临床实习制度成为美国临床课程教学的典范,借助《弗莱克斯纳报告》的影响在全美医学院普及。临床实习制度不仅提升了美国医学教育质量,还将学生医学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医生对病人的救治与护理、医院丰富的医疗资源等因素整合为一体,对美国医学教育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在临床实习制度中,学生成为实习医生,从以往只是观察病人和听医生讲授转变成与医生同行,在医生的指导下参与病人的救治,在实践中进行医学知识的学习。临床实习制度最大程度地开发了医院教育资源,医院能够最大效率地服务于医学教育,医院和医学院有效地衔接在一起。由于临床实习制度的实施,医院成为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基地,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习制度 威廉·奥斯勒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美国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一流人才:以科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被引量:51
11
作者 王嘉铭 白逸仙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9-115,共7页
人才培养模式是特定教育理念的制度载体,实现一流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依托科教融合理念进行制度设计。科教融合作为现代大学理念的组成部分,其制度化源于四个要素,即学术探究的过程、大学理念的认知、组织架构的耦合和教学学术的遵循。柏... 人才培养模式是特定教育理念的制度载体,实现一流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依托科教融合理念进行制度设计。科教融合作为现代大学理念的组成部分,其制度化源于四个要素,即学术探究的过程、大学理念的认知、组织架构的耦合和教学学术的遵循。柏林洪堡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改革具有强调科研育人、强化组织保障和激励教学学术的特征,其变革是组织基于自身的理性选择,并将组织变革与转变成员观念有效结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人才培养 组织变革 洪堡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