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约翰·穆勒论艺术在德性培养中的作用
1
作者 宋伟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46,75,共5页
在约翰·穆勒看来,审美教育或者说情感教育、美感培养与智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一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因素,对于人的完整性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历史地分析英国人和欧洲大陆人之间德性观念的差异,即对于英国人来说,德性几乎完全是责任... 在约翰·穆勒看来,审美教育或者说情感教育、美感培养与智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一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因素,对于人的完整性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历史地分析英国人和欧洲大陆人之间德性观念的差异,即对于英国人来说,德性几乎完全是责任的事,而对于欧洲大陆人来说,德性几乎完全是情操的事,约翰·穆勒认为,一种更为高贵和高尚的表现情感和美感的形式即艺术,可以让双方去追求一种更为健全的德性。这是因为艺术以追求完美为目的,可以让人类心灵具有一种高尚的格调并进而将人类自身的生活视为是一种艺术活动而不断加以完善。约翰·穆勒的这种生活即艺术的观点与其自我发展和道德进步的信念是完全一致的,都表明了他对于个体的人和个人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穆勒 审美教育 艺术 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与功利主义——论约翰·穆勒的“自由原则” 被引量:1
2
作者 威廉姆.H.肖 庄忠正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42,共6页
自《论自由》发表以来,穆勒的自由原则在政治和哲学上引起了诸多争论,尤其是这一原则与功利主义的关系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就穆勒而言,自由不仅是人类福祉的首要因素之一,它还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从长远看,坚持"自涉行为&... 自《论自由》发表以来,穆勒的自由原则在政治和哲学上引起了诸多争论,尤其是这一原则与功利主义的关系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就穆勒而言,自由不仅是人类福祉的首要因素之一,它还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从长远看,坚持"自涉行为"的自由权利是提高人类福祉的最好方式,而且真正意义上的功利主义明确地肯定了个人自由。因此,可以认为,穆勒对自由原则的功利主义论证是强有力的,他的自由原则有一个坚实的功利主义基础,其自由原则和功利主义两者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穆勒 自由原则 功利王义 “自涉行为”(self-regading)《论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经济学派的土地思想——基于学术史的考察
3
作者 李国镇 胡怀国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3-143,共11页
土地制度在国家制度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土地思想是土地制度设计与改革的思想基础。古典经济学时期是土地思想形成与发展的黄金时期,孕育出深邃的古典土地思想。生活于工业革命初期的亚当·斯密较为关注经济发展问题,他提出劳动... 土地制度在国家制度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土地思想是土地制度设计与改革的思想基础。古典经济学时期是土地思想形成与发展的黄金时期,孕育出深邃的古典土地思想。生活于工业革命初期的亚当·斯密较为关注经济发展问题,他提出劳动分工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土地制度上,认为市场机制是配置土地资源的有效手段,为古典土地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生活于工业革命中期的大卫·李嘉图同时关注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问题,他提出级差地租理论,认为土地制度会对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产生重要影响。与李嘉图同一时期的马尔萨斯主张工农业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在工农业发展过程中平衡利用土地。生活于工业革命后期的约翰·穆勒更为关注分配问题,他对土地私有制提出批判,认为政府可以基于社会整体利益对土地进行再分配。同时,穆勒强调制度设计需要考虑它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土地制度改革应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土地思想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马尔萨斯 约翰·穆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妇女争取财产权和继承权的斗争历程 被引量:6
4
作者 何黎萍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9-55,共7页
中国妇女拥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等法律权利,始于民国时期。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妇女毫无法律权利。直到近代,受西方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影响,妇女解放的呼声渐响,妇女地位逐渐提高,她们才提出了享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等权利的要求... 中国妇女拥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等法律权利,始于民国时期。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妇女毫无法律权利。直到近代,受西方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影响,妇女解放的呼声渐响,妇女地位逐渐提高,她们才提出了享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等权利的要求,并为之展开斗争。从五四时期至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权 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 女子继承权 中国妇女运动 法律权利 女权运动 财产继承权 女子参政 约翰·穆勒 女界联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心目中的东方法律样式 被引量:1
5
作者 公丕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0-108,共9页
近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有着较为丰富的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思想。他们的东方社会与法律观是其经济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并且是其经济观点的有力论证 ,进而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法国、德国的思想界关于... 近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有着较为丰富的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思想。他们的东方社会与法律观是其经济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并且是其经济观点的有力论证 ,进而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法国、德国的思想界关于东方问题的看法有所不同 ,近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东方社会与法律思想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其一 ,他们对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孟德斯鸠的东方专制主义学说模式的影响。① 而孟德斯鸠关于东方的分析又同英国人在东方 (主要是印度 )的殖民活动彼此印证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被视为西方人促进东方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其二 ,近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第一次试图把“东方专制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分析。② 他们在考察财富的形成与分配的社会经济条件时 ,通常把东方专制主义的经济制度作为与欧洲经济制度截然不同的一种经济现象来进行比较研究。因此 ,他们关于东方专制主义以及对整个东方问题的思考 ,都被置于一种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在这里 ,我们着重叙述A·斯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国家 亚当·斯密 专制主义 法律文化 约翰·穆勒 琼斯 经济学分析 法律思想 古典经济学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涵谓”与“指谓”的历史考察
6
作者 宋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67,共6页
"涵谓"一词最早见于13世纪哈里斯的亚历山大的著作中,"指谓"一词最早见于12世纪阿伯拉尔的著作中,在之后的六七百年时间里,这两个词各自经历着自身的意义变迁,并无任何直接的关联。直至19世纪,在约翰·穆勒的... "涵谓"一词最早见于13世纪哈里斯的亚历山大的著作中,"指谓"一词最早见于12世纪阿伯拉尔的著作中,在之后的六七百年时间里,这两个词各自经历着自身的意义变迁,并无任何直接的关联。直至19世纪,在约翰·穆勒的《逻辑体系》中,这两个词才第一次作为一对相关术语一起出现并具有了一种相对确定的意义和用法。此后,"涵谓"与"指谓"和"内涵"与"外延"、"涵义"与"指称"一起成为哲学或逻辑学中的三对重要术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谓 指谓 约翰·穆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严复对西方近代伦理学的研究
7
作者 陈国庆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9-143,共5页
论严复对西方近代伦理学的研究陈国庆(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严复(1854—1921)是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在宣传介绍西学的过程中,他深入研究了西方近代某些伦理学说,主要有:与天争胜的进化伦理思想;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 论严复对西方近代伦理学的研究陈国庆(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严复(1854—1921)是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在宣传介绍西学的过程中,他深入研究了西方近代某些伦理学说,主要有:与天争胜的进化伦理思想;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思想;“开明自营”的利己主义思想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伦理学 严复 西方近代 斯宾塞 开明自营 伦理观 《天演论》 伦理思想 功利主义 约翰·穆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土地改革模式及其古典经济学基础
8
作者 胡怀国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3-51,共9页
土地既是一种生产要素,又是人类生活的载体,对人类社会有着特殊的含义。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西方国家大致经过了两次土地改革,一是明确土地的私有产权及其边界,二是重新认识土地的部分公共属性并对其完全私有产权进行某种限制。... 土地既是一种生产要素,又是人类生活的载体,对人类社会有着特殊的含义。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西方国家大致经过了两次土地改革,一是明确土地的私有产权及其边界,二是重新认识土地的部分公共属性并对其完全私有产权进行某种限制。前者有助于促进效率,后者则有助于维护社会公正,土地改革的核心是寻求一种兼顾效率和公正的制度安排,而几乎任何土地改革思想都或多或少与古典经济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古典经济学 级差地租 约翰·穆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穆勒的政府适度干预思想及其启示意义——以经济法学研究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志刚 方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9-193,共5页
约翰·穆勒认为"扩张政府范围"和"把政府活动限制在极狭小的范围内"都是不明智的主张;并在对纯经济自由与纯国家干预主义理论及政策否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早期形态的"市场缺陷论"和"政府缺陷... 约翰·穆勒认为"扩张政府范围"和"把政府活动限制在极狭小的范围内"都是不明智的主张;并在对纯经济自由与纯国家干预主义理论及政策否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早期形态的"市场缺陷论"和"政府缺陷论"奇妙混合的政府适度干预思想,其对于中国的经济法学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穆勒 政府适度干预 经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贸易比较利益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贺安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60-65,共6页
国际贸易比较利益的理论和模型的研究始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绝对比较成本理论和模型。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又提出了相对比... 国际贸易比较利益的理论和模型的研究始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绝对比较成本理论和模型。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又提出了相对比较成本理论和模型。这两个模型统称为比较成本理论模型,它是西方国际贸易比较利益模型的第一代模型。继李嘉图之后,约翰·穆勒又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模型研究 理论和模型 比较成本 理论模型 第一代模型 大卫·李嘉图 约翰·穆勒 亚当·斯密 相互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的贫困
11
作者 蒋东波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83-83,共1页
在经济学领域,三十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出现,称得上是一次重大的革命。此前,从亚当·斯密到李嘉图、从萨伊到约翰·穆勒到马歇尔,经济学始终立足于对社会经济生活作规范的分析,而不是要强加给它某种意志;这种局面当然也与自由竞争... 在经济学领域,三十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出现,称得上是一次重大的革命。此前,从亚当·斯密到李嘉图、从萨伊到约翰·穆勒到马歇尔,经济学始终立足于对社会经济生活作规范的分析,而不是要强加给它某种意志;这种局面当然也与自由竞争的经济形态的一帆风顺有关。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似乎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不容置辩的理由,而经济学似乎也忽然发现了某种新的角色,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风行使这一切变成了现实,并且在今天看来还成为不可交易的传统。但是冷静地看,这场经济学革命算不得辉煌,其得其失,是很值得讨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 经济学家 显学 十九世纪 经济学革命 罗斯福新政 约翰·穆勒 三十年代 自由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阿·马歇尔庸俗政治经济学说的主要特点
12
作者 刘涤源 彭明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10-17,共8页
(一)阿·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年)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垄断资产阶级的辩护士,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中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英美早期庸俗经济学和当代庸俗经济学之间,起着承先启后的... (一)阿·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年)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垄断资产阶级的辩护士,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中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英美早期庸俗经济学和当代庸俗经济学之间,起着承先启后的桥梁作用。马歇尔开始讲授政治经济学是在1868年剑桥圣约翰学院设立的道德科学特别讲座,他被聘为讲师,主要讲授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歇尔 庸俗政治经济学 庸俗经济学 经济学说 约翰·穆勒 供求均衡价格 价值论 《经济学原理》 垄断资产阶级 主要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