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子代数SU_q(4)SU_q(2)SU_q(2)的约化系数
1
作者 羊亚平 于祖荣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15-421,共7页
本文利用类张量的方法和广义q拉卡(Racah)分解引理,计算了(2)的约化系数,并得到了递推公式,一些约化标量因子的数值在表中列出.
关键词 量子代数 约化系数 类张量
全文增补中
利用近红外扩散相关谱同时测量生物样品光学特性和动态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德田 吕恒星 +5 位作者 高鹏 李生福 朱礼国 彭其先 李泽仁 赵剑衡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9-394,共6页
由于近红外光对于大多数生物样品具有较高的穿透深度,因此近红外光谱技术广泛用于生物医学、化工、食品安全以及农产品等领域的无损检测,但是多局限于生物样品的光学性质测量,即光吸收测量.利用最新研制的近红外光扩散相关谱系统和采用... 由于近红外光对于大多数生物样品具有较高的穿透深度,因此近红外光谱技术广泛用于生物医学、化工、食品安全以及农产品等领域的无损检测,但是多局限于生物样品的光学性质测量,即光吸收测量.利用最新研制的近红外光扩散相关谱系统和采用脂肪乳作为生物样品的替代物,同时测量了国产30%脂肪乳的光学特性和动态特性,约化散射系数约为303 cm^-1 ,吸收系数约为0. 037 cm^-1 ,30%脂肪乳稀释为0. 85%(体积比)浓度后的布朗扩散系数约为8. 40 × 10^- 9 cm^2 /s,根据Stokes-Einstein 关系可推算出脂肪乳的颗粒半径约为253 nm;研究了脂肪乳随时间演化特性,在七天时间内约化散射系数上升106%,布朗扩散系数下降到63%,研究表明利用近红外扩散相关谱系统的光强衰减可以获得生物样品的光学特性(约化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利用光强随时间的波动可以获得生物样品的动态特性(布朗扩散系数),因此能够更加准确的测量生物样品的性质变化,为生物样品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近红外光谱 近红外扩散相关谱 布朗扩散系数 吸收系数 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空间分辨漫反射无损测量生物组织的光学参量
3
作者 许棠 张春平 +3 位作者 王新宇 张连顺 祁胜文 田建国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16,共5页
利用空间分辨漫反射光确定生物组织的光学参量进行了实验研究 ,分别用光纤探测器和 CCD无损测量了半无限大生物组织 (牛脂肪和牛肉 )表面的漫反射光的径向分布 .由漫射方程对漫反射光强的相对分布值作非线性拟合确定了生物组织的吸收系... 利用空间分辨漫反射光确定生物组织的光学参量进行了实验研究 ,分别用光纤探测器和 CCD无损测量了半无限大生物组织 (牛脂肪和牛肉 )表面的漫反射光的径向分布 .由漫射方程对漫反射光强的相对分布值作非线性拟合确定了生物组织的吸收系数和约化散射系数 ,所得结果与国外报道的绝对测量法测量的结果相比 ,其差别小于 9.4 % .研究结果表明 ,光纤测量和 CCD测量有较好的一致性 ,而 CCD探测具有测量准确、简单和快捷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组织 无损测量 光生物物理学 光纤 CCD 空间分辨漫反射无损测 散射系数 吸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的光学特性及其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含水率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谢丹丹 郭文川 +1 位作者 高梦杰 刘大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6,共6页
为了解水果的光学特性及其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含水率的关系,本实验采用单积分球技术搭建光学特性测量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验证;进而以‘红颜’、‘甜香’和‘章姬’草莓为对象,测定950~1650 nm波长范围内草莓的光吸收系数μa和约化散... 为了解水果的光学特性及其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含水率的关系,本实验采用单积分球技术搭建光学特性测量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验证;进而以‘红颜’、‘甜香’和‘章姬’草莓为对象,测定950~1650 nm波长范围内草莓的光吸收系数μa和约化散射系数μ’s,分析光学参数与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含水率间的关系;建立基于光学参数谱预测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含水率的偏最小二乘模型。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μa和μ’s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8.23%和3.71%;整个波长范围内,μa在975、1197 nm和1411 nm波长处存在峰值,而μ’s基本随波长的增大而减小;草莓的μa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负相关,而与含水率呈正相关,且吸收峰处出现相关系数极值;基于μa谱所构建模型具有最好的预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rp=0.815、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s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1.153%)和含水率(rp=0.757、RMSEP=1.280%)的能力,说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含水率主要影响草莓的吸收特性,基于吸收特性可以更好地预测草莓的内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吸收系数 散射系数 可溶性固形物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黑斑病的光学特性检测方法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江梦薇 兰维杰 +5 位作者 屠康 彭菁 白冰瑶 张丽 宋丽军 潘磊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21-330,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冬枣果实黑斑病过程中光学特性的变化,并筛选出病害检测的特征波长。采用单积分球检测系统结合反向倍加(IAD)算法测定冬枣果实在黑斑病过程中短-中波近红外区域(900~1650 nm)内光学吸收和散射特性,通过光学特性与品质指... 本研究旨在探究冬枣果实黑斑病过程中光学特性的变化,并筛选出病害检测的特征波长。采用单积分球检测系统结合反向倍加(IAD)算法测定冬枣果实在黑斑病过程中短-中波近红外区域(900~1650 nm)内光学吸收和散射特性,通过光学特性与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获得特征波长,最后通过近红外光谱对特征波长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黑斑病的发展,冬枣果实的失重率和a^(*)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L^(*)、可溶性固形物及叶绿素含量则随贮藏时间下降。冬枣果实的吸收系数(μa)和约化散射系数(μs')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μa和μs'分别在1400~1650和900~1360 nm与病害程度(病斑面积)和部分品质指标(失重率、L^(*)、a^(*)、可溶性固形物和叶绿素)呈现高度相关。与全波长和基于算法获得的特征波长模型相比,基于光学特性优选的10个特征变量建立的冬枣黑斑病判别模型效果最佳,建模集和预测集总体正确率分别达到92.53%和92.35%,证明了短-中波近红外光学信号识别不同病害程度冬枣果实的潜力及基于光学特性优选的特征波长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黑斑病 光学特性 短-中波近红外 特征波长 吸收系数 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散射图像小麦叶片叶绿素检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翠红 张小娟 +1 位作者 朱大洲 王成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9-462,共4页
为了实现叶绿素含量的无损检测研究,采用激光后向散射图像技术来测量小麦叶片光学特性参量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利用670nm和970nm的半导体激光器和视频成像系统获得了小麦叶片的激光后向散射图像,通过漫反射理论分析了叶... 为了实现叶绿素含量的无损检测研究,采用激光后向散射图像技术来测量小麦叶片光学特性参量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利用670nm和970nm的半导体激光器和视频成像系统获得了小麦叶片的激光后向散射图像,通过漫反射理论分析了叶片组织表面的漫射光分布和在这两个波长下绿叶、黄叶、干叶的激光后向散射图像的变化特征,取得了其光学特性参量数据(约化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并与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值建立对应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小麦叶片的光学特性参量与叶绿素相对含量值呈现线性相关,其中利用约化散射系数建立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值预测模型中,预测集样本的相关系数为0.9095,预测均方根误差为5.9;利用吸收系数建立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值预测模型中,预测集样本的相关系数为0.8366,预测均方根误差为7.5,说明激光后向散射图像技术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是可行的。这一结果对激光散射图像实现农作物长势诊断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后向散射图像 散射系数 吸收系数 叶绿素 叶绿素相对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ameter Estimation with Constraints Based on Variational Method
7
作者 施闻明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0年第1期105-108,共4页
The accuracy of parameter estimation is critical when digitally modeling a ship. A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 with constraints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variational method. Performance functions and constraint equa... The accuracy of parameter estimation is critical when digitally modeling a ship. A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 with constraints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variational method. Performance functions and constraint equations in the variational method are constructed by analyzing input and output equations of the system. The problem of parameter estimation was transformed into a problem of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The parameter estimation equation was analyzed in order to get an optimized estimation of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Lagrange multiplication operato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producing a higher precision when identifying parameters. It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value in areas of application such as system identification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parameter estimation variational method CONSTRAI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