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解读
1
作者
申富英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5-90,共6页
以往对福克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其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反奴隶制、反资本主义工商文明、博爱等主题上,尽管有学者对他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作过一些探讨,但多集中在叙事功能层面;尽管有学者探讨过福克纳小说的反奴隶制、反暴力倾向,但少有人...
以往对福克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其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反奴隶制、反资本主义工商文明、博爱等主题上,尽管有学者对他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作过一些探讨,但多集中在叙事功能层面;尽管有学者探讨过福克纳小说的反奴隶制、反暴力倾向,但少有人将此研究与后殖民主义批评结合起来。事实上,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可以用后殖民主义的视角进行诠释,因为在被北方征服和占领后,美国南方文化与后殖民地文化的处境有许多相似之处,福克纳在他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系列中所关注的问题也与后殖民主义者所关注的问题不谋而合。后殖民主义者往往把复兴或编造民族神话作为复兴民族文化遗产、再现被压抑的民族历史记忆和重新建构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途径,宣扬在现实中要通过忍耐和牺牲以洗清民族历史上的罪孽,并认为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是与殖民文化“商讨”和“杂交”。福克纳在他的小说中创造了约克纳帕塔法神话,目的在于复兴南方传统文化,再现南方被压抑的历史记忆,重新建构南方人的文化身份,宣扬通过个人忍耐和牺牲洗清南方在历史上的罪过,并暗示南方文化的出路是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的“商讨”和“杂交”,即南方人应当继承南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收北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并对南方和北方文化中的不合理因素予以抵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约克纳帕塔法
神话
后殖民主义
传统文化
文化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学疆界中的社会变迁与人的心理结构——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和莫言的文学疆界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綦天柱
胡铁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6-131,共6页
文学疆界是作家人为虚构而成的文学地理,意在通过对现实疆界的解构来重构文学的神话王国并以此构成对现实社会和人的心理结构进行反思的文学虚拟世界。美国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系列作品构成了其文...
文学疆界是作家人为虚构而成的文学地理,意在通过对现实疆界的解构来重构文学的神话王国并以此构成对现实社会和人的心理结构进行反思的文学虚拟世界。美国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系列作品构成了其文学疆界,再现了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南方人既向往新世界的到来又留恋昔日南方的矛盾心理,并以其文学疆界中虚构的神话世界解析了美国社会转型时期南方人的心理结构;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莫言受福克纳的影响,以其故乡记忆为基础,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疆界"高密东北乡",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象征性地表现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心理结构。两位文学大师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度里构建出的文学疆界,虽然处于不同的文学思潮中,但在"和而不同"的原则下,却均在其文学疆界中表现出作家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和政治责任感,在形成文学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形成了意识形态的政治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疆界
福克纳
约克纳帕塔法
莫言
高密东北乡
影响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被定义世界的质疑——笛安论
3
作者
霍艳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5年第4期52-57,共6页
作为精神故乡的龙城 在笛安的小说里,有一个反复出现的地名——龙城。对笛安来说,这个叫做"龙城"的世界"是我的,我创造的","我所有偏爱的人物的故乡,都是这里"。这个龙城,正是笛安致力虚构的精神乡土,"我描述了我看见的那些画面...
作为精神故乡的龙城 在笛安的小说里,有一个反复出现的地名——龙城。对笛安来说,这个叫做"龙城"的世界"是我的,我创造的","我所有偏爱的人物的故乡,都是这里"。这个龙城,正是笛安致力虚构的精神乡土,"我描述了我看见的那些画面——有时候颜色浓烈,有时候带着气味和温度,偶尔,还有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芳
活色生香
贞节牌坊
约克纳帕塔法
郑东
张抗抗
南方社会
苏童
莫言
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福克纳作品中的象征主义运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周莹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Z期46-47,共2页
作为美国文学的主要代表者,威廉·福克纳以其"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而享誉世界文坛。在其作品中,福克纳除了独创性地运用了"意识流"、"多角度"、"对位式结构"手法外,毫无疑义地还包括了...
作为美国文学的主要代表者,威廉·福克纳以其"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而享誉世界文坛。在其作品中,福克纳除了独创性地运用了"意识流"、"多角度"、"对位式结构"手法外,毫无疑义地还包括了对象征手法的娴熟运用及创新。本文以福克纳的部分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为例,详细分析了其作品中的象征手法的特点、意义和作用,并对其使用象征手法进行创作的社会因素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约克纳帕塔法
世系
象征
意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代与福克纳创作视角比较
被引量:
5
5
作者
黎明
《外国语文》
1999年第3期14-18,共5页
关键词
福克纳
创作视角
约克纳帕塔法
威塞克斯小说
资本主义
近代文明
《喧哗与骚动》
中短篇小说
美国南方
亨察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解读
1
作者
申富英
机构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5-90,共6页
文摘
以往对福克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其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反奴隶制、反资本主义工商文明、博爱等主题上,尽管有学者对他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作过一些探讨,但多集中在叙事功能层面;尽管有学者探讨过福克纳小说的反奴隶制、反暴力倾向,但少有人将此研究与后殖民主义批评结合起来。事实上,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可以用后殖民主义的视角进行诠释,因为在被北方征服和占领后,美国南方文化与后殖民地文化的处境有许多相似之处,福克纳在他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系列中所关注的问题也与后殖民主义者所关注的问题不谋而合。后殖民主义者往往把复兴或编造民族神话作为复兴民族文化遗产、再现被压抑的民族历史记忆和重新建构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途径,宣扬在现实中要通过忍耐和牺牲以洗清民族历史上的罪孽,并认为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是与殖民文化“商讨”和“杂交”。福克纳在他的小说中创造了约克纳帕塔法神话,目的在于复兴南方传统文化,再现南方被压抑的历史记忆,重新建构南方人的文化身份,宣扬通过个人忍耐和牺牲洗清南方在历史上的罪过,并暗示南方文化的出路是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的“商讨”和“杂交”,即南方人应当继承南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收北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并对南方和北方文化中的不合理因素予以抵制。
关键词
福克纳
约克纳帕塔法
神话
后殖民主义
传统文化
文化杂交
Keywords
Faulkner
Yoknapatawpha myths
Post-colonialism
Cultural tradition
Cultural hybridity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学疆界中的社会变迁与人的心理结构——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和莫言的文学疆界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綦天柱
胡铁生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6-131,共6页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美国文学研究"(CSC97822032)
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莫言研究:域外影响与自主创新"(2014B26)
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美国文学中的中国他者形象流变研究"(L14AWW001)
文摘
文学疆界是作家人为虚构而成的文学地理,意在通过对现实疆界的解构来重构文学的神话王国并以此构成对现实社会和人的心理结构进行反思的文学虚拟世界。美国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系列作品构成了其文学疆界,再现了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南方人既向往新世界的到来又留恋昔日南方的矛盾心理,并以其文学疆界中虚构的神话世界解析了美国社会转型时期南方人的心理结构;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莫言受福克纳的影响,以其故乡记忆为基础,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疆界"高密东北乡",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象征性地表现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心理结构。两位文学大师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度里构建出的文学疆界,虽然处于不同的文学思潮中,但在"和而不同"的原则下,却均在其文学疆界中表现出作家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和政治责任感,在形成文学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形成了意识形态的政治美学价值。
关键词
文学疆界
福克纳
约克纳帕塔法
莫言
高密东北乡
影响与创新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被定义世界的质疑——笛安论
3
作者
霍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出处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5年第4期52-57,共6页
文摘
作为精神故乡的龙城 在笛安的小说里,有一个反复出现的地名——龙城。对笛安来说,这个叫做"龙城"的世界"是我的,我创造的","我所有偏爱的人物的故乡,都是这里"。这个龙城,正是笛安致力虚构的精神乡土,"我描述了我看见的那些画面——有时候颜色浓烈,有时候带着气味和温度,偶尔,还有声音"。
关键词
夏芳
活色生香
贞节牌坊
约克纳帕塔法
郑东
张抗抗
南方社会
苏童
莫言
郑南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福克纳作品中的象征主义运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周莹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Z期46-47,共2页
文摘
作为美国文学的主要代表者,威廉·福克纳以其"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而享誉世界文坛。在其作品中,福克纳除了独创性地运用了"意识流"、"多角度"、"对位式结构"手法外,毫无疑义地还包括了对象征手法的娴熟运用及创新。本文以福克纳的部分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为例,详细分析了其作品中的象征手法的特点、意义和作用,并对其使用象征手法进行创作的社会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福克纳
约克纳帕塔法
世系
象征
意识流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代与福克纳创作视角比较
被引量:
5
5
作者
黎明
机构
重庆师范专科学校英语系
出处
《外国语文》
1999年第3期14-18,共5页
关键词
福克纳
创作视角
约克纳帕塔法
威塞克斯小说
资本主义
近代文明
《喧哗与骚动》
中短篇小说
美国南方
亨察尔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解读
申富英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文学疆界中的社会变迁与人的心理结构——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和莫言的文学疆界为例
綦天柱
胡铁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被定义世界的质疑——笛安论
霍艳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福克纳作品中的象征主义运用
周莹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哈代与福克纳创作视角比较
黎明
《外国语文》
199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