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过敏性紫癜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建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725-2726,共2页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的变化,了解其血液的高凝和纤溶亢进的变化。方法对35例急性期HSP患儿及16例健康儿童采血,采用胶乳凝集试验检测D-...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的变化,了解其血液的高凝和纤溶亢进的变化。方法对35例急性期HSP患儿及16例健康儿童采血,采用胶乳凝集试验检测D-二聚体和FDP,并测定PT、KPTT。结果 HSP患儿35例,D-二聚体检测阳性13例,FDP检测阳性12例,阳性率分别为37.1%和34.3%;对照组16例中,D-二聚体和FDP检测均为阴性。两组D-二聚体、FD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98和7.17,P<0.01);PT和K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2和0.478,P>0.05)。结论 D-二聚体和FDP的升高是HSP高凝和纤溶活性增强较灵敏的标志,其检测对合理应用抗凝治疗及改善预后等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凝血酶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对共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瑞霞 曹勇军 +3 位作者 童彤 张艳林 刘慧慧 刘春风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8期626-633,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水平的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对共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移行的影响。方法以Transwell膜为载体,建立原代培养的兔主动脉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共培养体系。应用不同浓度的(0g/L、0.5g/L、1.5g/L、3.0g/L、4.5g/L...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水平的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对共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移行的影响。方法以Transwell膜为载体,建立原代培养的兔主动脉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共培养体系。应用不同浓度的(0g/L、0.5g/L、1.5g/L、3.0g/L、4.5g/L和6.0g/L)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干预共培养体系,观察共培养体系中平滑肌细胞的蛋白合成(bicinchoninic acid,BCA法)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免疫印迹法)的表达,通过Transwell膜装置和细胞刮伤模型观察平滑肌细胞的趋化和迁移。结果较高浓度的纤维蛋白原(≥3.0g/L)可明显促进平滑肌细胞的蛋白合成、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以及趋化迁移;纤维蛋白从0.5g/L起就可明显促进平滑肌细胞的蛋白合成。1.5~4.5g/L的纤维蛋白可明显上调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浓度过高的纤维蛋白(6.0g/L)反而抑制其表达。3.0~6.0g/L的纤维蛋白显著促进平滑肌细胞趋化,从1.5g/L起纤维蛋白就可明显加强平滑肌细胞的迁移过程;在0.5~6.0g/L之间,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平滑肌细胞蛋白合成、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和移行。结论一定浓度的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可以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其趋化迁移过程,从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肌细胞 平滑肌 增殖细胞核抗 趋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深静脉血栓治疗过程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裂解产物的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古兴元 陈志坚 吴建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076-3078,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深静脉血栓(acute deep venous thrombosis,ADVT)治疗过程中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和FBG裂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变化规律。方法:测定了86例ADVT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诊断即时、溶栓24h... 目的:研究急性深静脉血栓(acute deep venous thrombosis,ADVT)治疗过程中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和FBG裂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变化规律。方法:测定了86例ADVT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诊断即时、溶栓24h、溶栓72h、溶栓7d以及溶栓第14天)D-二聚体(D-Dimer,D-D)、FBG和FDP含量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结果:经F检验,诊断即时及治疗24h血清D-D水平高于72h、7d以及14d(P<0.05);治疗24h、72h以及7d的血清FDP水平高于诊断即时以及14d(P<0.05)。经t检验,和诊断即时、治疗24h以及72h相比较,治疗7d以及14d的血清FBG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经sperman分析,ADVT血清FBG和FDP负相关(r=-0.78,P<0.05)。血清FBG基础水平≥4.5g/L者血栓完全消散百分率低(P<0.05)。结论:联合检测D-D、FBG和FDP可能有助于判断ADVT病理生理状态和评估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黄连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排泄率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游甦 刘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3期1184-1185,共2页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uFDP)排泄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给予现行糖尿病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治疗,并在治疗期间保持治疗方案不变;治疗组在此...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uFDP)排泄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给予现行糖尿病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治疗,并在治疗期间保持治疗方案不变;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连素片0.3g口服,3次/d,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uFDP、经肌酐矫正后的uFDP排泄率(uFDP/Cr)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BG、uFDP及uFDP/Cr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的黄连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uFDP排泄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黄连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肽药物先导结构的发现与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明 王超 彭师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6-512,共7页
本文综述了 (1)以纤维蛋白 β链降解产物ARPAK及γ链与GPⅡb/Ⅲa结合的关键序列RGD为基础发展新先导结构 ,例如对ARPAK优化导致的优秀溶栓寡肽GRPAK和QRPAK以及RGD序列对血栓的靶向性认识导致的杂交肽 ;(2 )针对ARPAK、GRPAK及QRPAK的... 本文综述了 (1)以纤维蛋白 β链降解产物ARPAK及γ链与GPⅡb/Ⅲa结合的关键序列RGD为基础发展新先导结构 ,例如对ARPAK优化导致的优秀溶栓寡肽GRPAK和QRPAK以及RGD序列对血栓的靶向性认识导致的杂交肽 ;(2 )针对ARPAK、GRPAK及QRPAK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导致的酶稳定性高的环肽以及酶稳定性高且可紫外监测的含咔啉羧酸伪肽先导结构 ;(3)依据ARPAK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发现的超短肽先导结构RPAK和PAK ;(4 )计算机辅助的构象分析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肽类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分子结构 分子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动脉血栓栓塞误诊7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陶英 李志忠 +4 位作者 刘双 张京梅 黄觊 王苏 高玉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80-982,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肺动脉血栓栓塞(肺栓塞)的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老年肺栓塞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老年肺栓塞误诊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肌钙蛋白Ⅰ、血气分析、D-二聚体、胸部X线及其他影像等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老年肺动脉血栓栓塞(肺栓塞)的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老年肺栓塞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老年肺栓塞误诊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肌钙蛋白Ⅰ、血气分析、D-二聚体、胸部X线及其他影像等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 70例老年肺栓塞患者中,临床表现胸闷、呼吸困难57例(81.4%),胸痛27例(38.6%),咳嗽15例(21.4%),晕厥13例(18.6%),误诊疾病主要为冠心病46例(65.7%),心功能不全7例(10.0%),肺部感染5例(7.1%),慢性阻塞性肺病3例(4.3%),脑梗死3例(4.3%)。肺栓塞临床分类大面积1 9例,次大面积37例,小面积14例。结论老年肺栓塞多合并基础疾病,患者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心电图的改变、肌钙蛋白I及心肌酶的升高、胸部X线浸润阴影为误诊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误诊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肺炎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血气分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下肢骨折围手术期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冯莉 韩昊 +3 位作者 赵兴山 孙华毅 赵莉 蒋协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7-979,共3页
目的分析创伤性下肢骨折围手术期并发肺动脉血栓栓塞(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10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创伤性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7352例,其中合并肺栓塞患者37例。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肺栓塞发生的临床... 目的分析创伤性下肢骨折围手术期并发肺动脉血栓栓塞(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10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创伤性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7352例,其中合并肺栓塞患者37例。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肺栓塞发生的临床特点。结果 37例患者肺栓塞发病时间为创伤骨折后5~30 d,平均1 5 d。发病距离手术时间为即刻~15 d。4例(10.8%)猝死;14例(37.8%)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及呼吸困难。14例(37.8%)患者心电图显示典型S_ⅠQ_ⅢT_Ⅲ,22例(59.5%)患者仅出现Q_Ⅲ或S_Ⅰ心电图改变。动脉血气分析显示,9例(24.3%)PaO_2<60 mm Hg(1 mm Hg=0.133 kPa),1 9例(51.4%)PaCO_2<40 mm Hg。D-二聚体:5例(13.5%)<0.5 mg/L,7例(1 8.9%)0.5~1.0 mg/L,25例(67.6%)>1.0 mg/L。结论肺栓塞是创伤性下肢骨折围手术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特点缺乏特异性。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浆D-二聚体是临床诊断便捷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骨折 腿损伤 手术中并发症 血气分析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CT血管成像形态学特征与血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晶 金鑫 +3 位作者 张兴华 张燕 吴珂 杨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6-449,454,共5页
目的评价主动脉壁内血肿(IMH)患者 CT 血管成像(CTA)形态学指标与 D-二聚体(DD)水平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 43 例 CTA 初诊为 IMH 急诊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记录 24 h 内 DD 最大值,测量并计算 IMH 的形态学指标,分析上述... 目的评价主动脉壁内血肿(IMH)患者 CT 血管成像(CTA)形态学指标与 D-二聚体(DD)水平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 43 例 CTA 初诊为 IMH 急诊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记录 24 h 内 DD 最大值,测量并计算 IMH 的形态学指标,分析上述指标与 DD 水平及年龄校正后 DD 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DD 与病变长度(r=0.582,P<0.01)、血肿截面积比(r=0.534,P<0.01)、IMH 容积指数(IMH 长度×血肿横截面积/1000)(r=0.615,P<0.01)呈中度正相关。经年龄校正后,上述指标仍与 DD 呈中度正相关。以 DD 诊断容积指数>100 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 0.777(95% CI 0.640~0.914),最佳截断点为 1.37 μg/ml,相应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100.0%、55.2%。结论 DD 水平与 IMH 形态学指标存在正相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示 IMH 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急性病 血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在诊断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9
作者 郭银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304-305,共2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所收肝硬化剔除不符合标准者共有83例入组,据螺旋CT增强扫描是否合并PVT分为血栓组和对照组,观测其D-二聚体水平。结果血栓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所收肝硬化剔除不符合标准者共有83例入组,据螺旋CT增强扫描是否合并PVT分为血栓组和对照组,观测其D-二聚体水平。结果血栓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可提示门静脉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形成 门静脉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