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ournal of Hepatology|内皮细胞POFUT1通过抑制纤维蛋白原合成控制损伤诱导的肝纤维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坤禹 季慧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37-1537,共1页
肝窦内皮细胞(LSEC)中的NOTCH信号调节肝纤维化,POFUT1是NOTCH信号的重要调节因子。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的He等研究了LSEC表达的POFUT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者用产生内皮特异性POFUT1敲除小鼠,并通过慢性四氯化碳暴露或胆总... 肝窦内皮细胞(LSEC)中的NOTCH信号调节肝纤维化,POFUT1是NOTCH信号的重要调节因子。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的He等研究了LSEC表达的POFUT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者用产生内皮特异性POFUT1敲除小鼠,并通过慢性四氯化碳暴露或胆总管结扎诱导实验性肝纤维化。肝脏样本通过ELISA、组织学、电子显微镜、免疫染色和RNA原位杂交进行评估。分离LSEC和肝星状细胞(HSC),通过RNA测序、qPCR和蛋白质印迹进行基因表达分析。采用来自LSEC培养物的上清液处理HSC,研究LSEC和HSC之间的信号传导串扰。分析来自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个体的肝脏单细胞RNA测序数据集,以评估在小鼠研究中观察到的基因表达变化的临床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院 肝窦内皮细胞 实验性肝纤维 胆总管结扎 临床相关 纤维蛋白 POF 蛋白质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虫丸对非胰岛素依赖型Ⅳ期糖尿病肾病Ⅷ因子相关抗原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魏连波 栗德林 +4 位作者 叶任高 袁钢 马志刚 栾图 栾明一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黄虫丸对非胰岛素依赖型Ⅳ期糖尿病肾病 (DN)Ⅷ因子相关抗原 (vWF :Ag)、纤维蛋白原 (Fbg)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Ⅳ期DN患者 60例 ,用美国IL公司生产ACL 2 0 0自动凝血机检测vWF :Ag、Fbg的变化 ,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目的 :探讨大黄虫丸对非胰岛素依赖型Ⅳ期糖尿病肾病 (DN)Ⅷ因子相关抗原 (vWF :Ag)、纤维蛋白原 (Fbg)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Ⅳ期DN患者 60例 ,用美国IL公司生产ACL 2 0 0自动凝血机检测vWF :Ag、Fbg的变化 ,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用大黄虫丸 ,对照组用潘生丁干预治疗 ,观察大黄虫丸对Ⅳ期DN患者血vWF :Ag、Fbg的影响。结果 :Ⅳ期DN患者血vWF :Ag、Fbg含量显著增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1 )。用大黄虫丸治疗后 ,vWF :Ag、Fbg浓度显著降低 (P <0 .0 5 ;P <0 .0 0 5) ,明显优于潘生丁组。 结论 :大黄虫丸能显著降低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vWF :Ag、Fbg含量 ,改善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大黄Zhe虫丸 Ⅷ因子相关 纤维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红外相关光谱研究熟度对肌原纤维蛋白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万红兵 李海鹏 +6 位作者 雷元华 谢鹏 张松山 丰永红 刘璇 王欢 孙宝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82-2086,共5页
熟度是指牛排烹煮到可食用的程度,是影响牛排的适口性和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肌原纤维蛋白是肌肉中一类重要的盐溶性结构蛋白群,其热凝胶特性与肉品品质密切相关。加热是使生肉变熟的关键工艺,近年来,国内外在加热过程对肌原纤维蛋... 熟度是指牛排烹煮到可食用的程度,是影响牛排的适口性和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肌原纤维蛋白是肌肉中一类重要的盐溶性结构蛋白群,其热凝胶特性与肉品品质密切相关。加热是使生肉变熟的关键工艺,近年来,国内外在加热过程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及其结构变化影响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在熟度对牛肉蛋白结构影响研究方面却鲜有报道。为了探究熟度对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影响及其变化机理,在现代红外光谱分析的基础上,将ATR-FTIR技术与二维相关光谱相结合,利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光谱和二维相关光谱动态跟踪熟制过程蛋白结构变化规律,说明蛋白在烹饪过程的主要变化,为揭示熟度引起的蛋白构象变化机理和西餐牛排烹饪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1700~1500 cm^(-1)波数范围内,熟度对肌原纤维蛋白特征吸收峰强度影响显著,从特征峰强度变化趋势可见,肌原纤维蛋白特征峰强度呈阶段性变化:第一阶段,从对照组到一分熟,特征峰强度下降,属于加热初期;第二阶段,从一分熟到五分熟,特征峰强度无显著变化,属于加热中期;第三阶段,从五分熟到过熟,特征峰强度继续减弱,属于加热后期;同步谱分析结果表明,在1650,1640,1556和1540 cm^(-1)附近出现自相关峰,且自相关峰两两之间的交叉峰均为正交叉峰,说明这些自相关峰对于熟度变化较为敏感,且峰强度与蛋白烹饪熟度之间呈正相关;由自相关峰光谱强度顺序可以看出,五分熟是蛋白温度敏感区变化的转折点,在从对照组到五分熟的烹饪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的温度敏感重点区域位于酰胺Ⅱ带,而在从五分熟到过熟的烹饪过程中,蛋白的温度敏感重点区域位于酰胺Ⅰ带的α-螺旋结构。得到的这些由熟度变化引起的肌原纤维蛋白分子结构动态变化的微观信息,可为西餐牛排烹饪工艺过程控制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度 纤维蛋白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二维红外相关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纤维蛋白-2干扰诱导小鼠视网膜病变及其可能的机制
4
作者 张瑞雪 蒋文君 +3 位作者 郭大东 石永伟 毕宏生 温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8-805,共8页
目的探索潜伏转化生长因子-β结合蛋白(LTB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细胞周期素D2(CCND2)在原纤维蛋白-2(FBN2)缺陷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将27只8周龄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探索潜伏转化生长因子-β结合蛋白(LTB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细胞周期素D2(CCND2)在原纤维蛋白-2(FBN2)缺陷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将27只8周龄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载体组和FBN2干扰组,每组9只。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空载体组和FBN2干扰组右眼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3μl空载体和3μl携带sh-FBN2干扰质粒的腺相关病毒(AAV)。于注射后4周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全视野视网膜电图(ERG)检测视网膜结构形态和功能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视网膜FBN2蛋白表达分布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视网膜中FBN2、LTBP-1、TGF-β2及CDK2、CCND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注射后4周,OC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和空载体组相比,FBN2干扰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不规则,出现高密度反射区。全视野ERG结果显示,与空载体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FBN2干扰组Rod-a、Rod-b、Max-a、Max-b波形振幅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FBN2表达在视网膜全层,FBN2干扰组中FBN2荧光强度均弱于正常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正常对照组、空载体组和FBN2干扰组小鼠FBN2荧光强度分别为16.21±2.21、15.57±3.63和5.32±1.06,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03,P<0.05),其中FBN2干扰组FBN2蛋白荧光强度较空载体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载体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FBN2干扰组LTBP-1、TGF-β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FBN2、CDK2、CCND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TBP-1、TGF-β2升高以及G1/S期相关蛋白CDK2、CCND2降低参与FBN2缺陷型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2 相关病毒 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原纤维蛋白-2(FBN2)重组蛋白对FBN2缺陷型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5
作者 张瑞雪 蒋文君 +3 位作者 郭大东 石永伟 毕宏生 温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原纤维蛋白-2(FBN2)重组蛋白对FBN2缺陷型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取SPF级C57BL/6J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FBN2敲减组、FBN2重组蛋白组,每组8只小鼠,取右眼作为实验眼。入组后,正常对照组小...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原纤维蛋白-2(FBN2)重组蛋白对FBN2缺陷型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取SPF级C57BL/6J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FBN2敲减组、FBN2重组蛋白组,每组8只小鼠,取右眼作为实验眼。入组后,正常对照组小鼠不进行干预,阴性对照组小鼠玻璃体内注射3μL空载体(1 mg·L^(-1)),FBN2敲减组及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玻璃体内注射3μL腺相关病毒(AAV)(1 mg·L^(-1)),4周后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玻璃体内注射3μL FBN2重组蛋白(1 mg·L^(-1))。采用视网膜电图(ERG)视觉电生理仪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仪分别检测小鼠视网膜Rod-b、Max-a波振幅和视网膜结构变化;RT-PCR、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视网膜中FBN2、微原纤维相关糖蛋白(MAGP-2)、Ⅰ型胶原蛋白(COL1)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ERG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FBN2敲减组和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视网膜ERG Rod-b、Max-a波振幅均变小(均为P<0.05);与FBN2敲减组相比,FBN2重组蛋白组视网膜ERG Rod-b、Max-a波振幅均明显增加(均为P<0.05)。OCT检测结果显示,与FBN2敲减组相比,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组织结构恢复正常,光反射变规则。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FBN2敲减组相比,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视网膜组织FBN2 mRNA表达明显升高,COL1、MAGP-2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FBN2敲减组相比,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视网膜组织FBN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COL1、MAGP-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FBN2重组蛋白可以弥补FBN2缺陷型视网膜病变小鼠FBN2内源性缺失,通过调控COL1、MAGP-2表达可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2 重组蛋白 视网膜病变 纤维相关蛋白-2 Ⅰ型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脂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4
6
作者 胡泽平 王邦宁 +3 位作者 刘敏 骆志刚 陈大年 曹海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 探讨C 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g)和脂蛋白(a) [Lp(a)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39例ACS患者和33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血CRP、Fig和Lp(a)浓度,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同时检测冠心病其他常见危险因子并和... 目的 探讨C 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g)和脂蛋白(a) [Lp(a)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39例ACS患者和33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血CRP、Fig和Lp(a)浓度,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同时检测冠心病其他常见危险因子并和CRP、Fig、Lp(a)一起作Lo 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CS组血CRP和Fig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 .05);ACS组和SAP组血Lp(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只有CRP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CRP和Fig在AC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Lp(a)与ACS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纤维蛋白 蛋白(a) Logistic回归分析 C-反应蛋白(CRP) 相关 Lp(a) 稳定性心绞痛 血CRP 显著性差异 ACS 危险因子 同时检测 SAP ACS 冠心病 统计学 步研究 患者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及血脂成分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非罪犯血管病变进展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马茜钰 张金鹏 +3 位作者 张兆元 彭石 王姣 张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71-776,共6页
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脂成分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非罪犯血管病变(NCCLs)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接受首次PCI治疗,并于2020年12月31日前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 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脂成分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非罪犯血管病变(NCCLs)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接受首次PCI治疗,并于2020年12月31日前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的210例患者(两次手术至少间隔6个月以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NCCLs是否进展分为进展组(n=99)和非进展组(n=111),同时根据进展组患者NCCLs进展程度再分为三个亚组:轻度进展组(n=42)、中度进展组(n=35)、重度进展组(n=22)。比较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轻、中、重度进展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分析Fib及血脂成分与NCCLs进展的相关性,以及影响NCCLs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在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心力衰竭、入院血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平均年龄大于非进展组,且糖尿病患者多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血浆Fib、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高于非进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NCCLs病变程度增加,血浆Fib、TG、LDL-C、non-HDL-C在轻、中、重度进展组中逐渐升高,而血浆HDL-C逐渐降低,但在各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TC、LDL-C、non-HDL-C、D-二聚体与NCCLs进展呈正相关,且Fib与TC、LDL-C、non-HDL-C也呈正相关。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可作为NCCLs进展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284、1.052、0.293。结论血浆Fib及血脂成分与NCCLs进展相关,且Fib与部分血脂成分也存在相关性,但Fib不是NCCL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 血脂 冠状动脉 非罪犯血管病变 进展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腺相关病毒介导原纤维蛋白-2基因干扰对小鼠视网膜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瑞雪 蒋文君 +4 位作者 石永伟 丁捷 许静 温莹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06-811,共6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腺相关病毒(AAV)介导原纤维蛋白-2(FBN2)基因干扰进行基因敲低对小鼠视网膜的影响。方法54只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AAV组。正常对照组小鼠正常饲养,阴性对照组和AAV组小鼠右眼玻璃...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腺相关病毒(AAV)介导原纤维蛋白-2(FBN2)基因干扰进行基因敲低对小鼠视网膜的影响。方法54只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AAV组。正常对照组小鼠正常饲养,阴性对照组和AAV组小鼠右眼玻璃体内分别注射3μL阴性病毒或AAV。于注射后2周、3周、4周利用共焦扫描激光检眼镜(SLO)、视网膜电图(ERG)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眼底变化、视功能变化,并测量视网膜外核层(ONL)厚度,同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ELISA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中FBN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LO检测结果显示,AAV组小鼠玻璃体内注射后2周视网膜开始出现黄白色沉积物,并保持至实验结束。OCT检测结果显示,AAV组小鼠出现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光带不规则、点状高密度反射区;注射后2周、3周、4周,AAV组小鼠视网膜ONL厚度均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ERG检测结果显示,注射后2周、3周、4周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AAV组小鼠视网膜Rod-b、Max-a波振幅均明显变小(均为P<0.05)。RT-PCR、ELISA检测结果显示,注射后2周、3周、4周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AAV组小鼠视网膜中FBN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AAV介导FBN2基因干扰进行基因敲低可以引发小鼠视网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病毒 纤维蛋白-2 玻璃体内注射 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变化对鸭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童今柱 娄鹏祥 +3 位作者 吴晓龄 范远景 刘培志 李怀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8期162-167,共6页
[目的]探究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变化与鸭肉品质的关系。[方法]采用水浴、微波、红外3种加热方式处理鸭肉,并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的结构性质(羰基含量、巯基含量、二级结构)以及鸭肉品质指标(pH、颜色、持水性、质构)进行测定。[结果]随着温... [目的]探究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变化与鸭肉品质的关系。[方法]采用水浴、微波、红外3种加热方式处理鸭肉,并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的结构性质(羰基含量、巯基含量、二级结构)以及鸭肉品质指标(pH、颜色、持水性、质构)进行测定。[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硬度、白度值(L~*)、羰基值、无规卷曲呈显著上升的趋势(P<0.05),红度值(a~*)、持水力、蛋白质二级结构(α螺旋)呈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硬度与α螺旋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弹性与无规卷曲呈正相关(P<0.01),L~*值与持水力呈负相关(P<0.01),a~*值与羰基值呈负相关(P<0.01)。[结论]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变化对鸭肉品质产生明显的影响,表现在肌原纤维二级结构变化即α螺旋下降、无规卷曲上升导致鸭肉硬度和弹性上升,羰基值上升导致a~*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肉 纤维蛋白 结构性质 品质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纤维蛋白原对急诊外伤致创伤性凝血病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朱悚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93-698,共6页
目的:探讨人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对急诊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严重创伤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是否创伤性凝血病分为凝血病组(80例)和非凝血病组(20例)。比较凝血病组... 目的:探讨人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对急诊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严重创伤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是否创伤性凝血病分为凝血病组(80例)和非凝血病组(20例)。比较凝血病组和非凝血病组患者收住后第1个24h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低体温及低灌注发生率等指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的相关因素。将80例创伤性凝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诊疗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给予人FIB,比较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及治疗后的临床用血量、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D-二聚体水平降低(P<0.05),FIB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的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输注量、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 nplasma,FFP)输注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性凝血病患者PT>18s(r=0.623,P=0.024)、APTT>60s(r=0.722,P=0.018)、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15s(r=0.719,P=0.033)与ISS评分呈正相关。碱缺失(basedeficit,BD)≥6(OR=3.678,95%CI=1.065~9.417)、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8(OR=5.299,95%CI=1.122~8.711)和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OR=0.982,95%CI=0.971~0.996)是严重创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人FIB可有效改善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病死率、缩短ICU时间,创伤性凝血病与创伤严重程度、合并休克、低体温和重型颅脑损伤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 创伤性凝血病 凝血功能 疗效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肌球蛋白、波形纤维蛋白和热休克蛋白70在肝癌转移亚细胞中表达上调 被引量:14
11
作者 叶丽虹 秦宵然 +5 位作者 张晓东 齐众 钱令嘉 侯志波 王洪辉 徐少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4-249,共6页
建立并应用人H74 0 2肝癌细胞SCID鼠肿瘤转移模型 ,从转移肺组织经原代细胞培养 ,筛选并建立转移亚细胞系M H74 0 2 ,进而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肿瘤转移相关蛋白 .通过二维电泳技术检测 ,比较M H74 0 2细胞和亲本H74 0 2细胞的总蛋白 ... 建立并应用人H74 0 2肝癌细胞SCID鼠肿瘤转移模型 ,从转移肺组织经原代细胞培养 ,筛选并建立转移亚细胞系M H74 0 2 ,进而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肿瘤转移相关蛋白 .通过二维电泳技术检测 ,比较M H74 0 2细胞和亲本H74 0 2细胞的总蛋白 ,从多个差异蛋白质点中选择出 3个在M H74 0 2细胞中表达明显上调的蛋白质点进行ESI QUAD TOF质谱分析 ,并在MSDB公共蛋白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比较和分析鉴定 .初步确定这 3个蛋白质分别为原肌球蛋白 (tropomyosin) ,波形纤维蛋白 (vimentin)和热休克蛋白 70 (heatshock 70protein ,HSP70 ) .这些蛋白质参与细胞骨架构成、蛋白质折叠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等许多正常生理活动 ,并有报道原肌球蛋白和波形纤维蛋白与肿瘤转移有关 .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发现 ,在肝癌转移亚细胞M H74 0 2中 ,原肌球蛋白、波形纤维蛋白和热休克蛋白 70表达明显上调 ,进一步揭示它们在肿瘤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蛋白质组学 肿瘤转移相关蛋白 肌球蛋白 波形纤维蛋白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及解冻处理对肌原纤维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刁小琴 关文婷 +3 位作者 张瑛 云波 黎亚 关海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3-157,共5页
研究不同的冻结温度(-18℃和-50℃)和解冻方式(微波解冻、空气解冻及4℃解冻)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含量和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冻结温度与解冻方式下,肌原纤维蛋白的含量、溶解性、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 研究不同的冻结温度(-18℃和-50℃)和解冻方式(微波解冻、空气解冻及4℃解冻)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含量和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冻结温度与解冻方式下,肌原纤维蛋白的含量、溶解性、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均降低,表面疏水性增加。其中,采用-18℃冻结,微波解冻处理的肌原纤维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其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分别降低了38.7%、16.5%、28.3%、39.6%和17.3%;采用-50℃冻结,4℃解冻的蛋白其含量(6.32%)、溶解性(22.05%)、乳化性(7.89 m2/g)、乳化稳定性(32%)、起泡性(30.95%)及起泡稳定性(62.25%)与其他处理对应的各指标相比,理化特性均保持较好。不同的冷冻和解冻条件下,肌原纤维蛋白各指标之间的变化相互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 解冻 纤维蛋白 理化特性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fgl2凝血酶原酶FRED结构域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凝血活性的鉴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学军 宋善俊 +3 位作者 李永敢 阳文捷 许力 魏华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0-663,共4页
目的建立人fgl2凝血酶原酶纤维蛋白原相关结构域(fibrinogen-related domain,FRED)的原核表达系统,并鉴定表达蛋白的凝血活性。方法应用RT-PCR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扩增fgl2凝血酶原酶FRED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以异丙基-β-D... 目的建立人fgl2凝血酶原酶纤维蛋白原相关结构域(fibrinogen-related domain,FRED)的原核表达系统,并鉴定表达蛋白的凝血活性。方法应用RT-PCR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扩增fgl2凝血酶原酶FRED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重组蛋白表达,重组蛋白经SDS-PAGE电泳和免疫印迹鉴定并用His-Tag柱纯化,以促凝活性(procoagulant activity,PCA)检测鉴定其凝血功能。结果扩增了人fgl2凝血酶原酶FRED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pET-FRED原核表达质粒,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直接促凝血活性。结论建立了人fgl2凝血酶原酶FRED的高效原核表达系统,FRED可能为fgl2凝血酶原酶促凝血的活性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fgl2 纤维蛋白原相关结构域 核表达 促凝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 PLA1/PLA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清昱 杨人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1-673,共3页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当血管壁损伤后参与生理性止血,研究[1]发现异常血小板活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纤维蛋白原受体是血小板表面最为丰富的整合素,它参与整个止血过程,是血小板激活、黏附和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当血管壁损伤后参与生理性止血,研究[1]发现异常血小板活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纤维蛋白原受体是血小板表面最为丰富的整合素,它参与整个止血过程,是血小板激活、黏附和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纤维蛋白原受体主要由2个亚基组成,分别是糖蛋白Ⅱb(GPⅡb)和糖蛋白Ⅲa(GPⅢa)[2]。血小板GPⅡb/Ⅲa可以促使活化后的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及相关的黏附蛋白结合,导致血小板聚集,从而在血栓形成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 冠心病 基因多态性 纤维蛋白受体 相关 GPⅡb/Ⅲa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葛颂 吴亚菲 +2 位作者 刘天佳 孟姝 赵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以及急性期蛋白成分纤维蛋白原(Fg)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不同牙周和心血管健康状态者共95人,分为健康对照(HC)组、牙周炎(MSP)组、冠心病(CHD)组和MSP+CHD组,检测牙周临床指数、血浆Fg质... 目的探讨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以及急性期蛋白成分纤维蛋白原(Fg)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不同牙周和心血管健康状态者共95人,分为健康对照(HC)组、牙周炎(MSP)组、冠心病(CHD)组和MSP+CHD组,检测牙周临床指数、血浆Fg质量浓度和冠心病常规血清学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法分析3种指标间的关系。结果4组研究对象的Fg质量浓度分别为(2.36±0.37)、(3.63±0.73)、(4.08±0.84)和(4.14±0.96)g/L,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MSP组和MSP+CHD组)血浆Fg质量浓度明显高于HC组(P<0.01);排除血压和体重指数的影响后,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发生CHD的可能性高于牙周健康者(OR=2.527,P=0.047)。结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Fg则可能是联系二者的生物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冠心病 相关 纤维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保鲜剂对藏羊肉反复冻融过程中氧化的抑制作用
16
作者 丁红艳 院珍珍 +4 位作者 闫光瑾 高珂 韩丽娟 孙胜男 侯生珍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1-307,共7页
为探究壳聚糖(Chitosan,CHI)、溶菌酶(Lysozyme,LYS)、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对藏羊肉反复冻融过程中脂质氧化和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氧化的抑制作用,对藏羊背最长肌肉喷淋生物保鲜剂后进行五次冻融循环,... 为探究壳聚糖(Chitosan,CHI)、溶菌酶(Lysozyme,LYS)、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对藏羊肉反复冻融过程中脂质氧化和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氧化的抑制作用,对藏羊背最长肌肉喷淋生物保鲜剂后进行五次冻融循环,测定分析冻融过程中样品的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羰基含量、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浊度、溶解度等指标。结果显示,三种生物保鲜剂能有效延缓藏羊肉在冻融过程中脂肪氧化及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的程度。其中,乳酸菌效果最佳。五次冻融循环后,乳酸菌处理组的过氧化值及硫代巴比妥酸值比对照组低2.111 mmol/kg、0.0315 mg/100 g,羰基含量、表面疏水性、浊度比对照组低2.720 nmol/mg蛋白、12.404μg、0.025,巯基含量及溶解度比对照组高0.025 nmol/g、14.25%。综上所述,乳酸菌有效延缓了藏羊肉冻融循环过程中的脂质及肌原纤维蛋白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 乳酸菌 壳聚糖 溶菌酶 冻融循环 脂肪氧化 纤维蛋白氧化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与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纤溶系统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5
17
作者 许骥 华琦 +9 位作者 刘力松 万云高 李东宝 胥照平 姜燕 杨旭 李天德 胡大一 刘荣坤 杨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对比观察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Pro- UK)对全身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114 例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给予不同剂量的Pro UK或尿激酶(UK)进行溶栓。其中Pro -UK 30 mg及40 mg组26 例,50 mg组29例,60 mg组28例;UK组3... 目的 对比观察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Pro- UK)对全身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114 例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给予不同剂量的Pro UK或尿激酶(UK)进行溶栓。其中Pro -UK 30 mg及40 mg组26 例,50 mg组29例,60 mg组28例;UK组31例。观察溶栓前和溶栓开始后2、24、48 h血浆纤溶酶原(PLG)、D 二聚体(D 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以及出血并发症,并于溶栓开始后90 min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Pro UK和UK组溶栓后的血管开通率。结果 各用药组溶栓开始后2 h的PLG及PAI活性较溶栓前显著降低(P<0.01),而D D和t PA活性较溶栓前显著升高(P<0.01);UK组溶栓开始后2 h Fib较溶栓前显著降低(P<0.01),而Pro UK各剂量组Fib降低不明显;以上所有变化在溶栓开始后24 h基本恢复;溶栓开始后2 h Pro UK各剂量组的Fib明显高于UK组(P<0.01),其他时间点各用药组之间的所有观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各用药组之间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和出血并发症均无显著差异;溶栓开始后2 h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组的PAI显著低于未开通组(P<0.01),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UK溶栓后对全身纤溶系统激活较明显,与UK比较Pro -UK对全身纤溶系统无明显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尿激酶 心肌梗死患者 纤溶系统 组织型纤溶酶激活物(t-PA) 急性 纤溶酶激活物抑制物 纤溶酶(PLG) 梗死相关血管 出血并发症 冠状动脉造影 T-PA活性 D-二聚体 纤维蛋白 PAI活性 溶栓前 Fib 对比观察 不同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D-二聚体和FIB对非血栓塞性疾病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罗兆冰 农朝赞 +1 位作者 黄丽冰 温百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8-862,共5页
目的:探讨年龄、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原(FIB)对非血栓塞性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4年1月至8月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凝血项目检测病例1384例。其中,400例健康体检非血栓塞性病例作为对照组;57例临床确诊血栓塞性病例... 目的:探讨年龄、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原(FIB)对非血栓塞性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4年1月至8月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凝血项目检测病例1384例。其中,400例健康体检非血栓塞性病例作为对照组;57例临床确诊血栓塞性病例作为血栓塞组;927例D-Dimer水平超出正常范围的非血栓塞性病例作为研究组。收集各组病例的诊断、治疗、年龄信息以及血浆D-Dimer和FIB的检测结果。比较分析三组病例年龄、DDimer和FIB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使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拟合生成新的联合因子,研究组和血栓塞组分组利用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非血栓塞性疾病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栓塞组、研究组患者的年龄、DDimer、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进一步比较分析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年龄、D-Dimer水平显著低于血栓塞组,FIB则显著高于血栓塞组(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年龄与D-Dimer的相关系数高于对照组和血栓塞组(P<0.01);血栓塞组FIB与D-Dimer负相关系数最高(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浆D-Dimer、FIB独立预测非血栓塞性疾病的AUC值分别是0.726、0.735、0.611。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年龄、D-二聚体、FIB拟合生成新的联合因子,联合预测非血栓塞性疾病的AUC值最大,为0.832,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是0.572、0.070。结论: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年龄、FIB升高及多种非血栓塞性疾病相关,年龄、D-二聚体、FIB联合对非血栓塞性疾病有一定预测价值,但联合模型特异度低,临床需结合其他信息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纤维蛋白 年龄 相关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腌牛肉加工过程中蛋白质变化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伏慧慧 马雪莲 +4 位作者 普莉雯 王念念 袁湖川 黄桂芳 王庆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3-230,共8页
以原料期、腌制期、风干期、发酵中期、发酵后期、成熟期的干腌牛肉为研究对象,对产品色泽、质构、游离氨基酸含量及蛋白质变化进行测定,以期明确干腌牛肉加工过程中蛋白质氧化、降解及结构变化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腌牛肉色... 以原料期、腌制期、风干期、发酵中期、发酵后期、成熟期的干腌牛肉为研究对象,对产品色泽、质构、游离氨基酸含量及蛋白质变化进行测定,以期明确干腌牛肉加工过程中蛋白质氧化、降解及结构变化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腌牛肉色泽呈暗红,硬度、胶着性、咀嚼性、黏性和回复性呈显著增加(P<0.05)趋势;加工过程中肌浆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羰基含量显著增加(P<0.05)、巯基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原料期相比,成熟期的羰基含量分别增加了53.51%、36.83%,巯基含量减少了40.70%、49.27%;SDS-PAGE凝胶电泳图谱显示蛋白质在加工过程中均发生显著降解;拉曼光谱分析表明,蛋白质结构由有序向无序变化。加工过程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以谷氨酸、赖氨酸和天冬氨酸增长最显著(P<0.05),分别增长了51.38%、42.77%、42.47%;相关性分析显示,干腌牛肉色泽与咀嚼性、黏性、羰基、巯基、α-螺旋、β-转角具有显著相关性,蛋白质氧化、降解使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产品的食用品质。综上所述,干腌牛肉加工过程中蛋白质生化变化对产品品质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腌牛肉 蛋白质变化 肌浆蛋白 纤维蛋白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相关指标在关节假体周围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小宇 叶勇裕 +5 位作者 潘柏祺 胡玄韬 郑霖力 陈蔚深 张紫机 盛璞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7,共10页
[目的]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是目前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尽管许多标志物在PJI的诊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早期的诊断仍然缺乏金标准。本研究旨在探讨凝血相关指标与全关节置换术(TJA)患者术后发生PJI的关系。[方法]我们进行... [目的]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是目前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尽管许多标志物在PJI的诊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早期的诊断仍然缺乏金标准。本研究旨在探讨凝血相关指标与全关节置换术(TJA)患者术后发生PJI的关系。[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在201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接受了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的总共2517例患者(2394例初次置换,87例无菌翻修,36例PJI)。我们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比PJI组、初次置换和无菌翻修组之间凝血相关指标的差异。应用观察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凝血相关指标在PJI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纳入的指标包括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容(PCT),PLT/MPV,PLT/PDW和PLT/PCT。与其他凝血相关指标相比,FGB水平升高与PJI发生风险密切相关。PJI组与初次置换组相比,FBG的最佳诊断界值为4.53 g/L,诊断敏感性为47.22%,特异性为93.07%;与翻修组比,FBG的最佳诊断界值为4.44 g/L,诊断敏感性为47.22%,特异性为95.40%。ROC曲线分析提示FBG具有中度诊断效能,表明其为PJI诊断的潜在标志物。[结论]FBG水平与PJI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可在临床中作为诊断PJI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血浆纤维蛋白 凝血相关指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