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纤维蛋白原与前白蛋白比率与胃癌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盼兴 王海江 +3 位作者 刘家煌 朱梦珂 李啸文 车向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9-573,共5页
目的确认术前纤维蛋白原与前白蛋白比率(FPR)是否为胃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并分析FPR与胃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404例接受胃癌根... 目的确认术前纤维蛋白原与前白蛋白比率(FPR)是否为胃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并分析FPR与胃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404例接受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胃癌患者的临床数据,研究FPR与胃癌患者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通过ROC曲线分析方法获得FPR的最佳截断点为15.0,将胃癌患者分为低FPR组(FPR<15.0)和高FPR组(FPR≥15.0)。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贫血、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术前FPR是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及术前FPR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Ⅰ~Ⅱ期与Ⅲ期胃癌患者中,低FPR组患者均比高FPR组患者的预后好(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于高FPR组患者,低FPR组患者的年龄较小,男性比例较高,术前贫血比例较低,肿瘤直径较小及TNM分期较早(P<0.05)。结论术前FPR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本研究为其应用于预测胃癌患者的长期预后提供了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与前白蛋白比率 胃癌 预后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值联合纤维蛋白原与前白蛋白比值预测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
2
作者 杨晓东 邓丽丽 刘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5-620,共6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联合纤维蛋白原与前白蛋白比值(FPR)预测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3.0... 目的:探讨治疗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联合纤维蛋白原与前白蛋白比值(FPR)预测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检查,记录ADC值;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纤维蛋白原和前白蛋白水平,并计算FPR,FPR=纤维蛋白原水平/前白蛋白水平。根据肿瘤是否发生进展,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肿瘤最大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与肛门距离、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良好组患者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的治疗前ADC值显著降低,FPR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ADC值与FPR呈显著负相关关系(t=-0.282,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ADC值预测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22(95%CI:0.744~0.900),敏感度为82.1%,特异度为66.7%,临界值为0.94;FPR预测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49(95%CI:0.768~0.930),敏感度为82.1%,特异度为79.4%,临界值为25.88;ADC值联合FPR预测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24(95%CI:0.877~0.971),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85.3%。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与低水平ADC值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17.441,P<0.001);高水平与低水平FPR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28.997,P<0.001)。结论:治疗前ADC值与FPR对预测直肠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低水平ADC值和高水平FRP的患者术后转移、复发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纤维蛋白原与蛋白比值 生存分析 预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预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
3
作者 张联庆 王超 +1 位作者 周起嘉 刘振兴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纤维蛋白原/白蛋白(FAR)比值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搜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就诊并首次接受治疗的8...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纤维蛋白原/白蛋白(FAR)比值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搜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就诊并首次接受治疗的84例LEASO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均进行足部CT灌注成像及下肢CT血管成像(CTA)检查,记录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达峰时间(TTP);检测患者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及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对患者采用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术后1年内定期随访并评估支架内再狭窄情况。结果:84例LEASO患者中,1年内再狭窄者39例,畅通者45例。与畅通组患者相比,再狭窄组患者的BF、BV、足背动脉血管内径显著降低,Tmax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LEASO患者的术前血FAR为1.21±0.21,显著高于畅通组患者(1.03±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3,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F、BV、足背动脉血管内径、Tmax、FAR联合预测LE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AUC为0.920(0.852~0.98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2%和91.1%。结论: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FAR比值与LE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有关,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支架内再狭窄 CT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流动力学参数 纤维蛋白/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全身炎症反应指数联合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对肾癌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何瑞宝 杨雷 +3 位作者 李波 蒲麟龙 何卫阳 汤召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9-1164,共6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及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albumin ratio,FAR)对肾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影响,将两者及其联合重新分组,探索与肾癌预后的价值。方法...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及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albumin ratio,FAR)对肾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影响,将两者及其联合重新分组,探索与肾癌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进行肾癌部分切除及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治疗且病理确诊为肾恶性肿瘤的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最终纳入的200例患者的临床数据。利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术前外周血中SIRI及FAR的最佳截点值,分别为1.30;0.10。较高肿瘤分期、高截点评分、高SIRI、高FAR与预后OS显著相关(P<0.05),是影响肾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糖尿病,性别,体质指数等与OS无关(P>0.05);采用Kaplan-Meier分析绘制生存曲线,进行Cox回归单多因素分析。结果:肾癌患者是否是肾透明细胞癌,较高肿瘤分期,截点评分、SIRI、FAR与预后OS显著相关(P<0.05),是影响肾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糖尿病,性别,体质指数等与OS无关(P>0.05),进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FAR、SIRI、截点评分中,只有FAR是肾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HR-8.461(2.104~34.028)]。结论:高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是肾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与全身炎症反应指数相比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纤维蛋白原与蛋白比值 肾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坛紫菜多糖对微冻南美白对虾仁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和结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唐柏蛟 杨贤庆 +5 位作者 潘创 魏涯 杨少玲 赵永强 陈胜军 许加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151,共8页
该研究通过探讨坛紫菜多糖浸泡的南美白对虾仁在微冻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特性和结构特性的变化规律,从蛋白质角度揭示坛紫菜多糖抗冻保鲜的潜在机制。将虾仁分别用5 mg/mL坛紫菜多糖,蒸馏水(空白对照)和5 mg/mL焦磷酸钠(阳性对照)浸... 该研究通过探讨坛紫菜多糖浸泡的南美白对虾仁在微冻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特性和结构特性的变化规律,从蛋白质角度揭示坛紫菜多糖抗冻保鲜的潜在机制。将虾仁分别用5 mg/mL坛紫菜多糖,蒸馏水(空白对照)和5 mg/mL焦磷酸钠(阳性对照)浸泡处理后于-3℃微冻贮藏,每5 d测定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坛紫菜多糖浸泡虾仁可显著延缓总巯基含量下降,防止羰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上升,阻碍平均粒径增加和Zeta电位绝对值的下降(P<0.05),抑制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和聚集。圆二色光谱分析表明,坛紫菜多糖显著抑制肌原纤维蛋白α-螺旋相对含量的降低(P<0.05)。内源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坛紫菜多糖能缓解肌原纤维蛋白中发色基团暴露,维持蛋白空间结构稳定性。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坛紫菜多糖能保持虾肌肉组织微观结构的完整性。该研究为坛紫菜多糖作为新型绿色无磷抗冻保鲜剂添加到水产品冷冻过程中保护蛋白质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多糖 南美对虾 纤维蛋白 微冻 蛋白氧化 蛋白结构 抗冻保鲜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对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雅芳 李娇 +2 位作者 李思 王美娟 魏丽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652,共6页
目的 评估冠心病(CH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RAR)和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与冠状动脉疾病(CAD)严重程度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不同糖代谢状态下RAR和FAR与CAD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天津市人民医... 目的 评估冠心病(CH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RAR)和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与冠状动脉疾病(CAD)严重程度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不同糖代谢状态下RAR和FAR与CAD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心脏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CHD患者577例,其中CAD多支病变组412例,CAD单支病变组165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实验室相关检查并计算RAR和FAR;分别以RAR和FAR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RAR和FAR对CHD患者CAD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AR和FAR是CAD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74,95%CI:1.348~2.593,P=0.000;OR=1.737,95%CI:1.486~2.377,P=0.000)。在不同糖代谢状态下,RAR是糖尿病患者CAD严重程度的最高危险因素(OR=2.828,95%CI:1.157~7.145),而FAR在糖尿病患者CAD发生风险预测中处于相对较低影响(OR=2.217,95%CI:1.533~5.570)。ROC曲线分析显示,RAR(AUC=0.776,95%CI:0.731~0.821,P=0.000)和FAR(AUC=0.725,95%CI:0.676~0.774,P=0.000)对CHD患者CAD严重程度具有预测价值。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HD患者血清RAR和FAR水平与MACE呈正相关(P<0.001)。结论 RAR和FAR是CHD患者CAD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RAR对CHD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CAD严重程度更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红细胞分布宽度/蛋白比值 纤维蛋白/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预后的新型标志物:术前外周血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率 被引量:5
7
作者 邵胜利 陈颖铭 +1 位作者 严涵鹏 冯永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9-254,274,共7页
目的研究术前炎性指标对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胃肠外科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38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术前1周内的血液... 目的研究术前炎性指标对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胃肠外科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38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术前1周内的血液检测及术后病理结果。以ROC曲线最大约登指数确定研究指标的最佳截止点,并将患者分为高和低水平两组,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不同研究组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临床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函数曲线,Log-rank用于检验生存函数。结果相对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率(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和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率(FAR)更具诊断效能,PLR与癌胚抗原(CEA)水平、肿瘤位置、肿瘤大小、错配修复状态相关,FAR与患者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肿瘤分期相关,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PLR、FAR及肿瘤分期与无病生存期(DFS)相关,患者年龄及FAR与总生存期(OS)相关。更高的FAR与较差的DFS及OS相关,升高的PLR提示较短的DFS,但PLR在OS中只观察到了边缘效应(P=0.052)。结论FAR、PLR与结直肠癌的预后相关。FAR对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纤维蛋白蛋白比率 预后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纤维蛋白原与血浆白蛋白比值与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磊 王黎昭 +3 位作者 时飞宇 刘改霞 胡晨浩 佘军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5-762,共8页
目的探究术前纤维蛋白原与血浆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以明确凝血功能及营养状态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 目的探究术前纤维蛋白原与血浆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以明确凝血功能及营养状态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7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647例直肠癌患者按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的术前FAR水平的最佳截点值分为高水平FAR组与低水平FAR组。分析直肠癌患者术前FAR不同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并使用C指数及校准图评价列线图预测效能。结果术前FAR水平对直肠癌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771,最佳截点值为0.092,约登指数为0.446。术前不同水平FAR直肠癌患者年龄、T分期、N分期、TNM分期、血清中癌胚抗原(CEA)及糖链抗原(CA1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不同FAR水平的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术前FAR水平(≥0.092,HR=3.298,95%CI:2.365~4.600,P<0.001)、年龄(≥60岁,HR=2.110,95%CI:1.479~3.012,P<0.001)、TNM期(Ⅲ期,HR=6.743,95%CI:2.771~16.771,P<0.001)、分化程度(低分化,HR=1.639,95%CI:1.104~2.432,P=0.014)、术前CA19-9水平(≥37,HR=2.205,95%CI:1.529~3.180,P<0.001)以及术后未行辅助放化疗(HR=1.792,95%CI:1.294~2.480,P<0.001)是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将多因素结果纳入R语言构建直肠癌患者OS、DFS列线图,C指数分别为0.781,95%CI:0.749~0.815;0.754,95%CI:0.693~0.760,列线图1、3、5年OS、DFS校准图均展现了较好的拟合度。结论术前高水平FAR是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与TNM分期等病理因素相互补充作为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指标,为患者术后长期管理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预后 纤维蛋白原与血浆蛋白比值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白蛋白、胆碱脂酶、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与慢性乙型肝炎病理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晓霖 杨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77-378,共2页
目的明确前白蛋白(PAB)胆碱脂酶(CHE)、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肝脏病理分组的关系。方法检测41例CHB患者血清PAB、CHE及血浆PT、FIB的水平,并与肝活检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进行对照研究... 目的明确前白蛋白(PAB)胆碱脂酶(CHE)、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肝脏病理分组的关系。方法检测41例CHB患者血清PAB、CHE及血浆PT、FIB的水平,并与肝活检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随着炎症程度加重,PAB、CHE、FIB逐渐下降,且各炎症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T逐渐延长,但G2组与G1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纤维化程度加重,PAB、CHE、FIB亦逐渐下降,PT逐渐延长,各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AB、CHE、PT及FIB与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均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PAB、CHE、PT及FIB是反映CHB病理损害良好的实验室指标,临床定期检测对判断CHB肝组织病理分级与调整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蛋白 胆碱脂酶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胶对南美白对虾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孙乐常 周典颖 +4 位作者 杜瀚 翁凌 缪松 刘光明 曹敏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2-50,共9页
为探究魔芋胶(konjac glucomannan,KGM)对南美白对虾肌原纤维蛋白(shrimp myofibrillar protein,SMP)凝胶性能的影响,将KGM与SMP按不同比例(1∶50、1∶20、1∶10)进行复配制备复合凝胶体系SK50、SK20、SK10,通过测定表面疏水性、内源性... 为探究魔芋胶(konjac glucomannan,KGM)对南美白对虾肌原纤维蛋白(shrimp myofibrillar protein,SMP)凝胶性能的影响,将KGM与SMP按不同比例(1∶50、1∶20、1∶10)进行复配制备复合凝胶体系SK50、SK20、SK10,通过测定表面疏水性、内源性荧光、浊度及粒径、流变学、红外光谱、蛋白变化及凝胶微观结构,研究复合体系的凝胶特性变化。结果表明,SMP及SMP-KGM复合体系的表面疏水性、浊度及粒径随着KGM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流变学分析表明SMP及SMP-KGM复合体系均出现剪切稀化现象,且SK20的G’值最高,其凝胶的结构稳定性最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SMP及SMP-KGM复合体系组的光谱特征带相似,表明无明显的基团生成。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KGM的加入并没有引起蛋白条带的明显变化,相较于未加热组,加热后样品中肌球蛋白重链、副肌球蛋白以及肌动蛋白的条带明显减弱,说明加热能促使三者发生热聚合反应。扫描电镜与分形维数分析表明,随着KGM添加量的增加,形成了致密有序的凝胶。结果表明,一定量的KGM添加能有效提升虾糜的凝胶特性,提高虾糜类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对虾 纤维蛋白 魔芋胶 凝胶特性 流变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前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在疾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11
作者 邓红 张良 +3 位作者 王红颜 黄美姣 魏锦 邹兴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2-768,共7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比值(AFR)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4月至2021年3月的DLBCL患者资料,将至少完成4周期R-CHOP或R-CHOP样化疗方案且资料完整的111例初诊患者纳... 目的:探讨治疗前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比值(AFR)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4月至2021年3月的DLBCL患者资料,将至少完成4周期R-CHOP或R-CHOP样化疗方案且资料完整的111例初诊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及随访数据,根据患者治疗前AFR及随访截止时的生存状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初步判断AFR对疾病进展和生存结局的预测价值,进一步分析AFR与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无进展生存(PFS)及总体生存(OS)情况的相关性,最后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PFS及OS的因素。结果:ROC曲线显示,治疗前AFR水平对DLBCL患者的PFS和OS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6(P=0.039)和0.666(P=0.004),最佳预测截断值均为9.06;相较于高AFR(≥9.06)组,低AFR(<9.06)组患者有更高比例的Lugano分期Ⅲ-Ⅳ期(P<0.001)、乳酸脱氢酶增高(P=0.007)及伴B症状的患者(P=0.038)。对患者进行中期疗效评估,高AFR组患者总体治疗反应率为89.7%,显著高于低AFR组患者的62.8%(P=0.001);中位随访时间18.5(3-77)个月,高AFR组患者的中位PFS未达到,显著优于低AFR组的17个月(P=0.009);高AFR组患者的中位OS未达到,亦显著优于低AFR组患者的47个月(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FR<9.06是影响患者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_(PFS)=2.047,P=0.039;HR_(OS)=4.854,P=0.001)。结论:治疗前AFR对初诊DLBCL患者的疾病预后具有较好的判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蛋白/纤维蛋白比值 疾病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4、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杰 孟凡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495-2500,共6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脱乙酰基酶4(histone deacetylase 4,HDAC4)、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albumin ratio,FAR)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循环中的水平及预后价值,以及二者联合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 目的探讨组蛋白脱乙酰基酶4(histone deacetylase 4,HDAC4)、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albumin ratio,FAR)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循环中的水平及预后价值,以及二者联合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17例NSCLC患者(肺癌组),50例肺部良性疾病者(参照组),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HDAC4水平,并检测三组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癌胚抗原等水平,比较三组HDAC4、FAR水平的差异性,分析HDAC4、FAR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联及两者在NSCLC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结果FAR、HDAC4在NSCLC患者循环中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HDAC4、FAR与TNM分期和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HDAC4联合FAR在非小细胞诊断中AUC为0.782,敏感性59%,特异性96%。生存分析表明较高的HDAC4、FAR预示着更短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log-rank检验,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DAC4、FAR、远处转移、手术治疗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DAC4、FAR在NSCLC患者循环中升高,HDAC4联合FAR在肺癌诊断中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且较高HDAC4、FAR的NSCLC患者预后较差,二者有望作为评价NSCLC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脱乙酰基酶4 纤维蛋白/蛋白 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食管鳞癌患者血清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对预后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新 王铮 +1 位作者 卢万里 赵高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1-37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鳞癌患者血清白蛋白/纤维蛋白原(A/F)比值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72例原发性食管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A/F比值分为高A/F组(A/F比值>12.00,n=51)与低A/F组(A/F比值≤12.00,n=21),对比低A/F组与高A/...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鳞癌患者血清白蛋白/纤维蛋白原(A/F)比值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72例原发性食管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A/F比值分为高A/F组(A/F比值>12.00,n=51)与低A/F组(A/F比值≤12.00,n=21),对比低A/F组与高A/F组的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采用K-M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ROC曲线分析A/F比值预测预后价值。结果:低A/F组与高A/F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术前白蛋白、术前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A/F组的2 a生存率低于高A/F组,而中位生存时间短于高A/F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F比值预测术后生存的AUC(95%CI)为0.998(0.993~1.000),敏感度100.00%,特异度98.00%。结论:原发性食管鳞癌患者A/F比值下降与病理进程、预后具有一定关系,可将其作为预后评估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食管鳞癌 生存时间 蛋白/纤维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白獭兔兔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炼红 王琳琳 +2 位作者 简文素 汪平 张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36-143,151,共9页
为了研究不同诱导因素对川白獭兔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特性的影响并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之上,以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肌原纤维蛋白浓度、离子强度和pH为影响因素,以蛋白凝胶硬度、弹性及持水性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 为了研究不同诱导因素对川白獭兔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特性的影响并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之上,以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肌原纤维蛋白浓度、离子强度和pH为影响因素,以蛋白凝胶硬度、弹性及持水性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试验,建立了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与离子强度的交互作用对凝胶硬度有显著影响,肌原纤维蛋白浓度与pH的交互作用对凝胶硬度和持水性也有显著影响,离子强度与pH的交互作用对凝胶硬度和弹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得到的最佳诱导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6.30%、肌原纤维蛋白浓度51.0 mg/mL、离子强度0.67 mol/L、pH6.8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硬度为508.435 g、弹性0.337、持水性0.896。本研究优化的最佳工艺所制凝胶特性较好,可为獭兔肉的加工利用提供一定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獭兔肉 纤维蛋白 热诱导 凝胶制备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合并妊娠1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永学 金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8-318,共1页
1病例报告患者,21岁,G1P0。因停经15周,外院行人工流产术前检查发现凝血功能异常,于2009年2月18日转诊我院。平素月经规律,经期5天,周期35天,月经量多,末次月经为2008年11月4日,停经50天查尿HCG(+)。入院前1周出现自发性阴道流血3次... 1病例报告患者,21岁,G1P0。因停经15周,外院行人工流产术前检查发现凝血功能异常,于2009年2月18日转诊我院。平素月经规律,经期5天,周期35天,月经量多,末次月经为2008年11月4日,停经50天查尿HCG(+)。入院前1周出现自发性阴道流血3次,量少,暗褐色。近期出现刷牙时牙龈出血。既往皮肤破损处止血时间长,不易止血;无血尿、黑便,无鼻衄等症状。无肝炎病史,无输血史,近期未服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血症 合并妊娠 发性 凝血功能异常 止血时间 2009年 病例报告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对南美白对虾剥壳效果和肌原纤维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肖杰 黄卉 +7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岑剑伟 潘创 魏涯 赵永强 郝淑贤 林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8-35,共8页
采用不同方法(酶、冷冻和冰盐)对南美白对虾进行预处理,比较处理后虾壳可剥性及剥壳后虾仁质构,分析肌原纤维蛋白的理化指标和结构变化,探究预处理辅助剥壳效果及其对南美白对虾肌原纤维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冷冻和冰盐处理相比,3.5 ... 采用不同方法(酶、冷冻和冰盐)对南美白对虾进行预处理,比较处理后虾壳可剥性及剥壳后虾仁质构,分析肌原纤维蛋白的理化指标和结构变化,探究预处理辅助剥壳效果及其对南美白对虾肌原纤维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冷冻和冰盐处理相比,3.5 h酶处理辅助剥壳的剥壳用功较少,且完全剥壳率与其他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P>0.05);Ca^(2+)-ATPase活力、总巯基与活性巯基含量、内源荧光强度明显低于鲜虾,但除Ca^(2+)-ATPase活力外,降低程度明显不及冷冻和冰盐处理组;其表面疏水性与鲜虾无显著差异(P>0.05),羰基含量与冰盐处理组无显著差异(P>0.0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显示,预处理后肌原纤维蛋白的α-螺旋、β-转角相对含量都无显著变化(P>0.05),但酶和冰盐处理组均出现了β-折叠向无规卷曲的转变。结合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结果可知,冷冻和冰盐处理只改变了蛋白的结构而没有引起SDS-PAGE图谱的变化,酶处理引起了部分大分子质量蛋白质的降解,但虾肉质构特性与冷冻/冰盐处理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剥壳 南美对虾 纤维蛋白 理化性质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6
17
作者 苑和平 赵源征 +5 位作者 朱迎慧 晁志文 周晨光 孙若楠 杨卓滢 何远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预测价值。方法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6年12月~2019年12月诊断颈动脉狭窄并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共116例,根据术后斑块病理组织学...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预测价值。方法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6年12月~2019年12月诊断颈动脉狭窄并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共116例,根据术后斑块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47例和不稳定斑块组69例。分析2组患者基线资料、FAR及其他检验结果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FAR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预测价值。结果不稳定斑块组FAR、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AR(OR=1.448,95%CI:1.216~1.723,P=0.000)、红细胞分布宽度(OR=1.642,95%CI:1.075~2.507,P=0.022)和血尿酸(OR=1.007,95%CI:1.001~1.012,P=0.031)是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FAR、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尿酸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7(95%CI:0.672~0.862,P=0.000),0.709(95%CI:0.608~0.810,P=0.000),0.631(95%CI:0.526~0.736,P=0.017)。FAR的ROC曲线下面积虽高于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血尿酸,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R最佳诊断临界值为0.09,敏感性为84.1%,特异性为66.0%。结论FAR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稳定斑块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 颈动脉疾病 血清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生物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制南美白对虾贮藏过程中的肌原纤维蛋白氧化、滋味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岳宜静 臧明伍 +3 位作者 刘海杰 成晓瑜 赵欣 王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80-189,共10页
以干制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究在加速贮藏条件下其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呈味物质以及滋味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干制南美白对虾的颜色逐渐变成暗褐色;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下降、羰基含量和表面疏... 以干制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究在加速贮藏条件下其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呈味物质以及滋味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干制南美白对虾的颜色逐渐变成暗褐色;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下降、羰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增加,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程度增加;干制虾中次黄苷酸和呈鲜味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甜菜碱、甜味游离氨基酸以及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下降。通过电子舌表征干制南美白对虾滋味变化,发现其鲜味和甜味强度降低,苦味强度增加,咸味强度无明显变化,丰富度先增加后降低。对蛋白氧化和滋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干制南美白对虾蛋白氧化程度与电子舌表征的苦味强度呈正相关,与电子舌表征的鲜味、甜味、咸味强度和丰富度呈负相关。表明短期内贮藏的干制南美白对虾滋味变化差别不大,但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其外观色泽劣变、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加剧、滋味品质下降,本研究为调控南美白对虾贮藏品质提供理论和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对虾 干制 纤维蛋白氧化 滋味 贮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和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邦军 余丹青 +2 位作者 陈纪言 周颖玲 谭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59-2462,共4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冠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于我院住院需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代谢综合征患者85例。按病变支数分多支病变组(≥2支)和非多支病变组(≤1支),按Gen...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冠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于我院住院需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代谢综合征患者85例。按病变支数分多支病变组(≥2支)和非多支病变组(≤1支),按Gensini积分分为严重病变组(>20分)和非严重病变组(0~20分),分析MA和Fib与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相关性。结果多支病变组尿白蛋白/肌酐(ACR)、Fib水平高于非多支病变组(P<0.05)。严重病变组尿ACR、Fib水平、男性、吸烟比例高于非严重病变组,而HDL-C水平低于非严重病变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尿ACR、Fib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378,P=0.000;r=0.327,P=0.002),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337,P=0.002;r=0.286,P=0.008)。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MA对发生多支血管病变、严重冠脉病变有预测价值(B=2.655,P=0.000;B=1.803,P=0.009)。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中,MA是预测冠脉狭窄严重病变的重要的预测指标,Fib也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代谢综合征 微量蛋白尿 纤维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与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窦敏 单迎光 +2 位作者 许建威 李风祥 秦小飞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索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与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相关性,以及对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因心绞痛就诊,存在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目的探索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与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相关性,以及对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因心绞痛就诊,存在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的258例患者。检测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根据结果分为CFR<2.0组和CFR≥2.0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差异。相关性分析确定FAR与CFR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MVD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寻找预测CMVD发生的指标。结果与CFR≥2.0组相比,CFR<2.0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尿酸、C反应蛋白、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FAR显著升高,白蛋白和肌酸激酶显著降低(均为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AR、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与CFR呈显著负相关(r=-0.516、-0.325和-0.485,均为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尿酸、高FAR是CMVD的独立危险因素,高白蛋白是其保护因素(均为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AR、纤维蛋白原预测不合并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CMVD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9(95%CI:0.597~0.716)、0.613(95%CI:0.553~0.61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1.4%、66.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9%、60.6%。结论FAR是不合并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CMV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蛋白比值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