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紫苏中迷迭香酸工艺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董彦莉 刘祺凤 +3 位作者 赵超 田璐洋 张力红 马晶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888-2890,共3页
为了拓宽迷迭香酸的提取方法,对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紫苏(Perilla frutescens)中迷迭香酸的工艺进行了相关研究。优化了纤维素酶添加量、提取液的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NaCl浓度等提取条件。最终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在不加NaCl的条件下... 为了拓宽迷迭香酸的提取方法,对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紫苏(Perilla frutescens)中迷迭香酸的工艺进行了相关研究。优化了纤维素酶添加量、提取液的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NaCl浓度等提取条件。最终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在不加NaCl的条件下,纤维素酶添加量为2.0%、提取液的pH 4.0、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15 min。该方法具有条件温和、产物的提取率高、安全无毒害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生黄芩饮片中黄酮苷元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喻春皓 张萍 王宏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692-17694,17697,共4页
[目的]探讨生黄芩饮片黄酮类化合物的纤维素酶辅助提取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系列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通过高效液相分析以黄酮苷转化成的苷元含量为考核指标,对影响辅助提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水煎煮法比较。[结果]生黄芩... [目的]探讨生黄芩饮片黄酮类化合物的纤维素酶辅助提取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系列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通过高效液相分析以黄酮苷转化成的苷元含量为考核指标,对影响辅助提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水煎煮法比较。[结果]生黄芩黄酮苷元的最佳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工艺为液固比10∶1,酶浓度25 U/g(药材),pH值5.0,温度50℃,提取时间7 h。最佳提取条件下,黄酮苷元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提取率分别为175.04、28.84μmol/g(药材),分别为传统水煎煮法的6.7倍和4.8倍。[结论]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法提取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等转化率高,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 生黄芩饮片 黄酮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藕节多糖工艺优化及其动力学、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占一 赵静 +3 位作者 朱天顺 胡锦钢 赵春林 向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6-842,共7页
目的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藕节多糖工艺,并研究其动力学、热力学。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加酶量、介质p 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对提取期间的动力学、热力学进行分... 目的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藕节多糖工艺,并研究其动力学、热力学。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加酶量、介质p 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对提取期间的动力学、热力学进行分析。结果最佳条件为加酶量0.9%,介质p H 5.0,酶解温度47℃,酶解时间2.5 h,多糖得率为5.86%。加入纤维素酶后,多糖得率、提取速率常数(k)、表面扩散系数(Ds)提高。提取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吸热熵增加,放热熵减小,为自发过程。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藕节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藕节 多糖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 动力学 热力学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提取丁香叶黄酮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黄磊磊 刘佳怡 +2 位作者 王天怡 张庆芬 杨逢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170,共10页
为研究丁香叶中总黄酮的高效提取方法,本文首次采用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法对4种丁香叶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以总黄酮提取得率为指标,单因素实验分析纤维素酶用量、pH、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液料比、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对小叶丁香叶总黄酮... 为研究丁香叶中总黄酮的高效提取方法,本文首次采用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法对4种丁香叶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以总黄酮提取得率为指标,单因素实验分析纤维素酶用量、pH、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液料比、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对小叶丁香叶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并通过体外抗氧化检测丁香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加酶量2%,pH5.5,超声时间40 min,超声功率400 W,乙醇体积分数63%,温度56℃,液料比30:1(mL/g),在该条件下,小叶丁香叶总黄酮提取得率为32.21±0.16 mg/g,与回归模型的预测值32.57 mg/g接近。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种丁香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小叶丁香>暴马丁香>白丁香>紫丁香;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小叶丁香>暴马丁香>紫丁香>白丁香。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法能高效提取丁香叶中的总黄酮,且丁香叶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叶 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提取 总黄酮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法提取竹叶黄酮的传质动力学 被引量:2
5
作者 魏凤玉 陈玮 +1 位作者 方菊 宝呼和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9-784,共6页
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竹叶中的总黄酮类化合物,讨论了温度、原料尺寸、转速及纤维素酶用量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水提和酶提取后样品的细胞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竹叶黄酮的提取动力学符合平板型Fick第二定律,提取过程主要受... 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竹叶中的总黄酮类化合物,讨论了温度、原料尺寸、转速及纤维素酶用量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水提和酶提取后样品的细胞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竹叶黄酮的提取动力学符合平板型Fick第二定律,提取过程主要受内扩散控制;纤维素酶不改变传质动力学机理,它只破坏细胞壁,从而降低扩散阻力使溶质的传质速率和表观扩散系数D′提高。实验还得到了D′与提取温度、竹叶几何尺寸之间的关系,在30~60℃,酶提时的D′为1.95×10 13~6.85×10 13m2·s-1,水提时的D′为1.73×10 13~6.05×10 13m2·s-1;酶提时的活化能Ea为11.853kJ·mol-1,比水提时降低了9.59%。该研究为酶法提取竹叶黄酮的工艺设计及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黄酮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 传质动力学 有效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枣子叶总黄酮纤维素酶-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6
6
作者 曹稳根 李梅梅 +2 位作者 王晴 段红 翟科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40-2845,共6页
目的优化王枣子叶总黄酮纤维素酶-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为影响因素,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考察总黄酮对DPPH·、·... 目的优化王枣子叶总黄酮纤维素酶-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为影响因素,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考察总黄酮对DPPH·、·OH的清除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4%,料液比1∶39,超声功率130 W,超声时间16 min,总黄酮得率为13.92%。总黄酮对DPPH·的清除作用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在0.25 mg/mL时清除率达93.55%,而在0.09 mg/mL时对·OH的清除率达88%。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纤维素酶-超声辅助提取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王枣子叶总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枣子叶 总黄酮 纤维素酶-超声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法 DPPH• •O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陵金丝小枣枣皮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红 万文婷 +3 位作者 岳红霞 徐瑞霞 汪小钤 李玉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0-183,共4页
以市售乐陵金丝小枣枣皮为提取原料,对乐陵小枣枣皮色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优化研究。利用不同浓度的NaOH作为提取剂,分别应用碱液浸提-超声波协同辅助提取法、超声波-纤维素酶辅助碱液提取法、微波-纤维素酶辅助碱液提取法、超声波-微波协... 以市售乐陵金丝小枣枣皮为提取原料,对乐陵小枣枣皮色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优化研究。利用不同浓度的NaOH作为提取剂,分别应用碱液浸提-超声波协同辅助提取法、超声波-纤维素酶辅助碱液提取法、微波-纤维素酶辅助碱液提取法、超声波-微波协同辅助提取法进行正交试验,对比其提取率。结果显示:应用超声波-纤维素酶辅助碱液提取法、碱液浸提-超声波协同辅助提取法和微波-纤维素酶辅助碱液提取法提取率相差不大。基于省时节能的原则,推荐碱液浸提-超声波协同辅助提取法,操作简单方便,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皮色素 碱液提取 超声波辅助提取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 微波辅助提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