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素酶法提取茶多糖 被引量:54
1
作者 傅博强 谢明勇 +2 位作者 周鹏 聂少平 王远兴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2-366,共5页
为了保持茶多糖的活性 ,采用低温水提、酶提二次结合法提取茶多糖 .第一次在 5 0℃、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 1∶1 5、水提取 3 0min ,多糖的提取率为 2 .3 3 % ,粗多糖 (干重 )的提取率为6.82 % ;过滤后 ,滤渣用 pH 4.6的柠檬酸 柠檬酸钠... 为了保持茶多糖的活性 ,采用低温水提、酶提二次结合法提取茶多糖 .第一次在 5 0℃、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 1∶1 5、水提取 3 0min ,多糖的提取率为 2 .3 3 % ,粗多糖 (干重 )的提取率为6.82 % ;过滤后 ,滤渣用 pH 4.6的柠檬酸 柠檬酸钠缓冲液加纤维素酶提取 ,经正交试验确定酶提最佳工艺参数为 5 5℃、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 1∶1 4、酶用量 2 .2 μL/g(以茶叶质量计 ) ,反应时间为1 2 0min ,其多糖的提取率为 0 .64% ,粗多糖 (干重 )的提取率为 1 .1 1 % ,分别占二次总提取量的2 1 .5 %和 1 4.0 % ,而在相同条件下无酶提取 ,提取率仅为 0 .3 9%和 0 .5 6% .相对水提法 ,酶法的多糖提取率分别增加 63 .3 %和 98.9% ,多糖总提取率达 2 .97% ,粗多糖 (干重 )的总提取率为7.93 % .采用酶法提取的茶多糖具有较强抑制α 淀粉酶活力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法 提取 茶多糖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法提取苏子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姜显光 余光景 +1 位作者 姜美玲 陆阳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4期248-249,254,共3页
为探究纤维素酶法对提取苏子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温度为57℃,提取时间为1 h,酶的浓度为0.4 mg/m L,提取次数为3次。纤维素酶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0.40%,相对标准偏差为5.01%,测得苏子叶中黄酮类... 为探究纤维素酶法对提取苏子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温度为57℃,提取时间为1 h,酶的浓度为0.4 mg/m L,提取次数为3次。纤维素酶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0.40%,相对标准偏差为5.01%,测得苏子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1.609 mg/m L。该法比传统碱液提取苏子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提高了3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子叶 黄酮类化合物 纤维素酶法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木糖-纤维素酶法分级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长慧 陈叶福 +3 位作者 张世杰 董健 郭学武 肖东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4期8229-8232,共4页
[目的]对玉米芯木糖-纤维素酶法分级工艺中的稀酸预处理、蒸煮预处理和木聚糖酶解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干燥的玉米芯为原料,先进行稀酸-蒸煮预处理,研究不同因素对木糖得率的影响,然后再对物料进行木聚糖酶酶解。[结果]得到的玉米芯... [目的]对玉米芯木糖-纤维素酶法分级工艺中的稀酸预处理、蒸煮预处理和木聚糖酶解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干燥的玉米芯为原料,先进行稀酸-蒸煮预处理,研究不同因素对木糖得率的影响,然后再对物料进行木聚糖酶酶解。[结果]得到的玉米芯酸预处理优化工艺为:固液比1∶10 g/ml,H2SO40.5%,水浴70℃,处理2.0 h,木糖的损失率为4.72%,木糖酶解得率为30.03%。酸预处理后玉米芯残渣蒸煮预处理条件为:固液比1∶10 g/ml加入水,在120℃预水解2.0 h,蒸煮液木糖得率为54.77%,总酶解得率为69.11%。酶水解条件:pH 5.0,加酶量2 800 IU/g玉米芯,50℃水解36 h,总酶解得率83.41%。[结论]玉米芯蒸煮预处理能提高木糖的得率,单一用稀酸预处理再酶解得到木糖的得率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木糖-纤维素酶法 木聚糖酶 木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和纤维素酶法提取核桃分心木中的黄酮、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邢颖 刘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115,共5页
采用超声波法和纤维素酶法提取核桃分心木中的黄酮和多酚,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分心木中黄酮、多酚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70(g/mL)、乙醇体积分数50%、超声波功率180 W;纤维素酶法提取分心木中黄酮、多酚的最优提... 采用超声波法和纤维素酶法提取核桃分心木中的黄酮和多酚,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分心木中黄酮、多酚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70(g/mL)、乙醇体积分数50%、超声波功率180 W;纤维素酶法提取分心木中黄酮、多酚的最优提取条件为酶质量分数0.4%、料液比1∶60(g/mL)、酶解时间80 min。采用超声波纤维素酶同步提取法得到黄酮、多酚的提取量最高,同时其提取液的DPPH及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也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分心木 超声波和纤维素酶法 黄酮 多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粉碎-纤维素酶法改性竹笋膳食纤维的工艺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娜 柯轶 魏瑜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年第5期6-10,共5页
以竹笋为原料,评价超微粉碎-纤维素酶法对膳食纤维(DF)改性的影响。通过检测竹笋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得率、持水力以及膨胀力,分析超微粉碎法粉碎时间(0~25 s)、纤维素酶浓度(0.1%~0.5%)、酶解时间(30~150 s)、酶解温度(30~55℃)、pH... 以竹笋为原料,评价超微粉碎-纤维素酶法对膳食纤维(DF)改性的影响。通过检测竹笋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得率、持水力以及膨胀力,分析超微粉碎法粉碎时间(0~25 s)、纤维素酶浓度(0.1%~0.5%)、酶解时间(30~150 s)、酶解温度(30~55℃)、pH值(4.5~5.5)对竹笋膳食纤维改性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将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以及样品pH值因素作为自变量,并以样本SDF得率作为响应值,构建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模型,分析竹笋DF改性工艺。结果表明:经超微粉碎竹笋DF的性质与未改性相比显著更优(P<0.05),粉碎时间0~10 s内,随超微粉碎时间的延长,竹笋SDF得率、持水力与膨胀性升高。经超微粉碎处理10 s后SDF得率(8.60±0.142)%、持水力(5.11±0.050)g·g^(-1)、膨胀性(11.06±0.067)mL·g^(-1)。随超微粉碎的时间进一步延长,竹笋SDF得率、持水力与膨胀性开始下降;在纤维素酶0.1%~0.3%浓度范围内,随着纤维素酶的浓度升高,竹笋SDF得率、持水力及膨胀力均逐渐增大,当纤维素酶的浓度>0.3%,随着纤维素酶的浓度升高,竹笋SDF得率、持水力及膨胀力均逐渐下降;酶解时间60 min,竹笋SDF得率、持水力及膨胀力最佳;当pH达到4.5,竹笋SDF得率、持水力及膨胀力最佳;对竹笋SDF得率影响中最显著因素为纤维素酶浓度(F=28.76),其次为pH(F=18.05)、酶解时间(F=11.43)、酶解温度(F=10.93);Design-Expert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酶浓度0.32%、酶解时间85.03 min、酶解温度为50℃,pH值4.81,竹笋SDF得率预测值达到1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纤维素酶法 改性 竹笋膳食纤维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秸秆纤维素酶法降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甘志国 《甘肃农业科技》 2008年第10期25-26,共2页
以玉米秸秆和麦草为原料,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农作物秸秆纤维素酶法降解的工艺。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农作物秸秆纤维素降解率影响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处理时间、原料、酶制剂及添加量、环境pH。其最佳工艺是在环境pH为7的条件下... 以玉米秸秆和麦草为原料,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农作物秸秆纤维素酶法降解的工艺。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农作物秸秆纤维素降解率影响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处理时间、原料、酶制剂及添加量、环境pH。其最佳工艺是在环境pH为7的条件下,将12 mL/kg康宁木霉粗酶液添加在玉米秸秆粗粉中降解18 h,可得到最佳的酸性纤维效果,降解率为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纤维素酶法 降解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纤维素酶提取辣木籽多酚工艺优化及其活性研究
7
作者 茹昕昕 赵一阳 +1 位作者 张万忠 朱建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2-1330,共9页
为优化辣木籽多酚提取工艺,采用微波辅助纤维素酶法进行提取,研究酶添加量、微波时间、酶解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对辣木籽多酚提取量的影响,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酶添加量0.4%、乙醇体积分数55%、酶解时间35 mi... 为优化辣木籽多酚提取工艺,采用微波辅助纤维素酶法进行提取,研究酶添加量、微波时间、酶解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对辣木籽多酚提取量的影响,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酶添加量0.4%、乙醇体积分数55%、酶解时间35 min、微波时间7 min,提取量为19.23 mg/g,与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是传统方法提取量的3到5倍。当辣木籽多酚浓度为10.24 mg/mL时,对ABTS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1.4%与90.7%,清除效率分别达到了同浓度下VC的91.6%与90.8%,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达66.8%,表明了辣木籽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及淀粉酶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 微波辅助纤维素酶法 多酚 响应面 抗氧化活性 淀粉酶抑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法提取金樱子总皂苷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慧竹 陈帅 +2 位作者 朱岩 李佳俊 钟方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4-88,共5页
为了研究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法提取金樱子中总皂苷的工艺条件,以总皂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金樱子总皂苷提取率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回归模型。经检验,回归方程拟合度好,微波时... 为了研究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法提取金樱子中总皂苷的工艺条件,以总皂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金樱子总皂苷提取率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回归模型。经检验,回归方程拟合度好,微波时间和酶用量对金樱子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显著,而酶解温度和微波功率对总皂苷提取率无显著影响,最终确定酶联微波法提取金樱子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10 g/g,酶解温度44℃,微波时间23 min,微波功率470 W,在此工艺条件下金樱子总皂苷的提取率预测值为6.15%,实际验证值为6.11%,实际值和预测值间相对误差为-0.16%,充分验证了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微波辅助 金樱子 总皂苷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提取生姜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晓玲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3-117,125,共6页
利用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提取生姜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纤维素酶添加量、乙醇浓度、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生姜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得最优提取条件:乙醇浓度为35%,pH为5.0,酶... 利用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提取生姜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纤维素酶添加量、乙醇浓度、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生姜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得最优提取条件:乙醇浓度为35%,pH为5.0,酶添加量为1.5%,提取温度为50℃,固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2h,生姜总黄酮提取率为0.79%。对比试验证明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提取的生姜总黄酮提取率高于超声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结果证明利用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提取生姜中总黄酮是可行的,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总黄酮 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乙醇法提取苦丁茶中总黄酮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靖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445-5447,5451,共4页
采用纤维素酶酶解预处理与乙醇浸提法相结合从苦丁茶中提取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乙醇体积分数和乙醇用量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0.5 g苦丁茶粉... 采用纤维素酶酶解预处理与乙醇浸提法相结合从苦丁茶中提取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乙醇体积分数和乙醇用量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0.5 g苦丁茶粉末中加入纤维素酶1.0 mg、酶解时间2.0 h、酶解温度55℃、酶解pH 4.5、体积分数60%的乙醇用量35 mL,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苦丁茶中总黄酮提取率达7.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 总黄酮 纤维素酶—乙醇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肉豆蔻挥发油的品质及其活性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秦宇仙 徐琳 +3 位作者 余冯萍 黄轩语 李昊辰 胡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2-118,共7页
该试验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水蒸气蒸馏和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提取肉豆蔻挥发油,通过对提取率、感官特征、理化性质、化学成分、主要官能团结构及热力学性质进行测定,以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肉豆蔻挥发油成分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辅... 该试验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水蒸气蒸馏和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提取肉豆蔻挥发油,通过对提取率、感官特征、理化性质、化学成分、主要官能团结构及热力学性质进行测定,以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肉豆蔻挥发油成分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法的提取率明显高于水蒸气蒸馏法;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纤维素酶对原料细胞壁的水解是促进酶法辅助快速提取的主要原因。纤维素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没有对肉豆蔻挥发油的品质产生影响。此外,2种方法提取的肉豆蔻挥发油均有清除NaNO_(2)的能力和阻断亚硝胺合成的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量效关系。因此,纤维素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豆蔻挥发油的工艺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豆蔻挥发油 纤维素酶辅助水蒸气蒸馏 清除亚硝酸盐能力 阻断亚硝胺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改性方法对甘薯渣不溶性膳食纤维改性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致印 刘伟鹏 +4 位作者 王盈希 曾立 向国红 刘桃李 龚意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7-62,69,共7页
该研究采用胶体磨湿法粉碎法、超声波辅助酸法、纤维素酶法3种方法处理甘薯渣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比较改性前后IDF粒径分布、微观形态,并测定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甘薯渣IDF相比,3种改性方法改... 该研究采用胶体磨湿法粉碎法、超声波辅助酸法、纤维素酶法3种方法处理甘薯渣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比较改性前后IDF粒径分布、微观形态,并测定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甘薯渣IDF相比,3种改性方法改性之后,甘薯渣IDF的粒径、分散指数显著降低(P<0.01),持油力、持水力存在显著差异(P<0.01),吸附亚硝酸盐及胆固醇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整体而言,这3种改性方法对甘薯渣IDF改性都有效果,并且胶体磨湿法粉碎法改性对甘薯渣IDF的持油力、持水力、吸附亚硝酸盐及胆固醇能力效果最好。甘薯渣改性的IDF可作为功能性成分应用于多种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溶性膳食纤维 胶体磨湿粉碎 超声波辅助酸 纤维素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大高良姜黄酮酶法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13
作者 彭晶 杨颖 +4 位作者 牛付阁 李清宇 贾琳斐 段玉峰 郭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69-172,共4页
为研究大高良姜活性成分,选用纤维素酶法提取大高良姜黄酮,并选取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酶解pH值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4个因素为自变量,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确... 为研究大高良姜活性成分,选用纤维素酶法提取大高良姜黄酮,并选取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酶解pH值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4个因素为自变量,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大高良姜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30.0U/mL、酶解温度56.6℃、pH5.14、酶解时间1.71h,在此条件下,大高良姜总黄酮的提取率为5.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良姜 黄酮 纤维素酶法提取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平菇多糖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钱磊 张春椿 +1 位作者 蒋剑平 熊耀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3期650-653,共4页
目的:建立平菇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确定纤维素酶法提取平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平菇多糖的含量。以平菇多糖得率为指标,考察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等3个因素对平菇多糖纤维素酶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响应面... 目的:建立平菇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确定纤维素酶法提取平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平菇多糖的含量。以平菇多糖得率为指标,考察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等3个因素对平菇多糖纤维素酶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艺条件。结果:平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135min、酶解温度49℃、pH5.30,在此条件下得率可达6.82%。结论该法成本低、产品得率高,比传统水提法提高3.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法 平菇 多糖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果胶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雅琴 任建辉 崔崇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91-93,共3页
以南瓜果肉为材料,采用咔唑比色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分别研究超声波法、纤维素酶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南瓜果胶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400W,时间35min,液料比10:1(ml/g),果胶得率5.98%;... 以南瓜果肉为材料,采用咔唑比色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分别研究超声波法、纤维素酶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南瓜果胶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400W,时间35min,液料比10:1(ml/g),果胶得率5.98%;纤维素酶法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0h,pH4.5,酶解温度55℃,加酶量0.5%,果胶得率9.56%;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树脂用量15%,料液比为1:20(g/ml),pH2.5,时间2.0h,温度80℃,果胶得率7.62%。三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纤维素酶法果胶得率最高,为南瓜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果胶 超声波 纤维素酶法 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陵丹参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比较
16
作者 蔡华 杨光义 +2 位作者 杜士明 叶方 王刚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5期629-632,共4页
目的优选房陵丹参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集成提取方法。方法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含量、总酚酸得率、干浸膏收率为指标,以回流提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方法)为参照,对半仿生-纤维素酶法、醇水双提法、集成提取法进行比较。... 目的优选房陵丹参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集成提取方法。方法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含量、总酚酸得率、干浸膏收率为指标,以回流提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方法)为参照,对半仿生-纤维素酶法、醇水双提法、集成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半仿生-纤维素酶法提取率最高,丹参酮ⅡA、丹酚酸B含量,总酚酸得率和干浸膏收率分别为0.068 4%,3.189 2%,13.429 6%,38.338 1%。结论半仿生酶法作为房陵丹参集成提取的方法最为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陵丹参 半仿生-纤维素酶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直黄芪中生物碱苦马豆素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17
作者 郝宝成 杨贤鹏 +7 位作者 王学红 权晓弟 郭文柱 郭志廷 刘宇 尚若锋 胡永浩 梁剑平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3年第6期5-9,共5页
用微波辅助法和纤维素酶法提取茎直黄芪中有效成分苦马豆素,对两种方法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茎直黄芪中有效成分苦马豆素提取率分别为39.41 mg/kg和92.64 mg/kg,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效果较好。
关键词 茎直黄芪 苦马豆素 微波辅助 纤维素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海藻多糖的酶法提取工艺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仙凌 刘鑫 蒋亚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8期1794-1796,I0020,共4页
目的:确定纤维素酶法提取海藻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以海藻多糖得率为指标,考察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三因素对海藻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艺条件。结果:影响多糖... 目的:确定纤维素酶法提取海藻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以海藻多糖得率为指标,考察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三因素对海藻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艺条件。结果:影响多糖得率的因素按主次顺序排列为: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纤维素酶添加量;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2%、酶解温度46.5℃、酶解时间100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4.64%。结论:该法成本低,多糖得率高,比传统水提法提高7.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法 海藻 多糖 响应面分析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柄中多糖及氨基酸的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马长清 夏蓉 +1 位作者 彭彦 何秀萍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6期372-374,共3页
目的 :研究香菇柄中多糖及氨基酸的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纤维素酶水解法和单纯热水水解法分别对香菇柄和香菇盖中有效成分多糖和氨基酸进行提取 ,并同时用分光光度法对其含量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 :香菇柄加酶的提取液中多糖的含量比不... 目的 :研究香菇柄中多糖及氨基酸的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纤维素酶水解法和单纯热水水解法分别对香菇柄和香菇盖中有效成分多糖和氨基酸进行提取 ,并同时用分光光度法对其含量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 :香菇柄加酶的提取液中多糖的含量比不加酶的增加 5 4% ,香菇盖增加 44% ;而香菇柄加酶的提取液中氨基酸含量比不加酶的增加10 % ,香菇盖增加 15 %。结论 :提取香菇柄中的多糖建议选用纤维素酶水解法 ,而提取氨基酸则可采用热水水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柄 香菇多糖 氨基酸 纤维素酶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甜荞麦黄酮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素斌 廖燕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0-153,共4页
为探求从甜荞麦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方法,对乙醇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法、纤维素酶辅助法、超声纤维素酶辅助法这4种方法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与比较。结果表明,超声纤维素酶辅助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m:V),超声40min,添... 为探求从甜荞麦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方法,对乙醇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法、纤维素酶辅助法、超声纤维素酶辅助法这4种方法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与比较。结果表明,超声纤维素酶辅助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m:V),超声40min,添加纤维素酶解30min,再将提取液乙醇浓度调至75%,在70℃下浸提1.5h,黄酮得率为0.853%。该法对荞麦黄酮的提取率最高,超声波辅助法次之,乙醇提取法与纤维素酶辅助法提取率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纤维素酶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