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提取紫苏叶挥发油工艺 被引量:8
1
作者 张辰露 张晓娟 +3 位作者 朱双全 冯自立 梁宗锁 赵宏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55-2059,共5页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提取紫苏叶挥发油工艺。方法以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p H为因素,挥发油得率为响应值,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GC-MS法分析挥发油成分。结果最佳条件为酶用量0.45%,酶解温度53.94℃,酶解p ...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提取紫苏叶挥发油工艺。方法以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p H为因素,挥发油得率为响应值,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GC-MS法分析挥发油成分。结果最佳条件为酶用量0.45%,酶解温度53.94℃,酶解p H4.81,挥发油得率0.63%,比对照实验提高了40%。挥发油中紫苏醛相对含有量最高(50.58%~54.06%),其次是石竹烯、α-香柑柚烯、氧化石竹烯等,其化学型属PA型(醛型),酶解工艺对挥发油成分组成及比例无显著影响。结论该方法可显著提高紫苏叶挥发油得率,能用于其纤维素酶提取工艺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 挥发油 纤维素酶提取 Box-Behnken响应面法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提取独活蛇床子素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美荣 李雪虎 +6 位作者 刘耀明 姚海潮 陆锡宏 周翔 辛志君 色珠 梁剑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6-209,269,共5页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纤维素酶提取蛇床子素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酶解pH、纤维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作为影响因子,以蛇床子素得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纤维素酶提取蛇床子素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酶解pH、纤维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作为影响因子,以蛇床子素得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得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pH为5.0,酶解时间60min,酶解温度50℃,纤维素酶量3%。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蛇床子素的得率为0.9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 蛇床子素 纤维素酶提取 B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提取丁香叶黄酮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黄磊磊 刘佳怡 +2 位作者 王天怡 张庆芬 杨逢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170,共10页
为研究丁香叶中总黄酮的高效提取方法,本文首次采用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法对4种丁香叶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以总黄酮提取得率为指标,单因素实验分析纤维素酶用量、pH、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液料比、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对小叶丁香叶总黄酮... 为研究丁香叶中总黄酮的高效提取方法,本文首次采用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法对4种丁香叶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以总黄酮提取得率为指标,单因素实验分析纤维素酶用量、pH、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液料比、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对小叶丁香叶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并通过体外抗氧化检测丁香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加酶量2%,pH5.5,超声时间40 min,超声功率400 W,乙醇体积分数63%,温度56℃,液料比30:1(mL/g),在该条件下,小叶丁香叶总黄酮提取得率为32.21±0.16 mg/g,与回归模型的预测值32.57 mg/g接近。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种丁香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小叶丁香>暴马丁香>白丁香>紫丁香;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小叶丁香>暴马丁香>紫丁香>白丁香。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法能高效提取丁香叶中的总黄酮,且丁香叶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叶 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提取 总黄酮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紫苏中迷迭香酸工艺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董彦莉 刘祺凤 +3 位作者 赵超 田璐洋 张力红 马晶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888-2890,共3页
为了拓宽迷迭香酸的提取方法,对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紫苏(Perilla frutescens)中迷迭香酸的工艺进行了相关研究。优化了纤维素酶添加量、提取液的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NaCl浓度等提取条件。最终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在不加NaCl的条件下... 为了拓宽迷迭香酸的提取方法,对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紫苏(Perilla frutescens)中迷迭香酸的工艺进行了相关研究。优化了纤维素酶添加量、提取液的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NaCl浓度等提取条件。最终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在不加NaCl的条件下,纤维素酶添加量为2.0%、提取液的pH 4.0、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15 min。该方法具有条件温和、产物的提取率高、安全无毒害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法提取竹叶黄酮的传质动力学 被引量:2
5
作者 魏凤玉 陈玮 +1 位作者 方菊 宝呼和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9-784,共6页
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竹叶中的总黄酮类化合物,讨论了温度、原料尺寸、转速及纤维素酶用量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水提和酶提取后样品的细胞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竹叶黄酮的提取动力学符合平板型Fick第二定律,提取过程主要受... 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竹叶中的总黄酮类化合物,讨论了温度、原料尺寸、转速及纤维素酶用量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水提和酶提取后样品的细胞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竹叶黄酮的提取动力学符合平板型Fick第二定律,提取过程主要受内扩散控制;纤维素酶不改变传质动力学机理,它只破坏细胞壁,从而降低扩散阻力使溶质的传质速率和表观扩散系数D′提高。实验还得到了D′与提取温度、竹叶几何尺寸之间的关系,在30~60℃,酶提时的D′为1.95×10 13~6.85×10 13m2·s-1,水提时的D′为1.73×10 13~6.05×10 13m2·s-1;酶提时的活化能Ea为11.853kJ·mol-1,比水提时降低了9.59%。该研究为酶法提取竹叶黄酮的工艺设计及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黄酮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 传质动力学 有效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生黄芩饮片中黄酮苷元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喻春皓 张萍 王宏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692-17694,17697,共4页
[目的]探讨生黄芩饮片黄酮类化合物的纤维素酶辅助提取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系列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通过高效液相分析以黄酮苷转化成的苷元含量为考核指标,对影响辅助提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水煎煮法比较。[结果]生黄芩... [目的]探讨生黄芩饮片黄酮类化合物的纤维素酶辅助提取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系列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通过高效液相分析以黄酮苷转化成的苷元含量为考核指标,对影响辅助提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水煎煮法比较。[结果]生黄芩黄酮苷元的最佳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工艺为液固比10∶1,酶浓度25 U/g(药材),pH值5.0,温度50℃,提取时间7 h。最佳提取条件下,黄酮苷元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提取率分别为175.04、28.84μmol/g(药材),分别为传统水煎煮法的6.7倍和4.8倍。[结论]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法提取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等转化率高,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 生黄芩饮片 黄酮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提取生姜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晓玲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3-117,125,共6页
利用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提取生姜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纤维素酶添加量、乙醇浓度、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生姜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得最优提取条件:乙醇浓度为35%,pH为5.0,酶... 利用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提取生姜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纤维素酶添加量、乙醇浓度、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生姜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得最优提取条件:乙醇浓度为35%,pH为5.0,酶添加量为1.5%,提取温度为50℃,固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2h,生姜总黄酮提取率为0.79%。对比试验证明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提取的生姜总黄酮提取率高于超声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结果证明利用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提取生姜中总黄酮是可行的,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总黄酮 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联合微波提取石崖茶中黄酮类成分的工艺优化及其成分表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巧凤 罗雪菲 +4 位作者 何颂华 李振麟 运晨霞 郭宏伟 兰太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22,27,共9页
本实验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联合微波提取石崖茶中黄酮类成分的工艺条件,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提取后的物料进行微观形态观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超... 本实验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联合微波提取石崖茶中黄酮类成分的工艺条件,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提取后的物料进行微观形态观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超高分辨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对工艺优化后的黄酮提取物进行成分表征。结果表明,以pH为4的5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40 g/m L,加入0.08%纤维素酶,51℃酶解60 min之后,再采用450 W微波处理3 min,该条件下石崖茶中黄酮类成分的得率可达35.01%±0.75%,比单独采用纤维素酶、微波处理分别提高了66.87%和18.12%。相对于单独采用纤维素酶或微波处理,二者联合作用时,石崖茶细胞壁破碎更为彻底,利于成分溶出。HPLC-Q-TOF-MS初步鉴定工艺优化后的提取物中含13种成分,分别为儿茶素、原花青素、表儿茶素、木犀草苷、野漆树苷、山茶苷B、槲皮苷、山茶苷A、芹菜素、金圣草黄素、野蔷薇苷、棕榈酸、熊果酸。本实验优化的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石崖茶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崖茶 黄酮类成分 纤维素酶联合微波提取 扫描电镜(SEM) 高效液相色谱-超高分辨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藕节多糖工艺优化及其动力学、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占一 赵静 +3 位作者 朱天顺 胡锦钢 赵春林 向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6-842,共7页
目的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藕节多糖工艺,并研究其动力学、热力学。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加酶量、介质p 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对提取期间的动力学、热力学进行分... 目的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藕节多糖工艺,并研究其动力学、热力学。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加酶量、介质p 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对提取期间的动力学、热力学进行分析。结果最佳条件为加酶量0.9%,介质p H 5.0,酶解温度47℃,酶解时间2.5 h,多糖得率为5.86%。加入纤维素酶后,多糖得率、提取速率常数(k)、表面扩散系数(Ds)提高。提取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吸热熵增加,放热熵减小,为自发过程。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藕节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藕节 多糖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 动力学 热力学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超声联合提取菠菜中总黄酮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穆易君 陈洋 +3 位作者 孙晶 吴杰 马云 刘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87-193,共7页
本研究采用纤维素酶联合超声提取法提取菠菜中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甲醇浓度、酶添加量、料液比、提取温度、酶解pH和提取时间对总黄酮得率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总黄酮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纯化后的菠菜... 本研究采用纤维素酶联合超声提取法提取菠菜中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甲醇浓度、酶添加量、料液比、提取温度、酶解pH和提取时间对总黄酮得率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总黄酮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纯化后的菠菜总黄酮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菠菜总黄酮提取的最适条件为:用70%的甲醇溶液作为提取剂,酶添加量1.2%、料液比1∶30 g/mL,在提取温度60℃、酶解pH5.0、提取时间45 min的提取条件下提取得到菠菜总黄酮得率为15.56%。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分离7种黄酮类化合物成分:没食子酸、绿原酸、儿茶素、芦丁、芹菜素、山奈酚、槲皮素,测出含量分别为:0.83、1.37、0.64、1.46、2.12、1.25、1.87 mg/g。经方法学验证,各种黄酮类化合物单体的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准确度较高,相对标准偏差良好,可用于菠菜黄酮的定性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 黄酮 纤维素酶联合超声提取 成分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枣子叶总黄酮纤维素酶-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稳根 李梅梅 +2 位作者 王晴 段红 翟科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40-2845,共6页
目的优化王枣子叶总黄酮纤维素酶-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为影响因素,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考察总黄酮对DPPH·、·... 目的优化王枣子叶总黄酮纤维素酶-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为影响因素,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考察总黄酮对DPPH·、·OH的清除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4%,料液比1∶39,超声功率130 W,超声时间16 min,总黄酮得率为13.92%。总黄酮对DPPH·的清除作用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在0.25 mg/mL时清除率达93.55%,而在0.09 mg/mL时对·OH的清除率达88%。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纤维素酶-超声辅助提取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王枣子叶总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枣子叶 总黄酮 纤维素酶-超声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法 DPPH• •O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须菜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12
作者 吴志鑫 《海洋与渔业》 2025年第2期64-66,共3页
为充分掌握龙须菜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本文主要探索利用纤维素酶提取龙须菜多糖,并通过单因素法对料液比、纤维素酶量、温度、pH、酶解时间等工艺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优提取工艺因素条件为:料液比1∶40,纤维素酶量1.5%... 为充分掌握龙须菜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本文主要探索利用纤维素酶提取龙须菜多糖,并通过单因素法对料液比、纤维素酶量、温度、pH、酶解时间等工艺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优提取工艺因素条件为:料液比1∶40,纤维素酶量1.5%,温度50℃,pH值为5.0,酶解时间为2.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因素法 龙须菜多糖 纤维素酶提取 工艺因素 酶解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柄中多糖及氨基酸的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马长清 夏蓉 +1 位作者 彭彦 何秀萍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6期372-374,共3页
目的 :研究香菇柄中多糖及氨基酸的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纤维素酶水解法和单纯热水水解法分别对香菇柄和香菇盖中有效成分多糖和氨基酸进行提取 ,并同时用分光光度法对其含量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 :香菇柄加酶的提取液中多糖的含量比不... 目的 :研究香菇柄中多糖及氨基酸的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纤维素酶水解法和单纯热水水解法分别对香菇柄和香菇盖中有效成分多糖和氨基酸进行提取 ,并同时用分光光度法对其含量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 :香菇柄加酶的提取液中多糖的含量比不加酶的增加 5 4% ,香菇盖增加 44% ;而香菇柄加酶的提取液中氨基酸含量比不加酶的增加10 % ,香菇盖增加 15 %。结论 :提取香菇柄中的多糖建议选用纤维素酶水解法 ,而提取氨基酸则可采用热水水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柄 香菇多糖 氨基酸 纤维素酶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大高良姜黄酮酶法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14
作者 彭晶 杨颖 +4 位作者 牛付阁 李清宇 贾琳斐 段玉峰 郭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69-172,共4页
为研究大高良姜活性成分,选用纤维素酶法提取大高良姜黄酮,并选取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酶解pH值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4个因素为自变量,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确... 为研究大高良姜活性成分,选用纤维素酶法提取大高良姜黄酮,并选取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酶解pH值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4个因素为自变量,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大高良姜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30.0U/mL、酶解温度56.6℃、pH5.14、酶解时间1.71h,在此条件下,大高良姜总黄酮的提取率为5.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良姜 黄酮 纤维素酶提取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藜麦多糖提取工艺条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怡 杨璇 肖萍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3-48,77,共7页
本文分别采用水提取法、纤维素酶提取法、超声提取法3种方法,以藜麦多糖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对红、白、黑3种颜色藜麦进行多糖提取。通过分析可知,采用纤维素酶提取法对3种颜色藜麦中的多糖进行提取的提取率均为最高,其中,白色藜麦多糖... 本文分别采用水提取法、纤维素酶提取法、超声提取法3种方法,以藜麦多糖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对红、白、黑3种颜色藜麦进行多糖提取。通过分析可知,采用纤维素酶提取法对3种颜色藜麦中的多糖进行提取的提取率均为最高,其中,白色藜麦多糖提取率最高,为6.8%,其次是红藜麦和黑藜麦,提取率分别为6.4%和5.9%;在此基础上,以白藜麦作为提取原料,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对提取料液比、加酶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确定白藜麦多糖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2 g/mL,加酶量2000 U/g,提取温度65℃,浸提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藜麦多糖提取率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多糖 纤维素酶提取 Box-Behnken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工艺对清肺散有效成分提取效率的影响
16
作者 张艳 刘雪松 +7 位作者 郝敬友 薛沾枚 苏景 唐伟 刘彦凯 孙洪杰 徐丽 史同瑞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7,共8页
为筛选清肺散的理想提取方法,试验采用生物发酵法、酶提法和水煎法三种中药提取工艺,以(R,S)-告依春、甘草苷、甘草酸铵和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为考核指标,应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方法提取清肺散有效活性成分的... 为筛选清肺散的理想提取方法,试验采用生物发酵法、酶提法和水煎法三种中药提取工艺,以(R,S)-告依春、甘草苷、甘草酸铵和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为考核指标,应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方法提取清肺散有效活性成分的效果。结果显示,在相同物理条件下,生物发酵法对清肺散有效成分提取量分别均高于纤维素酶提取法和水煎提取法,3种方法之间清肺散有效成分含量提取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P<0.01)。试验表明,生物发酵法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最优,其次是纤维素酶提取法和水煎法,研究结果为清肺散活性成分的提取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散 生物发酵提取 纤维素酶提取 水煎提取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序商陆叶片总皂苷的提取及杀虫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媛琪 毛龙毅 +2 位作者 闫荣玲 何禧源 廖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38,共6页
对纤维素酶-微波协同提取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inn.)叶片总皂苷过程中纤维素酶用量、纤维素酶作用时间、微波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进行单因子实验和L9(34)正交实验,测定了4月至10月叶片总皂苷含量及总皂苷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 对纤维素酶-微波协同提取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inn.)叶片总皂苷过程中纤维素酶用量、纤维素酶作用时间、微波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进行单因子实验和L9(34)正交实验,测定了4月至10月叶片总皂苷含量及总皂苷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的灭杀活性。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用量、纤维素酶作用时间、微波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均对垂序商陆叶片总皂苷得率有明显影响。垂序商陆叶片总皂苷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0.08 g·g^(-1)、纤维素酶作用时间100 min、微波提取时间35 s和微波功率400 W;该条件下叶片总皂苷得率为2.53%。随着时间的推移,垂序商陆叶片总皂苷含量呈"升高—稳定—降低"的趋势,总皂苷含量在8月最高,9月之后急剧下降。在同一处理时间,小菜蛾的校正死亡率随着总皂苷提取物质量浓度的提高逐渐升高;同一质量浓度总皂苷提取物条件下,小菜蛾的校正死亡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也逐渐升高。质量浓度5.0 mg·m L-1总皂苷提取物处理96 h时小菜蛾的校正死亡率达73.3%。9月总皂苷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灭杀效果优于5月和7月。本研究初步建立垂序商陆叶片总皂苷的纤维素酶-微波协同提取条件,明确其叶片总皂苷提取物对小菜蛾具有一定的灭杀活性,为利用垂序商陆叶片开发生物农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序商陆 叶片 总皂苷 纤维素酶-微波协同提取 杀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陵金丝小枣枣皮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红 万文婷 +3 位作者 岳红霞 徐瑞霞 汪小钤 李玉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0-183,共4页
以市售乐陵金丝小枣枣皮为提取原料,对乐陵小枣枣皮色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优化研究。利用不同浓度的NaOH作为提取剂,分别应用碱液浸提-超声波协同辅助提取法、超声波-纤维素酶辅助碱液提取法、微波-纤维素酶辅助碱液提取法、超声波-微波协... 以市售乐陵金丝小枣枣皮为提取原料,对乐陵小枣枣皮色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优化研究。利用不同浓度的NaOH作为提取剂,分别应用碱液浸提-超声波协同辅助提取法、超声波-纤维素酶辅助碱液提取法、微波-纤维素酶辅助碱液提取法、超声波-微波协同辅助提取法进行正交试验,对比其提取率。结果显示:应用超声波-纤维素酶辅助碱液提取法、碱液浸提-超声波协同辅助提取法和微波-纤维素酶辅助碱液提取法提取率相差不大。基于省时节能的原则,推荐碱液浸提-超声波协同辅助提取法,操作简单方便,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皮色素 碱液提取 超声波辅助提取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 微波辅助提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超声联合提取紫色马铃薯花青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洪豆 阿丽雅 +2 位作者 江宇峰 朱玲丽 吴淑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4-158,共5页
试验研究了酶法-超声联合提取紫色马铃薯花青素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的优化后,最终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酶添加量4 mg/g、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0℃。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的花青素含量可达... 试验研究了酶法-超声联合提取紫色马铃薯花青素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的优化后,最终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酶添加量4 mg/g、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0℃。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的花青素含量可达(1.25±0.002)mg/g。研究表明酶法-超声联合法能更好地提取紫色马铃薯花青素,同时为紫色马铃薯花青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马铃薯 花青素 响应面分析 纤维素酶联合超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