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素纳米纤维在大米保鲜中的应用
1
作者 缪夏然 边风刚 肖体乔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7,共7页
采用TEMPO(四甲基哌啶氧化物)氧化法,通过调整氧化剂的用量制备不同形貌的纤维素纳米纤维(CNF),探索不同形貌和浓度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在蒸煮大米保鲜过程中的表现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机制。结果表明:CNF5(5 g NaClO)纤维较粗,易形成... 采用TEMPO(四甲基哌啶氧化物)氧化法,通过调整氧化剂的用量制备不同形貌的纤维素纳米纤维(CNF),探索不同形貌和浓度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在蒸煮大米保鲜过程中的表现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机制。结果表明:CNF5(5 g NaClO)纤维较粗,易形成大尺寸网络通道,气体阻隔性较差,保鲜效果不理想;CNF10(10 g NaClO)纤维尺寸均匀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够紧密堆叠形成致密薄膜,其较高的表面官能团密度增强了气体吸附能力,显著提升了阻隔性能,表现出最佳的保鲜效果;CNF40(40 g NaClO)则因其刚性棒状纤维在堆积时难以紧密结合,容易形成贯通通道,增加了水蒸气和氧气的穿透性,保鲜效果略逊于CNF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大米 保鲜 TEMPO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基阻燃疏水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陈冀锐 刘焕 +1 位作者 方小龙 张文标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5,共7页
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ers,CNF)基气凝胶的亲水性和易燃性限制其应用。针对此问题,以CNF为基体,壳聚糖(chitosan,CS)和氢氧化镁(Mg(OH)_(2))为阻燃剂,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为疏水剂,通过超声波均态化... 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ers,CNF)基气凝胶的亲水性和易燃性限制其应用。针对此问题,以CNF为基体,壳聚糖(chitosan,CS)和氢氧化镁(Mg(OH)_(2))为阻燃剂,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为疏水剂,通过超声波均态化复合及冷冻干燥低温处理,制备具有疏水和阻燃性能的CNF/CS/Mg(OH)_(2)/PDMS气凝胶(简写为CCMP气凝胶)。CCMP气凝胶具有规则的三维网孔结构和低密度(40.10 mg/cm^(3)),超声均态化处理使CS和Mg(OH)_(2)均匀分布在CNF表面,CS和Mg(OH)_(2)的添加使得其极限氧指数(limiting oxygen index,LOI)高达54.4%,PDMS的加入使得其水接触角(water contact angle,WCA)达到139.0±1.3°。研究为构建CNF基阻燃疏水气凝胶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壳聚糖 气凝胶 阻燃 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硅烷化改性及其在Pickering乳液中的乳化性能研究
3
作者 刘文丽 贾凌云 +2 位作者 樊荣 汪文雪 刘鹏涛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3,共6页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S)对纤维素纳米纤维(CNF)进行硅烷化改性,并探究改性产物硅烷化CNF(H-CNF)质量分数对其乳化性能及形成的Pickering乳液性质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谱图、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H-CNF进行结构表征,并测定Picker...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S)对纤维素纳米纤维(CNF)进行硅烷化改性,并探究改性产物硅烷化CNF(H-CNF)质量分数对其乳化性能及形成的Pickering乳液性质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谱图、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H-CNF进行结构表征,并测定Pickering乳液液滴的粒径分布、微观形貌及Zeta电位,以乳脂指数(CI)表征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硅烷化改性时HDS与CNF质量比为5∶1时,制备的H-CNF的三相接触角为(87.6±0.6)°,润湿性能适中;随着H-CNF质量分数由1.0%增加至2.5%,Pickering乳液液滴的Zeta电位降低,乳液液滴粒径明显减小,CI降低,Pickering乳液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硅烷 Pickering乳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O氧化结合高压均质制备向日葵秸皮纤维素纳米纤维
4
作者 王丽珍 李晓天 王俊跃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3,共8页
以向日葵秸皮为原料,采用TEMPO/NaBr/NaClO氧化体系制备TEMPO氧化纤维素纤维(TOCF),并进一步结合高压均质法获得羧基含量高、粒径尺度小且分散稳定性良好的TEMPO氧化纤维素纳米纤维(TOCNF)。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以向日葵秸皮为原料,采用TEMPO/NaBr/NaClO氧化体系制备TEMPO氧化纤维素纤维(TOCF),并进一步结合高压均质法获得羧基含量高、粒径尺度小且分散稳定性良好的TEMPO氧化纤维素纳米纤维(TOCNF)。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重分析仪(TGA)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NaClO用量为10 mmol/g时,TOCF的羧基含量达1.42 mmol/g;经8次高压均质后,TOCNF的长度和粒径显著减小,分布范围分别为100~250 nm和3~7 nm。TOCF的FT-IR谱图表现出明显的—COOH特征吸收峰,而TOCNF未出现新的特征峰,表明高压均质未改变其官能团。TOCF和TOCNF均保留了纤维素I型结晶结构,但与向日葵秸皮综纤维素相比,TOCF、TOCNF的结晶度与热稳定性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秸皮 纤维素纳米纤维 TEMPO氧化 高压均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化纤维素纳米纤维/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粒子对岩藻黄质稳态化性能调控
5
作者 陈柏慧 蔡路昀 +5 位作者 邹继华 贾江花 汪屹 杨柳枫 田方 栾倩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43-55,共13页
构建季铵化纤维素纳米纤维(quaternized cellulose nanofiber,QCNF)/玉米醇溶蛋白(zein)核壳递送体系,通过精准调控季铵化纤维素质量浓度(0.05~0.25 g/100 mL)揭示递送体系对岩藻黄质(fucoxanthin,FUC)稳态化及靶向递送的调控机制。傅... 构建季铵化纤维素纳米纤维(quaternized cellulose nanofiber,QCNF)/玉米醇溶蛋白(zein)核壳递送体系,通过精准调控季铵化纤维素质量浓度(0.05~0.25 g/100 mL)揭示递送体系对岩藻黄质(fucoxanthin,FUC)稳态化及靶向递送的调控机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zein与纳米纤维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稳定界面;透射电子显微图像显示0.2 g/100 mL QCNF组形成显著的逐层自组装核壳结构,对FUC的包封率达(95.64±0.06)%。环境稳定性实验表明,优化组(0.2 g/100 mL QCNF/zein@FUC)的热、光、pH值、离子、贮藏稳定性较对照组(zein@FUC)提升。另外,通过引入QCNF覆盖于zein表面,能够引发内部FUC的被动靶向释放行为,提高FUC在肠道的生物可及性。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结果表明,0.2 g/100 mL QCNF/zein@FUC在模拟胃肠道的累计释放量为(85.32±0.46)%,生物可及性高达(58.77±3.84)%,实现了FUC的程序性缓释。本研究结果为探究天然生物基自组装纳米递送载体的形成机理与稳态化靶向释放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黄质 季铵化纤维素纳米纤维 玉米醇溶蛋白 核壳纳米颗粒 稳态化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和LATP修饰的PEO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6
作者 嵇晨豪 张汉泽 +2 位作者 王欣欣 杨雅晴 黄锋林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19,124,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制备了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膜,并进行去乙酰化处理和引入Li_(1.4)Al_(0.4)Ti_(1.6)(PO_(4))_(3)无机颗粒对聚氧化乙烯(PEO)电解质进行改性,可提高离子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以及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经纤维素纳米... 采用静电纺丝制备了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膜,并进行去乙酰化处理和引入Li_(1.4)Al_(0.4)Ti_(1.6)(PO_(4))_(3)无机颗粒对聚氧化乙烯(PEO)电解质进行改性,可提高离子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以及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经纤维素纳米纤维和LATP改性的PEO固体电解质在60℃下离子电导率达3.43×10^(-4)S/cm,锂离子迁移数达0.44,高于PEO固体电解质。改性PEO固体电解质在60℃,0.1C下初始放电比容量为844.13mAh/g,且达到了50圈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PEO固体电解质 再生纤维素纳米纤维 锂硫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作为食品包装材料的优异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奇 户昕娜 +3 位作者 卢舒瑜 崔然然 马涛 宋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436-444,共9页
近年来,塑料包装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开发可生物降解的新型食品包装材料以替代传统石油基塑料已成为研究热点。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rils,CNF)因其高比表面积、高弹性模量、高强度和... 近年来,塑料包装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开发可生物降解的新型食品包装材料以替代传统石油基塑料已成为研究热点。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rils,CNF)因其高比表面积、高弹性模量、高强度和高气体阻隔性等优异性能而受到研究者们广泛青睐。本文总结了CNF及其相关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讨论了CNF复合膜作为食品包装材料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抑菌性能、可降解性及响应性能。最后,提出CNF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所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未来生产纳米纤维素食品包装材料代替传统石油基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复合材料 制备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水凝胶在自供能可穿戴压力传感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朱苗苗 王志 +2 位作者 周航宇 熊燃华 黄超伯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3,共10页
现有的压力传感器无法解决对人体信号长期监测过程中的供能问题,需要频繁地充电甚至更换电池,给传感器的检测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此外,压力传感器本身的柔韧性以及与人体皮肤的贴合程度对传感性能有着较大程度的影响。水凝胶因其可... 现有的压力传感器无法解决对人体信号长期监测过程中的供能问题,需要频繁地充电甚至更换电池,给传感器的检测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此外,压力传感器本身的柔韧性以及与人体皮肤的贴合程度对传感性能有着较大程度的影响。水凝胶因其可调节的模量和对人体皮肤的良好顺应性,适合作为柔性可穿戴压力传感材料。同时,纤维素纳米纤维是自然界储备量极大的生物质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机械性能,通过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可以获得良好的压电以及摩擦电响应性能。笔者综述并探讨了利用纤维素纳米纤维基水凝胶制造具有自供电能力的柔性传感器的最新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纤维素纳米纤维;接着概述了基于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水凝胶的物理与化学交联策略;随后介绍了其在柔性压电、摩擦电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最后提出了基于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柔性自供电压力传感器发展的挑战和前景。总结认为,纤维素纳米纤维基水凝胶具有优异的传感性能、机械柔韧性、贴合性以及生物可降解性,是构筑柔性自供电压力传感器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水凝胶 自供电 柔性可穿戴 压力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丝瓜络废料中提取纤维素纳米纤维及在聚乙烯醇超临界二氧化碳复合发泡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堃阳 邵亮 +3 位作者 崔梦媛 樊永康 姬占有 马建中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529,共5页
通过TEMPO氧化法从废弃丝瓜络中成功提取出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并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发泡技术制备聚乙烯醇(PVA)/CNF复合发泡材料。对CNF在复合材料中的结晶性进行表征,探究了CNF含量对泡孔形貌的影响以及CNF含量对发泡材料... 通过TEMPO氧化法从废弃丝瓜络中成功提取出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并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发泡技术制备聚乙烯醇(PVA)/CNF复合发泡材料。对CNF在复合材料中的结晶性进行表征,探究了CNF含量对泡孔形貌的影响以及CNF含量对发泡材料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F在发泡过程中可作为异相成核点,提高成核效率,减小了平均泡孔尺寸,增加了泡孔密度,同时减少了泡孔褶皱,降低了发泡材料的收缩率。当CNF含量为2%时,平均孔径从99.96μm下降至41.96μm,泡孔密度增加了大约一个数量级,收缩率从12.19%下降至5.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纤维素纳米纤维 超临界二氧化碳 物理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纤维素纳米纤维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张彧一 胡文敬 李久盛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5-1305,共11页
为探索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纤维素纳米纤维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选择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氧化法和机械法得到的2种纤维素纳米纤维(TO-CNF和C-CNF).采用光学显微镜(P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 为探索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纤维素纳米纤维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选择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氧化法和机械法得到的2种纤维素纳米纤维(TO-CNF和C-CNF).采用光学显微镜(P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发现上述2种不同类型的CNF均为棒状结构,且为纤维素I型,其中氧化法制备的TO-CNF结构中含有一定量的羧基官能团.通过热重分析表明,C-CNF的热稳定性略优于TO-CNF.进一步通过UMT往复摩擦试验机研究了2种CNF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添加量(质量分数,w)不超过1%时,2种CNF在不同添加浓度下均表现出显著的减摩性能.其中TO-CNF的减摩性能略优于C-CNF,添加w=1%可使摩擦系数相对于基础体系降低51%.通过钢板表面接触角和磨损后的表面分析对CNF的润滑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推测由于CNF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羟基或羧基等极性官能团,作为添加剂能够在摩擦副表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吸附从而形成润滑保护膜,防止滑动表面微凸体的直接接触进而改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水基润滑添加剂 极性基团 摩擦学性能 润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PAM基混合凝胶对柔性锌空气电池的性能影响
11
作者 张志康 马景灵 +2 位作者 王广欣 贾兴良 付理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180,186,共7页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具有良好柔性的聚丙烯酰胺(PAM)基凝胶电解质,作为柔性锌空气电池电解质。探究了不同含量的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对PAM基凝胶电解质表面形貌、离子电导率、吸液率、保水率等一系列性能的影响,并将含有不同含量CNF的...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具有良好柔性的聚丙烯酰胺(PAM)基凝胶电解质,作为柔性锌空气电池电解质。探究了不同含量的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对PAM基凝胶电解质表面形貌、离子电导率、吸液率、保水率等一系列性能的影响,并将含有不同含量CNF的PAM基凝胶电解质组装成锌空气电池,分别对其进行了电化学阻抗、功率密度、恒流放电、放电倍率、充放电循环等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制纤维素纳米纤维PAM基混合凝胶电解质(PAMC)(以5%含量CNF的PAMC凝胶电解质为例)具有较高的吸液率(4383%)、保水率(79.00%)和离子电导率(340mS/cm),组装的柔性锌空气电池功率密度为19.03mW/cm^(2),在低电流密度和高电流密度(0.25~11mA/cm^(2))下都有较好的放电性能,且稳定性较好,并可连续充放电23.74h,循环效率为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聚丙烯酰胺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锌空气电池 自由基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柔性银纳米线/还原氧化石墨烯/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建成 郭伟佳 +2 位作者 沈顺禹 张倩 李彩彩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1,共9页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电磁辐射污染日益严重,开发超轻、超薄、柔性、高机械性能的电磁屏蔽材料以保护精密电子器件免受电磁辐射干扰十分必要。以纤维素纳米纤维(CNFs)为基质,银纳米线(Ag NWs)和氧化石墨烯(GO)为导电填料,通过交替真...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电磁辐射污染日益严重,开发超轻、超薄、柔性、高机械性能的电磁屏蔽材料以保护精密电子器件免受电磁辐射干扰十分必要。以纤维素纳米纤维(CNFs)为基质,银纳米线(Ag NWs)和氧化石墨烯(GO)为导电填料,通过交替真空抽滤CNFs和具有不同比例的Ag NWs/GO混合液的方法构建了一种超薄柔性电磁屏蔽复合纸(厚度为34μm)。研究了复合薄膜的润湿性、力学性能以及电磁屏蔽性能,揭示了复合纸微观结构及组成对其润湿性、力学性能以及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SEM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纸具有多层结构。导电性测试结果表明,3个导电层导电性呈梯度变化。接触角测试的结果表明,形成多层梯度结构后,复合纸的接触角为115°,表现出了一定的疏水性。万能力学试验机的结果表明,多层梯度结构复合纸的应力和应变分别为26.7 MPa和2.16%,相比混合非梯度复合纸有了一定的提升。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测试结果表明,具有梯度结构的复合纸在8.2 GHz时,电磁屏蔽效能为24 dB,高于混合非梯度结构复合纸的效能(19 dB),并以吸收损耗为主。因此,通过构建分层梯度结构可以显著提升复合纸的力学性能以及电磁屏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纳米线 氧化石墨烯 梯度结构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叶木浆高锰酸钾氧化制备纤维素纳米纤维
13
作者 张素风 邓婷婷 +3 位作者 李楠 李磊 丁豪 朱新月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6,共9页
本研究以漂白阔叶木浆为原料,通过KMnO4氧化预处理,结合低能耗高压均质处理,成功制备了羧基化纤维素纳米纤维,并探究氧化时间对羧基化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形貌尺寸、得率、化学结构、Zeta电位、结晶度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氧化反应... 本研究以漂白阔叶木浆为原料,通过KMnO4氧化预处理,结合低能耗高压均质处理,成功制备了羧基化纤维素纳米纤维,并探究氧化时间对羧基化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形貌尺寸、得率、化学结构、Zeta电位、结晶度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氧化反应1 h制备的羧基化纤维素纳米纤维得率高达97.3%,长径比375 nm,Zeta电位-22.5 mV,初始热分解温度高于293.2℃,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通过真空抽滤制备的羧基化纤维素纳米纤维薄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拉伸强度最高为85.49 MPa)和高透光率(最高为8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白硫酸盐阔叶木浆(BHKP) 高锰酸钾氧化 纤维素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勍 陈文帅 +1 位作者 于海鹏 刘一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6-131,共6页
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er,本文缩写为CNF)因其独特的网状结构和性能特点,在增强聚合物制备复合材料方面发展迅速。简述CNF的制备及特征;然后从改善团聚、提高界面相容性的角度,介绍对CNF进行表面衍生化、表面接枝和添加偶联... 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er,本文缩写为CNF)因其独特的网状结构和性能特点,在增强聚合物制备复合材料方面发展迅速。简述CNF的制备及特征;然后从改善团聚、提高界面相容性的角度,介绍对CNF进行表面衍生化、表面接枝和添加偶联剂等表面化学改性研究及改性后CNF的性能特点;简述利用CNF增强聚乙烯醇、聚乳酸、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聚合物的研究进展;最后对CNF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聚合物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基层层自组装透明柔性导电膜及其电致变色柔性超级电容器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郝红英 王茜 +1 位作者 邵自强 杨荣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38-1845,共8页
以纤维素纳米纤维(CNFs)膜为基材,通过层层自组装法设计并制备了CNFs/[Cu2+-GO]5/[PANIPEDOT∶PSS]10复合膜(CGPP膜),经过除铜,将氧化石墨烯(GO)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得到CNFs/RGO5/[PANI-PEDOT∶PSS]10复合导电膜(CRGPP-10膜),并... 以纤维素纳米纤维(CNFs)膜为基材,通过层层自组装法设计并制备了CNFs/[Cu2+-GO]5/[PANIPEDOT∶PSS]10复合膜(CGPP膜),经过除铜,将氧化石墨烯(GO)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得到CNFs/RGO5/[PANI-PEDOT∶PSS]10复合导电膜(CRGPP-10膜),并以H2SO4-PVA凝胶为电解质,双片CRGPP-10膜为电极,组装了双电极体系的柔性超级电容器S-RGPP.对CGPP膜和CRGPP-10膜进行紫外-可见光谱、结晶特性和形态表征,并对S-RGPP的循环伏安(CV)曲线、恒电流充放电性能(GCD)及电化学阻抗谱(EIS)等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制备的CRGPP-10膜具有均匀和透明度可控的优点.柔性超级电容器S-RGPP的内阻较小,同时具有双电层(EDL)电容和赝电容性能,表现出良好的柔性和一定的电致变色性.RGO的加入使S-RGPP的循环稳定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还原氧化石墨烯 层层自组装 电致变色性 柔性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纤维素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蛋白质分离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凤权 武丁胜 +2 位作者 桓珊 杨子龙 应志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17,共6页
为将纳米纤维膜应用于蛋白质分离处理,用静电纺丝和化学改性方法制备聚丙烯腈/再生纤维素(PAN/RC)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等对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了表征,并将制备的再生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膜... 为将纳米纤维膜应用于蛋白质分离处理,用静电纺丝和化学改性方法制备聚丙烯腈/再生纤维素(PAN/RC)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等对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了表征,并将制备的再生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膜作为分离层,构建膜分离系统并分离纯化血清白蛋白,通过调节操作压力和过滤时间等影响因素,确定其分离纯化过程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为0.10 MPa、过滤时间为1.5 h条件下,再生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膜对蛋白质的截留率达到80.04%,膜通量达到1.85 L/(m2·min),与商用聚醚砜超滤膜相比,在截留率差异不大的情况下,膜通量有了数倍的提升;同时再生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优异的重复使用能力,并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纳米纤维形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再生纤维素纳米纤维 蛋白质分离 膜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对环氧树脂/聚己内酯共混体系结构及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志鹏 张艳 +3 位作者 寇彦平 陈凤华 聂玉静 傅深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1-96,共6页
以溶剂交换的方法将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均匀分散到环氧树脂,并结合熔融共混法成功制备了环氧/聚己内酯(PCL)/CNF复合体系。通过扫描电镜、拉力和冲击试验机考察了CNF的加入对环氧树脂/PCL共混体系形貌结构及性能影响。结果表明,CNF的... 以溶剂交换的方法将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均匀分散到环氧树脂,并结合熔融共混法成功制备了环氧/聚己内酯(PCL)/CNF复合体系。通过扫描电镜、拉力和冲击试验机考察了CNF的加入对环氧树脂/PCL共混体系形貌结构及性能影响。结果表明,CNF的加入对低浓度环氧树脂/PCL共混体系形貌结构及力学性能影响不大。而对高浓度环氧树脂/PCL共混体系形貌结构和力学性能影响较为明显:随着CNF加入量的增加,均能观察到比较明显的两相结构,但两相相区尺寸逐渐减小,PCL富集相的连续性增强;力学实验结果表明CNF的加入使材料的韧性和强度均能提高,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较未添加CNF的体系提高了91%和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环氧/聚己内酯共混体系 形貌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点/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浩 刘浩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7,共9页
以异抗坏血酸钠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合成新型纳米抗菌材料——碳点(CDs),并与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共混制备CDs/CNF复合薄膜。结果表明,CDs的平均粒径为(4.6±1.8)nm,添加CDs可提升复合薄膜的紫外阻隔性能和柔韧性,复合薄膜的抗菌和抗... 以异抗坏血酸钠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合成新型纳米抗菌材料——碳点(CDs),并与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共混制备CDs/CNF复合薄膜。结果表明,CDs的平均粒径为(4.6±1.8)nm,添加CDs可提升复合薄膜的紫外阻隔性能和柔韧性,复合薄膜的抗菌和抗氧化性能与CDs的含量呈正相关,但是高含量的CDs会降低复合薄膜的疏水性和拉伸强度。添加7%含量CDs的复合薄膜的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16.88 mm和14.34 mm,CDs/CNF复合涂层能够延缓草莓的腐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碳点 抗菌防氧化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超疏水涂层制备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可婷 徐丽慧 +4 位作者 潘虹 沈勇 徐伟 柳杨春 李俊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215-7221,共7页
采用简单的浸涂法制备具有优异自清洁性能和良好耐久性能的超疏水涂层。基于纤维素纳米纤维(CNF)与低表面能物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以棉织物为基底制备了超疏水涂层,实现了棉织物表面功能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不同浓度CNF以及... 采用简单的浸涂法制备具有优异自清洁性能和良好耐久性能的超疏水涂层。基于纤维素纳米纤维(CNF)与低表面能物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以棉织物为基底制备了超疏水涂层,实现了棉织物表面功能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不同浓度CNF以及不同浓度PDMS对涂层疏水性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等对超疏水涂层进行了测试表征。CNF和PDMS在棉织物表面牢固结合,成功制备了耐久超疏水涂层。SEM结果显示,与纯PDMS涂层相比,CNF构筑了超疏水涂层所需的微观粗糙结构,为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提供了有利条件。当PDMS浓度为4%,CNF浓度为4%时,超疏水涂层的水滴接触角(WCA)达159.2°,水滴滚动角(WSA)为4.3°。耐摩擦测试结果显示,经过40次砂纸摩擦之后涂层的水滴接触角仍达150.3°,具有超疏水性能,说明PDMS为涂层提供低表面能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进而提高了涂层的耐久性能。采用CNF和PDMS在棉织物表面成功制备了耐久超疏水涂层,同时实现了优异的自清洁、防水抗污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超疏水 表面 粗糙结构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及其改性产物吸附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若男 周丽莎 +3 位作者 陈舜胜 徐建雄 邓子龙 张洪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0-319,共10页
重金属污染是目前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传统治理方法成本高、效率低等缺陷已不符合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er,CNF)因可再生、活性高、比表面积大和密度低等优点,在重金属吸附领域显示出巨大的... 重金属污染是目前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传统治理方法成本高、效率低等缺陷已不符合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er,CNF)因可再生、活性高、比表面积大和密度低等优点,在重金属吸附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主要综述了CNF的化学改性方法及其改性产物在水体系重金属离子吸附中的应用进展。首先对CNF的改性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主要包括化学接枝改性(羧基化、氨基化、巯基化、磷酸基化、磺酸基化和醛基化和硅烷化等)与接枝共聚改性。其次从结构设计方面重点阐述了改性CNF以气凝胶、水凝胶和复合膜等不同形态对水体系中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的应用研究。最后,对CNF基重金属吸附剂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指出了CNF基重金属吸附剂在局限性和适用性等方面的挑战,展望了CNF在水体系重金属离子去除领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吸附 纤维素纳米纤维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