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纶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复合隔热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齐琨 赵龙 +3 位作者 马志阳 任方林 欧康康 段书霞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为制备用于保温隔热和红外隐身的相变气凝胶复合材料,利用快速冷冻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芳纶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ABC)复合隔热气凝胶,进一步结合浸渍工艺制备了芳纶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聚乙二醇(ABP)复合隔热气凝胶。... 为制备用于保温隔热和红外隐身的相变气凝胶复合材料,利用快速冷冻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芳纶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ABC)复合隔热气凝胶,进一步结合浸渍工艺制备了芳纶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聚乙二醇(ABP)复合隔热气凝胶。表征了ABC复合隔热气凝胶的形貌,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和隔热性能,研究了ABP复合隔热气凝胶的隔热、红外隐身和应用性能。结果表明:ABP复合隔热气凝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聚乙二醇在ABP复合隔热气凝胶中的负载量达到93.8%(质量分数),熔融焓为182.2 J/g,经过20次固液循环后质量保留率为92.3%,具有良好的防泄漏性和循环稳定性,可以应用于高温和低温目标的热防护和红外隐身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隔热 冷冻干燥 相变材料 隔热 红外隐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纤维毡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 隔热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2
作者 王亮 辛怡 +3 位作者 曹永平 卞涛 陶艺 李钰雪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0-96,共7页
为了提高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力学性能,以芳纶纤维毡为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基体,通过溶胶-凝胶常压干燥技术制备了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及阻燃性。结果表明,制备... 为了提高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力学性能,以芳纶纤维毡为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基体,通过溶胶-凝胶常压干燥技术制备了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及阻燃性。结果表明,制备的芳纶纤维毡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综合性能优越,粒径为147.9μm,质量损失率为49.81%,抗压强度为2.03 MPa,有效提高了气凝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阻燃性能测试过程中未出现续燃、熔融、滴落等现象。芳纶纤维毡增强的二氧化硅气凝胶轻质以及较好的热学和力学性能使其在隔热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芳纶纤维 隔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氧化硅有机-无机杂化复合气凝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何飞 骆金 +2 位作者 李亚 方旻翰 赫晓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共9页
依据纤维素与SiO_2的复合工艺特点,综述了采用溶液浸渍法、直接混合法和逐层沉积法制备纤维素/SiO_2有机—无机杂化复合气凝胶材料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纤维素的不同溶解或分散状态和SiO_2引入方式对形成纤维素/SiO_2复合气凝胶的影响,分... 依据纤维素与SiO_2的复合工艺特点,综述了采用溶液浸渍法、直接混合法和逐层沉积法制备纤维素/SiO_2有机—无机杂化复合气凝胶材料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纤维素的不同溶解或分散状态和SiO_2引入方式对形成纤维素/SiO_2复合气凝胶的影响,分析了纤维素与SiO_2之间具有的组织结构特征和结合机理,并对比了不同工艺方法获得的纤维素/SiO_2复合气凝胶材料在力学、隔热、光学、疏水性、生物等方面所呈现的性能特点.基于有机纤维素与无机SiO_2的物理化学特性,指出了两者复合时面临的问题,并对潜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氧化硅复合气凝胶 有机—无机杂化 复合材料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钴双金属MOF-纤维素气凝胶三维复合材料关键制备工艺参数对Cu^(2+)吸附性能/机制的影响
4
作者 张宏政 利保怡 +4 位作者 孔巧平 王沛淦 刘改革 谢颂专 施雪卿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9-117,共9页
为克服传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易碎和难回收等缺点,将双金属Ni/Co-MOF与三维纤维素气凝胶进行复合,通过水热反应原位制备了新型Ni/Co-MOF-纤维素气凝胶三维复合材料(Ni/Co-MOF-CMC),并将其用于去除水溶液中... 为克服传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易碎和难回收等缺点,将双金属Ni/Co-MOF与三维纤维素气凝胶进行复合,通过水热反应原位制备了新型Ni/Co-MOF-纤维素气凝胶三维复合材料(Ni/Co-MOF-CMC),并将其用于去除水溶液中的Cu^(2+)。考察了制备过程中关键反应参数对Ni/Co-MOF-CMC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其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Ni/Co金属盐比例为1∶1,总金属盐与有机配体比例为1∶1,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14 h。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CMC、Ni/Co-MOF-CMC以及Ni/Co-MOF-CMC-Cu^(2+)等材料进行了表征,以获悉其微观结构信息。Ni/Co-MOF-CMC是一种吸附效果好、低成本、原材料易得、制备过程简单、环境友好的三维复合材料,在去除废水中Cu^(2+)方面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 纤维素 吸附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率对玄武岩纤维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件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李嘉文 代玲 龙海依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4年第10期40-42,138,共4页
文章采用防护热板法导热系数测试对玄武岩纤维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件不同含水率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目的是探究含水率对玄武岩纤维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件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对玄武岩纤维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 文章采用防护热板法导热系数测试对玄武岩纤维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件不同含水率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目的是探究含水率对玄武岩纤维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件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对玄武岩纤维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件的导热系数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被测样品导热系数增大,并且在达到特定含水率后,即使将被测样品烘干至恒重,也无法恢复其被水分大量进入的毛细作用力破坏的纳米多孔网络结构,此结果会导致其导热系数无法回到最初状态,即会大大限制其的使用环境要求。研究结果将对不同含水率玄武岩纤维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件的导热系数进行列举,以此为未来对其使用环境要求界定起到数据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热板法导热系数测试 含水率 玄武岩纤维掺二氧化硅复合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玻璃纤维/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耐高温及抗火性能研究
6
作者 杜高明 康大伟 +6 位作者 贾帅德 张宁 梅碧舟 张刚强 孟庆坤 戚继球 张长江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
为提高钢结构桥梁抵抗火灾风险的能力,桥梁抗火隔热材料的开发受到重视。针对目前专用桥梁抗火材料的不足,本文以玄武岩-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为基体,以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和超临界干燥法制备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BF-GF/AC)... 为提高钢结构桥梁抵抗火灾风险的能力,桥梁抗火隔热材料的开发受到重视。针对目前专用桥梁抗火材料的不足,本文以玄武岩-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为基体,以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和超临界干燥法制备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BF-GF/AC),系统研究复合材料在高温和燃烧测试前后的宏观尺寸、微观形貌、相组成、力学性能及热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纯玻璃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玄武岩纤维使BF-GF/AC的尺寸和微观结构的稳定性都明显提升;BF-GF/AC纤维和气凝胶可以实现协同隔热效果,在1000℃处理后气凝胶仍然保持非晶态;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而热导率升高,BF-GF/AC在900℃热处理后抗拉强度和热导率分别0.431 MPa和0.026 W/(m·K);烃类火中,由10 mm厚BF-GF/AC组成的防火层结构完整,缆索模型表面低于300℃时间达到100.4 min。开发的气凝胶复合材料在高温和真火中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较低的热导率和一定的力学性能,可以满足桥梁防火设防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防火 复合材料 玄武岩纤维 热导率 燃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抗阶跃渐变层结构纤维素/Ti_(3)C_(2)T_(x)气凝胶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
7
作者 李一 张恒宇 +3 位作者 郭雯卓 陈剑英 王妮 肖红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6,共10页
为拓宽吸波频段,获得高效吸波材料,以纤维素纳米纤维(CNF)为骨架、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Ti_(3)C_(2)T_(x))为导电填料,制备了三维多孔气凝胶吸波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衍射仪、矢量网络分析仪表... 为拓宽吸波频段,获得高效吸波材料,以纤维素纳米纤维(CNF)为骨架、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Ti_(3)C_(2)T_(x))为导电填料,制备了三维多孔气凝胶吸波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衍射仪、矢量网络分析仪表征了其结构与各项性能。结果表明:基于气凝胶的多孔结构及Ti_(3)C_(2)T_(x)的导电损耗,使得CNF/Ti_(3)C_(2)T_(x)复合气凝胶具有吸波效能,改变Ti_(3)C_(2)T_(x)含量及气凝胶厚度可调节吸波带宽和峰值。根据三维电磁仿真软件CST STUDIO SUITE仿真模拟结果,制备Ti_(3)C_(2)T_(x)质量分数依次为1%、25%、50%的CNF/Ti_(3)C_(2)T_(x)复合气凝胶,在电磁波入射方向按照特征阻抗从大到小叠层构建阻抗阶跃渐变的多层复合结构吸波材料,该材料具有更好的阻抗匹配和衰减损耗性能,反射损耗最小可达-15.9 dB,有效吸收带宽覆盖整个X波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 纤维素 层结构 阻抗阶跃渐变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纤维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思盈 周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2-30,共9页
溶胶-凝胶法常压制备二氧化硅(SiO_(2))气凝胶的产率与性能不足问题限制了其工业化规模应用。本工作以海泡石纳米纤维作为增强体,正硅酸四乙酯作为硅源前驱体,三甲基氯硅烷作为改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常压干燥制备了海泡石纤维/二氧... 溶胶-凝胶法常压制备二氧化硅(SiO_(2))气凝胶的产率与性能不足问题限制了其工业化规模应用。本工作以海泡石纳米纤维作为增强体,正硅酸四乙酯作为硅源前驱体,三甲基氯硅烷作为改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常压干燥制备了海泡石纤维/二氧化硅气凝胶块体材料,测试了力学性能、热性能、火安全性等,并进行了孔隙结构、红外光谱与微观形貌的分析表征。海泡石的纤维骨架可抑制气凝胶块体收缩开裂;纤维在溶胶形成阶段具有异相形核作用,使颗粒细化并提高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改变孔隙结构;纤维的引入提高了气凝胶的力学性能、高温与烧蚀稳定性和火安全性,降低了导热系数。块体海泡石纤维/二氧化硅气凝胶导热系数可达0.0128 W/(m·K),抗压强度最高为1.20 MPa,阻燃均为V-0级,1300℃烧蚀后形状保持稳定,综合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海泡石纳米纤维 力学性能 热性能 火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Ti_(3)C_(2)T_(x)气凝胶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和吸波性能
9
作者 李一 张恒宇 +1 位作者 王妮 肖红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0,共7页
为了减少电磁污染对环境和人体产生的危害,以纤维素纳米纤维(CNF)为骨架、Ti_(3)C_(2)T_(x)-MXene为导电填料,制备了兼具电磁屏蔽和吸波性能的三维多孔气凝胶复合材料,对其形貌结构、电磁屏蔽效能和吸波效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厚度... 为了减少电磁污染对环境和人体产生的危害,以纤维素纳米纤维(CNF)为骨架、Ti_(3)C_(2)T_(x)-MXene为导电填料,制备了兼具电磁屏蔽和吸波性能的三维多孔气凝胶复合材料,对其形貌结构、电磁屏蔽效能和吸波效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厚度2 mm、Ti_(3)C_(2)T_(x)质量分数为66.7%的CNF/Ti_(3)C_(2)T_(x)气凝胶材料,在X波段的平均电磁屏蔽效能(EMI SE)为44 dB;厚度2 mm、Ti_(3)C_(2)T_(x)质量分数为14.3%的气凝胶材料的反射损耗(RL)最低可达-21 dB,RL小于-10 dB的有效吸收带宽(EAB)能覆盖64%的X波段;通过简单调控导电填料含量,便可实现在不同场景下的电磁屏蔽或吸波应用,且该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满足商业标准要求的20 dB。为设计具有无污染、质量轻、屏蔽效能高的电磁功能材料提供了一种有效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3)C_(2)T_(x)-MXene 纤维素 电磁屏蔽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制备及其CO_(2)吸附性能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佳豪 贾文超 +5 位作者 潘浩浩 曹欣雨 张贺 李长庚 肖添远 石海强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6,共11页
空气中超量排放的CO_(2)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威胁,开发绿色高效的空气过滤器成为焦点。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高可塑性等优点,在空气过滤器制备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对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的制... 空气中超量排放的CO_(2)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威胁,开发绿色高效的空气过滤器成为焦点。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高可塑性等优点,在空气过滤器制备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对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评价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在吸附CO_(2)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最后对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CO_(2) 纳米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用氧化硅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的防掉粉性能进展
11
作者 武晓阳 张思钊 刘淳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71-681,754,共12页
氧化硅气凝胶作为气凝胶中最成熟的耐高温高效隔热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但由于其脆性、柔韧性能严重不足的本征特点,导致材料在冲击振动载荷下,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掉粉掉渣现象,甚至直接破碎进而完全失去功能,极... 氧化硅气凝胶作为气凝胶中最成熟的耐高温高效隔热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但由于其脆性、柔韧性能严重不足的本征特点,导致材料在冲击振动载荷下,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掉粉掉渣现象,甚至直接破碎进而完全失去功能,极大地劣化了氧化硅气凝胶的隔热性能,并严重限制了材料的实际应用。因此,如何改善氧化硅气凝胶防掉粉性能已经成为目前的热点问题。文章介绍了提升氧化硅气凝胶柔韧性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近年来提升防掉粉性能即提高氧化硅气凝胶柔韧性能的主要可行策略,以期解决该材料长久以来存在掉粉掉渣等缺陷问题。最后,根据各主流改性方法的优势,展望了提升氧化硅气凝胶防掉粉性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骨架增强 防掉粉性能 柔韧性 力学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SiO_(2)气凝胶/纤维素/聚丙烯复合水刺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染料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昊 孙辉 +2 位作者 于斌 朱祥祥 杨潇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8,共10页
为制备用于有机染料废水处理的生物质材料,以纤维素纤维/聚丙烯(CF/PP)为基材,经氧化后与以壳聚糖(CS)和硅酸四乙酯(TEOS)为原料制备的CS-SiO_(2)混合溶液进行反应,再通过冷冻干燥得到CS-SiO_(2)气凝胶/氧化纤维素(OCF)/PP复合水刺非织... 为制备用于有机染料废水处理的生物质材料,以纤维素纤维/聚丙烯(CF/PP)为基材,经氧化后与以壳聚糖(CS)和硅酸四乙酯(TEOS)为原料制备的CS-SiO_(2)混合溶液进行反应,再通过冷冻干燥得到CS-SiO_(2)气凝胶/氧化纤维素(OCF)/PP复合水刺非织造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和其对有机染料吸附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相较于CF/PP水刺非织造材料,CS-SiO_(2)气凝胶/OCF/PP复合水刺非织造材料表面出现明显的微孔结构,在OCF/PP水刺非织造材料表面出现了归属于CS和SiO_(2)的红外特征峰;当TEOS体积分数为25%时,制得的样品在30℃、pH值为7的条件下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效率可达99.63%,经5次重复使用后,其对MB的吸附效率仍保持在80.59%左右;相比于CF/PP水刺非织造材料,CS-SiO_(2)气凝胶/OCF/PP复合水刺非织造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纤维/聚丙烯水刺非织造材料 壳聚糖 氧化硅 有机染料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88B/蒙脱土改性棉纤维素复合气凝胶及其吸附-降解协同去除染料和抗生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安荣 王亚芳 +3 位作者 陈方春 王凯 林绍建 兰建武 《产业用纺织品》 2024年第2期34-47,共14页
将MIL-88B修饰的蒙脱土(MIL-88B/MMT)引入棉纤维素气凝胶基体中,制备多功能棉纤维素复合气凝胶(MMCCA),通过吸附-降解协同作用,用其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染料和抗生素。探讨不同pH值、离子强度、染料初始浓度和接触时间下MMCCA对染料和抗生... 将MIL-88B修饰的蒙脱土(MIL-88B/MMT)引入棉纤维素气凝胶基体中,制备多功能棉纤维素复合气凝胶(MMCCA),通过吸附-降解协同作用,用其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染料和抗生素。探讨不同pH值、离子强度、染料初始浓度和接触时间下MMCCA对染料和抗生素的吸附性能,分析有过氧化氢(H2O2)条件下,MMCCA对染料和抗生素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MMCCA对甲基橙(MO)、亚甲基蓝(MEB)和盐酸四环素(TCH)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38.03、655.66和503.55 mg/g;采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MMCCA的吸附过程;H2O2的加入使MMCCA对MO、MEB和TCH的去除率分别由64.97%、69.31%和25.31%显著提高到96.23%、98.61%和86.46%;该MMCCA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复合 MIL-88B/蒙脱土 染料 抗生素 吸附 FENTON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罗丹 龙丽娟 +1 位作者 秦舒浩 何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1-165,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为增强相,通过溶胶-凝胶和常压干燥分别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型二氧化硅气凝胶(GF/SiO_(2)气凝胶)和碳纤维增强型二氧化硅气凝胶(CF/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为增强相,通过溶胶-凝胶和常压干燥分别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型二氧化硅气凝胶(GF/SiO_(2)气凝胶)和碳纤维增强型二氧化硅气凝胶(CF/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试仪、万能力学试验机、导热系数测试仪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对比分析了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对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纤维与SiO_(2)颗粒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较差,制得的GF/SiO_(2)气凝胶具有较差的力学性能(压缩强度=0.676MPa,应变=60%)和较高的导热系数[0.0410W/(m·K)];而碳纤维与SiO_(2)气凝胶颗粒具有较好的界面相互作用,制得的CF/SiO_(2)气凝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压缩强度=1.225MPa,应变=60%)和低的导热系数[0.0342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玻璃纤维 纤维 力学性能 导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气凝胶原位填充聚酰亚胺泡沫的结构及隔热性能研究
15
作者 胡子扬 马晶晶 +2 位作者 赵一搏 滕冲 赵建设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88,共7页
以超轻质开孔柔性聚酰亚胺泡沫为基体,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一系列二氧化硅气凝胶原位填充的聚酰亚胺复合泡沫。复合泡沫密度10~100 kg/m^(3)可调,厚度1~400 mm可调,最大宏观尺寸可达1m×1m。对其泡孔结构、隔热性能、热性能进行... 以超轻质开孔柔性聚酰亚胺泡沫为基体,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一系列二氧化硅气凝胶原位填充的聚酰亚胺复合泡沫。复合泡沫密度10~100 kg/m^(3)可调,厚度1~400 mm可调,最大宏观尺寸可达1m×1m。对其泡孔结构、隔热性能、热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分析了二氧化硅气凝胶原位填充聚酰亚胺泡沫的隔热机理。结果表明: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引入,可有效降低复合泡沫室温热导率,提高其隔热性能;随着二氧化硅气凝胶含量的增加,聚酰亚胺复合泡沫的热导率由38.8 mW/(m·K)降低至19.6 mW/(m·K);热端温度300℃时,复合泡沫热导率仅为61.1 mW/(m·K);填充二氧化硅气凝胶后,聚酰亚胺复合泡沫热稳定性大大提高,在900℃下热失重残留量约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泡沫 泡孔结构 氧化硅 隔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F-67/氧化纳米纤维素衍生碳气凝胶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6
作者 黄佳琪 陈芋 +2 位作者 裴飞飞 程万里 韩广萍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8,35,共10页
为获得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三维网络结构碳气凝胶,以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TEMPO-oxidized nanocellulose,TOCNF)为基体,加入ZIF-67混合均匀后,通过定向冷冻干燥和一步碳化法制备ZIF-67/TOCNF衍生的氧化钴/碳(CoO/C)气凝胶。扫描电子... 为获得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三维网络结构碳气凝胶,以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TEMPO-oxidized nanocellulose,TOCNF)为基体,加入ZIF-67混合均匀后,通过定向冷冻干燥和一步碳化法制备ZIF-67/TOCNF衍生的氧化钴/碳(CoO/C)气凝胶。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CoO/C气凝胶能够维持碳化前ZIF-67/TOCNF的原始结构,并且由ZIF-67衍生的CoO可均匀负载在碳骨架结构中,提供更多的反应位点;XRD测试结果表明ZIF-67/TOCNF气凝胶显示了接近纯ZIF-67的典型ZIF-67晶体的衍射峰,而归属于TOCNF的衍射峰被抑制。Co是通过ZIF-67的热分解得到的,高温碳化能够得到更好结晶度的Co/C复合材料;拉曼光谱分析表明CoO/C复合材料的石墨化程度较高;电化学测试分析表明CoO/C电极材料的双电层电容与其内部的三维孔结构密切相关,相比于其他碳化温度(500、600、800℃),当碳化温度为700℃时,CoO/C-700气凝胶电极材料具有较优的电化学性能,其比电容可达92 F/g(0.5 A/g),同时表现出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 咪唑酸盐金属有机骨架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韩晓凤 刘兵 +1 位作者 郑国保 李政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94,共6页
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具有高孔隙率、低密度以及低热导率等特性的纳米多孔材料,在保温隔热、环境净化以及生命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文章对比分析了不同硅源基气凝胶的性能差异,以及改善二氧化硅力学性能的方法,如纤维和聚合物增强二氧... 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具有高孔隙率、低密度以及低热导率等特性的纳米多孔材料,在保温隔热、环境净化以及生命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文章对比分析了不同硅源基气凝胶的性能差异,以及改善二氧化硅力学性能的方法,如纤维和聚合物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以及制备柔性二氧化硅气凝胶,介绍了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硅源 增强 柔性 保温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气凝胶填充蔺草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热隐身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黎唤 付飞亚 +3 位作者 徐兆梅 马廷方 姚菊明 刘向东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40,共11页
天然蔺草纤维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能和独特的中空多髓结构,被编织为草席、榻榻米等家居产品使用。然而,蔺草纤维木质素含量较高导致柔韧性较差,并且其官能团种类较少导致功能欠缺,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采用亚氯酸钠和冰醋酸混合溶液对蔺... 天然蔺草纤维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能和独特的中空多髓结构,被编织为草席、榻榻米等家居产品使用。然而,蔺草纤维木质素含量较高导致柔韧性较差,并且其官能团种类较少导致功能欠缺,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采用亚氯酸钠和冰醋酸混合溶液对蔺草纤维进行预处理,得到脱木质素蔺草纤维(CTFs),随后通过溶胶-凝胶法在CTFs内部生长二氧化硅气凝胶,制得二氧化硅气凝胶蔺草纤维(SiO_(2)CTFs)。进一步通过真空浸渍的方式制得聚乙二醇二氧化硅气凝胶蔺草纤维复合材料(PEG SiO_(2)CTFs)。对纤维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物化性能进行表征,并探究纤维复合材料的隔热和热隐身性能。结果表明:由于二氧化气凝胶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SiO_(2)CTFs材料的隔热性能进一步提高,导热系数低至0.039 W(m·K),隔热能力比CTFs提高了71.7%,比表面积最大可达270.01 m^(2)g,比CTFs提高了37.8倍;由于PEG的出色的储热能力以及吸收红外热辐射的功能,故PEG SiO_(2)CTFs具有明显的红外热隐身特性。研究结果为蔺草纤维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蔺草纤维 - 氧化硅 隔热性能 红外热隐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β-FeOOH/Fe_(3)O_(4)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对甲基橙降解性能研究
19
作者 杨晓雨 杨祥建 +3 位作者 李飞云 陈天影 邹小峰 唐艳军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30,共8页
本研究以纤维素/壳聚糖气凝胶(CCG)为基底,负载可见光催化剂β-FeOOH/Fe_(3)O_(4),制备β-FeOOH/Fe_(3)O_(4)@CCG复合气凝胶,构筑光Fenton体系提高催化效能。系统研究了不同β-FeOOH/Fe_(3)O_(4)质量比以及不同负载量复合气凝胶对甲基橙... 本研究以纤维素/壳聚糖气凝胶(CCG)为基底,负载可见光催化剂β-FeOOH/Fe_(3)O_(4),制备β-FeOOH/Fe_(3)O_(4)@CCG复合气凝胶,构筑光Fenton体系提高催化效能。系统研究了不同β-FeOOH/Fe_(3)O_(4)质量比以及不同负载量复合气凝胶对甲基橙(MO)的降解效果,并阐述了光Fenton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在光Fenton降解中,随着β-FeOOH/Fe_(3)O_(4)负载量的增加,MO降解率提高。当β-FeOOH/Fe_(3)O_(4)的质量比为2∶1时,复合气凝胶降解能力最高,MO降解率达到89.1%。自由基捕获结果表明,光诱导降解MO的主要活性物质为羟基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多态铁 复合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29
20
作者 董志军 颜家保 +2 位作者 涂红兵 宋子逵 范晓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48,68,共4页
介绍了二氧化硅(SiO2)气凝胶的结构特点及隔热性能;对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总结并作了适当的评述;探讨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氧化硅 复合材料 应用 隔热性能 结构特点 制备方法 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