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矿物粉尘环境矿物学与环境医学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董发勤 万朴 +7 位作者 彭同江 吴逢春 庄稼 冯启明 宋功保 李国武 邓建军 赵世泉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3-198,211,共7页
本文全面评述了纤维矿物粉尘在环境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成果与目前存在的主要不足 ,提出除应注重纤维间的特性差异 (纤维剂量、长度、细度 )的要求外 ,还应注意制样方法、样品产地、成因、成分等方面的影响 ,强调纤维断键、活性自由基、活... 本文全面评述了纤维矿物粉尘在环境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成果与目前存在的主要不足 ,提出除应注重纤维间的特性差异 (纤维剂量、长度、细度 )的要求外 ,还应注意制样方法、样品产地、成因、成分等方面的影响 ,强调纤维断键、活性自由基、活性中心、纤维电荷、催化性质、氧化-还原强度、“表面介体”等因素的作用 ,阐明从表面活性及矿物 -生物化学作用方面揭示纤维粉尘致病机理的重要性 ,即从矿物表面官能团、表面综合性状来探讨天然纤维材料的表面化学活性———生物活性———生物持久性———生物毒性———环境安全性 ,寻求从工业矿物、环境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纤维 环境矿物 纤维矿物粉尘 环境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纤维矿物粉尘的真空有机吸附及表面基团变化
2
作者 宋功保 石荣铭 +2 位作者 董发勤 冯启明 李国武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4-271,共8页
利用真空有机吸附和红外光谱分析法 ,研究了几种纤维矿物粉尘对不同偶极矩的正己烷 (偶极矩为 0 )、乙醚 (偶极矩为 1 .1 6)和吡啶 (偶极矩为 2 .1 9)的吸附特征及这些有机试剂对表面基团的影响。研究发现 :纤维矿物粉尘对有机试剂的吸... 利用真空有机吸附和红外光谱分析法 ,研究了几种纤维矿物粉尘对不同偶极矩的正己烷 (偶极矩为 0 )、乙醚 (偶极矩为 1 .1 6)和吡啶 (偶极矩为 2 .1 9)的吸附特征及这些有机试剂对表面基团的影响。研究发现 :纤维矿物粉尘对有机试剂的吸附能力并不完全与有机试剂的偶极矩大小成正比 ;部分纤维矿物粉尘对正己烷的吸附为化学吸附 ,吸附解吸后出现了 1 2 62~ 1 2 67cm-1 、1 31 1cm-1 的新的IR谱带 ,它们应是部分纤维矿物粉尘与正己烷发生化学吸附后形成的-SiCH3 键的IR谱带。通过分析红外光谱各吸收带的变化特点 ,论证了部分纤维矿物粉尘吸附有机试剂后表面基团所发生的变化 ,特别是表面OH、表面S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矿物粉尘 真空有机吸附 表面基团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状矿物粉尘对肺泡巨噬细胞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邓建军 董发勤 +3 位作者 蒲晓允 吴逢春 赵世泉 唐焕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 :评价纤维状矿物粉尘的表面游离基团及表面电动电位在其对肺泡巨噬细胞毒性中所起的作用 ,探讨其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及扫描电镜的方法 ,以细胞死亡率、细胞电泳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变化、乳酸... 目的 :评价纤维状矿物粉尘的表面游离基团及表面电动电位在其对肺泡巨噬细胞毒性中所起的作用 ,探讨其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及扫描电镜的方法 ,以细胞死亡率、细胞电泳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变化、乳酸脱氢酶 (lactatedehydrogenase ,LD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活力作为毒性指标 ,观察纤维状矿物粉尘对肺泡巨噬细胞膜的通透性、膜电荷及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 :不含OH-的纤维硅灰石、板状沸石未表现出细胞毒性 ;纤维海泡石、纤维坡缕石、纤维水镁石及纤维蛇纹石石棉因含不同的OH-而表现出不同的细胞毒性 ,六种纤维矿物粉尘均使细胞电泳率发生了改变。结论 :纤维矿物粉尘的表面电动电位是一个非特异的因素 ;而纤维矿物粉尘对肺泡巨噬细胞的毒性与其表面所含OH-及其数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巨噬细胞 纤维矿物粉尘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纤维粉尘在酸中的稳定性与化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冯启明 董发勤 +3 位作者 彭同江 万朴 李国武 宋功保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3-248,共6页
通过对一些矿物纤维粉尘耐酸蚀性及其酸蚀残余物化学活性的测试分析和对矿物纤维粉尘的酸蚀历程尤其在酸蚀过程中其表面活性基团的变化及影响耐酸蚀性及其化学活性的诸多因素的较深入的探讨 ,并结合作者以前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探讨了矿... 通过对一些矿物纤维粉尘耐酸蚀性及其酸蚀残余物化学活性的测试分析和对矿物纤维粉尘的酸蚀历程尤其在酸蚀过程中其表面活性基团的变化及影响耐酸蚀性及其化学活性的诸多因素的较深入的探讨 ,并结合作者以前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探讨了矿物纤维粉尘耐酸蚀性强弱及酸蚀过程中表面活性基团变化与生物活性大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 ,矿物纤维粉尘的酸蚀持久性与其晶体结构、结晶度、晶格缺陷多少有关 ,也与其表面官能团种类、位置及裸露程度相关 ,与原粉尘及其酸蚀残余物的比表面积、微孔性质、数量、Lewis酸位多少呈正相关。经酸溶蚀或经表面改性 ,矿物纤维粉尘潜在的生物毒性可以降低甚至完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纤维粉尘 耐酸蚀性 化学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纤维粉尘的电化学特性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发勤 李国武 宋功保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6-233,共8页
本文主要测定了 6对矿物粉尘的电导率和pH值 ,对比分析了形态、粒度、温度、时间对粉尘电化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矿物在水介质中的pH值 /电导率比值与其粒度细度成正相关关系 ,电导率对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 ,其最大值出现在 60... 本文主要测定了 6对矿物粉尘的电导率和pH值 ,对比分析了形态、粒度、温度、时间对粉尘电化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矿物在水介质中的pH值 /电导率比值与其粒度细度成正相关关系 ,电导率对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 ,其最大值出现在 60℃左右 ,在 80℃以后所有样品的电导率均出现大幅下降拐点。多数样品的pH值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8小时以后所有样品均接近平衡时的稳定值 ,具阳离子交换性质的矿尘的溶解、电离、导电模式是一种新类型。矿物的溶解速率受粒度、表面活性、温度、浓度差、时间等因素影响。矿物粉尘的pH值 /电导率比值是矿物表面的特征值 ,全面反映其溶解度、化学活性、表面电性、降解和残留、防腐、配伍等方面的行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纤维粉尘 电导率 PH值 溶解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纤维粉尘的表面特性对比研究
6
作者 董发勤 万朴 +3 位作者 彭同江 冯启明 宋功宝 李国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41-43,共3页
矿物纤维粉尘的表面特性对比研究*董发勤万朴彭同江冯启明宋功宝李国武**(西南工学院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四川绵阳62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502025)部分成果**参加工作的还有李平等关键词矿物纤... 矿物纤维粉尘的表面特性对比研究*董发勤万朴彭同江冯启明宋功宝李国武**(西南工学院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四川绵阳62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502025)部分成果**参加工作的还有李平等关键词矿物纤维粉尘表面特征生物活性粒径小于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纤维粉尘 表面特征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