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热环境下单向铺设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拉弯组合强度
1
作者 刘焕琦 孙双双 +1 位作者 邵士儒 张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6,共8页
本研究将复合材料单层板的刚度和强度性能表达成湿热参数的函数,基于经典层合板理论编写了MATLAB计算程序,研究了拉弯载荷比、混杂比、铺层顺序、铺层角度、温度和湿度对湿热环境下单向铺设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G/CFHC)层合板拉弯组... 本研究将复合材料单层板的刚度和强度性能表达成湿热参数的函数,基于经典层合板理论编写了MATLAB计算程序,研究了拉弯载荷比、混杂比、铺层顺序、铺层角度、温度和湿度对湿热环境下单向铺设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G/CFHC)层合板拉弯组合强度的影响和规律。结果表明:湿热环境下,拉弯组合载荷下的单向铺设G/CFHC层合板拉伸载荷方向的强度随拉弯载荷比的增大而增大,弯曲载荷方向的强度随拉弯载荷比的增大而减小;混杂比和铺层顺序对单向铺设G/CFHC层合板的拉弯组合强度的影响较大;单向铺设G/CFHC层合板的拉弯组合强度随铺层角度的增加而减小;单向铺设G/CFHC层合板的拉弯组合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湿态环境会导致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 湿热环境 单向铺设 拉弯组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下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梁阻尼特性的细观力学分析
2
作者 邵士儒 王洋 孙双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11,共10页
基于复合材料细观力学,利用能量耗散原理及宏观应变能法建立了湿热环境下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层合梁的阻尼预测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湿热环境下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损耗因子的计算程序,研究了纤维铺设角度、体积分数、铺层顺... 基于复合材料细观力学,利用能量耗散原理及宏观应变能法建立了湿热环境下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层合梁的阻尼预测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湿热环境下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损耗因子的计算程序,研究了纤维铺设角度、体积分数、铺层顺序以及湿热效应对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层合梁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湿热环境导致材料产生湿热应变是影响阻尼特性的主要机理;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层合梁的损耗因子均随温度及吸水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温度的影响远大于吸水浓度的影响;纤维体积分数越高,受湿热影响程度越大;铺层角度对损耗因子影响远高于湿热、混杂方式、纤维体积分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耗因子 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 应变能法 湿热效应 细观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玻璃纤维/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杨建中 熊光晶 +3 位作者 严州 谢国柱 陈鸿斌 刘金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8-22,34,共6页
以高强玻璃纤维 (SGF)布与碳纤维 (CF)布混杂加固混凝土梁 ,进行对比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与单一CF布加固相比 ,SGF/CF布混杂加固不仅使梁的延性显著提高 ,加固成本大幅降低 ,而且承载力也略有提高 ,仅刚度略为降低。
关键词 高强玻璃纤维 纤维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 混凝土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下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宏观力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迅鹏 孙双双 王洋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1-47,75,共8页
本文将复合材料单层板的刚度和强度性能表达成湿热参数的函数。基于经典层合板理论和宏观力学方法,用MATLAB编写了湿热环境下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G/CFHC)弯曲强度的计算程序。研究了湿热环境对玻/碳纤维层间混杂复合材料和玻/碳纤维... 本文将复合材料单层板的刚度和强度性能表达成湿热参数的函数。基于经典层合板理论和宏观力学方法,用MATLAB编写了湿热环境下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G/CFHC)弯曲强度的计算程序。研究了湿热环境对玻/碳纤维层间混杂复合材料和玻/碳纤维夹芯混杂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影响。分析了湿热环境下不同混杂方式的G/CFHC层合板弯曲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湿热环境20℃~100℃温度区间内,G/CFHC层合板吸湿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弯曲强度逐渐降低;在湿热环境下,±45°层相邻的G/CFHC层合板受层间切应力影响,其弯曲强度要低;在湿热环境20℃~110℃温度区间内,以(0°/90°)为递增单元,G/CFHC层合板的弯曲强度随着m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力学分析 经典层合板理论 湿热环境 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 弯曲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机载荷作用下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屈曲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修刚 孙双双 +1 位作者 张胜旗 马佳宾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8-95,共8页
本文以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G/CFHC)层合板为研究对象,在考虑温度引起复合材料性能退化及热应力双重影响的基础上,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对G/CFHC层合板的屈曲载荷进行计算,讨论了环境温度、铺层顺序、铺层厚度、纤维混杂比对G/CFHC层... 本文以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G/CFHC)层合板为研究对象,在考虑温度引起复合材料性能退化及热应力双重影响的基础上,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对G/CFHC层合板的屈曲载荷进行计算,讨论了环境温度、铺层顺序、铺层厚度、纤维混杂比对G/CFHC层合板屈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20℃环境条件下,温度对G/CFHC层合板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层合板的屈曲载荷不断下降,在达到一定温度后,屈曲载荷的下降趋势趋于平缓;在铺层角度相同的前提下,屈曲载荷会随着碳纤维单层板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碳纤维单层板从外层逐渐向中间层移动的过程中,屈曲载荷呈降低趋势;铺层厚度对层合板的屈曲载荷影响很大,随着层合板厚度的增加,屈曲载荷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此外,纤维混杂比对G/CFHC层合板屈曲载荷有显著影响。在层合板厚度和层数一定时,增加碳纤维单层板的数量可以有效提高G/CFHC层合板的抗屈曲能力,增加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 热-机载荷 有限元法 屈曲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耦合下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拉伸强度及其损伤分析
6
作者 马佳宾 孙双双 王强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4期661-669,696,共10页
本研究开发了用户定义(UMAT)子程序,采取顺序热力耦合的分析方法,利用ABAQUS软件分析了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G/CFHC)层合板在受到机械载荷与热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强度和损伤,讨论了混杂方式、铺层顺序及温度对G/CFHC层合板强度及损伤的... 本研究开发了用户定义(UMAT)子程序,采取顺序热力耦合的分析方法,利用ABAQUS软件分析了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G/CFHC)层合板在受到机械载荷与热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强度和损伤,讨论了混杂方式、铺层顺序及温度对G/CFHC层合板强度及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温度环境下,(0_(C)/90_(G))_(2S)铺层下的层合板强度最高;玻/碳纤维混杂比为1∶3时,层合板的拉伸强度最高;随着温度的不断提高,各单层板的损伤范围不断扩大,各单层板损伤差距明显。层合板的失效损伤是由多种损伤共同作用导致的,在外界热载荷的作用下,纤维与基体之间存在热不匹配现象,基体的热膨胀系数远超于纤维,基体的受热变形大于纤维,而纤维会限制基体的变形,进而导致基体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 热力耦合 拉伸强度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复合材料大展弦比机翼结构特性研究
7
作者 周杨 王军利 +2 位作者 李金洋 张升 王佳欢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08,共8页
碳/玻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使机翼的可设计性大幅提升,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在基体中编入一定比例的玻璃纤维可有效提高机翼热稳定性、隔热与绝缘性能。基于有限元软件Nastran对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大展弦比机翼结构特性进行研究,讨... 碳/玻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使机翼的可设计性大幅提升,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在基体中编入一定比例的玻璃纤维可有效提高机翼热稳定性、隔热与绝缘性能。基于有限元软件Nastran对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大展弦比机翼结构特性进行研究,讨论铺层混杂方式与混杂比例对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大展弦比机翼模态特性、最大变形量、应力、应变与屈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混杂方式与混杂比例对大展弦比机翼的结构特性均有影响,随着碳纤维铺层体积分数逐渐增大,机翼的结构性能也逐渐提升。机翼屈曲易发生于机翼翼根靠近后缘处的蒙皮,对起主承载作用的前梁或仅对易屈曲区域进行铺层优化设计均可以提高机翼的临界屈曲载荷,但前梁铺层优化设计还能大幅提高机翼整体结构承载能力,减小机翼最大变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 铺层设计 大展弦比机翼 结构特性 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碳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加筋板的屈曲和后屈曲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双双 王修刚 王强强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3,共12页
对玻/碳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加筋板进行了研究,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加筋板的屈曲载荷和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计算,讨论了筋条截面形式、筋条数量、筋条尺寸对复合材料加筋板屈曲载荷的影响,研究了后屈曲阶段结构的载荷-位移曲线以及损伤... 对玻/碳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加筋板进行了研究,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加筋板的屈曲载荷和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计算,讨论了筋条截面形式、筋条数量、筋条尺寸对复合材料加筋板屈曲载荷的影响,研究了后屈曲阶段结构的载荷-位移曲线以及损伤失效模式。结果表明:工字形加筋方式优于J形和T形加筋方式。相同的加筋方式下,玻/碳夹芯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加筋板的抗屈曲能力优于层间混杂复合材料加筋板抗屈曲能力。三种加筋方式下,结构的屈曲载荷均随着筋条数量的增加而提高,且筋条数目为3时提升效率最大;筋条高度为10 mm时对结构抗屈曲能力的提高效率最高,上缘条宽度和下缘条宽度对屈曲载荷的影响较小。此外,后屈曲失效模式主要为基体的拉伸损伤失效和纤维的压缩损伤失效,损伤的区域和趋势主要与纤维铺设角度和铺设顺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碳混杂纤维复合材料 加筋板 屈曲 后屈曲 渐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纤维复合吸波材料设计及电磁性能研究进展
9
作者 朱国松 陈伊 +5 位作者 胡悦 张钦钊 黄佳 周伟 罗衡 李杨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共13页
随着信息安全、目标隐身与电磁防护等需求的升级,亟需研发高效吸波材料。本文简述吸波材料工作原理,并梳理涂覆型与结构型吸波材料研究进展,最终聚焦纤维混杂吸波复合材料的发展:纤维排列、组分调控及界面设计可协同提升电磁性能与力学... 随着信息安全、目标隐身与电磁防护等需求的升级,亟需研发高效吸波材料。本文简述吸波材料工作原理,并梳理涂覆型与结构型吸波材料研究进展,最终聚焦纤维混杂吸波复合材料的发展:纤维排列、组分调控及界面设计可协同提升电磁性能与力学性能。通过多元纤维协同设计与多尺度结构优化,纤维混杂吸波复合材料能够实现阻抗匹配与损耗机制的耦合优化,兼具宽频吸收与力学承载特性,推动吸波材料向结构与功能一体化方向发展。最后,总结通过多元纤维混杂体系拓展吸波频带的技术突破并对未来围绕纤维混杂机制深化、多尺度结构设计、环境适应性提升、多功能集成、纤维取向与入射角协同调控、高温陶瓷基吸波材料等方向开发兼具宽频吸收、轻质高强特性的新一代军民两用吸波材料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覆型与结构型吸波材料 纤维混杂复合材料 电磁损耗 结构与功能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永久模板叠合RC单向板短期刚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照耀 梁兴文 +2 位作者 翟天文 王莹 吴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30,共9页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HFRCC)具有良好的受拉韧性和耐久性能,是永久模板的理想材料。首先探究了PVA纤维掺量对HFRCC工作性能和抗折强度的影响,随着PVA纤维掺量增加,HFRCC的工作性能显著减弱,抗折强度先增大再减小,最终选用...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HFRCC)具有良好的受拉韧性和耐久性能,是永久模板的理想材料。首先探究了PVA纤维掺量对HFRCC工作性能和抗折强度的影响,随着PVA纤维掺量增加,HFRCC的工作性能显著减弱,抗折强度先增大再减小,最终选用含有1.5%钢纤维和0.25%PVA纤维的HFRCC来制作永久模板。随后对六个HFRCC永久模板叠合RC单向板和一个RC单向板进行了四点受弯试验,探究了HFRCC-RC界面处理方式和配筋率对叠合板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抹平、等距凹槽和钢钉拉毛三种界面处理方式对叠合板受弯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HFRCC模板能够有效限制裂缝发展,减小裂缝宽度和间距,叠合板的开裂弯矩相比于普通混凝土板提高了20.1%~31.7%。分别采用刚度解析法和有效惯性矩法建立了HFRCC-RC叠合板短期刚度计算方法,两种方法均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且离散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永久模板 短期刚度 刚度解析法 有效惯性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玻混杂纤维复合材料自行车前叉的铺层设计及耐疲劳验证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勇军 李红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1-246,252,共7页
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疲劳和抗冲击韧性好等优点。为了得到既满足力学要求又节约成本的较优性能的前叉,通过有限元分析对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复合材料的自行车前叉进行铺层优化设计。自行车前叉分为叉... 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疲劳和抗冲击韧性好等优点。为了得到既满足力学要求又节约成本的较优性能的前叉,通过有限元分析对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复合材料的自行车前叉进行铺层优化设计。自行车前叉分为叉身和立管,在不改变材料铺层角度和厚度的前提下,分别改变叉身和立管的层间混杂比和铺层材料(碳纤维预浸布/玻璃纤维预浸布)顺序,计算前叉在服役状态下的力学性能。通过对比材料最大应力值以及材料成本,获得该条件下最优的前叉设计。结果表明:混杂复合材料叉身的最内层材料应该用玻璃纤维铺设。当自行车前叉叉身混杂比为1∶2,铺层顺序为[G_(3)CGC];自行车前叉立管混杂比为3∶13,铺层顺序为[GCG12C2]时,所得碳/玻混杂复合材料前叉方案为最优铺层设计。5万次加速疲劳测试实验表明:采用优化后的铺层方案制备复合材料自行车前叉,可以满足前叉的耐疲劳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前叉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 铺层设计 有限元分析 耐疲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最优纤维混杂比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2
作者 张博明 李嘉 李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7-112,共6页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以其性能和低成本等优势近期取得了快速发展和应用。纤维混杂比例不仅影响构件的性能,同时关乎成本。本文介绍了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势,分别对复合材料最佳性能和最佳成本时的纤维混杂比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以其性能和低成本等优势近期取得了快速发展和应用。纤维混杂比例不仅影响构件的性能,同时关乎成本。本文介绍了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势,分别对复合材料最佳性能和最佳成本时的纤维混杂比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近况,提出了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目前在发展中的不足,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 最优混杂 性能与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纵向拉伸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利英 梁家熙 +1 位作者 卫军 何斌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30,共6页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延性差和脆性大等缺点,采用混杂技术,以碳纤维、高强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以及芳纶纤维中的2种或3种纤维进行层间混杂,并通过纵向拉伸试验来研究其混杂规律及其延性。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纤...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延性差和脆性大等缺点,采用混杂技术,以碳纤维、高强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以及芳纶纤维中的2种或3种纤维进行层间混杂,并通过纵向拉伸试验来研究其混杂规律及其延性。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纤维层之间的应力稳定转移有利于提高HFRP的延性,S∶B∶C为最佳混杂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 纵向拉伸性能 混杂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膨胀单向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志杰 吴燕 +2 位作者 仲伟虹 张佐光 张大兴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16,38,共3页
本文推导了单向混杂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理论估算公式 ,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了单向混杂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随混杂比、混杂界面数及铺层顺序等参数变化的规律。另外 ,也对部分零膨胀单向混杂复合材料的铺层结构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零膨胀单向混杂纤维复合材料 研究 热膨胀系数 零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C法的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启林 徐康 +1 位作者 陈立 陈浩森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5,共4页
为提高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以下简称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挤型材的固化质量和力学性能,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法,得出了相同配方条件下复合材料的4种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固化DSC曲线,运用T–β外推法初步确定了三段... 为提高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以下简称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挤型材的固化质量和力学性能,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法,得出了相同配方条件下复合材料的4种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固化DSC曲线,运用T–β外推法初步确定了三段式加热拉挤成型方法的温度工艺参数范围。在此基础上,选择直径为10 mm的混杂纤维棒材作为研究对象,变化不同的拉挤温度和速度制备型材,并对其分别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拉挤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根据力学性能表征进一步明确适合于本配方的生产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通过以上方法所得到的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挤工艺参数能够满足制备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型材的要求;与传统的经验方法相比,采用该方法更为高效和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挤 DSC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受拉构件的最优混杂比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陈汝训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9-221,共3页
基于复合材料力学中的复合定律和断裂应变破坏准则,讨论了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断裂特性,得到了以纤维层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表示的两种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受拉构件的临界混杂比和拉伸强度;并讨论了最优混杂比的选取方法。算例表明,文中给出... 基于复合材料力学中的复合定律和断裂应变破坏准则,讨论了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断裂特性,得到了以纤维层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表示的两种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受拉构件的临界混杂比和拉伸强度;并讨论了最优混杂比的选取方法。算例表明,文中给出的最优混杂比的确定,就是一种满应力的优化设计,它可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混杂纤维缠绕壳体的初步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壳体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 临界混杂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梁挠度计算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袁辉 陈浩森 赵启林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3,共3页
本文针对目前土木工程中最新出现的混杂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梁,以3组不同碳纤维含量的混杂纤维拉挤型材薄壁梁构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型试验、有限元数值分析和理论分析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与相同截面玻璃钢相比,上下翼缘采用碳纤维增... 本文针对目前土木工程中最新出现的混杂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梁,以3组不同碳纤维含量的混杂纤维拉挤型材薄壁梁构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型试验、有限元数值分析和理论分析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与相同截面玻璃钢相比,上下翼缘采用碳纤维增强的混杂纤维拉挤型材抗弯刚度有明显提高,但是抗剪切变形能力提高有限。在进行混杂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梁的挠度计算时须采用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对挠度影响的铁木辛柯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 挠度 横向剪切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混杂碳纤维/芳纶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宗强 王玉林 +2 位作者 万怡灶 雷雨 赵伟栋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1,46,共5页
制备了三维混杂碳纤维 /芳纶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HY/PA)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 :由于芳纶纤维的加入 ,使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CF/PA)的抗冲击性能有了显著提高 ,HY/PA的抗冲击强度随芳纶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有所提... 制备了三维混杂碳纤维 /芳纶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HY/PA)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 :由于芳纶纤维的加入 ,使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CF/PA)的抗冲击性能有了显著提高 ,HY/PA的抗冲击强度随芳纶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有所提高 ;另外 ,HY/PA在改善CF/PA的横向剪切强度的同时 ,也改善了芳纶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KF/PA)的纵向剪切强度 ;同时 ,混杂效应对HY/PA的弯曲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 ,HY/PA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均高于任一种单一纤维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混杂纤维/芳纶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制备 冲击性能 弯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12/S-2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壳体承载能力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明鉴 卢明章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3-126,共4页
为解决某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承外载荷能力与质量系数难以协调的问题,通过试验测试了F-12纤维与S-2纤维层间混杂复合材料的抗压缩性能,利用混杂纤维优势提出了壳体改进方案,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试验结果和有限元计算表明,壳体裙外铺... 为解决某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承外载荷能力与质量系数难以协调的问题,通过试验测试了F-12纤维与S-2纤维层间混杂复合材料的抗压缩性能,利用混杂纤维优势提出了壳体改进方案,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试验结果和有限元计算表明,壳体裙外铺层采用F-12/S-2混杂纤维,使壳体承外载荷能力大幅提高,混杂纤维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解决了工程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壳体 有限元分析 外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双频副反射器的研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建军 靳武刚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29,共3页
针对双频副反射器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研究了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和成型工艺。主要讨论混杂纤维蜂窝夹层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电气性能、双曲面表面振子阵列的成型工艺及双曲面成型技术等,解决了双曲面金属阵列成型和表面精度等技... 针对双频副反射器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研究了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和成型工艺。主要讨论混杂纤维蜂窝夹层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电气性能、双曲面表面振子阵列的成型工艺及双曲面成型技术等,解决了双曲面金属阵列成型和表面精度等技术难题。研制出的双频副反射器在S频段的反射损耗为0.3 dB,在S频段的传输损耗为0.3 dB,型面精度达到0.22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 双频副反射器 研制 双频段天线系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