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北白鹅墓地出土席状编织物的鉴别与研究
- 1
-
-
作者
卢蕾
温睿
李仁
吴妍
南普恒
-
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西北大学)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18,共8页
-
文摘
墓葬中出土的植物编织物属于有机质文物,通常保存状况极为不佳,通过有机残留物分析确定其材质是后续保护与价值认知的基础。本研究以北白鹅墓地M1020青铜簋上附着的席状编织物为对象,通过纤维显微观察、植硅体分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等三种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考古样品的生物来源为芦苇。将其与《礼记·丧大记》和《仪礼·既夕礼》等历史文献相对应,并与考古发掘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推断出该考古样品的性质是用于丧葬场合的苇席,代表着墓主人“士”阶级的身份,且处于椁盖板下棺盖板上作抵御尘土的抗席之用,在整个下葬过程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研究结果提供了春秋早期丧葬用席的实物证据,有助于了解当时的丧葬制度,也为周王朝东迁后社会景观的复原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
关键词
编织
纤维显微观察
植硅体
液相色谱-质谱
北白鹅墓地
-
Keywords
Weaving
Fiber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Phytolith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Beibai’e Cemetery
-
分类号
K876.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