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朗热综合征患儿全身麻醉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后苏醒延迟一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义霞 王慧 +2 位作者 倪欢欢 王建设 赵龙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6-1227,共2页
患儿,男,10月龄,63 cm,5 kg,因“咳嗽1周,加重伴发热2 d”入院。患儿35+3周经自然分娩,出生体重2.3 kg,出生后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于本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32 d,后多次因“支气管肺炎”入本院呼吸科治疗,临床诊断为德朗热综合征(C... 患儿,男,10月龄,63 cm,5 kg,因“咳嗽1周,加重伴发热2 d”入院。患儿35+3周经自然分娩,出生体重2.3 kg,出生后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于本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32 d,后多次因“支气管肺炎”入本院呼吸科治疗,临床诊断为德朗热综合征(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CdLS),基因检测提示NIPBL基因异常(其父为杂合变异),未予特殊治疗。本次入院后仍有咳嗽咳痰,喉间有痰不易咳出,有气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监护病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苏醒延迟 呼吸科 支气管肺炎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 自然分娩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高头后仰位对非插管全身麻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气道梗阻和低氧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光顺 汪亚宏 +3 位作者 全宇航 叶克中 张祥武 吕志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0-575,共6页
目的观察肩高头后仰位对非插管全身麻醉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术中气道梗阻和低氧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无痛FOB检查的患者170例,男97例,女73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D... 目的观察肩高头后仰位对非插管全身麻醉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术中气道梗阻和低氧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无痛FOB检查的患者170例,男97例,女73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D组,n=84)和对照组(C组,n=83)。D组采用肩高头后仰位,C组采用平卧位。两组均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普通内镜面罩吸氧8~10 L/min,当改良警觉/镇静(MOAA/S)评分≤1分时开始实施FOB检查。记录术中低氧及采取矫正措施例数,麻醉诱导前(T_(1))、麻醉诱导后1 min(T_(2))、气管内表面麻醉(T_(3))、FOB检查时(T_(4))及检查结束时(T_(5))的HR、SBP、DBP、SpO_(2)。记录T_(2)时腭后间隙和舌后间隙梗阻程度,术中声门显露情况和内镜医师操作舒适度。记录术后颈部不适、头痛、头晕和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术中中度低氧、重度低氧、托下颌和辅助通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T_(1)时比较,两组T_(3)、T_(4)时HR明显增快(P<0.05),T_(2)、T_(4)、T_(5)时SBP和DBP明显降低(P<0.05),T_(2)时SpO_(2)明显升高(P<0.05),T_(4)时SpO_(2)明显降低(P<0.05);C组T_(3)时SpO_(2)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T_(4)时SpO_(2)明显升高(P<0.05),T_(2)时舌后间隙无梗阻发生率明显升高,完全梗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声门显露差发生率明显降低,内镜医师操作舒适度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肩高头后仰位可减轻非插管全身麻醉FOB检查术中的气道梗阻,降低术中低氧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非插管全身麻醉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 气道梗阻 低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3
作者 吕婷敏 彭祝丁 +4 位作者 唐镇宇 万婷婷 邱文蕊 张奕文 陈汉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64-1268,共5页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老年患者114例,年龄65~80岁,BMI 18~25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司氯...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老年患者114例,年龄65~80岁,BMI 18~25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7例。麻醉诱导前E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 m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均在Marsh模式下靶控输注(TCI)丙泊酚效应室浓度3μg/ml,Minto模型TCI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4 ng/ml,入镜后调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分别为1.5~3μg/ml和2~4 ng/ml。记录入室后安静10 min(T_(0))、睫毛反射消失时(T_(1))、至声门时(T_(2))、至隆突时(T_(3))、术毕时(T_(4))、拔除喉罩时(T_(5))的HR、MAP、SpO_(2)和Narcotrend指数(NI)。记录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记录呛咳、支气管痉挛、低血压、低氧血症、术后咽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时比较,T_(1)时E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T_(1)时C组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T_(2)、T_(3)时C组MAP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E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呛咳、支气管痉挛和术后咽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0.2 mg/kg)艾司氯胺酮复合TCI丙泊酚-瑞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可减少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量,且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醉剂量 艾司氯胺酮 低血压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喷射通气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方向葵 喻耀华 +3 位作者 吴志伟 陈丽萍 陈健 王智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25-1126,共2页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肺部疾病检查、诊断、治疗必不可少的工具。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局麻下完成,部分患者对检查存有恐惧,而怕痛苦甚至造成精神创伤。检查的不良刺激及心血管反应,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可能给患...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肺部疾病检查、诊断、治疗必不可少的工具。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局麻下完成,部分患者对检查存有恐惧,而怕痛苦甚至造成精神创伤。检查的不良刺激及心血管反应,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可能给患者带来危害。在麻醉下行无痛检查不仅可解除患者的痛苦,而且可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操作条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全麻无痛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实施过程中如何避免患者剧烈咳嗽,又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缺氧,是麻醉科医师面临的难题。本研究采用高频喷射通气作为术中供氧方法,为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寻找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 高频喷射通气 应用 麻醉科医师 心脑血管意外 无痛检查 心血管反应 呼吸道通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右支气管断裂行气管重建术患儿的麻醉处理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龙德 王俊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28-828,共1页
患儿,女,6岁,19k,困车祸造成全身多发性外伤,入院诊断:右侧额骨粉碎性骨折,右侧额叶挫裂伤,右侧额部及枕部头皮血肿,右侧气胸伴纵隔积气,双侧肺挫伤,双侧锁骨骨折。住院治疗已1月余,前期在全麻下行清创缝合术、颅骨修补术... 患儿,女,6岁,19k,困车祸造成全身多发性外伤,入院诊断:右侧额骨粉碎性骨折,右侧额叶挫裂伤,右侧额部及枕部头皮血肿,右侧气胸伴纵隔积气,双侧肺挫伤,双侧锁骨骨折。住院治疗已1月余,前期在全麻下行清创缝合术、颅骨修补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右胸腔穿刺引流术等。目前患儿可以做轻度的自由活动,自主呼吸时SpO2为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重建 支气管断裂 麻醉处理 患儿 外伤性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 双侧锁骨骨折 胸腔穿刺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