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炎性假瘤——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群 张传森 +2 位作者 刘风军 李凤芝 高钟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69-471,共3页
目的 :探讨膀胱炎性假瘤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描述 4例膀胱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男女各 2例患者 ,年龄分别为 36、2 7、36、8岁。肿瘤直径分别为 3、4、3及 5cm。主要临床症状为肉眼血尿或排尿困难... 目的 :探讨膀胱炎性假瘤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描述 4例膀胱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男女各 2例患者 ,年龄分别为 36、2 7、36、8岁。肿瘤直径分别为 3、4、3及 5cm。主要临床症状为肉眼血尿或排尿困难。组织学检查 :肿瘤主要成分为梭形细胞 ,胞质嗜酸性 ,有大的卵圆形至梭形泡状核 ,有 1~ 2个明显的核仁。分裂象少见 ,无不典型核分裂。 3例免疫表型 :3例Vim呈弥漫阳性 ;α SMA(2例 )及MSA(1例 )局部少数细胞阳性 ;2例AE1/AE3多数细胞呈阳性。Des、Myo及EMA均阴性。 3例术后分别随访 40、16、14个月无复发 ,1例为近期病例。 结论 :病损为一种良性、非肿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肉芽肿 浆细胞 假肉瘤纤维母细胞增生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褥疮性纤维组织增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坚 朱雄增 张仁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 :探讨非典型褥疮性纤维组织增生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 :对 2例非典型褥疮性纤维组织增生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 ,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均为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 ,临床上分别表现为臀部和肩部深部软组织内的无痛性肿... 目的 :探讨非典型褥疮性纤维组织增生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 :对 2例非典型褥疮性纤维组织增生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 ,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均为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 ,临床上分别表现为臀部和肩部深部软组织内的无痛性肿块。镜下 ,病变界限不清 ,呈多结节状 ,并大致呈现区带性 ,即由位于中央的成片纤维素性坏死区和位于周边的肉芽肿样组织组成 ,间质呈明显的黏液样变性。肉芽肿样区内的增生性纤维母细胞形态各异 ,有一定的异型性 ,并常见节细胞样细胞 ,似增生性筋膜炎。免疫组化显示强阳性表达vimentin ,部分弱阳性表达α SMA或MSA。除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外 ,周边还可见增生的薄壁小血管 ,其内皮多肿胀 ,部分区域内似与周围的增生性纤维母细胞有移行。部分血管壁伴有透明样变性或可见纤维素性沉着。结论 :非典型褥疮性纤维组织增生属于一种少见类型的假肉瘤性纤维母细胞性增生 ,由局部软组织长期间歇性受压引起局部缺血所致 ,有别于褥疮性溃疡。因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常显示一定的异型性 ,容易被误诊为肉瘤性病变 ,诊断时应特别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褥疮纤维组织增生 褥疮溃疡 假肉瘤纤维母细胞增生 少见病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性增生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唐雪峰 许建平 叶明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9-710,共2页
患者女性,16岁。因“肉眼血尿1周”入院。无腹痛、腹胀、尿频、尿急等痖状。膀胱镜检见膀胱左后壁上有一大小5cm×4cm肿块,肿块表面较光滑,无蒂,与膀胱壁粘连不易分离,遂取小块组织行病理活检?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假肉瘤 纤维母细胞增生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4
作者 方仁年 螘国铮 +2 位作者 金永海 谢本俊 韩有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3例膀胱肌纤维母细胞增生光镜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45、46、55岁,主要临床症状为无痛性血尿和排尿困难,无外伤史,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组织学检查:病变... 目的探讨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3例膀胱肌纤维母细胞增生光镜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45、46、55岁,主要临床症状为无痛性血尿和排尿困难,无外伤史,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组织学检查:病变主要由松散排列的梭形细胞区,可见节细胞样细胞和致密条束状梭形细胞区,黏液样间质内弥漫分布急慢性炎细胞。分裂象3~5/10HPF,无不典型核分裂。病变主要发生在膀胱壁浅层,病变累及固有肌,出血明显。免疫表型:3例梭形细胞Vim和SMA弥漫阳性,MSA2/3例+>70%、Des+50%、CK+>70%、EMA+30%、ALK-1蛋白+70%、Ki-67+5%~20%、CD68、S-100蛋白、CD34均-。结论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一种良性非肿瘤性病变,复发率4.5%,要避免误诊为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假肉瘤纤维母细胞增生 纤维母细胞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病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洋 祝峙 +3 位作者 戴益民 朱明华 龚志锦 郑建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51-1151,F003,F004,共3页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ndocardial fibroelastosis,EFE)多发生于1岁以内,其病因不清,病死率高,确诊主要依靠尸 检。本文报告4例婴儿原发性EFE尸检资料分析.主要病理改变为心脏扩大、质量增加、心内膜增厚。光镜下,心内膜弹力纤维及 胶...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ndocardial fibroelastosis,EFE)多发生于1岁以内,其病因不清,病死率高,确诊主要依靠尸 检。本文报告4例婴儿原发性EFE尸检资料分析.主要病理改变为心脏扩大、质量增加、心内膜增厚。光镜下,心内膜弹力纤维及 胶原纤维增生,平行排列。弹力纤维染色(+)。病理学检查应与继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和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病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 病理学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细胞增生(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6
作者 胡若凡 李顶夫 +1 位作者 FENG Yu-xin WANG Ni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的临床表现、病理、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的临床、CT、MRI和病理学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主... 目的:探讨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的临床表现、病理、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的临床、CT、MRI和病理学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主体位于膀胱前壁或顶壁,CT及MRI表现为不均匀实性软组织肿块,突向膀胱腔内,局部膀胱壁增厚,膀胱外周脂肪结构浑浊,增强扫描呈不均匀较明显强化,有延迟强化。3例患者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随访2~4年均未发现复发。结论: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易误为膀胱恶性肿瘤,CT及MRI检查对两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假肉瘤纤维母细胞增生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褥疮性纤维组织增生1例及文献复习
7
作者 柯儒斌 徐潮 孙杏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86-487,共2页
关键词 非典型褥疮纤维组织增生 文献复习 瘤样增生病变 股骨大转子 纤维母细胞 形态学特点 临床表现 鉴别要点 ADF 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志鑫 钟家蓉 +2 位作者 王丹 刘虎 张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3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脏内科初次就诊的58例小儿原发性EFE病例,治疗随访3年以上。根据激素治疗时间分3组:未应用激素组(n=...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3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脏内科初次就诊的58例小儿原发性EFE病例,治疗随访3年以上。根据激素治疗时间分3组:未应用激素组(n=15)、激素总疗程0.5~1年组(n=17)及激素总疗程1~2年组(n=26)。随访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改良ROSS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脏大小[心胸比值(C/T)]变化和死亡人数,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EFE的疗效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前,3组患儿的改良ROSS评分、LVEF、LVFS、C/T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总疗程0.5~1年组治疗后改良ROSS评分、LVEF、LVFS和C/T分别为2.06±1.78、59.29±8.34、31.24±6.0、0.580±0.055,与治疗前(5.06±1.92、38.76±6.31、18.47±3.14、0.67±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总疗程1~2年组治疗后改良ROSS评分、LVEF、LVFS和C/T(分别为1.28±1.54、64.64±9.08、35.44±5.44、0.57±0.06)与治疗前(分别为5.28±2.26、37.88±8.48、18.12±4.99、0.67±0.0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激素总疗程0.5~1年组和激素总疗程1~2年组改良ROSS评分、LVEF、LVFS和C/T与未应用激素组(分别为6.00±1.48、42.91±14.36、21.55±8.63、0.63±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激素总疗程0.5~1年组与激素总疗程1~2年组改良ROSS评分、LVEF、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EFE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激素总疗程0.5~1年与1~2年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原发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 糖皮质激素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
9
作者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6-496,共1页
关键词 假肉瘤纤维母细胞增生 膀胱 梭形细胞病变 肿瘤疾病 组织形态学 假瘤 形态学比较 反应增生 母细胞肿瘤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低级别肌纤维母细胞性增生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语嫣 田荣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89-1490,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22岁,2018年2月28日因“肉眼血尿10余天”入院。尿色鲜红,无腰腹部不适,无尿频、尿急、尿痛,以“膀胱息肉”收入院。尿液常规分析:尿红细胞3269.00/UL;血细胞分析: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6.10 pg。本院B超检查示膀胱... 病例资料患者,女,22岁,2018年2月28日因“肉眼血尿10余天”入院。尿色鲜红,无腰腹部不适,无尿频、尿急、尿痛,以“膀胱息肉”收入院。尿液常规分析:尿红细胞3269.00/UL;血细胞分析: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6.10 pg。本院B超检查示膀胱右后壁不均低回声病灶,基底较宽,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该处膀胱浆膜层显示欠清晰(图1),诊断“膀胱癌可疑”。腹部CT平扫示膀胱右后壁见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密度不均匀,CT值约26~37 HU,增强扫描病灶呈持续渐进强化,边缘强化明显,诊断“膀胱肿瘤性病变”。盆腔MRI示膀胱右后壁一宽基底结节状稍长T 1稍长T 2病灶,信号不均匀,邻近膀胱深肌层可见浸润,DWI病灶呈高信号,相应ADC低信号(图2),增强扫描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延迟期持续强化,中央可见不强化区域(图3~5),诊断为“膀胱富血供肿瘤,侵犯膀胱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纤维母细胞增生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磁共振定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亚琪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8期923-925,共3页
肝纤维性增生疾病这一概念是著名肝病学家HansPopper在1984年提出,现已知肝纤维化是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多种机体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下,均可导致异常和过量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增生并沉积,其病理改变有胶原为... 肝纤维性增生疾病这一概念是著名肝病学家HansPopper在1984年提出,现已知肝纤维化是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多种机体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下,均可导致异常和过量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增生并沉积,其病理改变有胶原为主的过度沉积,引起血管受压微循环灌注减少,进一步发展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和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最后成为不可逆转的硬化,因此肝纤维化是各类肝实质损害转向肝硬化共同而基本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磁共振 纤维性增生 病理综合征 细胞外基质 微循环灌注 门静脉高压 致病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