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缠绕厚壁柱形压力容器的应力和变形 被引量:18
1
作者 邢静忠 陈利 孙颖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0-685,689,共7页
研究了各向同性材料内胆对称缠绕纤维的厚壁圆柱形容器在内外压力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采用正交各向异性本构关系和轴对称厚壁筒理论,利用解析方法获得了纤维层和内胆的变形和应力,以及纤维方向的应力;对壁厚较厚和不同缠绕角,更准确地... 研究了各向同性材料内胆对称缠绕纤维的厚壁圆柱形容器在内外压力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采用正交各向异性本构关系和轴对称厚壁筒理论,利用解析方法获得了纤维层和内胆的变形和应力,以及纤维方向的应力;对壁厚较厚和不同缠绕角,更准确地揭示纤维向应力和内胆应力。比较了分别用玻璃纤维环氧和炭纤维环氧缠绕铝内胆和钢内胆的容器在内压作用下,不同缠绕角方案中内胆和纤维向应力分布。研究表明,壁厚对不同缠绕角容器的应力和变形影响不同,总体影响较小;从降低内胆的等效应力和充分发挥纤维纵向强度角度看,炭纤维缠绕铝筒最好;横向强度和剪切强度是缠绕复合材料容器的主要控制参数,缠绕工艺需要提高这些指标以充分发挥纤维纵向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缠绕 厚壁容器 对称缠绕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 纤维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纤维条带加固震损混凝土圆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周长东 田腾 +2 位作者 吕西林 白晓彬 李慧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3-114,共12页
通过12根钢筋混凝土圆墩柱(其中对比柱1根,震损柱3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分析预应力纤维条带加固钢筋混凝土圆墩柱的抗震性能。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预应力大小、预损程度、纤维种类、表面处理方式。根据试件的破坏形态和... 通过12根钢筋混凝土圆墩柱(其中对比柱1根,震损柱3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分析预应力纤维条带加固钢筋混凝土圆墩柱的抗震性能。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预应力大小、预损程度、纤维种类、表面处理方式。根据试件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曲线,分析各因素对承载力、位移延性、滞回性能、耗能能力等重要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震损圆墩柱后,震损柱的承载力、延性性能、耗能能力均可在一定程度内得到恢复与提高。对柱体表面打磨、纤维布刷胶之后,再进行预应力0.2碳纤维条带加固的试件抗震性能得到最大程度改善。实际工程抗震加固时应优先选用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并尽量避免使用预应力玄武岩纤维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圆墩 加固 应力纤维条带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加固简支变连续梁疲劳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胡铁明 黄承逵 +1 位作者 陈小锋 梁振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0-95,共6页
以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SFRSC)作为加固材料,研究有损伤的简支梁加固为连续梁后的疲劳性能.分别采用SFRSC、钢纤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作为湿接缝接头和叠合层材料,对有损伤的简支梁进行加固.通过疲劳试验,对负弯矩区及跨中钢筋的应力水... 以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SFRSC)作为加固材料,研究有损伤的简支梁加固为连续梁后的疲劳性能.分别采用SFRSC、钢纤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作为湿接缝接头和叠合层材料,对有损伤的简支梁进行加固.通过疲劳试验,对负弯矩区及跨中钢筋的应力水平、裂缝宽度及跨中挠度等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SFRSC加固简支梁变连续梁,可有效降低负弯矩区及跨中钢筋应力幅、裂缝宽度和跨中挠度,提高结构的疲劳寿命和正常使用性能.与普通混凝土加固梁相比,10万次疲劳循环后,SFRSC加固梁负弯矩区的最大裂缝宽度降低25.0%~3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应力混凝土(SFRSC) 连续梁 简支梁 疲劳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与预应力碳纤维布组合加固RC梁抗弯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康俊涛 马雷 +2 位作者 张亚州 秦世强 曹鸿猷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4-101,共8页
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钢板锚固于钢筋混凝土梁底部,碳纤维布施加预应力后粘贴于钢板上,实现对梁进行的组合加固的新方法;推导出了组合加固梁在适筋破坏范围内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 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钢板锚固于钢筋混凝土梁底部,碳纤维布施加预应力后粘贴于钢板上,实现对梁进行的组合加固的新方法;推导出了组合加固梁在适筋破坏范围内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1)理论计算值与相关文献试验值较为接近,试验中梁的破坏模式与和理论预测的破坏模式基本吻合;2)相对于单一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梁,组合加固梁的极限弯矩提高了37.4%~57.1%,屈服弯矩提高了60.4%~95.7%;3)相对于单一粘贴钢板加固梁,组合加固梁的极限弯矩提高了25.4%~39.7%。因此,钢板与预应力碳纤维布组合加固技术可有效提高梁的抗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应力纤维 钢板 组合加固 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张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损失试验及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文炜 戴建国 张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8-94,共7页
该文进行4根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国内外相关的混凝土结构规范给出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为验证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对该文和其他学者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放张过... 该文进行4根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国内外相关的混凝土结构规范给出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为验证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对该文和其他学者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放张过程中预应力碳纤维布与锚具间滑移及锚具变形造成的瞬时损失是主要部分,占初始预应力的12.6%~18.2%,而时间依存的损失仅为初始预应力的2.3%~3.9%。胶体的养护时间对瞬时损失具有一定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文建立的计算方法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以较有效地预测预应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纤维 钢筋混凝土梁 试验 应力损失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再生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爱玖 韩小燕 +3 位作者 杨粉 王晓煜 汪志昊 李树山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4-112,共9页
试验浇筑4组再生粗骨料掺量为0%、40%、70%、100%的钢筋再生混凝土梁,根据预应力碳纤维布拉断破坏和剥离破坏的界限加固量,每组对2根钢筋再生混凝土梁进行预裂破坏后,分别进行预应力碳纤维布一层和两层加固,然后对4组钢筋再生混凝土梁... 试验浇筑4组再生粗骨料掺量为0%、40%、70%、100%的钢筋再生混凝土梁,根据预应力碳纤维布拉断破坏和剥离破坏的界限加固量,每组对2根钢筋再生混凝土梁进行预裂破坏后,分别进行预应力碳纤维布一层和两层加固,然后对4组钢筋再生混凝土梁进行受弯承载力试验。试验表明:随着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量的增大,加固梁的受弯承载力增大,梁屈服时,纯弯段受拉区横向裂缝数量增多且宽度较小;随着再生粗骨料掺量的增大,加固梁受弯承载力降低,梁屈服时,裂缝数量减少、宽度增大。最后依据试验结果与平截面假定,结合再生粗骨料掺量对钢筋再生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的影响,考虑钢筋再生混凝土梁的二次受力,建立了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受弯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以为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再生混凝土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纤维 钢筋混凝土梁 再生混凝土 加固 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板弯曲疲劳弹性模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侯杰 程赫明 +1 位作者 王时越 田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25,共4页
对三种不同钢纤维掺量(0%、1%、2%)的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板在不同应力水平(0.80、0.85)下的疲劳弹性模量衰减规律进行研究,得到了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板跨中下表面弹性模量衰减曲线以及同钢纤维掺量、同应力水平的跨中上表面弹性模量衰... 对三种不同钢纤维掺量(0%、1%、2%)的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板在不同应力水平(0.80、0.85)下的疲劳弹性模量衰减规律进行研究,得到了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板跨中下表面弹性模量衰减曲线以及同钢纤维掺量、同应力水平的跨中上表面弹性模量衰减曲线。揭示了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板的弹性模量在弯曲疲劳过程中呈现三阶段衰减并且衰减曲线在第二阶段基本呈线性,当板发生疲劳破坏时其弹性模量衰减至初始弹性模量的59.9%左右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Miner累积损伤原理建立了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提出了采用微损试验来预测疲劳寿命的方法,用该方法预测的疲劳寿命与实测寿命在三倍离散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纤维混凝土板 疲劳 弹性模量 疲劳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拱法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 被引量:6
8
作者 梁栋 孙静 李岩峰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6-320,共5页
为弥补现有碳纤维布加固梁体的不足,提出利用体外预应力进行反拱法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推导其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该加固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加固后梁体的刚度是加固前的2.77倍;梁体跨中截面的开裂弯矩... 为弥补现有碳纤维布加固梁体的不足,提出利用体外预应力进行反拱法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推导其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该加固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加固后梁体的刚度是加固前的2.77倍;梁体跨中截面的开裂弯矩则是加固前的2.1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拱法 应力纤维布加固 刚度 开裂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碳纤维片材加固的桥梁使用阶段应力分析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彭全敏 白玉川 王海良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18,共4页
预应力碳纤维加固技术因其能明显提高受弯构件在使用阶段的承载力(开裂弯矩、屈服弯矩)和开裂以后的刚度,并且抗腐蚀、耐疲劳而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参照设计规范,初步提出了预应力碳纤维片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使用阶段的应力计算公式... 预应力碳纤维加固技术因其能明显提高受弯构件在使用阶段的承载力(开裂弯矩、屈服弯矩)和开裂以后的刚度,并且抗腐蚀、耐疲劳而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参照设计规范,初步提出了预应力碳纤维片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使用阶段的应力计算公式,并针对某一实桥,借助设计软件Midas Civil,应用所提出的公式试算了该桥加固以后使用阶段的应力。试算结果表明,预应力碳纤维板的加固效果好于预应力碳纤维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纤维 桥梁加固 使用阶段 应力验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预应力长期损失的增量微分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永祥 王文炜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66,共6页
为深入了解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预应力长期损失,采用随时间变化的换算弹性模量方法,建立了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胶层徐变及钢筋混凝土梁与碳纤维布界面滑移的预应力长期损失增量微分模型,得到了给定边界条件和荷载形式下... 为深入了解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预应力长期损失,采用随时间变化的换算弹性模量方法,建立了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胶层徐变及钢筋混凝土梁与碳纤维布界面滑移的预应力长期损失增量微分模型,得到了给定边界条件和荷载形式下的预应力长期损失闭合解。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对相关学者的试验梁进行了长期预应力损失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微分增量模型可以用来预测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预应力长期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纤维 加固 混凝土梁 应力长期损失 微分增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碳纤维板圆齿纹平板锚具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汪志昊 范宏宇 +1 位作者 刘召朋 赵顺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9-283,共5页
采用自主研发的足尺张拉、锚固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性能试验装置,对3组预应力碳纤维板圆齿纹平板锚具试件进行了锚固性能试验,测试了碳纤维板应变和预应力损失。结果表明:合理设计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圆齿纹平板锚具,可靠锚固碳纤维板的拉... 采用自主研发的足尺张拉、锚固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性能试验装置,对3组预应力碳纤维板圆齿纹平板锚具试件进行了锚固性能试验,测试了碳纤维板应变和预应力损失。结果表明:合理设计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圆齿纹平板锚具,可靠锚固碳纤维板的拉伸应变达极限应变的50%,预应力锚固损失小于规范规定计算值,能够满足实际加固工程的锚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纤维 平板锚具 圆齿纹 锚固性能 应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受力下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有文 马倩雯 +1 位作者 李超飞 詹妮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78-382,387,共6页
为了研究二次受力下的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及数值分析,对1根普通梁、1根直接粘贴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梁以及1根二次受力条件下的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 为了研究二次受力下的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及数值分析,对1根普通梁、1根直接粘贴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梁以及1根二次受力条件下的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以上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相比较.通过对比来验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也为以后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纤维 钢筋混凝土梁 二次受力 ANSYS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构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依秋 张印阁 《森林工程》 2005年第6期42-43,共2页
本文主要论述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构件技术,介绍了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技术产生的背景和发展情况,着重叙述了该技术相对于传统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方法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和现行的预应力碳纤维方法加固混凝土构件施工工艺。
关键词 应力纤维 加固 技术优势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板弯曲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杰 程赫明 +1 位作者 王时越 田芳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18,22,共3页
通过设计制作加载装置和位移传感器对三种不同钢纤维掺量(0、1%、2%)的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板进行了弯曲试验研究,得到了弯曲过程中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板跨中的荷载-挠度曲线,揭示了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板的跨中挠度在弯曲加载过程中呈现... 通过设计制作加载装置和位移传感器对三种不同钢纤维掺量(0、1%、2%)的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板进行了弯曲试验研究,得到了弯曲过程中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板跨中的荷载-挠度曲线,揭示了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板的跨中挠度在弯曲加载过程中呈现三阶段变化,并且钢纤维的加入有助于提高板的弯曲韧性,通过等效截面法计算得出了不同钢纤维掺量板的抗弯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纤维混凝土板 弯曲试验 荷载-挠度曲线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RC单向板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夕平 杨波 张运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4-609,共6页
为了研究预应力碳纤维布对单向板加固的影响,文章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以相关文献试验中G3板为例,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再根据单向板是否采用碳纤维布加固及碳纤维布预应力水平和厚度取不同值共建立5块加固板,分别对... 为了研究预应力碳纤维布对单向板加固的影响,文章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以相关文献试验中G3板为例,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再根据单向板是否采用碳纤维布加固及碳纤维布预应力水平和厚度取不同值共建立5块加固板,分别对5块加固板的裂缝、抗弯承载力、跨中挠度、碳纤维布的拉应变及加固材料的界面应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与其他板相比,预应力的施加,充分发挥了碳纤维布的高强性,有效地延迟了裂缝的出现,提高了板的抗弯承载力及剥离承载力;但在使用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时,应同时考虑加固板的端部剥离及对延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纤维 加固 RC(钢筋混凝土)单向板 非线性 ANSY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空心板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成祥 马进军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4-116,共3页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提出在预应力空心板制作中应用钢纤维混凝土,形成新型材料构件-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空心板。设计了不同钢纤维掺量的7块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空心板,对其进行受力性能试验。试...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提出在预应力空心板制作中应用钢纤维混凝土,形成新型材料构件-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空心板。设计了不同钢纤维掺量的7块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空心板,对其进行受力性能试验。试验表明,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空心板与普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破坏形态相似,钢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空心板的抗裂性能和极限承载力,减小构件反拱,提高其抗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纤维混凝土 空心板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大比例T型梁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卓静 杨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799-802,878,共5页
为适应桥梁加固对大吨位预应力加固的需要,研制了能一次夹持双层碳纤维板的波形锚BXM502D,通过锚固组装件的静力破断试验,验证了该型号波形锚的锚固能力能达到600 kN以上。将波形锚BXM502D用于大比例T型梁进行双层预应力碳纤维板的加固... 为适应桥梁加固对大吨位预应力加固的需要,研制了能一次夹持双层碳纤维板的波形锚BXM502D,通过锚固组装件的静力破断试验,验证了该型号波形锚的锚固能力能达到600 kN以上。将波形锚BXM502D用于大比例T型梁进行双层预应力碳纤维板的加固试验,双层碳纤维板的预拉力达到300 kN;试验结果表明双层预应力碳纤维板能与被加固的混凝土梁共同工作,非常显著地提高了原结构的开裂、屈服荷载,也大幅提高了原结构的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纤维 波形锚 铰式锚 桥梁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疲劳主裂纹扩展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金林 黄培彦 郑小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33,共7页
运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预应力碳纤维板(CFRP)加固的钢筋混凝土(RC)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主裂纹的扩展规律。基于I型裂纹尖端的力学分析模型,推导加固梁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式,结合裂纹扩展的试验数据,拟合得到加固梁疲劳裂纹在稳定... 运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预应力碳纤维板(CFRP)加固的钢筋混凝土(RC)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主裂纹的扩展规律。基于I型裂纹尖端的力学分析模型,推导加固梁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式,结合裂纹扩展的试验数据,拟合得到加固梁疲劳裂纹在稳定扩展阶段的扩展速率Paris半经验表达式。结果表明:加固梁的疲劳主裂纹扩展可分为快速发展、稳定扩展和失稳扩展3个阶段,其中稳定扩展阶段占加固梁疲劳寿命的92%-96%左右;适当提高预应力水平对加固梁的疲劳寿命有利;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预应力水平为20%的加固梁与预应力水平为30%的加固梁相比,其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大1.28%-3.84%;给出的主裂纹疲劳扩展速率半经验公式可方便、较准确地预测该类加固构件的疲劳寿命,相对误差为11.72%-2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应力纤维 加固梁 疲劳裂纹 疲劳寿命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重载铁路T梁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宏伟 武启帆 +1 位作者 刘永前 李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4-91,共8页
随着部分货运铁路扩能改造为重载运输铁路,在役钢筋混凝土桥梁不仅承受重载列车的大轴重,同时,列车加载次数也显著增加,极大地影响了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导致梁出现开裂、钢筋锈蚀等病害,因此,需要采用加固技术来合理提升梁的承载能力... 随着部分货运铁路扩能改造为重载运输铁路,在役钢筋混凝土桥梁不仅承受重载列车的大轴重,同时,列车加载次数也显著增加,极大地影响了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导致梁出现开裂、钢筋锈蚀等病害,因此,需要采用加固技术来合理提升梁的承载能力和适应性。以一孔运营了20年的跨径12 m在役钢筋混凝土T梁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1片未加固T梁开展静力加载弯曲破坏试验,探讨在役钢筋混凝土T梁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规律;同时对另1片梁通过在梁底张拉5块预应力碳纤维板进行加固并开展弯曲破坏试验,对加固效果进行验证;通过理论计算及现场试验探究试验梁加固前后在不同等级荷载作用下的钢筋应力、裂缝和变形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体外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后,在役钢筋混凝土T梁的梁体刚度得到有效提高;虽然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无法提高梁体的抗裂性能,但对于梁上已产生的裂缝发展起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构件的使用性能;在最不利列车荷载作用下,梁体混凝土及钢筋应力分别下降24.15%、47.68%,裂缝宽度下降66.68%、跨中挠度下降16.31%,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加固效果显著,能够满足运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在役钢筋混凝土T梁 应力纤维 加固技术 破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RC梁二次受力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卜良桃 肖喜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6-134,共9页
为研究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RC梁二次受力抗弯性能,制作3根钢筋混凝土梁试件。采用改进后的夹片式锚具对其中两根实验梁分别进行了10次碳纤维板张拉,获得了负载张拉阶段实验梁相应的力学数据。对比分析实验梁相对于对比梁抗弯承载力的提... 为研究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RC梁二次受力抗弯性能,制作3根钢筋混凝土梁试件。采用改进后的夹片式锚具对其中两根实验梁分别进行了10次碳纤维板张拉,获得了负载张拉阶段实验梁相应的力学数据。对比分析实验梁相对于对比梁抗弯承载力的提高效果,进行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RC梁抗弯承载力公式推导。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大负载情况下对RC梁进行碳纤维板张拉,能有效改善被加固梁的抗弯性能;推导的抗弯承载力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纤维 二次受力 负载张拉 夹片式锚具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