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纤维平滑肌瘤型错构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岳振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10-1412,共3页
目的探讨肺纤维平滑肌瘤型错构瘤(pulmonary fibroleiomyomatous hamartomas,PL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PLH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男性,年龄31~39岁,影像学显示肿... 目的探讨肺纤维平滑肌瘤型错构瘤(pulmonary fibroleiomyomatous hamartomas,PL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PLH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男性,年龄31~39岁,影像学显示肿瘤均位于左肺上叶。镜下见肿瘤由增生的纤维平滑肌组织构成,交织呈束状,在梭形纤维平滑肌细胞之间,可见衬覆立方或矮柱状上皮的小管状或裂隙状结构。免疫表型:梭形瘤细胞表达vimentin、SMA、SMHHC、desmin、h-Caldesmon,腺样结构表达CK、EMA和TTF-1。结论 PLH是一种极其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表现为肺内占位性病变的相关症状或体征,该肿瘤的诊断依赖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纤维平滑肌瘤型错构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纤维平滑肌瘤型错构瘤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巩翠珂 齐蕾 许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23-825,共3页
患者女性,52岁,既往体健,体检发现左肺上叶占位,无咳嗽、咳痰,无发热、胸闷、气短。既往无子宫肌瘤等其他肿瘤病史。肺增强CT示:左肺上叶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界不清,有分叶,周边见环形高密度,其余肺野内未见实质性病变,... 患者女性,52岁,既往体健,体检发现左肺上叶占位,无咳嗽、咳痰,无发热、胸闷、气短。既往无子宫肌瘤等其他肿瘤病史。肺增强CT示:左肺上叶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界不清,有分叶,周边见环形高密度,其余肺野内未见实质性病变,肺门及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双侧胸壁及心脏未见明显异常(图1)。CT引导下左肺肿物穿刺病理示:纤维间质内见轻度异型上皮细胞成分。临床诊断:左肺上叶占位,肺癌不除外;遂行左肺上叶楔形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纤维平滑肌瘤型错构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纤维平滑肌瘤性错构瘤1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向娟 叶显宗 +1 位作者 刘仙花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0-701,共2页
患者男性,45岁,因咳嗽、咳痰20余天,体检发现肺肿瘤3天入院。胸部CT示右下肺见一团块状密度增高影,面积2.5cm×2.7cm,边缘光滑无毛刺,内见多个钙化影,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图1)。支气管镜检查示右中间支气管、
关键词 肺肿瘤 纤维平滑肌瘤错构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纤维平滑肌瘤性错构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裴筱涵 沈勤 +4 位作者 汪小霞 魏雪 章如松 石群立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肺纤维平滑肌瘤性错构瘤(fibroleiomyomatous hamartoma,FL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肺FL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表现为肺实质及支气管腔内单发或多发性结节,... 目的探讨肺纤维平滑肌瘤性错构瘤(fibroleiomyomatous hamartoma,FL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肺FL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表现为肺实质及支气管腔内单发或多发性结节,边界清晰。肿瘤组织膨胀性生长,主要由纤维及平滑肌细胞呈编织状、漩涡状排列,内陷腺管呈裂隙样或囊状扩张,结节内各种成分均无异型性、核分裂象、出血和坏死;肿瘤内未见软骨、黏液、脂肪组织等间叶成分。梭形细胞SMA、desmin均弥漫阳性;长梭形细胞SMA弱阳性、desmin阴性;腺样成分CKpan、TTF-1均阳性;各成分中CD34、ER和S-100均阴性。结论肺FLH属于罕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小支气管或血管壁平滑肌细胞植入肺实质内并过度增生,其诊断需依赖病理检查。女性患者尤其要排除转移性子宫平滑肌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纤维平滑肌瘤错构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组织发生学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易祥华 张容轩 +2 位作者 朱美芳 孔洁 钟慈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PBML)的组织发生和生物学性质。方法:对1例PBML的肺活检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以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中年女性患者,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性结节影。巨检:胸膜下和肺内散在灰白色结... 目的:探讨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PBML)的组织发生和生物学性质。方法:对1例PBML的肺活检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以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中年女性患者,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性结节影。巨检:胸膜下和肺内散在灰白色结节,直径0 2至0 4cm不等,边界清楚,无包膜。光镜观察:瘤细胞呈梭形,弥漫排列,其间有柱状上皮构成的腺样结构,分化成熟。免疫组化:梭形瘤细胞表达vimentin、desmin和平滑肌肌动蛋白,不表达CK、EMA、S 100、NSE和嗜铬素A,腺样结构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 1。超微结构显示梭形瘤细胞分化好,胞质内有肌丝和扩张的粗面内质网,肌丝间有密体,质膜下有密斑,细胞外有大量的胶原纤维。结论:PBML的梭形瘤细胞似分化成熟的平滑肌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腺样结构起源于呼吸上皮,提示该瘤实为原发于肺的多发性纤维平滑肌瘤性错构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 纤维平滑肌瘤错构瘤 组织发生 免疫组化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在弥漫性囊腔性肺疾病分类中的应用
6
作者 向佳 陈茜彤 +5 位作者 卢颖欣 郑思捷 黄俊杰 陈莹莹 黄绥丹 陈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747-2754,共8页
目的拟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初步对几种弥漫性囊腔性肺疾病建立辅助诊断模型,同时评估各诊断模型的分类表现能力,并从中择出最优化的诊断模型,以服务临床诊断。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2年10月经病理证实确诊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肺淋巴... 目的拟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初步对几种弥漫性囊腔性肺疾病建立辅助诊断模型,同时评估各诊断模型的分类表现能力,并从中择出最优化的诊断模型,以服务临床诊断。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2年10月经病理证实确诊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以及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LCH)的患者288例(IPF 76例、PLAM 179例、PLCH 33例),CT数共877例(IPF 232例、PLAM 557例、PLCH 88例)。以2019年12月31日为节点,将CT分为数据集A(CT数共500例,其中IPF 185例、PLAM 265例、PLCH 50例)和数据集B(CT数共377例,其中IPF 47例、PLAM 292例、PLCH 38例)。将数据集A按7∶1∶2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进行预处理及数据扩增后导入6种不同的深度学习神经元网络进行训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曲线下面积、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F1分数等指标评估模型性能,从中选出最优模型。再从数据集B中各病种随机抽取30例形成测试集B,投入训练好的最优模型中进行测试,再次以相同指标评估模型性能。结果基于数据集A测试结果,建立的6个诊断模型在识别分类IPF、LAM上的各项目分类性能优先,AUC皆大于0.9。EfficientNet在分类LCH上,0.6<AUC<0.7,分类效能一般;Vgg11在分类LCH上,0.8<AUC<0.9,其余4个模型在分类LCH上,AUC皆大于0.9,分类效果优秀;除InceptionV3外,其余5个诊断模型在识别分类LCH上的性能欠佳。综合多个指标考虑,InceptionV3模型在6个模型中综合性能最佳,各项评估参数都处于较高水平,总体准确率94.90%,精确率93.49%,召回率90.84%,特异度96.91%。将数据集B投入训练好的InceptionV3模型进行测试,根据输出结果计算得准确率81.11%,精确率82.50%,召回率81.11%,特异度为90.6%。结论基于胸部CT图像结合深度学习技术构建的6种识别分类模型能较有效地区分LAM、LCH、IPF三种疾病,特别是在IPF、LAM的识别分类上,其中以InceptionV3神经元网络构建的模型分类的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弥漫性囊腔罕见病 深度学习 特发性肺纤维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 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