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纤维单元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伤与失效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吕杨 徐龙河 +1 位作者 李忠献 丁阳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25-929,共5页
应用纤维单元模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损伤分析,并定义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损伤准则和结构整体损伤准则.对一钢筋混凝土悬臂柱进行了损伤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单元模型能以很低的计算成本获得很高的计算精度,并能很好地模拟柱竖向剩余承... 应用纤维单元模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损伤分析,并定义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损伤准则和结构整体损伤准则.对一钢筋混凝土悬臂柱进行了损伤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单元模型能以很低的计算成本获得很高的计算精度,并能很好地模拟柱竖向剩余承载力的退化过程.对一个4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损伤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框架底层柱的损伤发展趋势相同,然而轴压比大的柱总滞回耗能小、累积破坏更明显、结构延性较差,其首次超越破坏的阈值较轴压比小的柱大;结构薄弱层的损伤发展过程与单个柱的损伤发展过程相似,表现为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时刻的损伤迅速发展,其余时刻的结构损伤指数缓慢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损伤分析 纤维单元模型 损伤准则 动力弹塑性分析 竖向剩余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桥墩弯剪数值分析模型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治国 王东升 +1 位作者 李宏男 杜修力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9-254,共6页
基于修正的压力场理论MCFT(The Modified Compression Field Theory)和纤维单元模型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弯剪数值分析模型,以MCFT理论确定桥墩的剪切力-剪切位移关系,并与考虑桥墩弯曲变形的纤维单元模型组合,共同考虑桥墩的弯-剪-... 基于修正的压力场理论MCFT(The Modified Compression Field Theory)和纤维单元模型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弯剪数值分析模型,以MCFT理论确定桥墩的剪切力-剪切位移关系,并与考虑桥墩弯曲变形的纤维单元模型组合,共同考虑桥墩的弯-剪-轴力耦合作用。通过与六个弯剪破坏控制的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桥墩拟静力试验结果的对比,对分析模型进行了验证。主要认识结论为基于MCFT理论可准确地计算弯剪破坏桥墩的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和弹性阶段剪切刚度,剪切开裂是引起钢筋混凝土构件剪切力-剪切位移关系刚度突变的主要因素,而弯曲开裂与纵筋屈服对刚度的影响较小;分析模型对弯剪破坏桥墩的滞回曲线、弯曲与剪切变形成分均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模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墩 弯剪分析模型 修正的压力场理论 纤维单元模型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型对足尺钢框架振动台试验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韩小雷 陈学伟 +1 位作者 梁崇 唐剑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7,共7页
本文分别采用纤维单元模型和塑性铰单元模型对一个四层足尺钢框架振动台试验进行模拟分析,在三维空间非线性分析程序Perform-3D中进行动力非线性分析,比较分析结果,并与试验结果对比,以研究两种模型应用于钢框架整体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计... 本文分别采用纤维单元模型和塑性铰单元模型对一个四层足尺钢框架振动台试验进行模拟分析,在三维空间非线性分析程序Perform-3D中进行动力非线性分析,比较分析结果,并与试验结果对比,以研究两种模型应用于钢框架整体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计算精度。文中并讨论了纤维单元模型截面纤维的划分、塑性区长度的取值等问题。最后对采用组合梁的整体结构模型进行了动力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纤维模型的建模速度比塑性铰模型快,但塑性铰模型能模拟结构的倒塌时间。Perform-3D程序的纤维单元模型和塑性铰单元模型用于计算我国规范规定的7度和8度地震作用的多层钢框架结构,其结果是真实可靠的,而且计算结果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单元模型 塑性铰单元模型 组合梁 振动台试验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剪切变形的RC薄壁空心墩滞回分析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司炳君 孙治国 王东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4-870,共7页
建立了考虑弹塑性剪切变形的钢筋混凝土薄壁空心墩抗震滞回分析模型,模型中以修正的压力场理论(modified compression field theory,MCFT)计算空心墩的剪切变形,并通过Ozcebe建议的滞回规则描述剪切滞回关系,以纤维单元模型模拟空心墩... 建立了考虑弹塑性剪切变形的钢筋混凝土薄壁空心墩抗震滞回分析模型,模型中以修正的压力场理论(modified compression field theory,MCFT)计算空心墩的剪切变形,并通过Ozcebe建议的滞回规则描述剪切滞回关系,以纤维单元模型模拟空心墩的弯曲变形,两者通过串联模型共同模拟试件在地震条件下的弯剪作用.利用建立的数值模型对1个矩形和3个圆形薄壁空心墩试件的滞回曲线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不考虑剪切变形的纤维单元模型模拟的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有较大的误差,难以准确模拟滞回曲线的捏拢效应和耗能能力,并可能高估薄壁墩的刚度和残余位移,而建议的模型很好地模拟了薄壁墩的滞回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空心墩 滞回性能 模拟 纤维有限单元模型 修正的压力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Sees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拟静力试验数值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贵乾 郑罡 高波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4,共5页
以4个呈弯曲破坏形态的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拟静力试验结果为依据,基于OpenSees中的Beamwith Hinges Element单元,建立了相应的桥墩滞回分析纤维单元模型。由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可知,所建立的纤维单元模型对桥墩的骨架曲线及滞回... 以4个呈弯曲破坏形态的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拟静力试验结果为依据,基于OpenSees中的Beamwith Hinges Element单元,建立了相应的桥墩滞回分析纤维单元模型。由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可知,所建立的纤维单元模型对桥墩的骨架曲线及滞回曲线都有良好的模拟效果,且能体现桥墩在反复加载过程中刚度、强度退化现象,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墩 拟静力试验 OPENSEES 纤维单元模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墩拟静力试验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军文 张伟光 李建中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69,共7页
为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墩的抗震性能,对4个空心墩模型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并基于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性能等试验结果,利用OpenSees软件,采用纤维梁柱单元模拟各空心墩在拟静力荷载下的力学行为,对比分析预应力混凝土整体式空心墩、装... 为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墩的抗震性能,对4个空心墩模型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并基于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性能等试验结果,利用OpenSees软件,采用纤维梁柱单元模拟各空心墩在拟静力荷载下的力学行为,对比分析预应力混凝土整体式空心墩、装配式空心墩与钢筋混凝土空心墩的拟静力行为。结果表明:在钢筋混凝土空心墩中配置竖向无粘结后张预应力筋,可提高其刚度与水平抗力,增强滞回曲线的捏缩效应,减小残余位移,对累积滞回耗能影响不大;与整体式空心墩不同,添加耗能钢筋的预应力装配式空心墩没有出现明显的塑性铰区,曲率分布和剪切错动主要集中在墩底接缝处,滞回曲线呈明显的捏缩状,损伤程度较轻,其刚度、累积滞回耗能分别约为钢筋混凝土空心墩的100%、73%;建议的模型和方法能较准确地预测预应力空心墩的拟静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空心墩 装配式桥墩 拟静力试验 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纤维单元模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失效模式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忠献 王虹 +1 位作者 吕杨 徐龙河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370,共7页
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薄弱部位易发生损伤破坏,从而引起结构失效,针对结构的失效模式进行优化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为此,以结构构件、结构层以及结构整体的损伤准则为约束方程,采用以结构构件损伤值相等为目标的优化设计方... 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薄弱部位易发生损伤破坏,从而引起结构失效,针对结构的失效模式进行优化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为此,以结构构件、结构层以及结构整体的损伤准则为约束方程,采用以结构构件损伤值相等为目标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二次开发的钢材和混凝土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应用纤维单元模型对强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失效模式进行了优化.以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Benchmark模型为例,对双向El-Centro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各构件的抗震性能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前后结构的动力响应和损伤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结构损伤集中得到有效的控制,结构各层损伤分布更加均匀,结构整体损伤减小,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失效模式优化 损伤分析 损伤准则 损伤本构模型 纤维单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Sees对美国加州Yuba桥铰接跨破坏状态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桐 Walter Yang +1 位作者 孙全胜 Reginald DesRoches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73,共7页
为了研究大跨径桥梁铰接跨的复杂破坏状态,应用地震工程分析软件OpenSees,对美国加州Yuba桥铰接梁跨的三维纤维单元模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简化模型和细分模型对铰接构造模拟的可行性;并且通过Pushover逐级增加控制位移研究了铰接梁跨... 为了研究大跨径桥梁铰接跨的复杂破坏状态,应用地震工程分析软件OpenSees,对美国加州Yuba桥铰接梁跨的三维纤维单元模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简化模型和细分模型对铰接构造模拟的可行性;并且通过Pushover逐级增加控制位移研究了铰接梁跨各构件的屈服破坏过程;同时得到:铰接位置某个限位装置发生破坏时,其为铰接点提供的相应刚度随之丧失,即使主梁根部尚未发生塑性破坏,其弯矩与曲率之比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SEES 纤维单元模型 铰接构造 PUSHOVER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装配式桥墩抗震设计参数分析
9
作者 贺拴海 朱林浩 +1 位作者 朱钊 刘志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共8页
为了推广预制装配式桥墩在中高烈度地震区的应用,提出了一种由墩底现浇段与墩身预制段组成,无粘结预应力筋连接的部分装配式桥墩。建立了能够准确模拟该类桥墩接缝受力特点的纤维单元模型并进行了拟静力滞回试验,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模... 为了推广预制装配式桥墩在中高烈度地震区的应用,提出了一种由墩底现浇段与墩身预制段组成,无粘结预应力筋连接的部分装配式桥墩。建立了能够准确模拟该类桥墩接缝受力特点的纤维单元模型并进行了拟静力滞回试验,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利用纤维单元模型设计了2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部分装配式桥墩现浇段长度和配筋率2个设计参数对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部分装配式桥墩的水平极限荷载、残余位移和耗能能力随着现浇段长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纵向配筋率的增加,桥墩的水平极限荷载逐渐增加,同时残余位移和耗能能力减小,当配筋率达到1.48%时,水平极限荷载增大到一个阈值趋于稳定,同时残余位移和耗能能力也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部分装配式桥墩 纤维单元模型 拟静力试验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砼异形柱在不同加载方向的受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溥 唐剑 +1 位作者 陈名弟 黄宗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7-121,共5页
采用基于有限单元柔度法的纤维模型梁柱单元对不同轴压比的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在不同加载方向下的受力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并分别从承载力、刚度及延性3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而为异形柱的受力性能分析及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L形和T... 采用基于有限单元柔度法的纤维模型梁柱单元对不同轴压比的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在不同加载方向下的受力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并分别从承载力、刚度及延性3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而为异形柱的受力性能分析及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L形和T形柱在不同方向上的承载力、刚度及延性相差较大,而十形柱在不同方向上的承载力、刚度及延性则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模型梁柱单元 异形柱 受力性能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度法的异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守军 李青宁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39,共6页
钢筋混凝土异形截面构件在住宅建筑中已被广泛应用,但适合此类长细比较小的异形截面构件空间分析模型并不成熟。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基于有限单元柔度法的纤维单元模型,还不能考虑剪切变形对构件刚度的影响,对于短肢剪力墙这类长细比... 钢筋混凝土异形截面构件在住宅建筑中已被广泛应用,但适合此类长细比较小的异形截面构件空间分析模型并不成熟。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基于有限单元柔度法的纤维单元模型,还不能考虑剪切变形对构件刚度的影响,对于短肢剪力墙这类长细比较小的构件是不适用的。本文建立了考虑剪切变形的基于柔度法的弹塑性纤维单元,对L形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了算例分析。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L形截面构件在侧力作用下会发生斜弯曲现象,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纯弯矩作用下杆件具有伸长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单元柔度法 纤维模型单元 剪切变形 非线性分析 异形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场地土拓宽桥梁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伟 盖轶婷 黄亚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2-507,517,共7页
针对软土地区拓宽桥梁抗震研究的不足,以珠三角地区某一不等跨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在考虑桩—土联合作用效应的前提下,引入纤维模型弹塑性梁单元,利用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对旧桥模型、两种场地土条件下的拓宽桥梁模型进行了弹塑性地... 针对软土地区拓宽桥梁抗震研究的不足,以珠三角地区某一不等跨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在考虑桩—土联合作用效应的前提下,引入纤维模型弹塑性梁单元,利用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对旧桥模型、两种场地土条件下的拓宽桥梁模型进行了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研究了不同地震波输入方向结构关键位置的位移响应,结构塑性铰的出现时间、位置和破坏模式.研究表明:软土场地拓宽模型的地震响应位移极值最大,约为砂土场地拓宽桥梁位移极值的1.15倍;在分级纵、横向地震荷载下,软土拓宽模型桥墩最早出现塑性铰,更容易发生破坏,且破坏时间更早.通过对比原桥模型和拓宽模型表明,结构拓宽不利于抗震,建议今后对拓宽桥梁提高抗震验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软土地区 桩-土联合作用 纤维模型弹塑性梁单元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c test and numerical study of seismic performance of precast segmental concrete double-columns 被引量:1
13
作者 ZOU Shuang WENLIUHAN Hei-sha +2 位作者 MAO Yong-ping YU Bi-peng ZHANG Chong-b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2502-2512,共11页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grouted sleeve connected pier(GS)and prestressed precast segmental concrete pier(PC)is mostly carried out by numerical simulation.In this study,the GS pier and th...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grouted sleeve connected pier(GS)and prestressed precast segmental concrete pier(PC)is mostly carried out by numerical simulation.In this study,the GS pier and the PC pier of the new railway project from Hetian to Ruoqiang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Two kinds of 1/5-scale assembled double-column specimens are made,and the quasi-static tests are carried out.The overall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two spliced piers is studied,and compared in terms of failure mechanism,bearing capacity,ductility,stiffness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ilure modes of both GS pier and PC pier are characterized by bending.However,the specific failure location and form are different.The GS pier presents a complete hysteretic curve,large equivalent stiffness and strong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The hysteretic area of the PC pier is small.However,it has good self-reset ability and quasi-static residual displacement.Finite element models are set up using DispBeamColumn fiber elements and ZeroLength elements.The models that are calibrated with the test data can effectively simulate the damage development under monotonic loading.The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backbone curves of the test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 static test seismic performance prestressed precast segmental concrete double-column piers steel sleeve connection precast concrete prestressed ste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