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与肥胖对纤维化4指数筛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早期肝纤维化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卓莉莉 瞿欢佳 张秋玲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54-1360,共7页
背景随着肥胖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肝纤维化、肝癌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筛查早期纤维化具有重要意义。国际指南推荐纤维化4(FIB-4)指数作为筛查肝纤维化的指标,但FIB-4指数在筛查早期纤维化时是否受2型糖尿病... 背景随着肥胖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肝纤维化、肝癌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筛查早期纤维化具有重要意义。国际指南推荐纤维化4(FIB-4)指数作为筛查肝纤维化的指标,但FIB-4指数在筛查早期纤维化时是否受2型糖尿病(T2DM)及BMI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评估FIB-4指数筛查早期肝纤维化的有效性是否受T2DM和BMI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23年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经肝穿刺活检诊断为NAFLD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T2DM分为T2DM组和非T2DM组;根据BMI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根据肝活检结果分为F0-F1组和F2-F4组。计算FIB-4指数并比较组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FIB-4指数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IB-4指数筛查早期肝纤维化的准确性,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组间AUC差异。结果110例患者中,男74例(67.3%),女36例(32.7%),平均年龄(44.5±12.5)岁。T2DM组35例(31.8%),非T2DM组75例(68.2%);正常组19例(17.3%),超重组37例(33.6%),肥胖组54例(49.1%);F0-F1组70例(63.6%),F2-F4组40例(36.4%)。T2DM组FIB-4指数高于非T2DM组,F0-F1组FIB-4指数低于F2-F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FIB-4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IB-4指数与年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空腹血糖以及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P<0.05)。FIB-4指数诊断NAFLD的AUC为0.77(95%CI=0.68~0.86,P<0.001),诊断NAFLD合并T2DM的AUC为0.85(95%CI=0.72~0.98,P<0.001),诊断NAFLD非合并T2DM的AUC为0.71(95%CI=0.58~0.84,P=0.006);Delong检验结果显示,T2DM组与非T2DM组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09,P=0.131)。FIB-4指数诊断正常组NAFLD的AUC为0.91(95%CI=0.76~1.00,P=0.029),超重组为0.65(95%CI=0.46~0.83,P=0.125),肥胖组为0.82(95%CI=0.70~0.94,P<0.001);正常组的AUC高于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7,P=0.042),肥胖组与正常组、超重组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76,P=0.381;Z=1.452,P=0.146)。结论FIB-4指数评估NAFLD患者早期纤维化时,未受到T2DM的影响,但与BMI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型糖尿病 肥胖 纤维化4指数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与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孟烨 汪妍 +1 位作者 刘英芳 郭艺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3例,根据左心室舒张功能分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组80例与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3例,根据左心室舒张功能分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组80例与对照组103例。根据FIB-4最佳临界值,将所有入组者分为高FIB-4(FIB-4≥1.779)组73例和低FIB-4(FIB-4<1.779)组110例。比较LVDD组和对照组FIB-4、血液生化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LVDD组FIB-4高于对照组,高FIB-4组LVDD检出率高于低FIB-4组(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FIB-4与年龄、肺动脉收缩压、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E)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瓣环峰值速度(e′)比值(E/e′)、LVDD呈正相关(P<0.05,P<0.01),LVDD与年龄、左心房内径、E/e′呈正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DD组FIB-4升高的风险是对照组的4.444倍(95%CI:2.165~9.124,P=0.000)。结论FIB-4有助于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LVDD,对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LVDD风险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数据相关性 回顾性研究 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 基于4因子的纤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4指数评价心力衰竭预后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聂流畅 李秀芩 李绍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2-906,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肝纤维化-4(Fibrosis-4)指数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从建库至2021年7月已发表的Fi... 目的:系统评价肝纤维化-4(Fibrosis-4)指数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从建库至2021年7月已发表的Fibrosis-4指数与心力衰竭预后相关的队列研究。按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提取资料,以全因死亡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作为结局指标,HR(95%CI)作为统计指标。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445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Fibrosis-4指数高的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高于Fibrosis-4指数低的患者(HR=1.23,95%CI:1.11~1.36;I^(2)=68%,P<0.001)。对年龄、疾病类型、研究类型、国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与整体基本一致,年龄可能是异质性的主要来源。结论:Fibrosis-4指数是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及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纤维-4指数 全因死亡率 心血管事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对住院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茜 吴其明 +3 位作者 宋毓青 董茜 韩晓涛 杨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9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rosis index based on the four factors,FIB-4)对住院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再入院和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并诊断为心衰的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rosis index based on the four factors,FIB-4)对住院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再入院和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并诊断为心衰的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计算FIB-4。根据FIB-4是否>1.75将其分为高FIB-4组(FIB-4>1.75,41例)和低FIB-4组(FIB-4≤1.75,42例)。患者出院后门诊或电话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心衰相关再入院和死亡等终点事件的差异,明确FIB-4对于心衰患者1年内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高FIB-4组患者年龄、出院B型利钠肽水平、总胆红素水平、直接胆红素水平、合并心房颤动、左心房内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比率均显著高于低FIB-4组(均P<0.05);高FIB-4组患者血小板显著低于低FIB-4组(P<0.05)。高FIB-4组患者1年内心衰再入院或死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低FIB-4组(χ^2=11.682,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4>1.75是心衰患者1年内发生心衰再入院或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2.626,95%CI:1.230~5.602,P=0.013)。结论FIB-4与心衰患者预后相关,可考虑作为住院心衰患者1年内再入院和死亡风险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预后 基于4因子的纤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评价指标预测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 被引量:5
5
作者 林水荣 林浩钟 +5 位作者 钱柏锋 李牧其 彭洪 华赟鹏 彭宝岗 沈顺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4-882,共9页
【目的】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与肝脏纤维化-4指数(FIB-4)等指标已被证实可用于无创性评估肝纤维化、肝硬化程度,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预后评估有较高的准确性。本研究旨在探讨APRI与FIB-4对HCC患者肝切除术后发... 【目的】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与肝脏纤维化-4指数(FIB-4)等指标已被证实可用于无创性评估肝纤维化、肝硬化程度,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预后评估有较高的准确性。本研究旨在探讨APRI与FIB-4对HCC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PHLF)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26例在我院接受肝切除术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肝切除术前2周内的实验室数据,计算APRI、FIB-4、Child-Pugh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APRI、FIB-4、Child-Pugh评分的AUC值和最佳临界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比APRI和FIB-4对PHLF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中共有11.3%(48/426)患者发生PHLF。多因素分析显示:大范围肝切除术(≥3个肝段切除)、失血量>400 mL,TBIL、PLT、纤维蛋白原以及APRI、FIB-4均为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APRI(AUC=0.816)和FIB-4(AUC=0.728)对PHLF的预测能力均优于Child-Pugh评分(AUC=0.566)P均<0.001。【结论】术前APRI与FIB-4都是HCC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PHLF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 肝脏纤维-4指数 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 CHILD-PUGH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17
6
作者 沈崔琴 李万斌 +2 位作者 雷洁雯 谭碧波 郭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84-988,共5页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率(GPR)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并与瞬时弹性成像肝脏硬度测定(LSM)值、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及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率(GPR)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并与瞬时弹性成像肝脏硬度测定(LSM)值、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及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5月至9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或肝病理活组织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空腹下行FibroTouch瞬时弹性成像检查及常规血清学检查,记录LSM值,并计算GPR、APRI及FIB-4。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的诊断效能并对ROC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最终纳入2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213例、女47例,平均年龄为(53.49±9.78)岁,体质量指数为(23.36±3.06)kg/m^2。GPR、LSM值、APRI及FIB-4均与S≥2期及S4期肝纤维化中度相关(P均<0.05)。GPR、LSM值、APRI及FIB-4诊断S≥2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82、0.75和0.72,诊断S4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0.82、0.86、0.79和0.75。GPR和LSM值诊断S≥2期及S4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均较FIB-4高(P均<0.05),LSM值诊断S4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较APRI高(P<0.05)。APRI与FIB-4诊断S≥2期和S4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GPR、LSM值、APRI及FIB-4均对慢性乙型肝炎S≥2期和S4期肝纤维化有一定的诊断准确性;LSM值及GPR对S≥2期和S4期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性优于FIB-4,LSM值对S4期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性优于APRI。因此,LSM值及GPR可作为无创性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优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率 瞬时弹性成像 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数 基于4因子的纤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性肝硬化相关原发性肝癌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建军 纪冬 +4 位作者 王可欣 陈椿 付懿铭 陆荫英 常彬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2期31-37,共7页
目的了解酒精性肝硬化相关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相关性PLC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电子病历检索PLC诊断时的... 目的了解酒精性肝硬化相关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相关性PLC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电子病历检索PLC诊断时的临床特征。通过多期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或肝活检诊断PLC。零时刻定义为PLC的诊断日期,终点日期是患者死亡或完成10年随访。使用Kaplan-Meier曲线、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生存分析,并计算风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共有809例患者入选,805例(99.5%)为男性,发生PLC时平均年龄为56.9岁,肝癌巴塞罗那临床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0/A、B、C或D期的病例分别为:325例(40.2%)、189例(23.4%)、195例(24.1%)和100例(12.4%),并针对不同分期给予相应的治疗(手术切除或消融治疗;基于动脉化疗栓塞的系统治疗;对症治疗)。随访结束共有301例患者死亡(37.2%),所有病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8.0个月。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终末期疾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14分(HR=1.739,95%CI:1.268~2.385,P=0.001);甲胎蛋白≥30μg/L(HR=1.446,95%CI:1.14~1.834,P=0.002);BCLC分期B期(HR=3.994,95%CI:2.61~6.112,P<0.001),BCLC分期C期(HR=13.66,95%CI:9.202~20.278,P<0.001),BCLC分期D期(HR=13.234,95%CI:8.501~20.601,P<0.001);肝纤维化-4指数(fibrosis-4 score,FIB-4)=3.25~10.62(HR=1.443,95%CI:1.05~1.983,P=0.024),FIB-4>10.62(HR=3.25,95%CI:2.279~4.637,P<0.001)是PLC死亡的高危因素。结论高MELD评分及甲胎蛋白水平,BCLC分期B、C、D期及高FIB-4是酒精性肝硬化相关性PLC死亡的高危因素,这可能有助于从新的角度预测酒精性肝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酒精性肝硬 BCLC分期 纤维-4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