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细角毛藻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田治立 王长海 +1 位作者 于贞 金海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7,36,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 ,对影响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gracilis)生长的主要营养因素进行了优化 ,获得了以海水为基础的优化培养基配方 :NaHCO30.15g/L,Na2SiO3(9H2O0.20g/L,NaNO31.00g/L,KH2PO40.02g/L,VB12.7mg/L,VB121.5μg/L。实验表...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 ,对影响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gracilis)生长的主要营养因素进行了优化 ,获得了以海水为基础的优化培养基配方 :NaHCO30.15g/L,Na2SiO3(9H2O0.20g/L,NaNO31.00g/L,KH2PO40.02g/L,VB12.7mg/L,VB121.5μg/L。实验表明 ,用该优化配方培养纤细角毛藻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显著优势 ,为该微藻在光生物反应器中的进一步高密度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细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 培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胁迫对纤细角毛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2
作者 梁英 王帅 +1 位作者 冯力霞 田传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7,共9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Cu2+,Zn2+,Cd2+)胁迫不同时间(24,48,72和96 h)后,纤细角毛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情况。测定的主要参数有: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II的潜在活性(Fv/Fo),PSII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ield=ΦPSII)...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Cu2+,Zn2+,Cd2+)胁迫不同时间(24,48,72和96 h)后,纤细角毛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情况。测定的主要参数有: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II的潜在活性(Fv/Fo),PSII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ield=ΦPSII),相对光合电子传递效率(rETR),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NPQ)。实验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Cu2+,Zn2+,Cd2+)胁迫下纤细角毛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Yield和rETR均明显降低,并且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逐步增大;重金属胁迫下,细胞密度和叶绿素含量也显著降低。3种重金属离子的半抑制浓度(EC50)的计算结果表明,胁迫时间为24和48 h时,3种重金属离子对纤细角毛藻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Yield,Chll content)的毒性大小顺序为Cu2+>Zn2+>Cd2+;胁迫时间为72和96 h时,3种重金属离子的毒性大小顺序为Cd2+>Cu2+>Zn2+。本文还对叶绿素荧光技术在检测微藻对重金属胁迫敏感性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细毛藻 重金属胁迫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三角褐指藻和纤细角毛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梁英 冯力霞 +1 位作者 尹翠玲 曹春晖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7-433,共7页
研究高温胁迫(35~50℃)对三角褐指藻和纤细角毛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利用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测定了: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yield);... 研究高温胁迫(35~50℃)对三角褐指藻和纤细角毛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利用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测定了: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yield);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NPQ)等主要参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温胁迫下2种硅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φPS Ⅱ,ETR和qP均明显降低,并且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也逐步增大;NPQ则先升高后下降。另外,还对高温胁迫下2种硅藻的响应机制以及叶绿素荧光技术在筛选耐高温微藻品系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褐指藻 纤细毛藻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浓度对纤细角毛藻和三角褐指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梁英 尹翠玲 +1 位作者 江新琴 于云芝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9-94,共6页
在温度为23±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100μmol/m2.s的条件下,用含有不同硅浓度(0、12、24、48、96和384μmol/L)的培养基对中国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 在温度为23±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100μmol/m2.s的条件下,用含有不同硅浓度(0、12、24、48、96和384μmol/L)的培养基对中国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进行培养,研究两种硅藻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硅浓度对其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以及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硅浓度对两种硅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均有显著影响(P<0.05)。纤细角毛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和Fv/Fm比值均随着起始硅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96μmol/L处达到最大值,其后随着起始硅浓度的增加,上述指标反而下降。三角褐指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和Fv/Fm比值均随着起始硅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384μmol/L处达到最大值。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纤细角毛藻和三角褐指藻生长和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硅浓度分别为96和384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细毛藻 褐指藻 硅浓度 生长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对纤细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梁英 麦康森 +2 位作者 孙世春 周华财 潘敬洪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纤细毛藻 培养基 生长 生物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浓度对盐生杜氏藻和纤细角毛藻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尹翠玲 梁英 张秋丰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4-159,共6页
在温度(23±1)℃,盐度31,光照度5000 lx的条件下,用含有不同磷浓度(0、2.27、18.15、36.3、72.6、290.4μmol/L)的培养基对盐生杜氏藻和纤细角毛藻进行培养,研究2种微藻在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磷浓度对其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 在温度(23±1)℃,盐度31,光照度5000 lx的条件下,用含有不同磷浓度(0、2.27、18.15、36.3、72.6、290.4μmol/L)的培养基对盐生杜氏藻和纤细角毛藻进行培养,研究2种微藻在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磷浓度对其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密度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周期中,磷浓度对两种微藻的光合作用及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盐生杜氏藻的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密度均随着起始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90.4μmol/L处达到最大值;纤细角毛藻的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密度在18.15μmol/L处达到最大值,而后随着磷浓度的继续升高,其上述指标反而降低。所以盐生杜氏藻和纤细角毛藻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的最适磷浓度分别为290.4μmol/L和18.15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生杜氏藻 纤细毛藻 磷浓度 叶绿素荧光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纤细角毛藻脂肪酸组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利芹 孙惠 王长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5-97,99,共4页
通过对脂肪酸组成成分及含量的分析,探讨光照强度、通气量及生长时间等环境因素对纤细角毛藻脂肪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光照有利于总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尤其有利于二十碳五烯酸(EPA)、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增加;但是二十碳四烯酸(... 通过对脂肪酸组成成分及含量的分析,探讨光照强度、通气量及生长时间等环境因素对纤细角毛藻脂肪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光照有利于总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尤其有利于二十碳五烯酸(EPA)、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增加;但是二十碳四烯酸(AA)的含量在高的光照条件下增加;高的通气量有利于纤细角毛藻总脂肪和总不饱和脂肪酸(TUFA)含量的增加,同时有助于AA和EPA含量的增加;在对数生长期收获的纤细角毛藻其细胞内的EPA和AA等总不饱和脂肪酸的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细毛藻 不饱和脂肪酸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培养对纤细角毛藻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瑀 娄亚迪 +1 位作者 李颖 王海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64-1470,共7页
为研究碳源对赤潮藻生长的影响,以赤潮藻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为研究对象,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培养,模拟赤潮发生时碳源缺乏的生长环境;分析碳源不足对纤细角毛藻不同生长阶段的差异影响,采用密闭培养的方法,分别在正常组和缺... 为研究碳源对赤潮藻生长的影响,以赤潮藻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为研究对象,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培养,模拟赤潮发生时碳源缺乏的生长环境;分析碳源不足对纤细角毛藻不同生长阶段的差异影响,采用密闭培养的方法,分别在正常组和缺氮组的营养条件下培养纤细角毛藻,测定生物量、营养盐浓度和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等重要监测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条件对纤细角毛藻的生物量存在显著影响.在正常组,c(NO3--N)(NO3--N为硝酸盐)随着培养时间呈下降趋势,ρ(NO2--N)(NO2--N为亚硝酸盐)和ρ(NH4+-N)(NH4+-N为铵盐)与藻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ρ(PO43--P)(PO43--P为磷酸盐)和c(Si O42--Si)(Si O42--Si为硅酸盐)与藻类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在缺氮组,c(NO3--N)、ρ(NO2--N)、ρ(NH4+-N)、ρ(PO43--P)和c(Si O42--Si)均与藻类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整个试验周期中,正常组和缺氮组δ13C和δ15N值越来越正.其中,正常组的δ13C值比缺氮组的更正,平均高2.286‰;缺氮组的δ15N值比正常组的更正,平均高3.307‰.正常组和缺氮组的δ13C、δ15N值与生物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研究显示,碳源和氮源的不足分别会导致更正的δ13C和δ15N值,推测赤潮发生会导致δ13C和δ15N值偏正,赤潮藻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可以作为赤潮监测的指标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细毛藻 赤潮 密闭培养 稳定同位素 营养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细角毛藻的光生物反应器培养 被引量:1
9
作者 田治立 王长海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40,共6页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在光生物反应器中对纤细角毛藻 Chaetoceros gracilis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强度、通气率对藻体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在通气培养条件下,当培养密度较高时,纤细角毛藻细胞不仅能耐受超高光照...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在光生物反应器中对纤细角毛藻 Chaetoceros gracilis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强度、通气率对藻体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在通气培养条件下,当培养密度较高时,纤细角毛藻细胞不仅能耐受超高光照强度的照射,而且还可以获得很高的生长速度。本实验条件下, -1 7经过 5 d的培养,细胞的比生长速率﹑生物量产量和细胞密度分别达到了 0.74 d ﹑1.13 g/L和 8.1×10 /mL的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细毛藻 光生物反应器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污泥提取液为生长介质的纤细角毛藻培养与CO_2生物固定
10
作者 孟范平 李祥蕾 +2 位作者 谢爽 于腾 程凤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9-95,共7页
污水污泥(MSS)中含有大量的氮磷营养盐,以其替代传统培养基作为微藻的营养来源,将显著降低微藻吸收固定CO2的成本,增强微藻在工业碳减排中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以污水污泥提取液与海水的混合液作为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的生... 污水污泥(MSS)中含有大量的氮磷营养盐,以其替代传统培养基作为微藻的营养来源,将显著降低微藻吸收固定CO2的成本,增强微藻在工业碳减排中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以污水污泥提取液与海水的混合液作为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的生长介质,同时通入高浓度(5%~20%)CO2,在优化培养条件的基础上,将微藻接种到螺旋管式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动态试验,并逐日测定相应的藻生物量和固碳能力。结果表明,在污泥提取液和海水的混合体系中,纤细角毛藻的最适生长条件为:通入10%CO2气体,污泥提取液和海水按照1∶29比例混合,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6 000lx。当保持10%CO2的通入速度为20mL·min-1时,生物反应器的适宜运行条件为:藻接种量1×106cells·mL-1,循环流量1 200mL·h-1。在上述优化条件下,最大藻生物量产率(0.36g·L-1·d-1)和最高固碳速率(0.67g·L-1·d-1)出现在循环培养第5d;此外,培养液中氮、磷营养盐的利用程度较高,NO3--N、NH4+-N、NO2--N、PO43--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9%、93.3%、78.0%和8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细毛藻 污泥提取液 光生物反应器 CO2 生物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硅藻筒柱藻和纤细角毛藻的油脂生产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小伟 张维 刘天中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47,共5页
通过气泡柱光反应器评价了两株硅藻筒柱藻(Cylindrotheca fusiformis)和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gracilis)的生物量、油脂及甘油三脂的积累。结果发现,其生物量与油脂产率相当,脂肪酸组成方面,也均以C16:0和C16:1为主,但是筒柱藻的油脂... 通过气泡柱光反应器评价了两株硅藻筒柱藻(Cylindrotheca fusiformis)和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gracilis)的生物量、油脂及甘油三脂的积累。结果发现,其生物量与油脂产率相当,脂肪酸组成方面,也均以C16:0和C16:1为主,但是筒柱藻的油脂组成以甘油三酯为主,纤细角毛藻的油脂以单酰甘油酯、磷脂和糖脂为主。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发现相比于降低初始氮元素与硅元素,降低培养液盐度,能够获得更高的生物量、油脂以及甘油三脂产率。通过筒柱藻批次培养最高获得了0.36 g/(L.d)的甘油三脂产率,且甘三酯占收获干物质的50%以上,具有相当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柱藻(Cylindrotheca fusiformis) 纤细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 生物量 总脂含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处理对纤细角毛藻生长及细胞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娜 胡文峰 +2 位作者 靳翠丽 李嘉梁 周晓见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8-254,共7页
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是海水养殖育苗过程中重要的饵料生物,其生长速度和营养成分组成对育苗的效率和质量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温度、盐度和超声波3种处理方式对纤细角毛藻生长、蛋白质和总脂占比的影响... 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是海水养殖育苗过程中重要的饵料生物,其生长速度和营养成分组成对育苗的效率和质量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温度、盐度和超声波3种处理方式对纤细角毛藻生长、蛋白质和总脂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都显著影响纤细角毛藻的生长,5~40 min的超声波处理不影响纤细角毛藻的生长;纤细角毛藻生长的最适条件是温度为25℃,盐度为25;3种处理方式对纤细角毛藻的蛋白质和总脂占比都有显著影响,其中超声波处理影响最显著,短时间处理(5 min)能使蛋白质占比达到最高值,长时间处理(40 min)能使总脂占比达到最高值.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可以作为饵料微藻二段培养所采用条件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纤细毛藻 生长 细胞物质组成 二段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细角毛藻种群增长最适培养因子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闫爱菊 吴惠仙 +2 位作者 薛俊增 王金辉 刘艳 《水产养殖》 CAS 2009年第4期38-41,共4页
集中开展了海洋生物饵料纤细角毛藻的单种最适培养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纤细角毛藻的最适生长条件即最适盐度为30g/L、pH8,最佳扩群温度是25℃;而营养因子则以N/P为首要条件,研究发现在8∶1的N/P比下纤细角毛藻繁殖与生长为最佳。
关键词 纤细毛藻 生物饵料 生长因子 海洋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纤细角毛藻种群增长的影响
14
作者 闫爱菊 吴惠仙 +1 位作者 薛俊增 刘艳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24-627,共4页
通过对纤细角毛藻的单种培养,研究了N、P、N/P和Si对其种群增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纤细角毛藻的最适生长条件为:N、P质量浓度分别为5 mg/L和1 mg/L、N/P为8∶1、Si为4 mg/L。其中N/P是影响纤细角毛藻细胞生长的关键因素,纤细角毛藻... 通过对纤细角毛藻的单种培养,研究了N、P、N/P和Si对其种群增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纤细角毛藻的最适生长条件为:N、P质量浓度分别为5 mg/L和1 mg/L、N/P为8∶1、Si为4 mg/L。其中N/P是影响纤细角毛藻细胞生长的关键因素,纤细角毛藻细胞生长的速率主要取决于P所占比例的高低;Si浓度的变化对纤细角毛藻细胞增长的影响不明显(P>0.05),表明Si不是纤细角毛藻细胞生长的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细毛藻 种群增长 限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供给水平对纤细角毛藻生长及细胞物质组成的影响
15
作者 周泽鹏 周晓见 +2 位作者 宋雨晴 刘青 靳翠丽 《水产养殖》 CAS 2020年第10期24-29,共6页
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具有丰富的营养组成,是重要的生物饵料微藻。该试验以f/2培养基中标准的氮磷供给水平为基准,进行不同氮磷供给水平对纤细角毛藻生长及细胞物质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基准浓度的1/2倍及以下的低氮供给... 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具有丰富的营养组成,是重要的生物饵料微藻。该试验以f/2培养基中标准的氮磷供给水平为基准,进行不同氮磷供给水平对纤细角毛藻生长及细胞物质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基准浓度的1/2倍及以下的低氮供给使纤细角毛藻的生物量减少严重,而基准浓度的2倍、3倍高氮供应下仍与基准氮供给相差不大。高于基准磷浓度供给促进纤细角毛藻的生长,其中基准磷浓度的3/2倍最优。在提高纤细角毛藻生物量产量方面,改变磷供给浓度比氮更有效。在细胞物质组成方面,基准浓度的3/2-3倍的高氮供给是提升细胞蛋白质含量的有效手段,而磷浓度变化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低。细胞总糖含量的提升可通过降低磷供给水平(1/8-1倍基准浓度)实现。降低氮供应至基准浓度的1/8~1/4倍或者降低磷供应至基准浓度的1/8~1/4倍的寡营养条件,均能有效提高细胞脂肪含量,其中1/8倍的磷供给浓度对于提高脂肪含量效果最好。综合而言,纤细角毛藻的生长和细胞物质组成受磷营养供给的影响大于氮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细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 氮磷供给 生长 细胞物质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微藻间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浦寅芳 孙颖颖 阎斌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3544-13546,共3页
[目的]研究球等鞭金藻和纤细角毛藻间的化感作用。[方法]利用交叉培养和添加胞外滤液萃取物2种方法,确定2种微藻间的化感作用。最后,通过气相色谱测定两种微藻细胞及胞外滤液萃取物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球等鞭金藻滤液对纤细角毛藻的... [目的]研究球等鞭金藻和纤细角毛藻间的化感作用。[方法]利用交叉培养和添加胞外滤液萃取物2种方法,确定2种微藻间的化感作用。最后,通过气相色谱测定两种微藻细胞及胞外滤液萃取物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球等鞭金藻滤液对纤细角毛藻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仅当滤液浓度为100%时表现抑制作用。纤细角毛藻滤液对球等鞭金藻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滤液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球等鞭金藻(或纤细角毛藻)胞外滤液萃取物对纤细角毛藻(或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近似于其胞外滤液对纤细角毛藻(或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这暗示着2种微藻培养液中的化感物质可以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结论]通过气相色谱分析,笔者认为球等鞭金藻对纤细角毛藻的化感作用主要由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混合物共同作用引起;而纤细角毛藻对球等鞭金藻的化感作用主要由饱和脂肪酸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等鞭金藻 纤细毛藻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叶水浸出液对2种海洋微藻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姜恒 吴斌 +1 位作者 阎冰 邢永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86-1193,共8页
运用水样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研究了桉树叶水浸出液胁迫下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和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2种海洋微藻叶绿素荧光特性〔包括PS(光系统)Ⅱ的F vF0(潜在活性)、F vF m(最大光能转化效... 运用水样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研究了桉树叶水浸出液胁迫下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和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2种海洋微藻叶绿素荧光特性〔包括PS(光系统)Ⅱ的F vF0(潜在活性)、F vF m(最大光能转化效率)、Yield(实际光能转化效率)、ETR(电子传递效率),其中F m和F0分别为最大荧光和基础荧光〕的变化,同时监测微藻的生长情况,以研究桉树叶水浸出液对海洋微藻的影响,从而为探讨华南沿海大量种植桉树所造成潜在的海洋生态问题提供一些依据.结果表明:①低浓度(以φ计,0.4、0.8、1.2 mLL)胁迫在96 h内对湛江叉鞭金藻的上述4项荧光参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高浓度(2.0 mLL)胁迫下,24 h时湛江叉鞭金藻的4项荧光参数都处于最低值,48 h时处于次低值.表明高浓度在胁迫早期(48 h内)对湛江叉鞭金藻4项荧光参数有抑制作用,而后期(72、96 h)这4项荧光参数又恢复到正常水平,抑制作用解除.②低浓度(0.4、0.8 mLL)胁迫下纤细角毛藻的4项荧光参数在24、48 h内均得到促进,而高浓度(2.0 mLL)胁迫下F vF m在24 h时为最小值,表现抑制作用;另外3项荧光参数则未受显著影响.在胁迫后期(72、96 h),纤细角毛藻的4项荧光参数均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表现为促进作用.③就生长情况而言,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大,2种海洋微藻细胞密度的增长明显变缓.表明桉树叶水浸出液对2种海洋微藻的生长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都有影响,从而将会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叶水浸出液 湛江叉鞭金藻 纤细毛藻 叶绿素荧光 细胞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