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LE患者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状态改变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宏 门剑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3-84,共2页
为研究SLE患者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状态,采用CA-530凝血仪测定抗凝血酶-III抗原及活性(AT-III∶Ag,AT-III∶C)、蛋白C抗原及活性(PC∶Ag,PC∶A)、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ELISA法测定D-二聚体(D-dimer);SL... 为研究SLE患者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状态,采用CA-530凝血仪测定抗凝血酶-III抗原及活性(AT-III∶Ag,AT-III∶C)、蛋白C抗原及活性(PC∶Ag,PC∶A)、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ELISA法测定D-二聚体(D-dimer);SLTSPECTRA酶标仪以ELISA法测定纤维蛋白肽A(FPA)、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纤溶酶原活性(PLG∶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活性(PAI∶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LE患者凝血功能显著增强(P<0.01),抗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由于消耗,显著减低(P<0.01)。提示SLE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导致的血管壁内皮细胞破坏和组织损伤,以及抗磷脂抗体的作用导致其处于血栓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凝血 抗凝血 纤溶系统功能状态 改变机制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