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烛幽发微纤毫毕见──谈小说的心理描写
1
作者 曹民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4-36,共3页
烛幽发微纤毫毕见──谈小说的心理描写江苏省高邮师范曹民光当代文艺评论家侯金镜同志说过:“文学的目的不在于告诉人们生活中发生了些什么事情,而是告诉人们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就要揭示人的心理世界、感情世界,用以影响读... 烛幽发微纤毫毕见──谈小说的心理描写江苏省高邮师范曹民光当代文艺评论家侯金镜同志说过:“文学的目的不在于告诉人们生活中发生了些什么事情,而是告诉人们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就要揭示人的心理世界、感情世界,用以影响读者的心理世界和感情世界。”“文学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心理描写 心理剖析 内心独白 直接心理描写 小说 人物心理 景物描写 纤毫 玛蒂尔德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以虚妄为业 被引量:2
2
作者 鲁敏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5年第5期21-22,共2页
1我与我的小说之间,有一条宽大的、波涛汹涌的河,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河的这一边,而另外一边,是两百万被我排列组合过的汉字,如一排静默而密集的树林。写了十几年,偶尔也会想到,大河这一边的我,与大河那一边的树林之间的连接点是什么... 1我与我的小说之间,有一条宽大的、波涛汹涌的河,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河的这一边,而另外一边,是两百万被我排列组合过的汉字,如一排静默而密集的树林。写了十几年,偶尔也会想到,大河这一边的我,与大河那一边的树林之间的连接点是什么?直接或曲折的关系是什么?有一个说法,人之所以成为某人,跟他吃过的食物、读过的书、交往过的人有关。这个说法最容易被推广至艺术领域:一个写作者的童年、家庭、学识教养、山水地域、所处阶层、所经之事等等,总而言之,作家所拥有的那些往事,就是艺术准备上的一个腌制过程,生姜啊、烈酒啊、粗盐啊、陈醋啊等等,一天天地沤着、闷着,这种腌制最终把作家的血液调和成了某种特别的质地,从这个血液里所流淌出来的作品,必然的就带有这个作家所独有的态度、风格与倾向,就成为了大河对面的那一排树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涛汹涌 排列组合 拍案称奇 恶趣味 上天堂 纤毫毕现 八十年代 世相 现代性 金丝铁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生活的文学意趣——评张冰辉新作《心湖恋歌》
3
作者 沈明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3X期87-88,共2页
阅读这美妙篇章的同时,些许迷惑又在我心中渐渐涌起。面对残酷的现实,这样纯真美好的文字细细品味起来,又觉得有些清浅——现实中的情感、世相纷繁复杂,冰辉的文字则滤掉了这纷杂的尘沙,留下"有点儿甜"的山泉水。在中国文化... 阅读这美妙篇章的同时,些许迷惑又在我心中渐渐涌起。面对残酷的现实,这样纯真美好的文字细细品味起来,又觉得有些清浅——现实中的情感、世相纷繁复杂,冰辉的文字则滤掉了这纷杂的尘沙,留下"有点儿甜"的山泉水。在中国文化历史的长河中,文学向来被喻为"不朽之盛事",一说起文学,总会有种正经端坐的敬意油然而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些许的疏离感。日常生活中的文学意趣,则与作者的生活趣味有关,如苏辙在黄州快哉亭里,把南北百里长江的汹涌波涛、舟楫出没、鱼龙吟啸、开阖风云尽收眼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相 疏离感 山泉水 文化品格 张冰 尘沙 江山之助 纤毫毕现 沽酒 真性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汝南农民“点草成金”
4
作者 刘民 《农村新技术》 2010年第5期53-54,共2页
在河南汝南县金铺镇和罗店乡,麦秸远比麦子贵,每千克挑拣好的麦秸秆卖价15元!在罗店乡王桥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用麦秸秆制作麦草画。
关键词 金铺镇 罗店 王桥村 麦秸秆 国际质量体系 经营自主权 国内外消费者 纤毫毕现 如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