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蟾蜍上腭纤毛摆动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印春铭 何芳 +1 位作者 于洋 王晓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6-657,共2页
目的:对比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蟾蜍上腭纤毛摆动频率(CBF)的影响。方法:取30只中华大蟾蜍,每只在显微镜下从上腭黏膜分离出一个约2mm×2mm的黏膜块,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生理盐水稀释瑞芬太尼、舒... 目的:对比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蟾蜍上腭纤毛摆动频率(CBF)的影响。方法:取30只中华大蟾蜍,每只在显微镜下从上腭黏膜分离出一个约2mm×2mm的黏膜块,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生理盐水稀释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终浓度分别为4,0.5,2μg/L,每个黏膜块在浸入药液前及浸入后5,30和60min时,使用相差显微镜及成像分析技术测量纤毛上皮的CBF。结果: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CBF在各时间点与基础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瑞芬太尼组CBF在各时间点与基础值比较明显降低(P<0.05)。各组CBF基础值无显著差异(P>0.05);在其他时间点,瑞芬太尼组CBF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降低蟾蜍上腭纤毛摆动频率,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则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舒芬太尼 芬太尼 纤毛摆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对人鼻腔纤毛摆动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史凌改 韩德民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对体外培养人鼻腔纤毛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应用高速数字化显微成像系统观察1umol/L、10umol/L和100umol/LATP对人鼻腔纤毛摆动频率(ciliary beat freque...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对体外培养人鼻腔纤毛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应用高速数字化显微成像系统观察1umol/L、10umol/L和100umol/LATP对人鼻腔纤毛摆动频率(ciliary beat frequency,CBF)的影响。结果①Hanks平衡盐溶液(Hanks balanced salts solution,HBSS)对CBF无明显影响。②1umol/LATP使CBF由(9.2±1.8)Hz升至(10.3±2.0)Hz(n=10)(P〈0.05)。10umol/LATP使CBF由(9.5±1.7)Hz升至(11.5±2.0)Hz(n=10)(P〈0.05)。③100umol/LATP使CBF由(8.7±1.1)Hz升至(11.5±1.4)Hz(n=10)(P〈0.05)。结论ATP可刺激体外培养人鼻腔纤毛摆动频率升高,在1~100umol/L范围内,ATP对CBF的刺激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摆动频率 人鼻纤毛上皮细胞 三磷酸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蟾蜍上腭纤毛摆动频率的影响
3
作者 印春铭 王俊科 +1 位作者 崔泽实 李春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38-740,共3页
目的 了解丙泊酚对蟾蜍上腭纤毛摆动频率 (CBF)的影响。方法 取 30只中华大蟾蜍 ,每只在显微镜下将上腭粘膜分离成多个约 2mm× 2mm大小粘膜块 ,并分为四组 ,生理盐水稀释丙泊酚 ,终浓度分别为 0 0 1、1、10和 2 0 μg/ml,每组... 目的 了解丙泊酚对蟾蜍上腭纤毛摆动频率 (CBF)的影响。方法 取 30只中华大蟾蜍 ,每只在显微镜下将上腭粘膜分离成多个约 2mm× 2mm大小粘膜块 ,并分为四组 ,生理盐水稀释丙泊酚 ,终浓度分别为 0 0 1、1、10和 2 0 μg/ml,每组粘膜块随机加入一种浓度丙泊酚。在加入前、及加入后 5、30和 6 0min ,使用相差显微镜及成像分析技术测量纤毛上皮的CBF。结果  0 0 1μg/ml组及 1μg/ml组 ,CBF在各时间点与基础值比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10 μg/ml组和 2 0 μg/ml组 ,CBF在各时间点与基础值比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各组间的CBF基础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在其他时间点比较 ,丙泊酚浓度增加 ,CBF也增加 ;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丙泊酚增加蟾蜍上腭纤毛摆动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纤毛摆动频率 蟾蜍 保护作用 吸入性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的呼吸道纤毛摆动频率测量软件开发
4
作者 张海燕 张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96-98,104,共4页
纤毛摆动频率是准确评估纤毛运动状况的一项重要参数,为实现纤毛摆动频率测量过程的全自动化,设计并开发了基于COM的呼吸道纤毛摆动频率的测量软件。将纤毛摆动频率的精确测量方法和Visual Basic友好的界面结合在一起;使用COM和ACTIVEX... 纤毛摆动频率是准确评估纤毛运动状况的一项重要参数,为实现纤毛摆动频率测量过程的全自动化,设计并开发了基于COM的呼吸道纤毛摆动频率的测量软件。将纤毛摆动频率的精确测量方法和Visual Basic友好的界面结合在一起;使用COM和ACTIVEX客户端技术开发一个独立运行的应用程序获取用户的输入指令,经过和OLE服务器之间的通讯,获取服务器的数据处理结果并返回给用户;软件还提供曲线图表绘制及其它辅助功能以方便用户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实现了对纤毛摆动频率的全自动化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摆动频率 组件对象模型(COM) 自动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人输卵管上皮纤毛摆动频率及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袁江静 赵伟红 +2 位作者 张朵 何晓英 张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02-1406,共5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体外对人输卵管上皮纤毛摆动(CBF)及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5例人输卵管上皮组织在体外经米非司酮(0.1、1、10μmol/L)、孕酮10μmol/L、米非司酮(0.1、1、10μmol/L)+孕酮10μmol/L分别培养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体外对人输卵管上皮纤毛摆动(CBF)及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5例人输卵管上皮组织在体外经米非司酮(0.1、1、10μmol/L)、孕酮10μmol/L、米非司酮(0.1、1、10μmol/L)+孕酮10μmol/L分别培养24 h后(另设空白对照组),测得CBF值;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经米非司酮处理后人输卵管上雌激素受体α(ERα)和孕激素受体(PR)的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10μmol/L米非司酮对人输卵管上皮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米非司酮在0.1、1、10μmol/L浓度时对输卵管CBF无显著影响(P=0.728,P=0.405,P=0.941);孕酮10μmol/L组CBF明显下降(P=0.000),米非司酮在0.1、1、10μmol/L浓度时,呈剂量-反应拮抗孕酮下调CBF的效应(P=0.484,P=0.000,P=0.000)。经米非司酮培养24 h后,输卵管上的ERα、PR表达上调;输卵管上皮纤毛超微结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米非司酮在人输卵管上发挥孕酮拮抗效应,这可能是这类常用口服紧急避孕药的输卵管避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纤毛摆动频率 人输卵管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鼻腔及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构成和纤毛反应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鸿 矫健 +1 位作者 金善哲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比较小鼠鼻腔及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构成以及纤毛摆动频率对外源性刺激的反应性。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获取小鼠鼻腔及气管黏膜纤毛细胞,观察纤毛细胞的得率以及ATP和苯扎溴铵对纤毛摆动频率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鼻... 目的比较小鼠鼻腔及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构成以及纤毛摆动频率对外源性刺激的反应性。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获取小鼠鼻腔及气管黏膜纤毛细胞,观察纤毛细胞的得率以及ATP和苯扎溴铵对纤毛摆动频率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鼻腔及气管黏膜上皮的细胞构成。结果 ①培养细胞中小鼠鼻甲的纤毛细胞得率可达(45±5)%,气管组织仅有(15±5)%;②免疫组化染色鼻腔及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均有乙酰化α-tubulin阳性表达,鼻腔的纤毛细胞层更连续,细胞更密集;③100μmol/LATP均能引起鼻甲及气管的纤毛摆动频率增加,增加率分别为235.06%和118.49%;0.005%苯扎溴铵均能使2个部位的纤毛摆动频率下降,降至原有频率的50.31%和8.27%。2组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3和0.004;④扫描电镜观察,鼻腔黏膜上皮中纤毛细胞的比例(90%)明显高于气管上皮纤毛细胞比例(30%~40%)。结论 小鼠鼻腔和气管黏膜上皮中纤毛细胞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异;2个部位的纤毛摆动频率对外源性刺激的反应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从纤毛细胞的数量上看,鼻腔远远高于气管,其中鼻甲是个不容忽视的丰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气管上皮细胞 纤毛 纤毛摆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毛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矫健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5,共6页
纤毛广泛分布于人体多种类型细胞表面,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精细的细胞器,其基本结构包括轴丝和外被的纤毛膜。纤毛在机体各组织器官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其结构和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纤毛相关疾病的发生。根据微管的组成及排列方式不... 纤毛广泛分布于人体多种类型细胞表面,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精细的细胞器,其基本结构包括轴丝和外被的纤毛膜。纤毛在机体各组织器官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其结构和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纤毛相关疾病的发生。根据微管的组成及排列方式不同,哺乳动物的轴丝主要表现为9+2和9+0两种类型。9+2纤毛多具有运动功能,而9+0纤毛则多呈静止状态,主要功能是感知环境中信号变化并协助信号转导至细胞内部。纤毛运动受Ca2+,胞内pH以及cAMP、cGMP、PKC等激酶依赖性蛋白磷酸化等多因素调控。深入了解纤毛的结构、功能及运动调控机制,对相关疾病的诊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 轴丝 纤毛摆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