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藤汤加减灌肠联合苯酰甲硝唑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盆腔黏连发生率、血液流变学与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芳芳 王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探讨红藤汤加减灌肠联合苯酰甲硝唑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盆腔黏连发生率、血液流变学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实施微创及开腹手术治疗的80例腹盆腔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干预组,常规组术后给予苯酰甲硝唑治疗,干... 目的探讨红藤汤加减灌肠联合苯酰甲硝唑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盆腔黏连发生率、血液流变学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实施微创及开腹手术治疗的80例腹盆腔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干预组,常规组术后给予苯酰甲硝唑治疗,干预组术后给予红藤汤加减灌肠联合苯酰甲硝唑治疗,比较2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炎症指标;盆腔黏连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干预组VAS评分、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清CRP、TNF-α、IL-6、IL-10水平及盆腔黏连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妇科微创或开腹术后运用红藤汤加减灌肠联合苯酰甲硝唑可有效降低患者盆腔黏连发生率,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机体内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藤汤加减灌肠 苯酰甲硝唑 盆腔黏连发生率 血液流变学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子宫切除术后使用红藤汤加减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翁菊仙 徐卓莺 《中国社区医师》 2002年第21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全子宫切除术 红藤汤加减 疗效 术后 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藤败酱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代学营 刘秀华 王沛沛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6期121-124,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红藤败酱汤加减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中医药红藤败酱汤加减治疗。... 目的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红藤败酱汤加减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中医药红藤败酱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施治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施治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施治前,且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2.05±0.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7±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的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2.06±5.33)fmol/ml、C反应蛋白(CRP)(7.06±1.05)mg/L均低于对照组的(45.26±6.19)fmol/ml、(9.63±1.2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红藤败酱汤加减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且有助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红藤败酱汤加减 中医证候积分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藤败酱汤加减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翟春利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2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究用红藤败酱汤加减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在涟水县保滩镇卫生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红藤败酱汤组与西医组.对西医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医治疗,对... 目的:探究用红藤败酱汤加减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在涟水县保滩镇卫生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红藤败酱汤组与西医组.对西医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医治疗,对红藤败酱汤组患者采用红藤败酱汤加减方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其各项中医证候评分.结果:红藤败酱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4.44%(17/18)〕高于西医组患者,P<0.05.红藤败酱汤组患者的下腹胀痛评分〔(2.03±0.48)分〕、乳房胀痛评分〔(2.06±0.23)分〕、肛门坠胀评分〔(2.15±0.14)分〕、腰骶胀痛评分〔(1.89±0.11)分〕、带下量评分〔(1.74±0.12)分〕均低于西医组患者,P<0.05.结论:用红藤败酱汤加减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藤败酱汤加减 慢性盆腔炎 中医证候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藤汤西黄丸联用治疗盆腔炎性包块12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桂女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9期1190-1190,共1页
关键词 盆腔炎性包块 红藤汤加减 疗效分析 联用治疗 西黄丸 生殖系统感染 妇科疾患 灌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藤加减汤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龚文先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9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红藤加减汤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8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头孢硫咪150mg+5%葡萄糖250m L,2次/d,静滴;替硝唑,100m L/次,2次/d,静滴。治疗组44例红藤加减汤(甘草5g... [目的]观察红藤加减汤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8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头孢硫咪150mg+5%葡萄糖250m L,2次/d,静滴;替硝唑,100m L/次,2次/d,静滴。治疗组44例红藤加减汤(甘草5g,桃仁10g,白芷、赤芍、牡丹皮、丹参、金银花各15g,红藤、蒲公英各30g;严重湿热加苍术10g;腰膝酸软加牛膝、杜仲各15g;下腹疼痛剧烈加川芎、延胡索各10g;严重盆腔瘀血加红花、桃仁各10g),1剂/d,水煎200m 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盆腔包块、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18%;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0.4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藤加减汤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 腹痛 带下 红藤加减汤 头孢硫咪 替硝唑 盆腔包块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腹膜炎所致肠梗阻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袁美荣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3期201-202,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粘连性肠梗阻 结核性腹膜炎 疗效观察 不通则痛 恶心呕吐 红藤汤加减 主要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