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茂草异紫堇碱对LPS诱导小鼠RAW 264.7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霞 王廷璞 +4 位作者 袁毅君 高义霞 王鹏 赵强 赵仁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178-180,183,共4页
[目的]研究红茂草异紫堇碱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 264.7细胞释放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用CCK-8试剂盒方法检测不同剂量红茂草异紫堇碱(1、5、15、25、50、100、200、300和400μg/mL)对RAW 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 [目的]研究红茂草异紫堇碱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 264.7细胞释放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用CCK-8试剂盒方法检测不同剂量红茂草异紫堇碱(1、5、15、25、50、100、200、300和400μg/mL)对RAW 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用硝酸酶还原法测定不同浓度红茂草异紫堇碱(50、100、200和400μg/mL)条件下细胞培养液中NO的浓度;用ELISA法测定添加不同浓度红茂草异紫堇碱(100、200和400μg/mL)干预4 h,再加入LPS(0.1μg/mL)孵育20 h后细胞培养液中IL-1β、IL-6、IL-10、PEG-2和TNF-α的含量,通过上述方法测定的结果来评价红茂草异紫堇碱的抗炎作用。[结果]红茂草异紫堇碱浓度在15、25μg/mL时,可显著促进RAW 264.7细胞增殖(P≤0.05);并且在红茂草异紫堇碱存在条件下,促炎因子IL-1β、IL-6、PEG-2和TNF-α释放量都有不程度的降低,而抗炎因子IL-10和NO的释放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红茂草异紫堇碱能够抑制促炎因子IL-1β、IL-6、PEG-2和TNF-α的释放;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抗炎因子IL-10和NO的释放来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茂草异紫堇碱 RAW 264.7细胞 LPS 细胞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茂草异紫堇碱对小鼠实验性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高义霞 王廷璞 +3 位作者 王霞 王静 赵强 赵仁生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0年第3期37-42,共6页
研究红茂草异紫堇碱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红茂草异紫堇碱灌胃10 h,后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病理模型,16 h后测定小鼠肝指数、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肝脏中丙二... 研究红茂草异紫堇碱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红茂草异紫堇碱灌胃10 h,后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病理模型,16 h后测定小鼠肝指数、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肝脏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变化。采用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病理模型,用不同浓度的异紫堇碱灌服10 h,测定小鼠肝指数、血清中IL-1β、IL-2、INF-γ和TNF-α含量变化,同时进行肝脏组织结构和病理变化观察。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异紫堇碱给药组血清中AST、ALT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匀浆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抗氧化酶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IL-2和INF-γ含量显著升高(P<0.01),病理切片显示红茂草异紫堇碱作用后肝组织损伤有不同程度地减轻,高剂量的异紫堇碱(330.96 mg/kg)对肝组织的保护程度最为明显。说明红茂草异紫堇碱对实验性肝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DLF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抑制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茂草异紫堇碱 实验性肝损伤 保肝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