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历史·空间·认同:长春电影制片厂红色经典电影创作研究(1955-1999年) |
朱旭辉
李峰
谭婉婧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图文共同体”的建构与失落——“红色经典”小说文本与插图的互动考察 |
赵树勤
彭婧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工业题材、“后红色经典”与工农兵“写工农兵”——李云德1960年代小说创作论 |
傅逸尘
傅汝新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新创作选拔本”丛书与红色经典生产机制的初建 |
周根红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红色经典电影中的意象修辞(1949—1966) |
余克东
吴敬文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红色经典铸魂育人的本质意蕴与实践路径 |
杨青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7
|
“红色经典”海外传播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 |
姜智芹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8
|
现实政治与艺术审美:“红色经典电影”概念溯源及其理论意义 |
陈涛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9
|
红色经典文本跨媒介转化、传播与价值建构 |
田晓膺
郑轶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0
|
新时代“人民史诗”的文学之“革命历史再叙事”——建构“新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与文学想象 |
傅逸尘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1
|
红色经典阅读教学要点与课程开发——以《红岩》教学为例 |
袁文
王华美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2
|
奏响红色经典 担当责任使命——学校举办“5·23红色经典作品音乐会” |
无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3
|
从现代奇观到人民基建:红色经典电影里的都市风景 |
李逸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4
|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红色经典主题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
张正宝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5
|
成长叙事与政治美育:论红色经典电影中的少儿形象及其当代回响 |
万兴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6
|
对当代大学生观看“红色经典”影视剧的调查分析 |
黎光容
田义贵
胡文奇
李钟勤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
17
|
消费文化语境中对“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再审视 |
任志明
黄淑敏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
|
18
|
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红色经典教育的实现形式 |
武忠远
侯业智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
19
|
论“红色经典”的经典气质 |
焦垣生
胡友笋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
20
|
“红色经典”影视中道德理想主义的构建 |
闫红
王义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