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实践育人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丽 李理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59,共3页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缩小了信息传播的数字距离,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技术语境。高校实践育人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还存在着传播视角模式化、传播场景单一化、教学实践课程化等困境,高校可通过转化叙事视角、传播场景的沉浸式体验、...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缩小了信息传播的数字距离,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技术语境。高校实践育人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还存在着传播视角模式化、传播场景单一化、教学实践课程化等困境,高校可通过转化叙事视角、传播场景的沉浸式体验、转化高校教学课程观的主体经验等方式,精准化共联高校学生的情感导向和话语表达,引导学生在红色文化情景的交互中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传播 高校 体验价值 实践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红色文献建设和红色文化传播实践--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20
2
作者 穆晓艳 王颖 +2 位作者 蔡庆 香春 何小华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红色文献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将红色文献建设好、利用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重要论述的内容之一。通过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红色文献收... 红色文献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将红色文献建设好、利用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重要论述的内容之一。通过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红色文献收藏、保存整序、促进转化和传播的实践,展现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结合区位特点开展的红色文献建设和红色文化传播探索,为红色文献建设、推广利用和拓宽传播渠道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高校图书馆 红色文献建设 红色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评《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传播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成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I0006-I0006,共1页
由肖灵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传播研究》一书,架构了红色文化传播的理论体系,提出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和资源传播的内在要求,力图整合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管理,在高校内部建构红色文化发展机制。秉持... 由肖灵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传播研究》一书,架构了红色文化传播的理论体系,提出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和资源传播的内在要求,力图整合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管理,在高校内部建构红色文化发展机制。秉持问题意识,研究思路清晰。该书基于国内外关于红色文化传播的理论著述,搭建了完整严密的逻辑框架,寻求了高校教育与红色文化传播的契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教育工作 红色文化教育 新媒体时代 红色文化资源 当代大学生 红色文化传播 文化融入 理论著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传播视域下的民歌鉴赏——评《太行人民抗战民歌选集》
4
作者 窦连秀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I0001-I0001,共1页
太行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的华北敌后抗战的重要基地之一,是晋冀鲁豫边区的腹心地带;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又成为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的前沿阵地与可靠后方。在纪念太行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之际,王占文先生应中... 太行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的华北敌后抗战的重要基地之一,是晋冀鲁豫边区的腹心地带;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又成为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的前沿阵地与可靠后方。在纪念太行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之际,王占文先生应中共左权县委宣传部之约编写了《太行人民抗战民歌选集》。王占文先生一直致力于文化教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时期 腹心地带 抗日战争时期 晋冀鲁豫边区 太行革命根据地 前沿阵地 红色文化传播 视域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勾连理论视域下博物馆红色文化传播研究
5
作者 刘子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4期152-160,共9页
随着“文博热”的兴起,博物馆带来了“高流量”和“权威感”。博物馆蕴含的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及其融情于史又寓教于乐的传播优势,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与机遇。作为文化传播媒介,博物馆实现了物质与技术、符号与文本、空间与场... 随着“文博热”的兴起,博物馆带来了“高流量”和“权威感”。博物馆蕴含的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及其融情于史又寓教于乐的传播优势,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与机遇。作为文化传播媒介,博物馆实现了物质与技术、符号与文本、空间与场景的三重勾连,以文物展出、精神传承、情境建构的形式,使红色文化传播成为博物馆与参观者之间关涉多维的互动,并使参观者生成一种内化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然而,在文博发展机遇中,博物馆传播红色文化的媒介实践仍存在着受众疏离、话题炒作、资源侵权、文化缺位等隐忧。因此,在借博物馆发展之势时,应力求审慎、守正创新,将红色文化传播的格局与径路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整体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媒介实践 红色文化传播 三重勾连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政治传播赋权对革命老区村民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大别山红安县“三村”线性分布调查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瑜烨 强月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6-151,共6页
红色文化是革命老区特有的政治资源之一,红色文化传播是一种政治符号或资源的传播。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播赋权就是政府、传媒和社会等主体,通过红色文化特有的权力和资源这个外在的推力,去帮助革命老区弱势群体,通过加大社会流动,在个... 红色文化是革命老区特有的政治资源之一,红色文化传播是一种政治符号或资源的传播。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播赋权就是政府、传媒和社会等主体,通过红色文化特有的权力和资源这个外在的推力,去帮助革命老区弱势群体,通过加大社会流动,在个体、人际关系和社会参与三个层面全方位提升,从而改变其生存环境、改善生活状态、提升生活质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流动是关键,而红色文化政治传播赋权是前提。红色文化政治传播赋权提高了革命老区的知名度,扩大了老区人的人际关系,助推了老区民众的社会参与,加剧了社会流动。红色文化政治传播赋权在提高"红色旅游"影响力方面起到核心作用,并加大了本地社会水平流动量。红色文化政治赋权传播对老区社会流动实施影响的理论来自于三个方面:符号理论、"场域"和资源网状效应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老区 社会流动 红色文化传播 红安县 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旅游仪式感对青少年在线契合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吕兴洋 骆晶晶 唐孜彦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91,共15页
如何强化青少年红色教育成效,推动红色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是红色旅游实践中的重要问题。红色旅游仪式感作为一种深度精神体验指标,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为推动红色旅游政治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采用混合方法,进行了两个研究:研... 如何强化青少年红色教育成效,推动红色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是红色旅游实践中的重要问题。红色旅游仪式感作为一种深度精神体验指标,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为推动红色旅游政治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采用混合方法,进行了两个研究:研究一基于质性研究识别出红色旅游仪式感具有反结构性、场域性、隔离性、象征性4个属性维度;研究二采用实证研究检验红色旅游仪式感对青少年网络主动传播行为,即在线契合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1)红色旅游仪式感能突出青少年的集体身份和个人的游客身份,促进其身份融合与难忘的旅游体验形成;(2)身份融合与难忘的旅游体验均对在线契合行为的两个子维度具有显著积极影响。其中,红色文化契合行为受身份融合的影响更大,目的地契合行为受难忘的旅游体验影响更大。该研究完善了旅游仪式感基础理论框架,开发了红色旅游仪式感的有效测量工具,为红色旅游教育成效的提升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仪式感 属性维度 青少年 红色文化传播 在线契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