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优化运用——基于红色场馆的考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谢若扬 宋俭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74,共4页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运用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是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以红色场馆为载体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在淡化历史文化的时空距离感、深化历史认知和理论思...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运用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是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以红色场馆为载体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在淡化历史文化的时空距离感、深化历史认知和理论思维、强化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引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运用的充分性合理性有待加强、互动参与式探究的教育意义有待彰显、质量和效果有待跟踪反馈。基于此,需强化红色场馆与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深化资源的系统整合及构建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资源协同研究及成果转化运用、完善资源运用的质效协同评价机制等路径,优化运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助力思政课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红色历史文化资源 “大思政课” 实践教学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作用——以胶东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邓云 张奕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47,共3页
胶东地区拥有丰厚的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底蕴,将胶东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有效地应用到高校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直观感受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知识、把握历史规律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价... 胶东地区拥有丰厚的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底蕴,将胶东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有效地应用到高校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直观感受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知识、把握历史规律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历史文化资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取威虎山》对红色历史的呈现与创新 被引量:2
3
作者 时玉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3-65,共3页
红色历史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奋斗和发展的光辉历程、宝贵经验、辉煌成就和奋斗精神。它具有重要的资政育人、价值传承和道德塑造功能。电影《智取威虎山》因为题材真实、导演与演员出色、3D技术新颖、台词接地气和... 红色历史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奋斗和发展的光辉历程、宝贵经验、辉煌成就和奋斗精神。它具有重要的资政育人、价值传承和道德塑造功能。电影《智取威虎山》因为题材真实、导演与演员出色、3D技术新颖、台词接地气和戏曲美学渗透的巧妙应用,较出色地完成了红色历史资源的现代转换。同时也启示我们在呈现红色历史的过程中,思想上必须树立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思路上必须不断创新手段与方法,视野上必须中西合璧、融会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历史 呈现 创新 主旋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重组的红色历史人物智能服务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强 高颖 +3 位作者 刘飞 关书朋 谭淑 吴艳飞 《现代情报》 CSSCI 2023年第7期96-108,共13页
[目的/意义]红色历史人物资源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知识重组视角实现红色历史人物资源的知识服务对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皖籍开国将军为对象,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构建了皖籍开国将军的知识... [目的/意义]红色历史人物资源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知识重组视角实现红色历史人物资源的知识服务对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皖籍开国将军为对象,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构建了皖籍开国将军的知识图谱,并利用GIS技术绘制人物的轨迹行踪,最后构建了以智能问答为核心的红色历史人物智能服务系统。[结果/结论]本系统可通过前端页面直观地展示皖籍开国将军的关联信息和轨迹变化,提升了面向用户的交互知识服务效果,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重组 红色历史人物 知识图谱 智能服务 GI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红色历史建筑规划实施可行性建议研究
5
作者 陈璐 曾顺 张雪青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67,共6页
本文依据《上海市“十四五”文物保护利用规划》中关于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行动的任务要求,旨在明确上海红色历史建筑保护更新中各利益相关方核心利益诉求,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指导红色历史建筑规划设计实践。研究以红色历史建筑保护... 本文依据《上海市“十四五”文物保护利用规划》中关于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行动的任务要求,旨在明确上海红色历史建筑保护更新中各利益相关方核心利益诉求,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指导红色历史建筑规划设计实践。研究以红色历史建筑保护更新中各利益相关方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层级分析法和方差法探求其核心利益诉求,提出以“增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意识、加大对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力度、优化建筑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核心目标利益诉求的三大影响因素。针对以上三点,提出对应的可行性建议,如组建居民委员会、拒绝过度改造并保持建筑原有历史风貌、加大公共设施改造力度等举措,保证项目平稳进行,为日后红色历史建筑规划设计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差法 层次分析法 上海红色历史建筑 核心利益诉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口述历史融入“纲要”课教学的要义与取径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迪 彭敦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0,共4页
红色口述历史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历史中彰显的伟大精神,是历史观教育的重要依托。将红色口述历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能够深层次融通历史教学与学习内含的宏观性与微观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主体性与... 红色口述历史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历史中彰显的伟大精神,是历史观教育的重要依托。将红色口述历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能够深层次融通历史教学与学习内含的宏观性与微观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主体性与客体性,旨在彰显人民群众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意在培育学生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意识,关键在于厘清、辨析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与本质。此外,将红色口述历史方法、红色口述历史资料深度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之中,是其关键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红色口述历史 思政课教学 历史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红色旅游现状、发展路径与传播策略 被引量:6
7
作者 蒋蕾 崔燕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4-58,共5页
相较东南沿海省市,东北经济发展态势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红色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对外传播力度不足和旅游营销推广方案实施缓慢导致很多潜在游客不了解东北红色旅游的价值。针对上述情况,运用SWOT模型分析东北红色旅游目前存在... 相较东南沿海省市,东北经济发展态势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红色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对外传播力度不足和旅游营销推广方案实施缓慢导致很多潜在游客不了解东北红色旅游的价值。针对上述情况,运用SWOT模型分析东北红色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更加全面地把握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危机,有助于制定东北红色旅游科学发展策略。东北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对于传承红色文化有着区位优势。将东北红色历史遗址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拓展旅游项目、开展多路径新媒体红色智慧旅游、构建红色旅游产业链,既可增加红色景点的旅游观赏价值,亦可提升东北红色文化政治史、革命史价值,使旅游者真切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大地从事的革命伟业,以此推动东北旅游业的发展,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红色历史文化 红色旅游 智慧旅游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红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量化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璐 张雪青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4-119,共6页
旨在通过建构数学模型,实现对上海红色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项目可量化评价。具体操作如下,从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绿化服务三个维度出发,使用AHP法对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涉及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类建立数学评估模型,后期通过数据推... 旨在通过建构数学模型,实现对上海红色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项目可量化评价。具体操作如下,从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绿化服务三个维度出发,使用AHP法对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涉及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类建立数学评估模型,后期通过数据推演验证其合理性,最终完成上海红色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量化评价模型建设目标,推动红色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工作朝着系统化和精准化方向发展,为日后红色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上海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法 上海红色历史建筑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瑶岗情悠悠
9
作者 丁石生 《农电管理》 2011年第9期72-72,共1页
在安徽省的版图上,瑶岗只是个弹丸小村,静静依偎于肥东,稍不经意,往往会被忘忽。但62年前的一次红色约会,让这个弹丸小村载入了中国长长的红色历史画卷,扬名天下。
关键词 瑶岗 红色历史 阅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后的先锋:猜想孙甘露——从《呼吸》到《千里江山图》 被引量:3
10
作者 傅逸尘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2年第6期54-64,共11页
孙甘露的小说创作因反叙述、语言狂欢和哲学思辨而独树一帜,以至于成为“先锋中的先锋”。从长篇小说《呼吸》到《千里江山图》,对这两部小说的文本细读和对照阐释,映射出三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嬗变轨迹;论文对革命历史叙事四度结... 孙甘露的小说创作因反叙述、语言狂欢和哲学思辨而独树一帜,以至于成为“先锋中的先锋”。从长篇小说《呼吸》到《千里江山图》,对这两部小说的文本细读和对照阐释,映射出三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嬗变轨迹;论文对革命历史叙事四度结构的定位以及对小说“零度叙事”风格的指认,彰显出《千里江山图》在新时代中国文学场域里的特殊存在,亦显露出孙甘露作为“最后的先锋”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甘露 《呼吸》 《千里江山图》 先锋文学 红色革命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