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模剂(蜡)对EMC/红胶体系间密着性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李泽亮 刘艳明 +2 位作者 王殿年 杨春梅 郭本东 《电子与封装》 2021年第3期36-41,共6页
当前电子产品正趋于小型化、微型化,这对适用于小型化的表面贴装电子元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环氧模塑料(Epoxy Molding Compound,EMC)对改善元器件贴装的可靠性,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EMC最常用的邻甲酚型环氧树... 当前电子产品正趋于小型化、微型化,这对适用于小型化的表面贴装电子元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环氧模塑料(Epoxy Molding Compound,EMC)对改善元器件贴装的可靠性,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EMC最常用的邻甲酚型环氧树脂(OCN)和酚醛树脂(PN)为树脂系统,选用8种不同类型的蜡为单一变量设计配方合成了EMC,以所述测试方法测试了EMC与红胶的密着力,其中5种蜡符合标准,并分析得到了蜡的类型对EMC与红胶密着力的影响规律。结合离型测试,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蜡在EMC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该树脂系统中,蜡3、4、5、6为主蜡,蜡1、7、8为辅蜡。在EMC层面上解决了红胶密着力问题,同时对提高EMC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模塑料 红胶 密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胶红酵母H118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研究
2
作者 程仕伟 仉倩 +4 位作者 王玉芳 张佳雯 孙嘉蔚 陈卫卫 鲁仪增 《发酵科技通讯》 2025年第1期14-17,51,共5页
类胡萝卜素作为一类天然色素具有广泛的应用,而红酵母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具有独特的优势。以海洋源胶红酵母H118为研究对象,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对影响类胡萝卜素产生的9个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影响极显著的因素为培养温度,对其进... 类胡萝卜素作为一类天然色素具有广泛的应用,而红酵母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具有独特的优势。以海洋源胶红酵母H118为研究对象,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对影响类胡萝卜素产生的9个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影响极显著的因素为培养温度,对其进行梯度优化后确定为25℃。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化的工艺条件经5 L发酵罐批培养,发酵至36 h和48 h的类胡萝卜素质量浓度分别达1591.11,1627.92μg/L,该结果可为后续类胡萝卜素产业化生产及其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类胡萝卜素 发酵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中胶红酵母的分离及对煤的表面改性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立艳 朱书全 +2 位作者 卢瑶 王中奇 杨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478-484,共7页
以神华宝日希勒褐煤为分离源,筛选分离得到一株能够有效改变煤表面特性的菌株SMC221,并研究其对肥煤和尾煤的作用特性。菌株鉴定结果表明SMC221为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与传统疏水性草分枝杆菌相比,SMC221对煤表面的改... 以神华宝日希勒褐煤为分离源,筛选分离得到一株能够有效改变煤表面特性的菌株SMC221,并研究其对肥煤和尾煤的作用特性。菌株鉴定结果表明SMC221为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与传统疏水性草分枝杆菌相比,SMC221对煤表面的改性作用更强:SMC221可选择性地吸附于煤表面,在pH值3~5时,肥煤与SMC221细胞之间发生强烈的静电相互作用,肥煤疏水性变大,浮选选择性增强;对尾煤则是通过菌体架桥作用促使尾煤向不稳定体系转移。菌体细胞对煤的附着正交试验表明,影响附着量的因素依次为:pH值>煤样粒度>接触时间>菌液浓度,其中pH值决定了细胞与煤表面带电性的差异;当SMC221浓度为150×10-6时,肥煤浮选回收率为75%,尾煤絮凝回收率为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表面改性 微生物 生物浮选 生物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结合胶红酵母对桃果采后根霉病的控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其亚 张红印 +1 位作者 庞水秀 靳莎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2-355,共4页
为了寻找一种能够代替化学杀菌剂控制桃果采后病害的方法,研究了植酸与胶红酵母结合使用对桃果采后根霉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0.15%植酸与胶红酵母结合使用能显著降低桃果采后根霉病发病率,防治桃果自然腐烂的发生,并且对果实贮藏品... 为了寻找一种能够代替化学杀菌剂控制桃果采后病害的方法,研究了植酸与胶红酵母结合使用对桃果采后根霉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0.15%植酸与胶红酵母结合使用能显著降低桃果采后根霉病发病率,防治桃果自然腐烂的发生,并且对果实贮藏品质没有产生不利影响;能诱导桃果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提高,同时可以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 酵母 桃果 根霉病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红酵母的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徐占利 张红印 黄星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3-305,共3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为胶红酵母在水果采后病害生物防治应用中的安全性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采用急性经口毒性实验、Ames实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及小鼠精子... 背景与目的:研究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为胶红酵母在水果采后病害生物防治应用中的安全性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采用急性经口毒性实验、Ames实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及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对胶红酵母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胶红酵母制剂的小鼠经口LD50>21·5g/kg;3项遗传毒性实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胶红酵母经口毒性实验属无毒级别,并且未见遗传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营养成分分析(英文)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铿 杨莺莺 +5 位作者 李卓佳 林黑着 虞为 王珺 夏冬梅 徐创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6-149,154,共5页
为分析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的营养水平,评价其作为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对其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β-胡萝卜素、维生素E、核苷酸和虾青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胶红酵母的粗蛋白、粗脂肪、总糖... 为分析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的营养水平,评价其作为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对其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β-胡萝卜素、维生素E、核苷酸和虾青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胶红酵母的粗蛋白、粗脂肪、总糖、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9.2%、1.5%、22.3%和7.9%。共检出16种常见的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6.77%。检出6种脂肪酸,分别为十四酸、十六酸、十八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分别为0.29%、8.64%、5.41%、35.38%、28.97%和21.31%。β-胡萝卜素、维生素E、核苷酸和虾青素的含量分别为1.40、172.00、170.00、1.00mg/kg。结果表明,胶红酵母的营养价值较高,是较好的饲料原料,可用作鱼粉等蛋白源的替代物,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Β-胡萝卜素 维生素E 核苷酸 虾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胶红酵母Y2产类胡萝卜素发酵促进剂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铿 陈永青 +2 位作者 梁晓华 杨莺莺 佘妙虹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5-49,共5页
研究了几种添加物对海洋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Y2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促进作用。在摇瓶条件下,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量的番茄汁、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浆、谷氨酸钠和生物素,培养72 h后取样分别测定类胡萝卜素产量及生... 研究了几种添加物对海洋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Y2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促进作用。在摇瓶条件下,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量的番茄汁、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浆、谷氨酸钠和生物素,培养72 h后取样分别测定类胡萝卜素产量及生物量。结果显示,当分别添加2 mL.L-1番茄汁、1.5 mL.L-1花生油和3 mL.L-1玉米浆时,类胡萝卜素产量比对照组提高14.2%、30.3%和21.3%;谷氨酸钠和生物素会抑制海洋胶红酵母Y2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因此,番茄汁、花生油和玉米浆是较为经济适用的海洋胶红酵母Y2产类胡萝卜素发酵促进剂,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酵母Y2 类胡萝卜素 生物量 发酵促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胶红酵母伴生的维生素C混菌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1
8
作者 廖林 吕淑霞 +5 位作者 张云鹤 姚硕 张良 马镝 林英 于晓丹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65,共12页
从沈阳东陵龙尾湖淤泥中,筛选分离到一株具有促进维生素C(VC)混菌发酵中产酸菌K.vulgare产酸的新伴生菌A8,对菌株A8核糖体ITS rDNA进行PCR扩增并测序,获得长度为610 bp的ITS rDNA序列。在NCBI数据库上进行同源性比对,构建ITS rDNA系统... 从沈阳东陵龙尾湖淤泥中,筛选分离到一株具有促进维生素C(VC)混菌发酵中产酸菌K.vulgare产酸的新伴生菌A8,对菌株A8核糖体ITS rDNA进行PCR扩增并测序,获得长度为610 bp的ITS rDNA序列。在NCBI数据库上进行同源性比对,构建ITS rDNA系统发育树,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再结合形态学鉴定,确认菌株A8为胶红酵母菌(Rhodotorula mucilaginosa)。该菌与K.vulgare组成VC混菌发酵新菌系,产2-酮基-L-古龙酸(2-KGA)量高达52.56 g/L。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条件为:L-山梨糖80 g/L、尿素14 g/L、玉米浆15 g/L、CaCO31.58 g/L、MgSO40.3 g/L、KH2PO41.0 g/L。在优化条件下发酵,可使2-KGA产量达70.08 g/L,与理论值70.38 g/L基本一致,转化率达81.3%。优化后的培养基比原培养基平均提高2-KGA产量17.52 g/L,表明新筛选的胶红酵母菌具有较强促产酸的伴生能力,并且该菌在通常情况下对动物和人体不致病,为工业生产提供重要的伴生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维生素C混菌发酵 分离 鉴定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红酵母生产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庄荣玉 王如晨 +6 位作者 邱晓挺 车嘉豪 李勇勇 张蔚筱 杨文鸽 史咏梅 吴祖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8-329,共12页
胶红酵母为红酵母属物种,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力,广泛存在于不同生态系统环境中。其菌体含有蛋白质、天然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虾青素、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是很有潜力的工业生产菌株。本文重点综... 胶红酵母为红酵母属物种,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力,广泛存在于不同生态系统环境中。其菌体含有蛋白质、天然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虾青素、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是很有潜力的工业生产菌株。本文重点综述了胶红酵母在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虾青素和ω-3系列的α-亚麻酸功能性食用油脂等生物活性物质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高产菌株筛选、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发酵工艺和提取工艺等,介绍了其在共培养漆酶、角质酶和全细胞生物转化先导化合物制备新型药物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类胡萝卜素 Α-亚麻酸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漆酶 角质酶 生物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胶红酵母菌CD-008产超氧化物歧化酶发酵条件优化及酶分离纯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金连豆 李晓艳 +4 位作者 王晓辉 迟乃玉 张庆芳 张旭姣 王强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22,共6页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Plackett-Burman、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海洋胶红酵母菌Rhodotorula sp.CD-008产超氧化物歧化酶最佳发酵条件,并通过盐析、超滤离心、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研究了酶的分离纯...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Plackett-Burman、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海洋胶红酵母菌Rhodotorula sp.CD-008产超氧化物歧化酶最佳发酵条件,并通过盐析、超滤离心、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研究了酶的分离纯化条件。结果表明,pH、转速、温度对酶活力有显著影响,最优发酵条件为pH 5.34、转速150 r/min、温度21.40℃,优化后发酵液酶活力达到6 430.52 U/g湿菌体,比优化前提高了1.53倍。粗酶液经65%饱和度的硫酸铵盐析、超滤离心、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后获得的SOD比酶活达到419.90 U/mg,纯化倍数为9.60倍,蛋白回收率为8.2%。SDS-PAGE凝胶电泳显示,纯化后的SOD的分子质量约为37.5 k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酵母菌CD-008 超氧化物歧化酶 发酵条件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红酵母与酿酒酵母共发酵对干红葡萄酒香气与色泽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马娜 王星晨 +1 位作者 孔彩琳 陶永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104,共8页
研究优选胶红酵母与酿酒酵母不同混合发酵方案对季风性气候区干红葡萄酒的香气质量、多酚及颜色的影响,优化增香酿造技术方案。实验以陕西合阳梅鹿辄葡萄为试材,设计2种菌株不同比例同时接种和顺序接种策略酿造干红葡萄酒。酿造完成后,... 研究优选胶红酵母与酿酒酵母不同混合发酵方案对季风性气候区干红葡萄酒的香气质量、多酚及颜色的影响,优化增香酿造技术方案。实验以陕西合阳梅鹿辄葡萄为试材,设计2种菌株不同比例同时接种和顺序接种策略酿造干红葡萄酒。酿造完成后,对葡萄酒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性定量分析,香气特征通过感官量化品评法描述,采用光谱法量化分析酒样的13个颜色与多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高比例同时接种显著增加了品种香气成分的含量,尤其是C6化合物和硫醇,而顺序接种更利于释放萜烯类和β-大马酮香气成分;发酵香气中高级醇、C6~C12脂肪酸及其酯类的含量随优选酵母接种比例的升高而增加,顺序接种在提高乙酸酯和苯乙基类化合物含量上有明显优势。较高比例(4∶1)同时接种和顺序接种处理明显增加了酒样中总花色苷、黄酮醇、酒石酸酯的含量,显著提高了辅色花色苷比例。感官分析表明,高比例同时接种处理显著增强供试酒样果香和花香的同时,也增强了生青和动物味,而顺序接种处理适度增强果香和花香的同时却能降低不良气味。综上,优选胶红酵母与酿酒酵母不同接种处理的混合发酵干红葡萄酒具有差异明显的色泽风味质量特征,顺序接种适度增香的同时没有生成不良气味的风险,并且有利于改善色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混菌发酵 葡萄酒 香气质量 多酚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YG14的筛选及混菌发酵提高梗丝品质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文莉 张娟 +2 位作者 堵国成 罗诚 李东亮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4-72,共9页
基于产香及促进漆酶合成的特性,从烟梗中筛选获得一株产类胡萝卜素物质的胶红酵母YG14(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YG14)。通过灵芝菌、胶红酵母YG14单菌和共培养混菌固态发酵梗丝,进行了细胞壁物质成分分析、梗丝中性致香成分检测及品... 基于产香及促进漆酶合成的特性,从烟梗中筛选获得一株产类胡萝卜素物质的胶红酵母YG14(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YG14)。通过灵芝菌、胶红酵母YG14单菌和共培养混菌固态发酵梗丝,进行了细胞壁物质成分分析、梗丝中性致香成分检测及品吸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胶红酵母YG14与灵芝菌共培养后,混菌固态发酵梗丝在细胞壁物质降解、中性致香成分质量分数和感官品吸等方面的改善比两株菌单独固态发酵梗丝效果显著增强。共培养混菌固态发酵结束后梗丝总细胞壁物质降解率达到37.20%;中性致香成分质量分数提升20.44%;感官品吸评价为甜感提升明显,木质气息改善明显,香气量有一定提升,灼烧刺激感改善明显,香气更显圆润。胶红酵母YG14与灵芝菌共培养后固态发酵梗丝能够显著改善梗丝的品质,增加梗丝在卷烟中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YG14 灵芝菌 共培养混菌固态发酵 梗丝 细胞壁物质 香气成分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红酵母胞外多糖的抗疲劳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康雨芳 陈雪峰 +1 位作者 常相娜 赵圆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01-305,共5页
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胶红酵母多糖高(100 mg/kg·bw)、中(50 mg/kg·bw)和低(25 mg/kg·bw)剂量组,连续灌胃10 d后,通过小鼠负重游泳实验,记录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并测定小鼠运动后血清中尿素氮(BUN)、血乳... 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胶红酵母多糖高(100 mg/kg·bw)、中(50 mg/kg·bw)和低(25 mg/kg·bw)剂量组,连续灌胃10 d后,通过小鼠负重游泳实验,记录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并测定小鼠运动后血清中尿素氮(BUN)、血乳酸(BLA)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以及肝脏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考察胶红酵母胞外多糖的抗疲劳作用。结果表明,胶红酵母胞外多糖可以极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1),负重游泳后与正常组相比,血清中BUN的含量显著降低(高剂量组p<0.01,中、低剂量组p<0.05),BLA的含量也显著降低(高剂量组p<0.01,中剂量组p<0.05),血清中LDH的活性明显提高(高剂量组p<0.05),肝脏中MDA的含量显著下降(高、中、低剂量组p<0.05),SOD活力显著提高(高剂量组p<0.01,中剂量组p<0.05),CAT活性极显著提高(高、中、低剂量组p<0.01),GPH-Px活力显著提高(高剂量组p<0.01,中、低剂量组p<0.05)。说明胶红酵母胞外多糖具有抗疲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胞外多糖 抗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CICC 33013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文锦 李梅林 +3 位作者 王博 张永显 于长青 班省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5-70,共6页
研究胶红酵母 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CICC 33013菌株胞外多糖的初级结构与抗氧化活性。分离纯化得到胞外多糖的单一组分REPS2-A,分析其分子质量分布及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表明,多糖组分REPS2-A的分子质量为7.125×10^6 Da,质... 研究胶红酵母 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CICC 33013菌株胞外多糖的初级结构与抗氧化活性。分离纯化得到胞外多糖的单一组分REPS2-A,分析其分子质量分布及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表明,多糖组分REPS2-A的分子质量为7.125×10^6 Da,质量浓度为8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49.1%,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51.2%,还原力为0.352。该文为了解胶红酵母菌的胞外多糖结构与功能提供了新的数据依据,为后续胶红酵母菌胞外多糖的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胞外多糖 结构解析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红酵母 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CM-1菌株的鉴定及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文锦 李梅林 +4 位作者 王博 周彦兵 张永显 于长青 彭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46-52,共7页
通过形态学、碳源/氮源同化实验及18S rDNA生物学方法将实验室筛选得到的菌株CM-1进行鉴定,经鉴定菌株为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对R.mucilaginosa CM-1进行无机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了均一、纯度高的酵母胞外多糖组分RmEPS-11... 通过形态学、碳源/氮源同化实验及18S rDNA生物学方法将实验室筛选得到的菌株CM-1进行鉴定,经鉴定菌株为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对R.mucilaginosa CM-1进行无机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了均一、纯度高的酵母胞外多糖组分RmEPS-11,并对其进行分子质量分布、红外光谱、单糖组成及甲基化分析。结果显示,多糖组分RmEPS-11的平均分子质量为2.3×10^(5)Da,其组分是由摩尔比为1.3∶4.4∶7.8∶86.4的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RmEPS-11的骨架由1,3-连接的甘露糖和1,2-连接的葡萄糖残基组成,分支上是1,2,6连接的半乳糖和1,2,3,4连接的阿拉伯糖,研究结果为后续胶红酵母胞外多糖的结构解析与活性分析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菌株鉴定 胞外多糖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红酵母和短小芽孢杆菌对魁蚶苗种早期培育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郑纪盟 孙国祥 +3 位作者 刘志培 梁峻 赵学伟 刘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3期7773-7775,7777,共4页
[目的]为短小芽孢杆菌和胶红酵母菌在魁蚶育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饵料中添加短小芽孢杆菌CGMCC 1004菌株(0%、0.5%、1.0%)和胶红酵母菌CGMCC 1013菌株(0%、0.5%、1.0%)进行魁蚶育苗,探讨2种益生菌对魁蚶幼虫生长、存活、附... [目的]为短小芽孢杆菌和胶红酵母菌在魁蚶育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饵料中添加短小芽孢杆菌CGMCC 1004菌株(0%、0.5%、1.0%)和胶红酵母菌CGMCC 1013菌株(0%、0.5%、1.0%)进行魁蚶育苗,探讨2种益生菌对魁蚶幼虫生长、存活、附着变态以及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浓度的影响。[结果]单独添加酵母菌及同时添加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对壳长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0.5%酵母菌和0.5%芽孢杆菌的添加组合效果最佳;单独添加芽孢杆菌以及同时添加酵母菌和芽孢杆菌对壳高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单独添加1.0%芽孢杆菌的效果最为显著;单独添加0.5%酵母菌及同时添加0.5%酵母菌和0.5%芽孢杆菌对魁蚶幼虫的附着变态作用效果较好;在试验过程中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NO2--N)浓度均低于0.20 mg/L。[结论]在魁蚶育苗过程中添加适量的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是可行的,能更好促进魁蚶幼虫的生长,其中添加0.5%酵母菌和0.5%芽孢杆菌的育苗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魁蚶 短小芽孢杆菌CGMCC 1004 酵母菌CGMCC 1013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红酵母CICC 33013胞外多糖抑制肝癌细胞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文锦 李梅林 +5 位作者 王博 周彦兵 彭涛 张永显 于长青 班省华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9-164,共6页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对胶红酵母胞外多糖组分(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exo-polysaccharide2-A,REPS2-A)抑制10种常见癌细胞(血癌细胞K562、胃癌细胞BGC823、胃癌细胞SGC7901、胃癌细胞MKN28、肝癌细胞HepG2、BEL7402、Hep3B、...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对胶红酵母胞外多糖组分(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exo-polysaccharide2-A,REPS2-A)抑制10种常见癌细胞(血癌细胞K562、胃癌细胞BGC823、胃癌细胞SGC7901、胃癌细胞MKN28、肝癌细胞HepG2、BEL7402、Hep3B、胰腺癌细胞HS66T、乳腺癌细胞SKBR3、宫颈癌细胞HeLa)能力进行了筛选,结果证明胞外多糖组分REPS2-A对肝癌细胞HepG2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通过胞外多糖组分REPS2-A对HepG2细胞抑制作用最佳浓度及时效性的研究,探讨胞外多糖组分REPS2-A对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胞外多糖组分REPS2-A的浓度为1mg/mL时,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率高于IC50时的抑制率,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浓度。肝癌细胞HepG2的自发凋亡率为0.40%,当胞外多糖组分REPS2-A浓度为1mg/mL,分别处理24,48,72h,肝癌细胞HepG2的凋亡率依次为77.70%,88.18%,97.08%。胞外多糖组分REPS2-A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使肝癌细胞HepG2阻滞发生在G1/S期,并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且存在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胞外多糖 HEPG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红酵母胞外多糖抗氧化活性及对药物性肝损伤的护肝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梅林 马文锦 +4 位作者 王博 周彦兵 张永显 于长青 彭涛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研究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CM-1)胞外多糖对小鼠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分析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基础上评估胶红酵母胞外多糖组分RmEPS-11对小鼠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IF)引起的肝脏毒性的... 目的:研究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CM-1)胞外多糖对小鼠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分析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基础上评估胶红酵母胞外多糖组分RmEPS-11对小鼠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IF)引起的肝脏毒性的影响。结果:与INH和RIF处理的小鼠相比,RmEPS-11给药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肝脏超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含量显著恢复;此外,肝脏的组织病理学损伤和凋亡肝细胞数量改善显著;保护作用主要是由于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mRNA表达水平的调节,导致有害自由基和活性氧的形成减少,同时伴随着其抗氧化能力的显著诱导。结论:由胶红酵母R.mucilaginosa CM-1菌株提取的多糖RmEPS-11能够对INH和RIF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胞外多糖 抗氧化 护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红饮治疗崩漏50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张洪 陈子涵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7期556-557,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崩漏 临床分析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构树发酵饲料制备的微生物筛选
20
作者 张琨 罗心雨 +4 位作者 董自星 李丹丹 唐存多 姚伦广 周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9,共7页
作为一种新型、非常规的蛋白质饲料资源,构树发酵饲料具有巨大的开发与应用潜力。但受到现有微生物菌种和发酵制备工艺的限制,构树饲料中结构复杂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仍然较低。为此,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别从构树根区土壤中筛... 作为一种新型、非常规的蛋白质饲料资源,构树发酵饲料具有巨大的开发与应用潜力。但受到现有微生物菌种和发酵制备工艺的限制,构树饲料中结构复杂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仍然较低。为此,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别从构树根区土壤中筛选获得具有较高蛋白酶活性的细菌9株、真菌8株。其中,菌株AY和FG的蛋白酶活性分别为21.95 U/mL和55.16 U/mL。与对照相比,菌株AY可以使构树发酵饲料中粗蛋白质、酸溶蛋白和氨基态氮的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2.9%、26.7%和12.2%,而菌株FG则使三者分别显著提高了8.5%、43.3%和24.5%(P<0.05),而且这两株菌的作用效果不低于商业化菌株枯草芽孢杆菌AS 1.398、酿酒酵母或米曲霉RIB 40。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后,分别将其命名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AY和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FG。这为建立构树发酵饲料制备新工艺以及提高原料中结构复杂蛋白质的利用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发酵饲料 蛋白质利用率 类芽孢杆菌 酵母 筛选与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