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肉枇杷与红肉枇杷成熟果实可溶性糖组成差异及其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25
1
作者 陈秋燕 周京一 +5 位作者 张波 傅秀敏 宋肖琴 李鲜 徐昌杰 陈昆松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6-621,共6页
比较了甜种、荸荠种和冰糖种白肉枇杷以及宝珠、大叶杨墩和大玫瑰红袍红肉枇杷成熟果实果肉的可溶性糖含量、组成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白肉枇杷果肉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于红肉枇杷,且以蔗糖为主(占60%~70%),其次是果糖(... 比较了甜种、荸荠种和冰糖种白肉枇杷以及宝珠、大叶杨墩和大玫瑰红袍红肉枇杷成熟果实果肉的可溶性糖含量、组成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白肉枇杷果肉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于红肉枇杷,且以蔗糖为主(占60%~70%),其次是果糖(20%~30%)和葡萄糖(9%~11%),而红肉枇杷中3种可溶性糖的含量比较接近。白肉枇杷果肉蔗糖占总糖的比例显著高于红肉枇杷,而葡萄糖则相反,但果糖占总糖的比例在2类枇杷中比较接近。白肉枇杷果实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US-synthetic)和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US-cleavage)活性均低于红肉枇杷,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则比较接近。2类枇杷果肉蔗糖代谢酶的净活性均为负值,但红肉枇杷酶的净活性较低。研究认为,蔗糖代谢酶活性与2类枇杷果肉可溶性糖含量和组成差异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红肉枇杷 可溶性糖 转化酶 蔗糖合成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红肉枇杷品种幼树期及其后代实生苗的童期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永高 胡章琼 +1 位作者 郭德章 陈贻钊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49,共3页
通过观察"早钟6号"和"东湖早"两个红肉枇杷品种的嫁接苗幼树期以及"早钟6号"×"东湖早"的实生苗的童期,探索亲本幼树期长短对杂种后代童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早钟6号"的幼树期比... 通过观察"早钟6号"和"东湖早"两个红肉枇杷品种的嫁接苗幼树期以及"早钟6号"×"东湖早"的实生苗的童期,探索亲本幼树期长短对杂种后代童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早钟6号"的幼树期比"东湖早"短10.3个月,"早钟6号"枇杷的杂种后代实生苗的童期比"东湖早"枇杷的实生后代童期短6~9.3个月。说明以幼树期短的"早钟6号"枇杷为母本的杂种后代实生苗的童期也短,早结性更强,与童期短的母本其杂种后代童期也短的枇杷育种规律一致。所以,在枇杷育种中,幼树期长短可作为杂种后代童期长短的预测依据,幼树期短的母本其杂种后代实生苗童期也短。相同的杂交亲本组合应选择幼树期短的品种作母本,以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肉枇杷 幼树期 后代 实生苗 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及挥发性香气在枇杷醋加工中的变化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段珍珍 袁敏 +1 位作者 常荣 周才琼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4-123,共10页
以红肉枇杷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研究有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在枇杷醋加工中的变化及对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枇杷醋加工中有机酸含量显著增加,乙酸是枇杷醋主体酸,苹果酸、乳酸、柠檬... 以红肉枇杷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研究有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在枇杷醋加工中的变化及对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枇杷醋加工中有机酸含量显著增加,乙酸是枇杷醋主体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和酒石酸是枇杷醋辅助酸味特征成分;人工催陈可提升柠檬酸和琥珀酸的含量,使枇杷醋果酸味更加突出。挥发性香气物质分析显示,枇杷鲜果汁以羰基化合物为主,枇杷酒和醋中主要是醇类和酯类物质;人工催陈可显著降低异戊醇的含量,改善枇杷醋风味品质。枇杷醋新醋特征香气有9种,催陈后降为6种,主要香气成分是苯乙醇和乙酸乙酯,各种香气成分共同构成了枇杷醋酯香、醋香及花果香特征。超声催陈优于微波催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肉枇杷 果醋加工 有机酸 挥发性香气 风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醋生产中酒精发酵工艺优化及酸味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段珍珍 周才琼 +1 位作者 袁敏 常荣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4-210,共7页
采用金华1号红肉枇杷为试验材料,对枇杷醋生产工艺中酒精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分析醋基的酸味特征。研究酵母种类及接种量、发酵pH、发酵温度和初始糖度对枇杷醋醋基品质的影响,并以酒精度为响应值确定最优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酵... 采用金华1号红肉枇杷为试验材料,对枇杷醋生产工艺中酒精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分析醋基的酸味特征。研究酵母种类及接种量、发酵pH、发酵温度和初始糖度对枇杷醋醋基品质的影响,并以酒精度为响应值确定最优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酵母菌种Yb为枇杷醋醋基酒精发酵优势酵母菌种,最优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5℃,酵母接种量0.05%、pH 3.5,该条件下枇杷醋醋基酒精度8.50%Vol,有机酸含量12.228g/L。枇杷醋醋基酸味特征主要由苹果酸、乳酸、乙酸和琥珀酸构成,占总有机酸的95.4%,构成枇杷醋醋基酸味感的94.7%。高含量酒精和适当含量的有机酸是后续醋酸发酵后醋酸含量的保证以及构成枇杷醋果酸味和一定功能作用的重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肉枇杷 果醋 酒精发酵 酸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