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TIM-3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红细胞输注患者铁过载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干定云 吴军 +2 位作者 周曼 陈婉 姜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1-847,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红细胞输注患者铁过载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受诊治的120例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红细胞输注指征,输血前检测血...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红细胞输注患者铁过载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受诊治的120例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红细胞输注指征,输血前检测血常规、生化指标,并统计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评估患者的铁代谢情况;分析铁过载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铁过载的影响因素;并对TIM-3与其他影响铁过载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纳入研究的120例患者中,82例(68.33%)在红细胞输注后检测出铁过载,从第1次输注红细胞时开始计算,铁过载发生时间为20-42周,平均时间32.35±5.26周。铁过载患者中,修订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WHO分型预后积分系统(WPSS)评估为高危/极高危患者比例、输血量、输血依赖患者比例、血清铁调素(Hepc)、促红细胞生成素(EPO)、TIM-3表达水平均高于铁代谢正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PSS高危、极高危,输血量、输血依赖,血清Hepc、EPO、TIM-3表达上调是MDS红细胞输注患者铁过载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DS患者血清TIM-3与铁过载的其他影响因素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TIM-3与MDS红细胞输注患者铁过载有关,血清TIM-3表达上调增加红细胞输注后铁过载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 红细胞输注 铁过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前低蛋白血症与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风险的相关性: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薇 徐宵寒 虞雪融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844,共6页
目的分析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卵巢癌患者术前低蛋白血症与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卵巢癌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术前血浆白蛋白、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目的分析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卵巢癌患者术前低蛋白血症与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卵巢癌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术前血浆白蛋白、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围术期(术中及术后3 d内)异体红细胞输注情况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术前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5 g/L)与异体红细胞输注风险的相关性。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卵巢癌患者1001例,其中术前低蛋白血症64例(6.4%),围术期接受异体红细胞输注481例(48.1%)。术前低蛋白血症患者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率高于非低蛋白血症患者[84.4%(54/64)比45.6%(427/93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混杂因素后显示,术前低蛋白血症与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风险显著相关(OR=5.68,95%CI:2.56~13.57,P<0.001)。结论术前低蛋白血症可增加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卵巢癌患者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血症 卵巢癌 肿瘤细胞减灭术 异体红细胞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量红细胞输注血液学指标的监测与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争胜 杨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679-268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输血量患者的血液学指标,探讨接受不同量输血患者尤其是大出血患者的输血对策。方法:对急性失血患者接受不同量单纯红细胞输注后发生的血液学指标变化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输注2~8U红细胞悬液,B组输注>... 目的:观察不同输血量患者的血液学指标,探讨接受不同量输血患者尤其是大出血患者的输血对策。方法:对急性失血患者接受不同量单纯红细胞输注后发生的血液学指标变化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输注2~8U红细胞悬液,B组输注>10U红细胞悬液,两组对比发现B组相比A组输注前后多项血液学指标变化差异有显著性,其中PT、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血红蛋白增加,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压积增高,血钾、血钙降低。结论:实验室指标的监测对制定相应的输血对策,指导临床合理用血及预防大量输血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输注 血液学指标 大出血患者 输血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和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红细胞输注情况 被引量:1
4
作者 孟婵 曾学军 +3 位作者 甘佳 方卫纲 陈嘉林 白连军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81-285,共5页
目的初步了解2010年和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红细胞输注的概况和变化。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和2013年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期间行红细胞输注的患者资料,比较其性别、年龄、输血时所在科室、第1次红细胞输注前的血红蛋白值等临床信息。... 目的初步了解2010年和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红细胞输注的概况和变化。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和2013年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期间行红细胞输注的患者资料,比较其性别、年龄、输血时所在科室、第1次红细胞输注前的血红蛋白值等临床信息。结果本研究纳入住院期间行红细胞输注的患者2010年为174例,2013年为500例。住院患者红细胞输注前平均血红蛋白2010年非手术科室为(67.71±11.31)g/L,手术科室为(78.68±15.64)g/L;2013年非手术科室为(63.75±12.41)g/L,手术科室为(81.53±17.09)g/L;2010年和2013年非手术科室患者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检测率均为100%;手术科室患者2013年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检测率为68.6%,较2010年的47.7%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北京协和医院非手术科室和手术科室启动红细胞输注的血红蛋白阈值均符合我国与国际输血指南所推荐的范围,体现本院对红细胞输注一贯严格把握输血指征,用血行为合理,并不断完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输注 限制性输血策略 合理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红细胞输注需求预测的列线图
5
作者 张根豪 朱迪 +1 位作者 杨乾坤 吕先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0-835,共6页
目的:建立评估胎盘植入(PAS)产妇剖宫产术中红细胞输注需求的预测工具。方法:428例PAS患者按照剖宫产术中是否输注红细胞分为输血组和非输血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孕周、规律围产期保健(围保)和妊娠高血压情况、PAS类型、血常规、凝血... 目的:建立评估胎盘植入(PAS)产妇剖宫产术中红细胞输注需求的预测工具。方法:428例PAS患者按照剖宫产术中是否输注红细胞分为输血组和非输血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孕周、规律围产期保健(围保)和妊娠高血压情况、PAS类型、血常规、凝血功能、估计失血量等。按4∶6的比例将PAS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队列和测试队列后,通过LASSO回归方程筛选预测变量并构建预测模型。联合预测模型以及患者临床特征构建列线图,并使用校准曲线进行验证。结果:428例PAS患者中92例接受了术中红细胞输注,输注率为21.49%。与非输血组相比,输血组患者规律围保的比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HCT)和纤维蛋白原浓度较低(P<0.05),胎盘植入和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比例、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浓度和估计失血量较高(P<0.05)。根据LASSO回归分析结果,筛选出RDW、白细胞计数、HCT、PT、APTT和D-二聚体浓度等6个指标建立风险评分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训练队列术中红细胞输注需求预测的AUC为0.841,测试队列为0.767,全队列为0.79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风险评分模型是术中红细胞输注的独立预测因素(RR=4.500,95%CI为3.797~5.484,P<0.001)。结合临床特征和上述模型建立预测列线图,校准曲线显示其预测能力良好。结论:列线图可以作为预测PAS患者剖宫产术中红细胞输注需求的分层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LASSO回归 红细胞输注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非手术科室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高于推荐阈值患者的临床特点
6
作者 孟婵 甘佳 +4 位作者 曾学军 方卫纲 朱卫国 陈嘉林 白连军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57-361,共5页
目的探讨北京协和医院非手术科室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高于输血指南推荐阈值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3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期间行红细胞输注的患者随机抽样1000例,筛选出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值≥70 g/L的非手术科室患者的... 目的探讨北京协和医院非手术科室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高于输血指南推荐阈值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3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期间行红细胞输注的患者随机抽样1000例,筛选出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值≥70 g/L的非手术科室患者的资料,对其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在非手术科室红细胞输注患者中所占比例、输血前与贫血相关的症状及体征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住院期间接受红细胞输注的非手术科室患者270例,红细胞输注前平均血红蛋白(63.7±11.5)g/L,其中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70 g/L者74例(27.4%),包括血红蛋白≥70 g/L且<80 g/L者60例(22.2%),血红蛋白≥80 g/L且<90 g/L者10例(3.7%)和血红蛋白≥90 g/L者4例(1.5%)。74例患者中,59例(79.7%)在病程记录中描述了与输血相关的症状、体征及红细胞输注临床决策,未描述的15例(20.3%)均为原发病较重、合并症多、可能伴有多系统受累和临床状况不稳定、对血红蛋白下降耐受较差的患者。结论北京协和医院非手术科室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阈值基本符合国际输血指南和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所推荐范围。结合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高于指南推荐阈值患者的具体病情,其输血具有临床合理性,但在今后的临床记录中应对临床输血决策进一步给予详细的描述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阈值 合理用血 非手术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与术后感染相关性分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徐宵寒 虞雪融 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7-503,共7页
异体红细胞输注在纠正贫血、改善组织氧合的同时,也可能导致输血相关免疫调节,因此可能与术后感染的风险增加相关,但既往研究对此尚有争议。基础研究发现,输血相关免疫调节与输注量相关,陈旧红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而去白细胞处... 异体红细胞输注在纠正贫血、改善组织氧合的同时,也可能导致输血相关免疫调节,因此可能与术后感染的风险增加相关,但既往研究对此尚有争议。基础研究发现,输血相关免疫调节与输注量相关,陈旧红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而去白细胞处理有助于减轻输血对免疫系统的负面影响;但临床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并未得出一致性结论。近年来,随着多中心、大样本真实世界研究不断涌现,大部分针对心脏、骨、肝脏、胰腺、胃肠道、膀胱手术的研究支持输血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研究可更多着眼于多种术式,延长输血与手术时间间隔的时间范围,将各种感染类型纳入结局,在保证充足样本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地定义感染诊断。此方面高质量临床证据,对改善临床血液成分合理使用、改善患者术后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红细胞输注 输血相关免疫调节 术后感染 红细胞存储时间 去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红细胞输注情况
8
作者 程捷瑶 李景南 +3 位作者 甘佳 钱家鸣 陆星华 杨爱明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62-366,共5页
目的总结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红细胞输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及2015年1月至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输注红细胞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输血量、输血例数、输血原因及输血前血红蛋白水平等... 目的总结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红细胞输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及2015年1月至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输注红细胞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输血量、输血例数、输血原因及输血前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结果 2015年消化内科输血76人次,红细胞总输注量403 U,占非手术科室红细胞用量的8.4%。2014年和2015年输血量最多的两类疾病均为消化道出血和炎症性肠病。2015年37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总输血量为204 U;人均用血量最多的疾病为淋巴瘤,人均输血量为21.5 U。需急诊外科手术止血的病例占9.2%。消化内科患者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中位数为65.5 g/L,符合我国输血指南推荐阈值。结论消化内科用血量较多主要与消化内科收治病种及收治患者病情较重有关。加强科室间协作,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可能有助于降低消化内科输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用血 红细胞输注 非手术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注洗涤红细胞16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硕 柳国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874-875,共2页
目的 :了解洗涤红细胞的适应证、临床意义及副作用。方法 :取 162例已输注洗涤红细胞的患者为实验组 ,取早期 15 8例同种疾病输全血患者为对照组 ,对比输注后的RBC、Hb值及副作用。结果 :洗涤红细胞输注效果等同于同量全血输注效果 ,但... 目的 :了解洗涤红细胞的适应证、临床意义及副作用。方法 :取 162例已输注洗涤红细胞的患者为实验组 ,取早期 15 8例同种疾病输全血患者为对照组 ,对比输注后的RBC、Hb值及副作用。结果 :洗涤红细胞输注效果等同于同量全血输注效果 ,但副作用大大减少。结论 :洗涤红细胞的输注在临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临床疗效好 ,减少输血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红细胞 红细胞输注 成份输血 适应证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注红细胞配合贞芪扶正颗粒口服对围手术期肺癌免疫功能、癌性疲乏及相关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闫宏 谢林峰 +2 位作者 燕浩杰 刘建立 朱爱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2-246,共5页
目的探讨输注红细胞配合贞芪扶正颗粒口服对围手术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癌性疲乏、炎症因子、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06月—2022年06月医院胸外科确诊的肺癌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 目的探讨输注红细胞配合贞芪扶正颗粒口服对围手术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癌性疲乏、炎症因子、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06月—2022年06月医院胸外科确诊的肺癌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干预方案为输注红细胞配合贞芪扶正颗粒口服,对照组干预方案为单纯输注红细胞,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及输血后1周免疫功能、癌性疲乏、炎症因子、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感染率的差异,探讨输注红细胞配合贞芪扶正颗粒口服对围手术期肺癌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输血后,两组患者的CD+4、调节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均低于输血前,且观察组的下降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CD+8细胞水平均高于输血前,且观察组的升高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抗体IgG、IgM、IgA水平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抗体IgG、IgM、IgA水平均低于输血前(P<0.05)。观察组的补体C3、补体C4水平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补体C3水平低于输血前(P<0.05),补体C4水平高于输血前(P<0.05)。两组的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nterferon-gamma,IFN-γ)水平均比输血前低(P<0.05),且对照组的IL-2、IL-10、TNF-α、IFN-γ水平则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癌性疲乏程度与输血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癌性疲乏程度较输血前低(P<0.05)。观察组皮疹、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注红细胞配合贞芪扶正颗粒口服可减轻输血对围手术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利于改善肺癌患者癌性疲乏程度,减少炎症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感染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红细胞 贞芪扶正颗粒 免疫功能 癌性疲乏 炎症因子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注红细胞对恶性血液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叶芳 张莉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77-1582,共6页
目的:探讨输注红细胞对恶性血液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血液内科住院的明确诊断为恶性血液病并需要输注红细胞的患者共14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输血指征(血红蛋白的含量均低于70 ... 目的:探讨输注红细胞对恶性血液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血液内科住院的明确诊断为恶性血液病并需要输注红细胞的患者共14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输血指征(血红蛋白的含量均低于70 g/L)。所有患者在化疗休息期间和检测期间均未服用免疫调节药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患者在输注红细胞前及输注后1月内的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输注红细胞前后恶性血液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8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输注红细胞后10 d内,在外周血中的CD3^+、CD3^+CD4^+和CD3^+CD8^+均升高(P<0.05);5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输注红细胞后10-30 d内CD3^+CD8^+增加,CD3^+CD4^+、Th/Ts下降(P<0.05)。AML、ALL、MDS、MM患者输注红细胞后的T细胞亚群值有不同的变化。结论:输注红细胞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有影响。输注红细胞初期,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可略增强或不变,随着免疫应答进行,抑制细胞占优势,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红细胞 恶性血液病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输注红细胞悬液致严重过敏性休克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井郁陌 刘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8-208,共1页
患者,男,60岁,175cm,85kg,ASAⅡ级。入院诊断“左股骨颈陈旧骨折”,拟全麻下行左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既往有“高血压、脑血栓”病史,目前BP控制良好,无明显脑梗死后遗症。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史及输血史。
关键词 严重过敏性休克 输注红细胞悬液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陈旧骨折 脑梗死后遗症 药物过敏史 入院诊断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悬液输注在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汪群英 胡利亚 李建英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453-454,共2页
关键词 肾疾病 红细胞悬液输注 血液透析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黄素光化学法灭活红细胞悬液巨细胞病毒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鹏 陶勇 +2 位作者 张循善 王明丽 胡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核黄素光化学法对红细胞悬液中病毒灭活效果。方法以人巨细胞病毒(HCMV)作为指示病毒,在红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核黄素,结合照度为40000 Lux的可见光(λ(600nm),处理后加入单层人胚成纤维细胞(HF)中培养,观察细胞病变... 目的探讨核黄素光化学法对红细胞悬液中病毒灭活效果。方法以人巨细胞病毒(HCMV)作为指示病毒,在红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核黄素,结合照度为40000 Lux的可见光(λ(600nm),处理后加入单层人胚成纤维细胞(HF)中培养,观察细胞病变效应并测定病毒滴度,用PCR检测病毒核酸的变化。结果红细胞悬液中的核黄素浓度为50、100、150、200μmol/L时,结合照度为40000 Lux的可见光分别照射40、30、20、20min时,可将滴度为7.65log TCID50的HCMV灭活至<0.50log TCID50;PCR法未能检测出病毒核酸。结论核黄素光化学法能有效灭活红细胞悬液中的HC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灭活 核黄素/药理学 细胞病毒 红细胞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轻型地贫伴戈谢细胞增多症1例
15
作者 肖燕青 梁绮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细胞增多症 轻型 β- 血红蛋白分析 HBA2 斑点杂交检测 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输注 神经精神 骨髓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柱凝胶法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麟凤 庄健美 +4 位作者 张金荣 刘璇 陈岩 潘纪春 姜德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77-981,共5页
目的:探讨患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irect antiglobulin test,DAT)阳性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临床DAT阳性患者在抗生素用药或红细胞输血时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27 382例次行DAT... 目的:探讨患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irect antiglobulin test,DAT)阳性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临床DAT阳性患者在抗生素用药或红细胞输血时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27 382例次行DAT检测的患者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抗生素使用、红细胞输注、DAT阳性强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27 382人次患者进行了DAT检测,DAT阳性患者5 745人次(20.98%)。将不同DAT强度患者按男、女分组后做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男性DAT+强度高于女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 764 704.5,P<0.001)。将DAT阳性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18岁组、18~60岁组和>60岁组)后做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间DAT阳性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0.4,P<0.001),<18岁组和>60岁组DAT阳性强度高于18~60岁组。不同临床诊断之间分析结果显示DAT阳性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0.82,P<0.001)。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使用抗生素和未使用抗生素组患者的DAT阳性强度分布不同,使用抗生素组患者DAT阳性强度更高(U=1 853 921.5,P<0.001)。红细胞输注组患者DAT阳性强度更高(U=3 315 953.5,P<0.001),但多次红细胞输注并未引起DAT阳性强度变化(U=108 911.5,P=0.68)。结论:在DAT阳性患者中,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抗生素的应用、红细胞输注等均影响其DAT阳性强度,多次红细胞输注未见引起DAT+强度变化,临床上对DAT阳性强度较高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抗生素及进行红细胞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 阳性强度 抗生素 红细胞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小平 罗丽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47-653,共7页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一种新生儿时期严重威胁生命的胃肠道疾病,多以腹胀、呕吐、血便及休克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在早产儿中症状更不典型。目前广泛被认可的NEC病因包括早产、感染、缺氧缺血和喂养不当等。近年来,...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一种新生儿时期严重威胁生命的胃肠道疾病,多以腹胀、呕吐、血便及休克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在早产儿中症状更不典型。目前广泛被认可的NEC病因包括早产、感染、缺氧缺血和喂养不当等。近年来,红细胞输注(RBCT)与NEC之间的相关性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通过梳理输血与NEC的相关性、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TANEC)的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和TANEC的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TANEC是客观存在的,但贫血本身才是TANEC的发病基础,预防贫血、合理输血是减少TANEC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红细胞输注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的腰椎肿瘤手术麻醉一例
18
作者 潘芳 陈文华 杨拔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76-176,共1页
关键词 血红蛋白尿 阵发性 手术麻醉 腰椎肿瘤 睡眠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输注洗涤红细胞 羟丁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