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力竭性游泳对血液中ATP含量,红细胞膜上Ca^(2+)-ATP ase活性的影响及其与红细胞变形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常波 衣雪洁 +2 位作者 张玉玲 林丽萍 许豪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8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主要研究大鼠力竭性游泳对血液中ATP含量,红细胞膜上Ca2+-ATPase活性和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及其关系。实验结果显示,运动后ATP含量和Ca2+-ATPase活性均下降,同时,红细胞变形性显著性下降,而且血液中ATP含量和红细胞膜上Ca2+-A... 本文主要研究大鼠力竭性游泳对血液中ATP含量,红细胞膜上Ca2+-ATPase活性和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及其关系。实验结果显示,运动后ATP含量和Ca2+-ATPase活性均下降,同时,红细胞变形性显著性下降,而且血液中ATP含量和红细胞膜上Ca2+-ATPase活性与红细胞变形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含量 钙ATP酶 红细胞 红细胞变形性 力竭游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介质对红细胞变形性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文宗曜 陶祖莱 +7 位作者 曹实 赵玉衡 李玉梅 徐家鸰 粟刚 于桂芬 刘淑华 吴本玠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67-173,共7页
本文研究了悬浮介质粘度对激光衍射仪测量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所得结果表明:(1)在一定切变率下(800s^(-1),480s^(-1))DI-η曲线的高粘度区与前人(如D.R.Morris等)一致,但低粘度区有一极小值。(2)即使在相同切应力下,DI-η曲线相当复杂,... 本文研究了悬浮介质粘度对激光衍射仪测量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所得结果表明:(1)在一定切变率下(800s^(-1),480s^(-1))DI-η曲线的高粘度区与前人(如D.R.Morris等)一致,但低粘度区有一极小值。(2)即使在相同切应力下,DI-η曲线相当复杂,特别是在低切应力水平更是如此,但是当η≥15cP时,DI趋于定值。(3)利用红细胞在切变流场中旋转、取向与变形时间尺度上的明显差异,可以把红细胞旋转取向的贡献从变形中区分出来。实验结果表明,低粘度DI-η复杂行为主要起因于红细胞的旋转和取向。文中对实验观测到的现象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变形性 悬浮介质 粘度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硅微通道红细胞变形性测量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小林 吴楠 +7 位作者 卢晓 蔡绍皙 吴云鹏 彭承琳 何林 胡刚毅 郑娥 崔茂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2,共6页
本文将微机械加工技术引入细胞流变学研究领域 ,利用集成电路光刻和异向腐蚀工艺 ,在硅晶体表面形成了亚微米级精度的通道 ,建立了一种新的硅微通道细胞流变学测量系统 ,可观察细胞流过微通道的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 ,系统具有良好的重... 本文将微机械加工技术引入细胞流变学研究领域 ,利用集成电路光刻和异向腐蚀工艺 ,在硅晶体表面形成了亚微米级精度的通道 ,建立了一种新的硅微通道细胞流变学测量系统 ,可观察细胞流过微通道的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 ,系统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变异系数CV <5%) ,可灵敏地反映细胞流变特性的改变 ,可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细胞通过毛细血管的行为 ,并可提供较为丰富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通道 红细胞变形性 微机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及再灌注对血液粘度与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丁库克 曾衍钧 +2 位作者 廖东华 胡金麟 宋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6-9,共4页
利用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探讨血液粘度、红细胞变形性指标 (DI)在脑缺血及再灌注情况下的变化。实验表明 :在缺血过程中 ,主要由于RBC的代偿作用 ,全血粘度减低 ,RBC变形性增强 ;在再灌注过程中 ,全血与血浆的粘度都升高 ,到再灌注... 利用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探讨血液粘度、红细胞变形性指标 (DI)在脑缺血及再灌注情况下的变化。实验表明 :在缺血过程中 ,主要由于RBC的代偿作用 ,全血粘度减低 ,RBC变形性增强 ;在再灌注过程中 ,全血与血浆的粘度都升高 ,到再灌注 1 2h发现有恢复正常的趋势 ;说明在缺血、缺氧情况下 ,三磷腺苷减少及一些化学因子的释放促使了这种改变 ,长时间的再灌注会起到修复作用。随着切变率的增加 ,同组实验组中DI的测量值均呈指数函数递增 ,对此建立该模型下的数学方程 :φ =a +b×e[-c(x-x0 ) ] ;同时对同一切变率不同实验组的RBC变形性也做了研究 ,发现DI变化不仅与缺氧及代谢性酸中毒有关 ,而且与RBC自身的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红细胞变形性 血液粘度 切变率 再灌注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缺氧时大鼠红细胞变形性改变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梁晚益 罗德成 +1 位作者 张国斌 高钰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减压缺氧时大鼠红细胞变形性的改变及其机制。方法:测定平原和减压缺氧条件下大鼠红细胞滤过指数(IF)、红细胞膜ATPase活性、红细胞ATP含量。结果:各缺氧组细胞IF均较平原组升高,缺氧14d组虽有所下降,... 目的:探讨减压缺氧时大鼠红细胞变形性的改变及其机制。方法:测定平原和减压缺氧条件下大鼠红细胞滤过指数(IF)、红细胞膜ATPase活性、红细胞ATP含量。结果:各缺氧组细胞IF均较平原组升高,缺氧14d组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缺氧21d组与30d组无明显差异;缺氧1d、7d组ATP含量下降,且与同期红细胞IF呈显著负相关,缺氧各组红细胞Na+-K+-ATPase、Ca2+-ATPase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明显下降,Mg2+-ATPase活性仅缺氧30d组下降明显。结论:①缺氧可致红细胞变形性损害,但其发生并非进行性,大约于缺氧后3~4周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②缺氧早期红细胞ATP含量下降,整个缺氧过程中红细胞膜ATPase活性降低在大鼠红细胞变形性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变形性 ATPASE活 三磷酸腺苷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微通道红细胞变形性测量系统的实用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郑小林 常婧 +2 位作者 廖彦剑 杨军 刘畅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7-120,共4页
针对硅微通道红细胞变形性测量系统的实用化关键性技术,包括小型化、集成化和操作的规范性、简便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进行芯片和流路接口的一次性封装,使芯片测量部分整体成型。另外,将系统的进样驱动改进为恒流... 针对硅微通道红细胞变形性测量系统的实用化关键性技术,包括小型化、集成化和操作的规范性、简便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进行芯片和流路接口的一次性封装,使芯片测量部分整体成型。另外,将系统的进样驱动改进为恒流源,采用注射泵控制,使系统更易实现,且提高了进样的稳定性。针对改进系统的初步实验表明:恒流驱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人体微循环毛细血管环境,系统操作简便,增加了红细胞变形性分析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通道 红细胞变形性 聚二甲基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变形性与膜胆固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田桂玲 杨露春 王景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脑梗塞 红细胞变形性 膜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变形性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文鹤 魏安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9-72,共4页
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因素、红细胞变形性与运动能力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红细胞变形性对运动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血液 红细胞变形性 影响因素 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不同程度冠脉狭窄时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变化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覃军 何作云 冯兵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38-240,共3页
迄今为止,对血液流变学特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关系的研究甚少,且不一致。本文对冠心病(CHD)病人红细胞流变性进行研究,旨在探讨CHD不同程度冠脉狭窄时,红细胞流变特性变化特点及其意义。1研究对象和方法CHD29例... 迄今为止,对血液流变学特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关系的研究甚少,且不一致。本文对冠心病(CHD)病人红细胞流变性进行研究,旨在探讨CHD不同程度冠脉狭窄时,红细胞流变特性变化特点及其意义。1研究对象和方法CHD29例,符合1979年WHO标准,均经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红细胞变形性 红细胞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机制及其意义(摘要)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作云 冯兵 文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8-38,共1页
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机制及其意义(摘要)何作云冯兵文芳本文对高血压病并发左心室肥厚红细胞变形性变化机制的研究,目的在于为其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1材料与方法随机选择高血压病Ⅰ期(EH-Ⅰ组)和高血压... 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机制及其意义(摘要)何作云冯兵文芳本文对高血压病并发左心室肥厚红细胞变形性变化机制的研究,目的在于为其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1材料与方法随机选择高血压病Ⅰ期(EH-Ⅰ组)和高血压病Ⅱ期(EH-Ⅱ组)各20例。E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红细胞变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激光照射对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变形性和P_3PL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金丽英 石秉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52-153,共2页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疗法 (LISCL)和低强度氦氖激光辐照血液疗法 (ILIB)对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变形性和事件相关电位P30 0 峰潜伏期 (P3PL)的影响。方法 :6 3例脑梗塞患者分别采用LISCL和ILIB治疗 ,每日 1次 ,10次为一疗程 ;对照组 30例...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疗法 (LISCL)和低强度氦氖激光辐照血液疗法 (ILIB)对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变形性和事件相关电位P30 0 峰潜伏期 (P3PL)的影响。方法 :6 3例脑梗塞患者分别采用LISCL和ILIB治疗 ,每日 1次 ,10次为一疗程 ;对照组 30例仅采用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10次后测定红细胞变形性和P3PL。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红细胞变形性提高 ,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P3PL的缩短更为明显 (P <0 .0 5 ) ;经LISCL和ILIB一个疗程后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性明显提高 (P <0 .0 1) ,P3PL明显缩短 (P <0 .0 1)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与ILIB相似 ,LISCL是改善脑梗塞患者微循环障碍 ,促进脑功能恢复的一种有效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红细胞变形性 事件相关电位P300 脑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兰拳练习对女性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与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文鹤 张素珍 +1 位作者 郭黎 刘军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35,共6页
采用实验测试的方法 ,研究长期规律木兰拳练习对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以及红细胞变形性与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可能关系。结果发现 ,在绝经期进行长期规律木兰拳练习 ,可以显著改善女性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膜脂质成... 采用实验测试的方法 ,研究长期规律木兰拳练习对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以及红细胞变形性与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可能关系。结果发现 ,在绝经期进行长期规律木兰拳练习 ,可以显著改善女性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膜脂质成分 ,这种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改善 ,包括膜胆固醇 (CHO)与膜C/PL比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木兰拳练习 红细胞变形性 红细胞膜脂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缺血时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及其机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富忠 赵荣瑞 +1 位作者 赵志青 马新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1-25,共5页
本实验观察了犬急性心肌缺血时体循环血与缺血区局部静脉血中红细胞变形性(RCD)的变化。结果表明,阻断冠脉血流后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ηbh)和红细胞刚性指数(ERI)明显增高,而缺血区局部血液中此二者的变化明显大于体循... 本实验观察了犬急性心肌缺血时体循环血与缺血区局部静脉血中红细胞变形性(RCD)的变化。结果表明,阻断冠脉血流后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ηbh)和红细胞刚性指数(ERI)明显增高,而缺血区局部血液中此二者的变化明显大于体循环静脉血。事先切断内脏大神经,可使阻断冠脉后体循环血(而不是局部静脉血)的ηbh和ERI变化基本消失。缺血区局部血液pH和pO_2明显降低,pCO_2明显增高,红细胞内ATP含量减少和钙含量增加。提示急性心肌缺血时,体循环静脉血中的RCD降低主要与交感系统活动增强有关,而缺血区局部静脉血的RCD降低则可能主要受局部体液因素和代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变形性 心肌缺血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聋与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红细胞变形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向光 王倩 +1 位作者 刘涛 韩朝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性耳聋SOD、MDA及红细胞变形性之间的关系 ,为临床上能有效地控制和延缓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 6 8例老年性耳聋病人和 5 0例健康老年人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的... 目的 探讨老年性耳聋SOD、MDA及红细胞变形性之间的关系 ,为临床上能有效地控制和延缓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 6 8例老年性耳聋病人和 5 0例健康老年人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的水平及血液红细胞变形性。结果 老年性耳聋病人的SOD水平降低 ,MDA水平增高 ,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SOD含量与红细胞变形能力呈正相关关系 (P <0 .0 1) ,与MDA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P <0 .0 1)。结论 老年性耳聋病人的SOD含量下降 ,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 ,而丙二醛 (MDA)水平增高 ,建议在临床上对老年性耳聋病人应用增加SOD含量 ,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耳聋 红细胞变形性 丙二醛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顿抑时红细胞变形性变化机理及其意义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覃军 何作云 +1 位作者 冯兵 胡晓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和方法:本文通过一次性阻断兔冠脉左室支15min后再灌注复制在体心肌顿抑(MS)模型,动态观察心肌缺血前后红细胞变形指数(deformabilityindex,DI)、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 目的和方法:本文通过一次性阻断兔冠脉左室支15min后再灌注复制在体心肌顿抑(MS)模型,动态观察心肌缺血前后红细胞变形指数(deformabilityindex,DI)、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力、红细胞ATP、红细胞丙二醛(MDA)含量和心功能参数(左室舒张末压、左室收缩压±dp/dtmax)变化。结果:缺血末心功能下降最显著(P<001);再灌注05h时MDA明显升高,而DI、SOD明显下降(P<001)。随继续再灌注上述指标逐渐恢复。各时点ATP无明显变化。再灌注05h时红细胞MDA与DI、SOD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DI与+dp/dtmax正相关(P<005)。结论:MS早期红细胞变形性降低与暂时性氧化-抗氧化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顿抑 红细胞变形性 游离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速摄像分析微通道红细胞变形性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彦剑 郑小林 +4 位作者 廖斌 胡南 张文献 罗洪艳 候文生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62,共2页
基于研制的微通道红细胞的变形性测量系统,介绍了一种采用高速摄像系统记录红细胞的运动图像,并进行红细胞变形性分析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相关图像处理技术和运动图像信息分析方法等。结果表明高速摄像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红细胞变... 基于研制的微通道红细胞的变形性测量系统,介绍了一种采用高速摄像系统记录红细胞的运动图像,并进行红细胞变形性分析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相关图像处理技术和运动图像信息分析方法等。结果表明高速摄像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红细胞变形性测量和分析的信息,比如针对红细胞个体变形通过微通道的具体运动信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变形性 微通道 高速摄像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增负荷和运动训练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魏安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0-66,共7页
采用实验法,探讨了递增负荷和运动训练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安静时各受试组的红细胞变形能力无明显差异,但在递增负荷后,红细胞变形能力较安静时显著下降;足球运动员的红细胞变形能力较训练前有所提高。
关键词 递增负荷 运动训练 红细胞变形性 血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D液保存的库存血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竹筠 滕本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2-682,共1页
关键词 ACD液 库存血 存血红细胞 红细胞变形性 R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铁性贫血对运动员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可基 陈吉棣 陈志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9-51,95,共4页
本研究通过贫血普查,筛选出6名轻度缺铁性贫血的少年运动员,对其贫血纠正后的红细胞悬液粘度和扫描电镜形态分类的测定结果表明:红细胞变形性在缺铁性贫血时明显低于贫血纠正后。实验对象在缺铁性贫血状态下参加1小时台阶试验,强度为75... 本研究通过贫血普查,筛选出6名轻度缺铁性贫血的少年运动员,对其贫血纠正后的红细胞悬液粘度和扫描电镜形态分类的测定结果表明:红细胞变形性在缺铁性贫血时明显低于贫血纠正后。实验对象在缺铁性贫血状态下参加1小时台阶试验,强度为75%最大心率,红细胞变形性在运动前后没有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贫血 红细胞变形性 正常红细胞 红细胞悬液 扫描电镜 少年运动员 形态分类 实验对象 台阶试验 最大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及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对围术期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有力 张国楼 钱燕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1-32,共2页
通过观察20例硬膜外麻醉(EB)和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IPBA)对红细胞变形性(RBCD)的影响,发现IPBA组术后60min和第1天RBCD明显下降,而EB组无明显改变。对于患有RBCD明显降低疾病如高脂血症、糖... 通过观察20例硬膜外麻醉(EB)和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IPBA)对红细胞变形性(RBCD)的影响,发现IPBA组术后60min和第1天RBCD明显下降,而EB组无明显改变。对于患有RBCD明显降低疾病如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患者,上腹部手术时选择EB优于IP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变形性 麻醉 硬膜外麻醉 IPBA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