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娜 何华 +3 位作者 赵天业 陶雪蓉 吴燕华 姜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19-1325,共7页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RP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在2019年9月—12月...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RP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在2019年9月—12月、2020年9月—12月分别在丙型肝炎发病较为集中的扶余县2个乡镇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开展肝硬化和肝癌筛查。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其HCV RNA定量、肝功能和血常规,同时行肝瞬时弹性成像和腹部超声检查。计算RPR、PLR、NLR、FIB-4和APRI。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取RPR、PLR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线性回归趋势性检验分析不同纤维化分期的丙型肝炎患者之间RPR、PLR、FIB-4和APRI的变化趋势。结果共纳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68例,其中确诊为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组)患者123例(12.7%)。与慢性丙型肝炎组相比,肝硬化组RPR升高,PLR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白蛋白<40 g/L、RPR>0.081、PLR<91.11、FIB-4>3.25、APRI>2与丙型肝炎性肝硬化代偿期的发生有关(OR值分别为1.79、10.40、3.83、2.25、3.14、3.60,95%CI值分别为1.12~2.86、3.47~31.18、2.19~6.69、1.31~3.89、1.74~5.67、1.10~11.78,P值分别为0.015、<0.001、<0.001、0.004、<0.001、0.035)。随着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加重,RPR、FIB-4、APRI呈逐渐升高趋势,PLR呈逐渐降低趋势(P值均<0.001)。结论RPR、PLR与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发生、纤维化进展程度相关。对于慢性丙型肝炎老年患者(年龄>60岁),在监测白蛋白和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的同时,也应定期监测RPR和PLR,以早期发现肝硬化,及时干预治疗,降低肝癌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肝硬化 红细胞分布宽度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评估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及肝硬化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白一彤 林连捷 裴冬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5-809,共5页
目的评估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RPR指数)在评价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严重程度及预测脂肪肝相关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92例(A组)、... 目的评估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RPR指数)在评价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严重程度及预测脂肪肝相关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92例(A组)、脂肪肝相关肝硬化患者210例(B组)、同时期于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对照组206例(C组)。对研究对象进行一般测量、血细胞分析、血生化检测及腹部CT检查,并通过公式计算RPR、APRI、FIB-4指数。方差齐的计量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法;方差不齐的计量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变量预测肝硬化的准确性。结果3组间两两比较,RDW-SD、Alb、CREA、BMI、RPR以及AP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WBC、PLT、ALT、AST、DBil、BUN以及FIB-4在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腰围、空腹血糖在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针对RPR指数,对轻、中、重度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3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最后对RPR、APRI、FIB-4三种无创模型预测脂肪肝相关肝硬化的诊断效能进行ROC曲线分析,AUC分别为0.932、0.815、0.877。结论RPR指数在肝病的不同阶段存在差异,随着脂肪肝的加重,RPR指数逐渐增高,并且对脂肪肝相关肝硬化的预警价值高于APRI和FIB-4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硬化 血小板计数 红细胞分布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柳 陈向金 +2 位作者 李变利 彭颖 徐丽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72-2775,共4页
目的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病情恶化进展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 目的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病情恶化进展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9年3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PBC的80例患者的肝功能及血常规检测中的RDW、MPV、PDW指标,并计算NLR、LMR、PLR。根据诊断标准分为PBC肝硬化组(n=50)和PBC肝炎组(n=30)。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BC肝硬化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指标对PBC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较PBC肝炎组,PBC肝硬化组的血清WBC水平明显降低(Z=-4.777,P<0.001),而血清ALT水平明显下降(Z=-2.152,P=0.031)。与PBC肝炎组相比,PBC肝硬化组的RDW、MPV及NLR升高(Z值分别为-3.180、-2.963、-3.590,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MPV及NLR是PBC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4.99(1.39~17.92)、13.01(2.96~57.07)、4.45(1.59~12.40)],三者诊断PBC肝硬化阶段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0.667及0.741,3项指标联合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1。结论RDW、MPV及NLR水平升高可能预示PBC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对PBC患者病情的恶性进展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硬化性 红细胞分布宽度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对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雅芳 李娇 +2 位作者 李思 王美娟 魏丽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652,共6页
目的 评估冠心病(CH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RAR)和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与冠状动脉疾病(CAD)严重程度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不同糖代谢状态下RAR和FAR与CAD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天津市人民医... 目的 评估冠心病(CH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RAR)和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与冠状动脉疾病(CAD)严重程度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不同糖代谢状态下RAR和FAR与CAD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心脏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CHD患者577例,其中CAD多支病变组412例,CAD单支病变组165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实验室相关检查并计算RAR和FAR;分别以RAR和FAR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RAR和FAR对CHD患者CAD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AR和FAR是CAD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74,95%CI:1.348~2.593,P=0.000;OR=1.737,95%CI:1.486~2.377,P=0.000)。在不同糖代谢状态下,RAR是糖尿病患者CAD严重程度的最高危险因素(OR=2.828,95%CI:1.157~7.145),而FAR在糖尿病患者CAD发生风险预测中处于相对较低影响(OR=2.217,95%CI:1.533~5.570)。ROC曲线分析显示,RAR(AUC=0.776,95%CI:0.731~0.821,P=0.000)和FAR(AUC=0.725,95%CI:0.676~0.774,P=0.000)对CHD患者CAD严重程度具有预测价值。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HD患者血清RAR和FAR水平与MACE呈正相关(P<0.001)。结论 RAR和FAR是CHD患者CAD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RAR对CHD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CAD严重程度更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对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的预测与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5
作者 曾婷婷 谭立明 +4 位作者 田永建 吴洋 余建林 段新旺 余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39-1043,共5页
目的评价炎症相关指标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肝硬化的预测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11例AIH患者基于血常规检测的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 目的评价炎症相关指标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肝硬化的预测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11例AIH患者基于血常规检测的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各指标与AIH肝硬化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AIH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AIH患者肝功能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异常,且AIH肝硬化和慢性AIH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肝硬化患者RDW、MPV及NLR明显升高(P<0.05),分别为15.75%(14.20%~17.60%)、(11.75±1.30)f L和2.60(1.76~3.94)。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RDW和MPV是AIH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349(1.128~1.614)和1.465(1.044~2.056),两者诊断AIH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6和0.675。结论 RDW和MPV水平升高与AIH肝硬化发生相关,对AIH病程监测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硬化 红细胞分布宽度 平均血小板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2
6
作者 郑丹 张胜 +3 位作者 崔可 褚晓琼 余国亮 林荣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94-1296,1300,共4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收住的SAP患者65例,将65例SAP患者分为院内死亡组(7例)和存活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收住的SAP患者65例,将65例SAP患者分为院内死亡组(7例)和存活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分析SAP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MPV和RDW对SA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存活组比较,院内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RDW、PLT、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OR=1.793,95%CI:1.212~2.654)、PLT(OR=0.982,95%CI:0.967~0.997)、MPV(OR=2.964,95%CI:1.341~6.549)、PDW(OR=1.470,95%CI:1.019~2.122)、RDW(OR=3.274,95%CI:1.271~8.429)(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PACHEII评分的AUC为0.861(95%CI 0.743~0.979,P=0.001);MPV的AUC为0.828(95%CI:0.689~0.967,P=0.003);RDW的AUC为0.849(95%CI:0.749~0.949,P=0.001);MPV+RDW的AUC为0.914(95%CI:0.832~0.997,P=0.000)。结论 APACHEII评分、PLT、MPV、PDW、RDW均是SAP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MPV联合RDW对SAP患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回归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梁琦 雷新军 +5 位作者 李红兵 殷艳蓉 任洁 范力宏 黄欣 袁祖贻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22-1027,共6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以及同期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共纳入127人,男性90人,女性37人。AMI组66例,UA组患者61人。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以及同期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共纳入127人,男性90人,女性37人。AMI组66例,UA组患者61人。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血生化检测指标,心功能,血小板和红细胞指标的差异。以红细胞分布宽度(RDW)50%累积频率二次分组,比较上述血生化和血细胞检测有意义指标的差异。分析AMI组和UA组中血小板与红细胞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建立AMI组中RDW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果在AMI和UA组中,大血小板比率,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RDW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RDW与平均血小板体积相关分析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r=0.34,P<0.01)。RDW 50%累积频率分组中,MPV、大血小板比率、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氨基末端脑钠肽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AMI组中,以RDW为因变量,MPV、大血小板比率、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氨基末端脑钠肽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方程RDW=0.19MPV+10.83。结论 AMI组RDW与MPV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多元回归分析中,AMI组MPV可解释RDW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平均血小板体积 红细胞分布宽度 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重性抑郁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金曼 梁浩 +5 位作者 张石盼 张雪茹 井朋 杨越 王春阳 吕佩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9-414,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Ⅱ)与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于我院临床...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Ⅱ)与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于我院临床心理科住院的176例MDD患者和常规体检的209例非MDD对照者的临床资料。从血液分析结果中,得到RDW、SⅡ、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RDW to platelet ratio,RPR)。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确定RDW区分患者与对照的最佳临界值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MDD组患者的RDW[中位数及四分位数:13.20(12.70,13.98)vs.12.80(12.40,13.35)]、SⅡ水平[中位数及四分位数:510.87(350.95,878.12)vs.405.33(313.74,539.92)]高于非MDD组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R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RDW与MDD呈正关联(OR=3.086,95%CI:1.926~4.944)。ROC曲线结果显示,RDW区分MDD与非MDD的最佳临界值为12.85,AUC为0.647(95%CI:0.592~0.702;P<0.001)。结论高RDW可能是MDD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对MDD诊断有价值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重性抑郁障碍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比值 炎症反应 相关性研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血小板分布宽度联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6
9
作者 陈慧敏 姚梦雅 +3 位作者 黄利民 冯志书 王蒙蒙 聂时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3-497,共5页
目的目前,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患者预后评估指标研究较少。文中旨在通过对STBI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以及联合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参数进行分析,以期探索STBI预后相关指标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 目的目前,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患者预后评估指标研究较少。文中旨在通过对STBI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以及联合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参数进行分析,以期探索STBI预后相关指标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急救医学科收治的139例STBI患者。以28 d死亡为结局事件,将其分为存活组(n=108)和死亡组(n=31)。收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指标及凝血相关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预后判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GCS、RDW、PDW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OR=4.577,95%CI:1.704~12.291)、PDW(OR=1.346,95%CI:1.093~1.657)、GCS(OR=0.469,95%CI:0.301~0.730)是STBI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DW、PDW、GCS评分对应的AUC分别为0.735(0.640~0.840)、0.675(0.553~0.796)、0.737(0.638~0.837);三者联合对预后判断的AUC达到0.840(0.748~0.932),显著优于单项的预后诊断价值。结论采用RDW、PDW结合GCS对STBI患者的预后可有效评估,对于临床医师的诊疗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 预后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小板分布宽度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内皮功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周亚群 丁存涛 +2 位作者 孙希鹏 李静 华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2-298,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管内皮功能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的关系。方法入选111例未经治疗的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受试...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管内皮功能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的关系。方法入选111例未经治疗的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受试者均采用Endo-PAT2000无创内皮功能检测仪检测反应性充血指数(reactive hyperemia index,RHI),并根据RHI的数值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RHI正常组(RHI>1.67)63例和RHI异常组(RHI≤1.67)48例。并检测外周血常规、血生化,测量收缩压及舒张压,计算NLR及脉压(pulse pressure,PP)。结果 RHI异常组收缩压、脉压、中性粒细胞计数、RDW及NLR值明显高于RH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RDW与收缩压(r=0.254,P=0.007)、脉压(r=0.366,P<0.01)呈正相关;NLR与收缩压(r=0.325,P<0.01)及脉压(r=0.235,P=0.013)呈正相关;RHI与收缩压(r=-0.300,P=0.001)及脉压(r=-0.311,P=0.001)呈负相关;NLR与RHI呈负相关(r=-0.358,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与NLR及RDW呈正相关,收缩压越高,RDW及NLR越高,RDW、NLR可能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反应性充血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与老年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舒 陈影 +2 位作者 李佳俊 黄文祥 罗华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10期33-40,共8页
目的 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albumin ratio,RAR)与老年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选择2007年—2020年重症监护室医学信息(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 目的 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albumin ratio,RAR)与老年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选择2007年—2020年重症监护室医学信息(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MIMIC)数据库中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RAR三分位间距将其分成三组。比较分析三组一般资料,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不同RAR组患者28d病死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RAR与病死率的校正风险比。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研究RAR作为连续变量对病死率的影响。亚组分析采用层次回归模型。结果 共12 29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RAR≤4.09组4 114例,4.09 5.31组4 086例。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RAR>5.31组28d病死率最高(34.04%)。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RAR与28d病死率相关(HR=1.24,95%CI:1.22~1.26,P<0.001)。Cox回归模型发现,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高RAR仍然是28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1.15,95%CI:1.13~1.18,P<0.001)。亚组分析显示RAR对28d病死率的影响效应在年龄、血小板、性别等亚组高(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显示RAR与28d病死率基本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高RAR水平是老年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 老年危重症患者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小儿高热惊厥分型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陈高莉 熊大迁 +2 位作者 江泽友 张朝明 胡琼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6-578,587,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热惊厥患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评价二者鉴别诊断单纯型和复杂型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年龄在6个月到5岁之间的患儿100例,均为初诊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入院,入院时均采集指尖...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热惊厥患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评价二者鉴别诊断单纯型和复杂型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年龄在6个月到5岁之间的患儿100例,均为初诊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入院,入院时均采集指尖外周血检测血常规。结果单纯型和复杂型小儿高热惊厥组的NLR平均值分别为2.16±1.26和3.62±1.51,RDW平均值分别为15.04±1.73和16.89±1.44。本研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以2.52作为NLR的cut-off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5%和66.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0。RDW的cut-off值为16.4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1%和59.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19。结论本研究发现NLR和RDW可能为临床医生鉴别单纯型和复杂型小儿高热惊厥提供一定实验依据,但诊断价值还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 高热惊厥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2
13
作者 朱春明 张鹤 郑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科室住院及门诊COPD患者243例,其中因急性加重住院患者145例,门诊稳...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科室住院及门诊COPD患者243例,其中因急性加重住院患者145例,门诊稳定期患者98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常规、动脉血氧分压(PaO_2)、C反应蛋白(CRP)等相关指标。结果 COPD急性加重患者NLR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及健康对照组(P<0.05);而COPD急性加重恢复期NLR明显下降。NLR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PaO_2、RDW及CRP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222、-0.265、0.290,P均<0.05)。与COPD稳定期及对照组患者比较,RDW在患者急性加重期明显升高(P<0.05),但与患者PaO_2、CRP、FEV1%pred无明显相关(r分别为-0.065、0.052、0.033,均P>0.05)。结论 NLR与COPD患者急性加重及病情严重程度均存在相关性;RDW与COPD急性加重相关,综合应用NLR和RDW指标可以更准确评估COPD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炎症因子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预测模型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评估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强丽 秦娇 +7 位作者 孙长峰 盛云建 陈文 邱邦东 陈炘 陈远芳 刘菲 吴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7-324,共8页
目的:拟基于炎症因子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RDW)建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预后的新型预测模... 目的:拟基于炎症因子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RDW)建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预后的新型预测模型。方法:纳入577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采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为9~40分的554例患者为建模队列。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与HBV-ACLF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后评估模型,再分别在3家医院使用ROC曲线验证新模型对HBV-ACLF患者90 d预后预测的准确性。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RDW、NLR、国际化标准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肌酐(creatinine,Cr)、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为HBV-ACLF患者90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COX回归分析建立如下预测模型:COXRNTIC=0.073×RDW+0.027×NLR+0.004×TBIL+0.236×INR+0.005×Cr(P=0.000),该模型截断值为3.59(特异度为84.86%,灵敏度为78.48%)。使用ROC曲线检测预测能力,分别为RNTIC(0.864,95%CI=0.833~0.892),高于MELD评分(0.737,95%CI=0.698~0.773)、NLR(0.705,95%CI=0.665~0.743)及RDW(0.677,95%CI=0.637~0.716)(P=0.000)。在验证队列中,RNTIC模型在3家中心同样展示出优于MELD评分及NLR、RDW的死亡预测能力。结论:基于炎症因子NLR及RDW建立的HBV-ACLF短期预后预测模型与MELD评分相比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是值得信赖的临床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预测模型 炎症因子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高热惊厥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脑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34
15
作者 韦苇 李玉勤 袁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238-2242,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小儿高热惊厥所致脑损伤的关系。方法搜集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我院治疗的高热惊厥患儿212例,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分为单纯组(126例,单纯型高热惊厥)和复杂组(86例,复杂型高...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小儿高热惊厥所致脑损伤的关系。方法搜集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我院治疗的高热惊厥患儿212例,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分为单纯组(126例,单纯型高热惊厥)和复杂组(86例,复杂型高热惊厥),另选取我院门诊接收的发热但无惊厥患儿86例作为发热无惊厥组。比较3组患儿血常规检测指标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NLR、RDW对单纯型和复杂型高热惊厥的鉴别诊断价值;依据患儿是否并发脑损伤将212例高热惊厥患儿分为脑损伤组(n=30)和无脑损伤组(n=182),绘制ROC曲线,分析NLR、RDW与小儿高热惊厥所致脑损伤的关系。结果单纯组和复杂组患儿WBC、RBC、NLR及RDW水平均高于发热无惊厥组,复杂组患儿NLR及RDW水平均高于单纯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对单纯型和复杂型高热惊厥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05%和65.55%,曲线下面积(AUC)为0.766;RDW分别为68.77%、60.04%,AUC为0.74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NLR及RDW水平与高热惊厥患儿并发脑损伤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对高热惊厥患儿并发脑损伤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40%和70.06%,AUC为0.848;RDW分别为77.70%、68.88%,AUC为0.870。结论高热惊厥患儿外周血NLR和RDW水平异常升高,且复杂型高热惊厥患儿外周血中NLR和RDW水平明显高于单纯型高热惊厥,伴有脑损伤时其NLR和RDW水平升高更明显,临床可通过外周血NLR和RDW水平鉴别诊断患儿高热惊厥类型,并预测是否伴有脑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 高热惊厥 脑损伤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红细胞分布宽度作为衰弱潜在生物标志物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9
16
作者 苟登群 张鹭 +3 位作者 徐元锂 蒋明娇 吴和梅 陶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169-2175,共7页
背景衰弱作为衰老相关性疾病,近年来已成为老年人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健康问题。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临床上易获取的新型炎性标志物,了解其水平变化与衰弱之间的关联,有助于识别并监测衰弱的发生、发展... 背景衰弱作为衰老相关性疾病,近年来已成为老年人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健康问题。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临床上易获取的新型炎性标志物,了解其水平变化与衰弱之间的关联,有助于识别并监测衰弱的发生、发展。然而目前NLR、RDW与衰弱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存在较大异质性,不适合进行传统的Meta分析。目的 对NLR和RDW作为衰弱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明晰衰弱发病机制、开发或完善相关衰弱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共8个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03-01。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有关NLR和RDW作为衰弱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文献,并提取第一作者、发表时间、发表国家或地区、样本信息、研究方法、评估工具、评估结果。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横断面研究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横断面研究5篇、纵向研究4篇、队列研究1篇、病例对照研究4篇。14篇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得分均≥4分,纳入文献质量较高。共9项研究探讨了NLR与衰弱的关系,其中7项研究表明NLR与衰弱的发生风险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衰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能预测衰弱的进展。共7项研究分析RDW与衰弱之间的关联,其中5项研究显示RDW与衰弱的发生风险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衰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能预测衰弱的进展。结论 在不同人群中,部分研究显示NLR、RDW与衰弱的发生风险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衰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能预测衰弱的进展。NLR、RDW作为衰弱潜在生物标志物,为衰弱发病机制提供额外证据,同时也为今后开发或完善衰弱评估工具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但关于二者对于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衰弱最佳预测值还需未来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 生物标志物 炎症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疗效
17
作者 孙浩 孙长勇 +1 位作者 周玉才 岳涛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配合西医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中心临床随机试验,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廊坊市中医医院确诊的80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型属于气虚血瘀型,随机分为中...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配合西医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中心临床随机试验,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廊坊市中医医院确诊的80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型属于气虚血瘀型,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各40例,中医组治疗措施为桃红四物汤+西医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取西医基础治疗措施,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neutrophil/lymphocyte value,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中医组和西医组患者的刺痛、脉络瘀血、皮下瘀斑、出血、头痛头晕、四肢麻木、肌肤甲错、舌质黯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再次评价,两组患者的刺痛、脉络瘀血、皮下瘀斑、出血、头痛头晕、四肢麻木、肌肤甲错、舌质黯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中医组患者的刺痛、脉络瘀血、出血、四肢麻木、肌肤甲错、舌质黯评分均低于西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医组和西医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骨髓巨核细胞计数、NLR、RD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再次检查,两组患者的PLT、骨髓巨核细胞计数、NLR、RDW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中医组患者的PLT、骨髓巨核细胞计数、NLR、RDW均低于西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患者显效率57.50%(23/40)、有效率40.00%(16/40)、无效率2.50%(1/40),西医组患者的显效率35.00%(14/40)、有效率57.50%(23/50)、无效率7.50%(3/40),中医组综合疗效优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12/40)低于西医组患者的55.00%(2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配合西医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能有效降低PLT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桃红四物汤 气虚血瘀型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红细胞分布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比值、预后营养指数及癌胚抗原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陈玉婷 路亮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25年第8期964-969,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比值(HRR)、预后营养指数(PNI)及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202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224例结直肠癌患者,设为结直肠癌组,该院... 目的探讨术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比值(HRR)、预后营养指数(PNI)及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202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224例结直肠癌患者,设为结直肠癌组,该院同期收治的207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及CEA水平,并计算HRR、PNI。分析结直肠癌发生的影响因素,对筛选出的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分析,将方差膨胀因子(VIF)<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结直肠癌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将HRR、PNI及CEA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RR、PNI、CEA单独及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效能,采用Calibration校准曲线、决策曲线(DCA)评价联合模型的校准度及临床实用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状态(根据PNI值进行评估)与不同营养指标[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红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直肠癌组红细胞计数、HRR、PNI及ALB、Hb水平明显降低,RDW、CE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B、CEA、HRR及PNI为结直肠癌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RR单独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721),PNI的敏感度最高(64.2%);HRR、PNI与CEA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0.78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0%、84.1%,内部验证及Calibration校准曲线、DCA分析显示联合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及临床效能较好。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Hb、ALB水平及红细胞、淋巴细胞计数与PNI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且结直肠癌营养状态越差(PNI值越低),营养指标数值越低。结论HRR及PNI对结直肠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与CEA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效能,且PNI能够较好地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比值 预后营养指数 结直肠癌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EAK、KIM-1及RP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疾病活动程度、肾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赵申 李俊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素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WEAK)、肾损伤因子1(KIM-1)及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RP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疾病活动度、肾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襄阳市中心医院42例初诊SLE患儿(SLE组),另...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素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WEAK)、肾损伤因子1(KIM-1)及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RP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疾病活动度、肾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襄阳市中心医院42例初诊SLE患儿(SLE组),另收集同期40例健康体检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将SLE患儿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分为(≤9分)24例和高疾病活动度组(>9分)18例,根据是否伴有肾脏损害分为LN组31例和非LN组11例。检测所有受试对象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小板计数(PLT),并计算RPR;ELISA法检测血清TWEAK、KIM-1水平。结果:SLE组血清TWEAK、KIM-1及RP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疾病活动度组SLE患儿血清TWEAK、KIM-1及RPR水平均显著高于低疾病活动度组(P<0.05);LN组患儿血清TWEAK、KIM-1及RPR水平均显著高于非LN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PR与SLEDA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TWEAK、KIM-1与24 h尿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5)。RPR评估SLE高疾病活动度的AUC为0.744(95%CI 0.657~0.818),显著大于TWEAK、KIM-1评估的AUC分别为0.678(95%CI:0.588~0.760)和0.598(95%CI:0.505~0.686,P<0.05);TWEAK和KIM-1预测LN的AUC分别为0.847(95%CI:0.773~0.905)和0.773(95%CI:0.690~0.842),显著大于RPR预测的AUC为0.645(95%CI:0.555~0.727,P<0.05)。结论:SLE患儿存在TWEAK、KIM-1及RPR水平变化,其中RPR对SLE疾病活动度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而TWEAK和KIM-1对LN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肿瘤坏死因素样凋亡微弱诱导剂 肾损伤因子1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 疾病活动度 狼疮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炎症指标和血小板相关参数与不同OCT分型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卫文 符树宇 +2 位作者 黄雄高 邢文锐 陈又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索外周血炎症指标和血小板相关参数与不同OCT分型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关系。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的RVO-ME患者共100例(100眼)。根据视网膜静脉阻... 目的探索外周血炎症指标和血小板相关参数与不同OCT分型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关系。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的RVO-ME患者共100例(100眼)。根据视网膜静脉阻塞部位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组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组;其次,根据RVO-ME患者的OCT形态分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型(SRD)组、黄斑囊样水肿型(CME)组和混合型ME组。同时,选取已排除眼底疾病的白内障手术患者100例(10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组间比较。结果CRVO组和BRVO组患者外周血NLR、PLR、MPV和PDW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CRVO组、BRVO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根据OCT不同形态分组结果发现,不同类型RVO-ME在不同RVO类型中占比不同(χ^(2)=6.489,P<0.05),其中有15眼SRD由BRVO引起,占比78.9%。混合型ME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明显差于SRD组和C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三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混合型ME组患者的MPV和PDW均高于SRD组和C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RD组、CME组和混合型ME组患者的PLT、NLR和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不同OCT分型的RVO-ME患者的MPV和PDW存在差异,血小板的活化和体积增大与混合型ME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