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91篇文章
< 1 2 2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强度运动后血浆及红细胞内液游离氨基酸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吴泽志 赵春景 +3 位作者 宋关斌 龙勉 王红兵 杨瑞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2-145,共4页
检测了非运动员5000米长跑前后血浆和红细胞内液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红细胞膜对亚硝酸根离子(NO2)通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运动后即刻血浆和红细胞内液游离氨基酸含量迅速升高,运动后1小时血浆游离氨基酸已降至或甚至... 检测了非运动员5000米长跑前后血浆和红细胞内液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红细胞膜对亚硝酸根离子(NO2)通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运动后即刻血浆和红细胞内液游离氨基酸含量迅速升高,运动后1小时血浆游离氨基酸已降至或甚至低于运动前水平,而红细胞内液中的含量却较运动后即刻进一步升高,红细胞膜对亚硝酸根离子的通透性在运动后即刻明显下降,运动后1小时呈进一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大强度运动 血浆 红细胞内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红细胞内SOD1活性测定
2
作者 罗杰峰 王进梁 +2 位作者 秀龄 陈嵘 张影如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8-278,共1页
关键词 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红细胞内SOD-1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内源性硫化氢的测定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晶 房立平 +2 位作者 许戈阳 唐朝枢 耿彬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红细胞内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的方法。方法:根据红细胞硫化氢生成酶的理化特性,给予酶的底物β-巯基丙酮酸,并根据亚甲基蓝法测定释放硫化氢的量。结果:应用RT-PCR方法检测到红细胞内存在巯基丙酮酸转硫酶(3-... 目的:建立测定红细胞内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的方法。方法:根据红细胞硫化氢生成酶的理化特性,给予酶的底物β-巯基丙酮酸,并根据亚甲基蓝法测定释放硫化氢的量。结果:应用RT-PCR方法检测到红细胞内存在巯基丙酮酸转硫酶(3-mercaptopyruvate sulfurtransferase,MPST)的表达;红细胞内源性硫化氢的产率高达每108个细胞(22.76±1.53)μmol/min,约是肝和肾组织内硫化氢生成率的5倍。而检测L-半胱氢酸(L-cysteine,L-cys)途径内源性硫化氢的产率,并以肝和肾作为阳性对照组织,发现红细胞内几乎检测不到硫化氢的产生。结论:红细胞内源性硫化氢的产生主要依赖MPST途径,本研究构建的方法可应用于红细胞生成硫化氢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红细胞 硫基转移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人红细胞内ATP含量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镜 杨伟宗 李立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266-267,共2页
本文用萤光素-萤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了不同年龄组人红细胞内ATP含量,发现老年组和脐血组红细胞内ATP含量分别为1.55±0.28mmol·L^(-1)RBC和1.56±0.25mmol·L^(-1)R... 本文用萤光素-萤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了不同年龄组人红细胞内ATP含量,发现老年组和脐血组红细胞内ATP含量分别为1.55±0.28mmol·L^(-1)RBC和1.56±0.25mmol·L^(-1)RBC,中年组和青年组红细胞内ATP含量分别为1.45±0.12mmol·L^(-1)RBC和1.42±0.12mmol·L^(-1)RBC,老年组和脐血组红细胞内ATP含量明显高于中青年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生物学 红细胞 腺苷三磷酸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腹部手术病人围麻醉期红细胞内ATP/ADP和2,3DPG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国楼 林桂芳 +4 位作者 钱燕宁 刘存明 刘华 屠伟峰 尹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5-118,共4页
成年上腹部手术病人30例分为硬膜外阻滞(EB)和静脉普鲁卡因复合全麻(IPBA)两组,比较研究围麻醉期红细胞内ATP、ADP和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两组血糖于手术60min均开始明显升高,高血糖反应持续至术后,但血胰岛素... 成年上腹部手术病人30例分为硬膜外阻滞(EB)和静脉普鲁卡因复合全麻(IPBA)两组,比较研究围麻醉期红细胞内ATP、ADP和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两组血糖于手术60min均开始明显升高,高血糖反应持续至术后,但血胰岛素仅略有增加。两组红细胞内ADP含量均无显著改变。EB组手术前和手术60min ATP含量分别为11.73和10.70μmol/g(Hb),显著高于麻醉前的7.11μmol/gHb,ATP/ADP比值亦相应增大,提示红细胞能量代谢正常。但IPBA组病人红细胞内ATP含量和ATP/ADP比值均明显低于EB组,提示全麻的某些用药可能对红细胞膜或红细胞内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围麻醉期 红细胞 ATP/A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血红蛋白释放实验与免疫共沉淀联用分析人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安亮 李晓晶 +4 位作者 魏春华 解彩霞 杜晓红 李嘉欣 苏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8-842,共5页
目的:通过红细胞血红蛋白电泳释放实验(ERT)与免疫共沉淀,寻找红细胞内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首先将正常成人新鲜抗凝全血制备成红细胞悬液和溶血液,通过电泳释放实验分别分离并得到红细胞Hb A(RA)和溶血液Hb ... 目的:通过红细胞血红蛋白电泳释放实验(ERT)与免疫共沉淀,寻找红细胞内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首先将正常成人新鲜抗凝全血制备成红细胞悬液和溶血液,通过电泳释放实验分别分离并得到红细胞Hb A(RA)和溶血液Hb A(HA),将此区带从凝胶中分别切出,经过反复冻融后,将上清吸出并进行浓缩,然后用hemoglobinβantibody(37-8)AC通过免疫共沉淀的方法,分别从红细胞裂解液、RA和HA中捕获血红蛋白复合物,然后利用5%-12%的SDS-PAGE分离上述复合物,并用Q-TOF质谱对目的区带进行鉴定。结果:Hb A成分经hemoglobinβantibody(37-8)AC免疫共沉淀捕获的复合物包含有16、20、22、28、50 k D 5条明显的区带,经质谱鉴定分别为血红蛋白、Band 3蛋白、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2(Prx2)、Band 3蛋白和β-actin蛋白、Band 3蛋白。结论:在人红细胞内,血红蛋白Hb A可能与Prx-2、Band 3蛋白、β-actin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形成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共沉淀 红细胞 血红蛋白 电泳释放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载时间下红细胞内海藻糖和葡萄糖含量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姚根宏 陈艳丽 +5 位作者 唐雯 吴永政 栾建凤 朱培元 叶东 严京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索适合海藻糖和葡萄糖联合负载红细胞的时间,为冷冻干燥红细胞提供基础。方法分别采用0、0.125、0.25、0.5和1 mol/L的海藻糖联合葡萄糖,在37℃下负载红细胞4、6和8 h。然后检测负载红细胞内海藻糖和葡萄糖的浓度。结果随着负载... 目的探索适合海藻糖和葡萄糖联合负载红细胞的时间,为冷冻干燥红细胞提供基础。方法分别采用0、0.125、0.25、0.5和1 mol/L的海藻糖联合葡萄糖,在37℃下负载红细胞4、6和8 h。然后检测负载红细胞内海藻糖和葡萄糖的浓度。结果随着负载时间的延长,进入红细胞内的海藻糖和葡萄糖数量增加。并且随着负载液浓度的增加,红细胞内的海藻糖和葡萄糖数量增加。负载时间为8 h时,进入红细胞的葡萄糖比6 h组明显增加。但是,延长负载时间为8 h后,进入红细胞的海藻糖浓度与6 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海藻糖联合葡萄糖负载红细胞6 h后,进入红细胞内的海藻糖和葡萄糖,能够满足冰冻干燥红细胞的负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保存 冷冻干燥 最适时间 海藻糖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红细胞内谷胱甘肽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4
8
作者 周霞秋 郭清 +1 位作者 严振宜 李立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375-376,共2页
病毒性肝炎红细胞内谷胱甘肽的检测及意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传染病科(200025)周霞秋,郭清,严振宜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系(200025)李立群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一种含... 病毒性肝炎红细胞内谷胱甘肽的检测及意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传染病科(200025)周霞秋,郭清,严振宜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系(200025)李立群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一种含有半胱氨酸的三肽(γ-谷氨酸-半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红细胞 谷胱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红细胞内外钙浓度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吕爱敏 何绍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钙剂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红细胞 钙浓度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存期内红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雪 周昌华 +1 位作者 洪缨 巩天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1-483,共3页
本研究鉴定红细胞中有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mRNA,探讨在4℃保存条件下红细胞中的eNOS mRNA随保存时间变化的规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基因测序方法检测库存红细胞中有无eNOS mRNA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 本研究鉴定红细胞中有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mRNA,探讨在4℃保存条件下红细胞中的eNOS mRNA随保存时间变化的规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基因测序方法检测库存红细胞中有无eNOS mRNA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检测库存红细胞中eNOS mRNA的表达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红细胞中eNOS mRNA检测结果呈阳性;保存1周的红细胞中eNOS mRNA含量为新鲜红细胞的0.868±0.119,保存2周为0.379±0.289,3周为0.108±0.134,4周为0.141±0.141,5周为0.125±0.12。结论:在红细胞中检测到eNOS mRNA;随着保存时间延长红细胞中eNOS mRNA含量逐渐下降,保存3周后eNOS mRNA表达量维持在一个低浓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一氧化氮合成酶 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常压缺氧和缺氧伴高二氧化碳大鼠带3蛋白与红细胞内酸碱调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晓静 毛宝龄 钱桂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文中报道了慢性常压缺氧和缺氧伴高二氧化碳大鼠红细胞膜带3蛋白结构,含量和阴离子转运功能,以及红细胞内外血气研究结果:慢性常压缺氧和缺氧伴高二氧化碳大鼠红细胞膜带3蛋白阴离子转运功能降低。其产生机制可能是由于长期严重缺... 文中报道了慢性常压缺氧和缺氧伴高二氧化碳大鼠红细胞膜带3蛋白结构,含量和阴离子转运功能,以及红细胞内外血气研究结果:慢性常压缺氧和缺氧伴高二氧化碳大鼠红细胞膜带3蛋白阴离子转运功能降低。其产生机制可能是由于长期严重缺氧,使胞浆ATP含量减少,影响幼稚红细胞中带3蛋白的合成,致使网织红细胞阶段嵌入红细胞膜下的带3蛋白量减少,阴离子转运位点数目减少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症 血碳酸过多 蛋白质 酸碱平衡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应激麻醉和手术对红细胞内Cu-Zn-SOD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卓强 马朋林 +3 位作者 肖菲亚 叶一秀 王晓军 于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45-346,共2页
目的和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观察了20例全麻和15例硬膜外麻醉患者手术前1日、麻醉前、麻醉后和术毕红细胞内Cu-Zn-SOD含量的变化。结果:以术前1日为对照,入手术室后麻醉前两组红细胞内Cu-Zn-SOD含量均显著升... 目的和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观察了20例全麻和15例硬膜外麻醉患者手术前1日、麻醉前、麻醉后和术毕红细胞内Cu-Zn-SOD含量的变化。结果:以术前1日为对照,入手术室后麻醉前两组红细胞内Cu-Zn-SOD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麻醉后及术毕,全麻组Cu-Zn-SOD降至术前1日水平;硬膜外组虽有下降,但其值仍显著高于术前1日水平(P<0.05)。结论:麻醉前患者的精神紧张可引起红细胞内Cu-Zn-SOD含量非常显著的增高,而麻醉和手术后Cu-Zn-SOD含量下降与麻醉抑制了应激反应和Cu-Zn-SOD消耗增加有关。提示手术中维持病人适当的应激能力可能对病人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 麻醉 外科手术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强度对男子赛艇运动员红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红梅 屈金亭 刘涛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75,85,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运动强度对男子赛艇运动员红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在划船测功仪上,分别进行60%、75%和90%V.O2max强度运动20min,测定运动后血浆NO含量、红细胞eNOS活性、红细胞eNOS蛋白... 目的:探究不同运动强度对男子赛艇运动员红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在划船测功仪上,分别进行60%、75%和90%V.O2max强度运动20min,测定运动后血浆NO含量、红细胞eNOS活性、红细胞eNOS蛋白总量及eNOS磷酸化水平;结果:运动强度为60%和75%.VO2max时,血浆NO含量、红细胞eNOS活性及Ser1177-eNOS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运动强度为90%.VO2max时,血浆NO含量、红细胞eNOS活性和蛋白总量,以及Ser1177-eNOS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低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可通过增加Ser1177-eNOS磷酸化水平上调红细胞eNOS-NO系统功能,而大强度运动生物效应与之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强度 红细胞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赛艇 优秀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内镁离子浓度与变异型心绞痛胸痛发作频率的相关性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杨波 郭航远 +2 位作者 王平 许富康 游斌权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内镁离子浓度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频率的相关性。方法:21例临床诊断为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男8例,女13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10,胸痛发作频率≥4次/周),B组(n=11,胸痛发作频率<4次/周)。测定患者血清、尿、红细... 目的:探讨红细胞内镁离子浓度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频率的相关性。方法:21例临床诊断为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男8例,女13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10,胸痛发作频率≥4次/周),B组(n=11,胸痛发作频率<4次/周)。测定患者血清、尿、红细胞内镁离子浓度,通过镁离子负荷试验测定24h镁离子潴留率。结果:A组24h镁离子潴留率明显高于B组(58%±9%vs31%±4%,P<0.01);红细胞内镁离子浓度A组明显低于B组[(3.1±1.1vs5.0±0.8)fg/cell,P<0.05];胸痛发作频率与24h镁离子潴留率呈正相关(r=0.69,P<0.01),与红细胞内镁离子浓度呈负相关(r=-0.70,P<0.01)。结论:红细胞内镁离子浓度高低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频率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变异型心绞痛 发作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细胞内钾和镁的测定:附46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永坤 肖桦 +4 位作者 马婉君 邵文萍 付雪 王家翠 纳志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91-392,共2页
为进一步了解儿童红细胞内钾和镁的含量,本研究收集了15例正常婴儿静脉血和31例正常新生儿脐血标本。标本经离心后,分离出血浆和红细胞。红细胞清洗后,用高纯水将其裂解破坏,悬液和血浆钾用火焰分光光度仪测定、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 为进一步了解儿童红细胞内钾和镁的含量,本研究收集了15例正常婴儿静脉血和31例正常新生儿脐血标本。标本经离心后,分离出血浆和红细胞。红细胞清洗后,用高纯水将其裂解破坏,悬液和血浆钾用火焰分光光度仪测定、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测定。结果婴儿静脉血和新生儿脐血的红细胞钾分别为96±10mmol/L和107±22mmol/L,婴儿组低于新生儿组(P<0.05),而镁分别为2.40±0.89mmol/L和2.10±0.35mmol/L,婴儿组高于新生儿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测定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化和被氧化的红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镜 杨伟宗 李立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96-98,共3页
本文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了老化和被氧化红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老化的红细胞和被外源性H2O2氧化的红细胞,其内ATP含量均明显降低,而麦芽酚对红细胞氧化具有保护作用,能减少氧化红细胞内ATP含量... 本文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了老化和被氧化红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老化的红细胞和被外源性H2O2氧化的红细胞,其内ATP含量均明显降低,而麦芽酚对红细胞氧化具有保护作用,能减少氧化红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衰老 腺苷三磷酸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衰竭病人红细胞内pH和电解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前明 钱桂生 +1 位作者 郭先健 毛宝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68-468,共1页
本文报告对照组35例、Ⅰ型呼吸衰竭组17例和Ⅱ型呼吸衰竭组33例的红细胞内pH和电解质的观察结果。呼吸衰竭病人的红细胞内pH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本研究表明:采用冻融法测定红细胞内pH是一种简便经济,实用可靠的红细胞内p... 本文报告对照组35例、Ⅰ型呼吸衰竭组17例和Ⅱ型呼吸衰竭组33例的红细胞内pH和电解质的观察结果。呼吸衰竭病人的红细胞内pH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本研究表明:采用冻融法测定红细胞内pH是一种简便经济,实用可靠的红细胞内pH测定方法,推广此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呼吸衰竭病人红细胞内pH高于对照组,可能与Hb浓度升高,缓冲容量增大,脱氧血红聋白比例升高及红细胞阴离子交换受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酸碱失调 电解质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心病病人动脉血红细胞内外血气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志强 钱桂生 王金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4-416,共3页
目的 探讨肺心病病人动脉血红细胞内外血气变化。方法 分别同步测定 5 5例肺心病Ⅰ型呼吸衰竭 (A组 )、90例Ⅱ型呼吸衰竭 (B组 )、15例Ⅱ型呼吸衰竭吸氧时 (C组 )、72例肺心病缓解期 (D组 )和10 8例健康者 (E组 )的动脉血红细胞内外血... 目的 探讨肺心病病人动脉血红细胞内外血气变化。方法 分别同步测定 5 5例肺心病Ⅰ型呼吸衰竭 (A组 )、90例Ⅱ型呼吸衰竭 (B组 )、15例Ⅱ型呼吸衰竭吸氧时 (C组 )、72例肺心病缓解期 (D组 )和10 8例健康者 (E组 )的动脉血红细胞内外血气 ,并比较各组结果间的差别。结果 B组和C组的peH、△pH非常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 <0 .0 1) ,PeCO2 、PiCO2 、HeCO-3 和HiCO-3 非常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piH和其他各组无差异 (P >0 .0 5 ) ,B组的peH、piH、△pH、PeCO2 、PiCO2 、HeCO-3 等参数和C组无差异 (P >0 .0 5 ) ;D组的peH、piH、△pH和E组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肺心病呼吸衰竭病人随病情加重动脉血红细胞内相对偏碱程度加大 ,HiCO-3 相对增高 ;持续低流量吸氧可提高peH、piH而不引起CO2 潴留和酸血症 ;治疗缓解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呼吸衰竭 红细胞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高血压转归与红细胞内Na^+及血浆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牟建军 刘治全 +4 位作者 杨鼎颐 王哲训 杨军 徐祥麟 胡继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9期531-533,共3页
目的:探讨临界高血压转归与细胞内Na+、K+及血浆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DLS)的关系。方法:对汉中市心血管病防治区110例年龄30~60岁临界高血压患者及106例血压正常对照组随访11年,此期间测定了红细胞Na+、... 目的:探讨临界高血压转归与细胞内Na+、K+及血浆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DLS)的关系。方法:对汉中市心血管病防治区110例年龄30~60岁临界高血压患者及106例血压正常对照组随访11年,此期间测定了红细胞Na+、K+(火焰光度法)及血浆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地高辛免疫法)含量。结果:经11年随访,临界高血压转归为确诊高血压者占30.9%,而对照组仅占4.0%(P<0.01);临界高血压转归为确诊高血压者与其它各转归组比较,红细胞Na+、血浆内源性洋黄样物质含量显著偏高,而红细胞K+明显偏低(P<0.01或P<0.05);红细胞Na+、血浆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偏高者,以后演变为确诊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大(RR=1.96及3.07)。结论:临界高血压转归与细胞内Na+、K+及血浆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有关,Na+、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增高对临界高血压的转归具有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红细胞 洋地黄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带3蛋白与红细胞内pH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晓静 钱桂生 毛宝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7-351,共5页
对80例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和37例健康人的红细胞(RBC)膜带3蛋白结构、含量和阴离子转移功能、RBC内外血气和血中HCO_3^-、Cl^-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带3蛋白阴离子转运蛋白的氨基酸组分无变化,但带3蛋白阴离子转运... 对80例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和37例健康人的红细胞(RBC)膜带3蛋白结构、含量和阴离子转移功能、RBC内外血气和血中HCO_3^-、Cl^-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带3蛋白阴离子转运蛋白的氨基酸组分无变化,但带3蛋白阴离子转运功能降低,HCO_3^-/Cl^-交换受限,红细胞内产生的大量HCO_3^-不能充分排出,使红细胞内pH(pHi)升高。RBC内相对偏碱对缓解高碳酸血症所引起的氧离曲线过度右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带3蛋白质 呼吸衰竭 红细胞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