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抑制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相关的Attractin基因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枫 任兆瑞 黄淑帧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应用差异显示PCR(DDRT -PCR)方法分离野生型K5 6 2细胞株和能表达人 β -珠蛋白基因的变种K5 6 2细胞株的 4个差异cDNA片段 ,序列测定后 ,挑选差异最明显的片段dd1,经过RT -PCR、Northern印迹鉴定确实为两株细胞间的差异片段 ,测序后经... 应用差异显示PCR(DDRT -PCR)方法分离野生型K5 6 2细胞株和能表达人 β -珠蛋白基因的变种K5 6 2细胞株的 4个差异cDNA片段 ,序列测定后 ,挑选差异最明显的片段dd1,经过RT -PCR、Northern印迹鉴定确实为两株细胞间的差异片段 ,测序后经同源性分析等 ,发现其所对应的基因是吸引素 (Attractin ,GenBank注册号AF10 6 86 1)。根据其结构预测 ,Attractin有可能是K5 6 2细胞表面一个黏附因子受体 ,与抑制K5 6 2细胞向红系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差异显示PCR β-球蛋白基因 ATTRACTIN 分化 基因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P1基因诱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及红系分化
2
作者 杨军 刘晓力 +2 位作者 杜庆锋 李宁 周淑芸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讨SHP1基因在诱导K562细胞凋亡及红系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法克隆SHP1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脂质体转染使其基因在K562细胞中过表达。Hoechst33258染色和FACS(AnnexinⅤ-PI双标)分析检测转基因后... 目的探讨SHP1基因在诱导K562细胞凋亡及红系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法克隆SHP1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脂质体转染使其基因在K562细胞中过表达。Hoechst33258染色和FACS(AnnexinⅤ-PI双标)分析检测转基因后K562细胞凋亡;联苯胺蓝染色和血型糖蛋白A(GPA)表达检测分析细胞分化情况。结果 pcDNA3-SHP1转染K562细胞,RT-PCR、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证实SHP1在K562细胞中表达。转染48h后,K562细胞出现凋亡,AnnexinⅤ-PI双标FACS分析细胞凋亡率为16.84%,与转染空载体pcDNA3.0(6.2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联苯胺蓝染色细胞阳性率14.67%,GPA表达率19.38%,与转染空载体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SHP1能有效地诱导K562细胞凋亡与红系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P1基因 K562细胞 细胞凋亡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调控K562细胞红系分化的表观遗传机制
3
作者 刘春亚 贾炳豪 +2 位作者 唐琴 孙元田 任立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41-1452,共12页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有效诱导剂,其对红系分化过程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为研究ATRA在红系分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其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本文以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向红系分化为模型,对ATRA干扰红系分化过程的调控机制进行研...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有效诱导剂,其对红系分化过程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为研究ATRA在红系分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其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本文以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向红系分化为模型,对ATRA干扰红系分化过程的调控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利用血红素(he-min)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TRA影响细胞向红系分化过程中的谱系变化,阻滞细胞分化进程;ATRA处理分化中的细胞后,红系分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降低;而通过3C、FAIRE和ChIP技术对其中的表观遗传机制进行探究发现,ATRA处理细胞后,β-珠蛋白家族基因座位内的染色质可及性降低,LCR与其靶基因启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频率降低;而基因座位染色质可及性降低导致了红系相关转录因子GATA1、LDB1、LMO2和TAL1在LCR及珠蛋白家族基因座位的启动子区的富集频率降低。上述结果表明,ATRA处理分化中的细胞导致红系分化相关基因的染色质可及性降低,更加封闭的染色质结构阻碍了LCR招募转录因子与基因启动子区的结合,进而抑制β-珠蛋白家族基因表达,这种动态的变化过程阐明了ATRA调控红系分化的表观遗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分化 染色质构象捕获 染色质免疫沉淀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鳍东方鲀幼鱼中性别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姜洁明 沈旭芳 +6 位作者 刘鹰 张琦 周慧婷 王佳 闫红伟 王辰奇 刘奇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2-369,共8页
为查明性别分化相关基因在红鳍东方鲀性别分化关键时期的表达规律,以孵化后40、60、80 d的红鳍东方鲀幼鱼为试验对象,对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对采样个体进行遗传性别鉴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研究amhr2、dmrt1、gsdf、c... 为查明性别分化相关基因在红鳍东方鲀性别分化关键时期的表达规律,以孵化后40、60、80 d的红鳍东方鲀幼鱼为试验对象,对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对采样个体进行遗传性别鉴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研究amhr2、dmrt1、gsdf、cyp19a1a、foxl2、dnmt1基因在遗传型为XX(雌性)和XY(雄性)幼鱼性腺中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上述基因的表达呈现出明显的性别二态性,其中amhr2基因在孵化后40、60 d XX和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孵化后80 d的XX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P<0.05)。Dmrt1和gsdf基因从孵化后20 d开始在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且在所有采样时间点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在XX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P<0.05)。Cyp19a1a和foxl2基因在孵化后40、60、80 d的XX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P<0.05)。而dnmt1基因在孵化后40、60 d的XX和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孵化后80 d时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XX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P<0.05)。研究结果表明,dmrt1和gsdf基因可能在红鳍东方鲀精巢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yp19a1a和foxl2可能在卵巢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上试验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性别分化相关基因在红鳍东方鲀性别分化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鳍东方鲀 幼鱼 性别分化相关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LR1-RARα融合基因对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晶 李欢 +6 位作者 安娜 李寿芸 卢文婷 邢海燕 饶青 王敏 王建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02-1708,共7页
目的:探讨融合基因TBLR1-RARα的表达对于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Tet-Off系统,通过强力霉素(doxycycline,Dox)调控TBLR1-RARα的条件性表达。将TBLR1-RARα融合基因与慢病毒目的载体p LVX-Tight... 目的:探讨融合基因TBLR1-RARα的表达对于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Tet-Off系统,通过强力霉素(doxycycline,Dox)调控TBLR1-RARα的条件性表达。将TBLR1-RARα融合基因与慢病毒目的载体p LVX-Tight-Puro连接,感染K562细胞并获得稳定克隆,Western blot证实TBLR1-RARα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d acid,ATRA)处理的K562细胞红系分化的表面标志CD71以及α,ε,γ-珠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分析细胞表面CD71和CD235a的表达情况,联苯胺染色观察血红蛋白的生成情况。结果:实时定量PCR显示,ATRA能够使这些细胞的红系分化相关的CD71及α,ε,γ-珠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上调;流式分析结果同样表明,ATRA促使红系分化早期标志CD71细胞所占比例增加。ATRA处理后,联苯胺染色证实这些细胞的胞浆出现蓝染,表明ATRA能够诱导表达TBLR1-RARα的K562细胞产生血红蛋白。结论:TBLR1-RARα融合基因表达,有利于ATRA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LR1-RARα融合基因 K562 全反式维甲酸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451在红系分化中的表达水平及与血液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凌玲 王方方 +4 位作者 周姝婷 杨蕾 杨帆 杨兰 郁多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10-1816,共7页
目的:探讨microRNA-451(miR-451)在红系分化过程及临床血液疾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该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检测、磁珠分选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miR-451在小鼠造血干细胞(胚胎肝来源)向红系定向分化... 目的:探讨microRNA-451(miR-451)在红系分化过程及临床血液疾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该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检测、磁珠分选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miR-451在小鼠造血干细胞(胚胎肝来源)向红系定向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通过细胞培养和qRT-PCR法分析miR-451在小鼠红系白血病细胞(MEL)向红系定向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采用qRT-PCR法检测小鼠外周血中miR-451表达水平,并通过mRNA芯片分析小鼠14.5 d的胚胎肝细胞中miR-451的表达水平;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野生型(WT)小鼠和β地中海贫血(β-thal)小鼠骨髓有核红细胞,并采用qRT-PCR法检测两种小鼠骨髓有核红细胞中miR-451和红系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qRT-PCR法检测临床血液疾病患者外周血中miR-451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小鼠造血干细胞(胚胎肝来源)和MEL细胞向红系定向分化过程中,miR-451的表达水平均逐步升高;与WT小鼠相比,β-thal小鼠外周血、14.5 d胚胎肝细胞以及骨髓有核红细胞中miR-451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且β-thal小鼠骨髓有核红细胞中多种红系分化基因水平均下降(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β地中海贫血患者(携带者)和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miR-451表达水平增高(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miR-451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在红系细胞分化过程中,miR-451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多种血液疾病患者外周血miR-451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有望成为临床血液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51 分化 血液疾病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K1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在K562细胞红系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唐雪元 龙潺 +1 位作者 王成红 肖广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86-891,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DLK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在K562细胞红系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对65例AL患者及34例正常骨髓对照进行DLK1mRNA水平的检测,对其中20例AL患者及13例正常骨髓用Western印...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DLK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在K562细胞红系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对65例AL患者及34例正常骨髓对照进行DLK1mRNA水平的检测,对其中20例AL患者及13例正常骨髓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DLK1蛋白表达水平。培养K562细胞,用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诱导其分化,观察DLK1在红系分化中的变化。结果:在AL患者和正常骨髓对照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DLK1基因均存在明确表达。DLK1mRNA的表达水平AL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但在ALL和ANLL之间DLK1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DLK1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初诊时骨髓原始细胞数、外周血白细胞数及血小板数无关。对部分样品检测DLK1蛋白的表达,发现AL患者DLK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与mRNA表达趋势一致。在hemin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过程中,DLK1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结论:DLK1基因可能参与了AL的发病过程,但DLK1mRNA的表达水平与AL患者某些临床特征无相关性。DLK1基因可能抑制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DLK1 基因表达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hIP-seq技术研究转录因子EDAG在全基因组的结合谱 被引量:3
8
作者 董小明 郑巍薇 +3 位作者 尹荣华 詹轶群 杨晓明 李长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8-584,共7页
为揭示红系分化相关基因(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EDAG)在造血中的作用机制,利用ChIP-seq分析EDAG的全基因组结合谱.首先从产妇脐带血分离CD34+细胞,EPO诱导CD34+细胞培养5 d.利用EDAG抗体进行染色体免疫共沉淀(chro... 为揭示红系分化相关基因(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EDAG)在造血中的作用机制,利用ChIP-seq分析EDAG的全基因组结合谱.首先从产妇脐带血分离CD34+细胞,EPO诱导CD34+细胞培养5 d.利用EDAG抗体进行染色体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实验、Western印迹法检测EDAG抗体的富集情况.将富集到的DNA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最后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序结果.成功富集染色体DNA,经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得到1 292个EDAG结合位点的Peaks数目,代表了975个结合的基因且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小于0.0001.EDAG Peaks主要分布在基因间区和内含子区.进一步利用Q-PCR对ChIP-Seq数据进行了验证,证实EDAG可结合在检测的靶基因调控区上.将EDAG结合的基因进行基因功能(gene ontology,GO)注释,表明EDAG参与了细胞周期、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及信号通路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综上,利用ChIP-seq技术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诱导分化的CD34+细胞中鉴定了1 292个EDAG结合的peaks对应975个基因,并对该结果进行了随机验证,提示EDAG广泛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该研究为揭示EDAG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相关基因(edag) 染色体免疫共沉淀-高通量测序(ChIP-seq) CD34+细胞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a7-/IL2-4和IL2-4delE5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向单核细胞分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姚兴荣 马小彤 +2 位作者 杨宾霞 段永娟 林永敏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4-250,共7页
目的:研究人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7,mda-7;又称IL-24)及其剪接体IL-24 delE5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分化的关系。方法: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酯(12-O-tetrade-canoylp... 目的:研究人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7,mda-7;又称IL-24)及其剪接体IL-24 delE5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分化的关系。方法: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酯(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TPA)处理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U937、HL-60,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mda-7/IL-24和IL-24 delE5的表达,FACS检测细胞表面CD11b、CD14和CD115的表达。siRNA干扰U937、HL-60细胞中mda-7/IL-24和IL-24 delE5的表达后,再以TPA诱导细胞分化,FACS检测CD11b、CD14和CD115的表达。用前期构建的mda-7/IL-24和IL-24 delE5载体转染U937、HL-60及AML-M5患者的原代白血病细胞,观察异位过表达mda-7/IL-24和IL-24 delE5能否诱导白血病细胞向单核细胞分化。结果:TPA在诱导U937、HL-60细胞向单核细胞分化过程中显著促进mda-7/IL-24及其剪接体IL-24 delE5的表达,用siRNA干扰mda-7/IL-24及IL-24 delE5的表达后,TPA诱导U937、HL-60细胞向单核细胞分化的作用也被阻断。异位过表达mda-7/IL-24和IL-24 delE5可诱导U937、HL-60以及原代AML细胞向单核细胞分化:U937、HL-60细胞表面CD11b和CD14表达均显著升高,CD115表达仅在U937细胞有显著升高;3例AML-M5患者的原代AML细胞中CD11b、CD14及CD115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细胞呈现单核细胞的形态特征。结论:TPA可通过上调mda-7/IL-24及其剪接体IL-24 delE5的表达诱导白血病细胞向单核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mda-7/IL-24) IL-24delE5 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酯 急性髓白血病 单核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中ZBTB7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耐药性产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健 赵素平 +4 位作者 吕飒美 吴友伟 王宗艳 王国荣 史丽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6-1161,共6页
目的探讨ZBTB7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癌耐药性产生的关系。方法运用UALCAN法检测371例TCGA肝癌标本中ZBTB7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ZBTB7A的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阿... 目的探讨ZBTB7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癌耐药性产生的关系。方法运用UALCAN法检测371例TCGA肝癌标本中ZBTB7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ZBTB7A的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阿霉素耐药细胞中ZBTB7A的表达。采用TIMER数据库以及荧光定量PCR分析ZBTB7A的表达与耐药相关基因的关系。结果ZBTB7A基因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分期存在密切关系;在阿霉素耐药的Bel7402细胞中,ZBTB7A的表达上调,并且ZBTB7A的表达与BCL-2相关抗凋亡基因及ABCC1的表达呈正相关;干扰ZBTB7A表达能够下调BCL-2相关抗凋亡基因及ABCC1的表达。结论ZBTB7A在耐药细胞中的表达上调,干扰ZBTB7A的表达能够抑制BCL-2相关抗凋亡基因及ABCC1的表达,肝癌中ZBTB7A的表达与耐药性的产生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POK髓性致癌因子 耐药 BCL-2相关基因 ABCC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EDAG抑制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
11
作者 毕俊杰 董小明 +4 位作者 郑巍薇 詹轶群 葛志强 杨晓明 李长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1-578,共8页
为研究EDAG在人乳头状甲状腺癌病人组织中的表达及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中的作用,利用免疫组化检测31例乳头状甲状腺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DAG蛋白的表达,并进行数据分析.包装EDAG敲低慢病毒颗粒,感染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系K1,建立EDAG... 为研究EDAG在人乳头状甲状腺癌病人组织中的表达及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中的作用,利用免疫组化检测31例乳头状甲状腺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DAG蛋白的表达,并进行数据分析.包装EDAG敲低慢病毒颗粒,感染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系K1,建立EDAG敲低稳定细胞株,检测EDAG敲低对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EDAG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而在对应癌旁组织极低表达或不表达.建立稳定敲低EDAG的K1细胞株,敲低效果达到约96%,敲低EDAG后细胞增殖变缓,倍增时间由18.49±0.19 h变为19.47±0.11 h,且克隆形成能力下降,G0/G1期比例升高,无血清培养时凋亡增多.本文报道了EDAG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病人中高表达,且敲低甲状腺癌细胞系K1中内源EDAG抑制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克隆形成能力,G0/G1期增多,凋亡升高,提示EDAG异常高表达可能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相关基因 乳头状甲状腺癌 K1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