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为红筹公司回归A股市场松绑
- 1
-
-
作者
皮海洲
-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72,共2页
-
文摘
进入2011年,国际板风声甚急。5月19日到21日举办的"2011陆家嘴论坛"更是成了国际板的动员大会。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目前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使得国际板推出的预期进一步升温。那么,目前推出国际板的条件是否真的成熟了呢?也许,为红筹公司回归A股市场松绑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
关键词
国际板
红筹公司
A股市场
圈钱
“三高”发行
-
分类号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红筹股的现状、前景及其规范发展的思考
- 2
-
-
作者
马续田
-
出处
《证券市场导报》
1997年第6期9-12,共4页
-
文摘
红筹股注资上市集资,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通过不断收购、合并、重组国内优质资产的流动式扩张,进而以发行新股、配售、供股、可转换债券等各种方式集资,将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有机结合,实现企业的结构优化和规模经营,是一个动态化过程.
-
关键词
红筹股
规范发展
香港股市
红筹公司
中介机构
资产评估
市盈率
壳公司
可转换债券
引进外资
-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红筹股:香港股市新宠
- 3
-
-
作者
易培剑
-
机构
君安证券
-
出处
《证券市场导报》
1997年第6期4-8,共5页
-
文摘
上实、北控在香港的成功上市,红筹股大红大紫的热烈场景,加上嗅觉灵敏、行动果决的香港投资银行家的游说,使得国内不少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开始步它们的后尘,将本地优质企业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注入在港的窗口公司,争取在港招股上市,可以预料,涌动香江的红筹股热潮仍将继续上演.
-
关键词
红筹股
香港股市
香港上市公司
资本市场
红筹公司
市盈率
国际金融中心
资本经营
注资
地方政府
-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关注“企业移民潮”
- 4
-
-
-
出处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共1页
-
文摘
自本世纪以来,通过IPO、反向收购等方式在海外上市的红筹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近千家,同时还有数千家红筹架构企业准备海外上市。可以说,在已广为人知的企业家和高知者移民潮背后,还有较少受到关注但日益蓬勃发展的"企业移民潮",而且这批"移民潮"多来自互联网、新媒体、新能源、生物工程等新兴领域的行业龙头。
-
关键词
移民潮
企业家
海外上市
红筹公司
反向收购
生物工程
IPO
互联网
-
分类号
F249.11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亚洲金融风暴与香港金融稳定
- 5
-
-
作者
■江
-
机构
中山大学港澳研究所
-
出处
《产经评论》
1998年第1期28-31,共4页
-
文摘
A.吞浩经矫是否已经或将会受到全融凤吊影回I 在利率高企的环境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虽然对香港【特区政府维持联系汇率不变充满信心,但预期高息将对香D港房地产市场和银行业盈利水平带来负面影响,故正式将 I对 1998年香港的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从 5.5%调低至 I4.5%,下调了一个百分点。而较早前,汇丰银行把原先l对令年香港经济增幅5.5%的预测下调至4.75%。国际著I欠的信岱评级机构穆油投资把对香港银行业前景的评价从D “涤宁”调整为“负面”.并正在考虑降低对汇丰和恒生D两家银行的财政实力的评价。尽管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I荫权先牛和金融管理局行政总裁任志刚先生异口同声地宣D称高利率只是短期现象,对经济的实质影响不大,井多次D强调香港拥有 840亿美元的外汇基金和土地基金,外汇储 I备量位居世界第五,而且香港没D有外债,故有信心和能力捍卫联系汇率制。然而,。。m。、。w 在利率高企的环境@R一③w%@@下,丽鼎菌丽亘三个月期的银行同 然对香港特区政府维持、,,。。。;。。。_联系汇率不变充满信心。业拆借利率企稳在z尖t二2气℃U已亡—“”“”’“——”“一 但预期高息将对香港房十一至十二厘的水 地产市场和银行业盈利平,跟与港元挂钩 水平带来负面影响。的美元利率比较,港元利率高的D惊?
-
关键词
亚洲金融风暴
联系汇率制
香港金融
香港经济
金融管理局
东南亚金融危机
港元
房地产市场
国际炒家
红筹公司
-
分类号
F832.7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中国企业在香港上市的现状及展望
- 6
-
-
作者
邝志强
-
机构
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委员会主席兼理事会
-
出处
《中国注册会计师》
1997年第5期45-48,共4页
-
文摘
很高兴今天代表香港联合交易所出席这次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联合举办的研讨会。事实上,由于本人除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理事会的公职外,本身也是执业会计师,能够出席这次会议实在倍感高兴。 今天向各位介绍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的现况和展望。先简单说说联交所的一些背景资料,然后介绍一下我们在中国方面的业务发展,其中包括H股和其他与中国有关的上市情况。我还要谈谈过去多年来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体会。最后是对未来的一些展望。对此,我甚为乐观,深信只要现时促使香港证券市场成功的背后因素能够维持不变,联交所自可对中国日后的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
关键词
中国企业
证券市场
香港上市
香港市场
红筹公司
股票期权
投资者
联合交易
H股
中国内地
-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